03.01 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為什麼又把中國的庚子賠款退了回來?

布穀看世界


用這些賠款來幫助中國建學校,建教堂,支持中國少年留學。

這樣做對美國有幾個好處,第一,中國人會感恩戴德,認為美國人怎麼這麼好,賠給你的錢都不要,反而來幫助我,真是無私奉獻。第二,通過學校,教堂,留學生來輸入美國的文化,價值觀。這兩點是從文化精神層面來殖民中國,比以前英法那種人口殖民,掠奪中國的原料市場和財富更為可怕,如果任由他這樣緩緩的滲透中國,中國就是今天的韓國日本,被美國人掠奪,還是心甘情願的被美國人掠奪。對中國來說,雖然美國人的初心不是幫助中國,而是輸入美國的文化價值觀,但也客觀客觀上給中國培養了一批人才,如大名鼎鼎的詹天佑等,這些回國的留學生為近代中國的發展確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媒體大人


咱先打個比方,我帶著七個同夥到你家裡打劫,搶你的財物,殺你的人,強姦你老婆你女兒等等。結果你當然要反抗啊!在反抗過程中,咱有些人捱揍了,有些人衣服被扯爛了,但你最終還是打不過我們。我們搶了你的財物,殺了你的人,強姦了你老婆,你女兒等,接著再和你算賬:小子,為了上你家打劫,我們花了多少錢買裝備,我們花了多少錢做路費,在制服你的過程中,我們多少人被你打了,多少人的衣服被你撕爛了,這買裝備的錢,這路費你得報銷。受傷兄弟的醫藥費你得出,扯爛的衣服你的賠,全部款項加起來,你得賠我們十萬八千元。不過,哥們我發善心,我主動勸另外七個人,將八千元的零頭去了,你賠我們十萬元就行了。再過一段時間,我再去找你,跟你說,小子,上次和你要賠償金要得太多了,這樣吧,我主動將賠償金的一半退回給你。但你小子亂花錢,我怕直接將錢退給你你又拿去亂花了。這樣吧,這錢我暫時幫你保管,有哪天你沒錢吃飯了,沒錢買衣服了,你就來我這拿,不要客氣啊!

遇上這情況,你說你認為我是大好人嗎?你需要對我感恩戴德嗎?

所以,美國🇺🇸退回庚子賠款,咱們沒必要認為他是好人,也沒必要對他感恩戴德,因為這些錢本來就是我們的,他和其他七個強盜到我們中國殺人放火的事咱還沒找他算賬呢。

美國為什麼主動退回一半庚子賠款?正所謂“無利不起早”,美國退回這筆錢給咱們幹嘛?給咱們辦教育,支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美國此舉對咱們可以說是對我們又打又拉,“敲一棍給個棗吃”,既讓我們看到他的實力,又讓我們對他感恩戴德。另外,西方有句諺語:“那統治思想的,比統治城池更可怕。”美國是深黯此道的。當西方其他列強還在滿世界搶奪殖民地的時候,美國人早就放棄這種玩法了,轉而玩“統治思想”這一招了。自從1898年美西戰爭之後,美國就不去搶地盤了,而是搞思想殖民,就是要培養自己的代理人,讓他們為美國的利益服務。事實上這一招也挺管用。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隨後簽訂《辛丑條約》。跟著美國又主動退回部分庚子賠款,幫助中國辦教育,支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很多官員都有留美經歷,國民政府親美的色彩非常濃厚。這些人有很多都屬於庚子賠款時代的留學生。現在北大清華有很多學生學成後也跑到美國去就業,拿美國綠卡,加入美國國籍,所以有人就稱清華北大是美國的人才搖籃。


血染戰旗紅


庚子賠款,後來在美國的倡導下,退還了一部分。

到口的肥肉,最後卻又吐出來,這一點,其實已經很不正常了。更不正常的是,這事還不是清政府先提出來的,而是美國人自己首先提出來的。

美國人之所以要主動提出來,其實是想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投資”。就是說,並不是不讓清政府賠款,而是要拿其中的一部分,投資在中國人身上,對中國人進行意識形態輸出。那麼,最終美國的這個目的,達到了嗎?

(庚子和談舊照)

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美國退還一部分庚子賠款的情況。

這件事首先發生在1904年。當時,清朝駐美公使梁誠,找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討論,究竟是用黃金賠還是用白銀賠的問題。梁誠之所以要理論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黃金和白銀的市價不一樣。用不同的貨幣方式賠,可以從中賺一點差價,少吃一點虧。

沒想到,在談判的過程中,海約翰卻冒出了一句“庚子賠案實屬過多”的話。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這個國務卿海約翰說漏嘴了。其實並不是。一個堂堂的國務卿,在外交過程中,基本上不可能有這種說漏嘴的情況。

也有人會說,因為庚子賠款,主要是賠償列強的軍費開支,以及義和團打砸列強教堂的錢。美國已經意識到,那些軍隊在上報的時候,有些“浮誇”現象。而這種現象,在美國高層已經形成共識,所以,海約翰才把這個話說出來。

顯然,並不是這樣的。

在國家與國家交往的詞典裡,從來就沒有“憐憫”一詞。尤其是美國這樣的國家。也許普通民眾會有人道主義精神,但是要說美國整個國家,肯定是不具備這種精神的。海約翰當時給梁誠說這個話,其實是在向他透露一些信息。

這個信息,當然不可能被梁誠遺漏。不過,他當時並不完全清楚,海約翰透露這個信息,有什麼更深的含義。所以,他就去美國國會遊說,訴苦,把海約翰透露給他的這個話,拿出來反覆講。

(梁誠舊照)

最終,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就向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遞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美國應該加大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留學的力度。留學的錢,可以在庚子賠款中扣賠。而一些傳教士也積極建議,用庚子賠款在中國開辦教會學堂。後來,美國和清政府通過反覆協商,最後達成了用庚子賠款資助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以及在中國修建美式大學的意見。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美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的,美國這樣做,不是很吃虧嗎?

其實並不吃虧,不但不吃虧,而且還大賺了。

我們知道,在近代史上,列強為什麼最終要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是因為他們要做到兩點。一方面,列強要和中國人做生意。不管這種做生意,是不是以掠奪中國的資源與廉價勞動力為目的,總之他們是想在中國這裡賺錢。但是,一向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政府,自給自足慣了,對列強的經濟模式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列強要進行意識形態輸出。列強明白,要讓中國痛痛快快和自己做生意,就要改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讓中國人丟掉他們信仰了兩千年的孔孟之道,改信西方列強倡導的信仰學說。最重要的,就是宗教的輸入。所以那時候,列強在中國的傳教士才會那麼多。這就是列強進行意識形態輸出,或者說“洗腦”的表現。

(羅斯福舊照)

而這種強行的輸入,顯然是中國不能接受的。中國曆次和列強的衝突,大都也就是反對這兩件事。

而當美國提出用庚子賠款的部分來做這件事的時候,中國不但不會反對,反而會感激。

這一做法的成功,也成為美國從此開始主導中國的一個重要事件。

實際上,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候,美國只是其中一員,但並不占主導地位。而對於庚子賠款的處理,一下就讓美國在中國事務問題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後來也有英法等多國效仿,但都沒有美國取得的成就高。

尤其是美國經過一番努力後,更是全面主導了蔣中正的民國政府。不得不說,這與最初美國通過退還一部分庚子賠款,培養了大批親美學生,從而主導中國事務,不無關係。

當然了,雖然美國主導了民國政府。但是,他們由於輸入的意識形態的片面,並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以及太注重美國利益優先化。最終,共軍這個新力量的強勢崛起,並取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美國的投資,也就只能雞飛蛋打,落得一場空。這也算是美國的悲哀吧。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件事情,讓我們許多人對美國感激涕零,認為美國人有良心,對清華和中國有恩,以致當今的憤青們對美國及其社會制度佩服得五體投地,以致他們逢美必親,逢中必反,許多不明真相的中國人也人云亦云,直讚美國。

其實美國當年給清政府退款,並不是美國人良心發現,真正把中國人當人看,在美國人眼中,大清就是一塊肥肉,根本就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他們也壓根沒有把中華民族瞧在眼中,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任職美國總統的一封信函中可以看到,他在這封信函中把中華民族當作美利堅合眾國的一個反面教材,希望美國和美國人民不要淪為大清一樣可悲的命運,字裡行間充滿了對中華民族的歧視和汙辱。

真正讓美國退出一部分庚子賠款的不是美國的善意和良心,而是一位美籍華人,具體名字大家可以查一下,是他出於對八國聯軍的不滿和憤恨,也出於自己作為一名美籍華人對祖國的感情和熱愛,他發現美國在預算清政府應給美國的戰爭賠款時,應多算多領的問題,之後他把這一情況提交到美國議會,認為美國的行為嚴重違法和可恥,後經裁決,決定給清政府退回一部分庚子賠款。

可以說,美國的退款不是出於善意和良心發現,完全是礙於美國的憲法和法律,實屬他們無奈和不情願之舉。


知未是也


屈辱的庚子賠款。

1、庚子賠款的由來。

說到庚子賠款,不得不提李中堂李鴻章,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李大人,一生轟轟烈烈,可謂是功勳卓著,但是,一輩子英明,最終毀在了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上,雖然是老佛爺想簽訂的,但最終在條約上簽字確認的卻是他李中堂大人,估計78歲死去的他,對這個黑鍋一定耿耿於懷。我們來看一下庚子賠款的來龍去脈。1900年,也就是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北方部分地區的實力達到高潮,此時,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也開戰了,在內外交困中,軟弱的清政府迅速走向衰敗,全副武裝的八國聯軍很快佔領了北京城。為了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慈禧太后授意同列強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也就是從1902年一直還到1940年,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如果加上後期的利息,賠款總額達到了近10億兩白銀。




2、退還賠款是什麼梗?

美國首先退還賠款,可以說是當時駐美國公使梁誠的功勞,在他和一部分美國議員的推動下,當時美國的總統羅斯福也積極加入,最終促成了這件事,1908年5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羅斯福的諮文。同年7月11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向中國政府正式聲明,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半數退還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可以說,這部分退款為中國培養了許多著名的人才,如胡適、竺可楨、詹天佑等,著名的清華大學也是在這筆退款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在當時的賠款總額中,當時的俄國佔比最大,後來俄國革命爆發後,新政權也放棄了繼續索要賠款,其他的一些國家,也紛紛效仿美國退還中國部分賠款,並且用途也基本用於教育方面,應該說,退款幫助中國建立起了教育體系,反過來,大量的中國人才也走出去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智者說歷史


首先要明確一點,西方列強並不是全額退還了庚子賠款,只是退換了一部分。而且退還的那部分,用書面語言來說叫做“浮溢”,用通俗一點來說大家可以理解為這是庚子賠款中的利息部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

按照《辛丑條約》的內容,清政府實際應該支付給列強的賠款總額為白銀4.5億兩,分38年還清,累計要支付本息達到了驚人的9.8億兩白銀,這個是相當恐怖的數字。

實際上,清政府極其後繼的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從1902-1938年這37年間,庚子賠款總計實付之數為6.64億海關兩,扣除美英等國退款等,中國實際支付給帝國主義的賠款數額共五億七千六百多萬兩,約佔總數的58%。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退還部分庚子賠款這個事情,還是可以說道說道的,畢竟清華大學的前身就是利用這些退還的賠款所建設。此外,留美幼童所需要的費用,也是從庚子賠款的退款中支取。

美國人之所以率先退還部分庚子賠款,並非美國人心地善良,本質上來說還是為了美國的利益。

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英國人無疑是最早進入的勢力,其次是法國和德國等國家。而瓜分勢頭最洶湧的國家,無疑是佔有地緣優勢的日本和沙俄。

美國雖然在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綜合國力數一數二,但是當時世界的中心仍然在歐洲大陸。加上之前的美國一直在和西班牙爭奪加勒比海地區、菲律賓和關島的控制權,反倒是對於清政府的滲透不算深入。

然而神州大地上有資源、有市場,是一塊誘人的打蛋糕,美國人也想分一杯羹,但是他的腳步已經落後歐洲諸強及日本太多,再依靠武力殖民顯然得不到太多利益。

再這種狀態下,美國人另闢蹊徑,採取了文化殖民的方式。

美國人退還庚子賠款,但是指定這些退還的款項只能用於留美幼童。這些像白紙一樣的幼童遠渡重洋前往美國,接受美國的教育,接受美國的思想,接受美國的文化,學成後迴歸成為國家的精英,在政治上親美,這對於美國在華攫取利益大有幫助,這樣帶來的效益甚至比武力殖民更加可觀。

綜上,美國人退還部分庚子賠款,可觀上來說為中國的見現代教育有很大推進作用,但本質上來說是為美國的國家利用服務的。

至於說沙俄,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布爾什維克取代了沙俄的政權,建立了全新的蘇維埃政府。列寧等人為了換取當時北洋政府的支取,所以放棄了剩下庚子賠款以此作為交換。

德國和奧匈帝國,則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北,而北洋政府為英法輸入了大量的戰地老公,因而居於戰勝國之列。作為戰勝,取締之前的賠款算是正常操作。奧匈帝國更是一分為二,匈牙利和奧地利自然也不再提賠款的事情了。

英國法國則是看到了美國文化殖民的高明之處,也是效仿,退還了部分賠款用於教育。至於比利時和荷蘭,也是有樣學樣。

唯獨日本,一直堅持索要賠款,直到全面抗日爆發的第二年,國民政府才宣佈停止支付對日賠款。


小鎮月明


有些時候,我們因為近代史上被列強欺凌而感到憤怒並且無可奈何。於是,一但出現一些國家對中國看起來“挺好的”,便“痛哭流涕”、“感激涕零”。我們光顧看著表面的現象,卻忽視那些列強的真正意義,比如說這次我們提到的“庚子賠款”。

“庚子賠款”之來由:



1900年,八國列強組成聯軍進攻滿清。次年,無力抗爭的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其中第六條便是滿清政府將在39年內,向11個侵略國賠償本息超過10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

“庚子賠款”之對象:



除去直接侵略清朝的德、英、法、美、俄、日、意、奧八個國家外,另外還有比利時、荷蘭、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六個國家。

“庚子賠款”退還國家:



清朝被推翻之後,中華民國隨之成立。在世界列強的強迫下,中華民國為了取得國際上的承認,被迫繼續償還“庚子賠款”。

但是當一戰爆發,中華民國加入協約國,立即停止了對同盟果德國與奧匈帝國的賠款。


在戰爭結束後,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蘇聯、比利時、荷蘭相繼暫停賠款並主動退還部分戰爭賠款。

帝國主義列強為何退還部分“庚子賠款”呢?


在我看來,這些帝國主義列強心懷鬼胎,打著退還戰爭賠款的旗號,行著侵略中國之惡劣行徑。

比如說美國,雖然美國用部分退還的“庚子賠款”幫助中國建學堂,送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但這無非是美國試圖拉攏中國精英分子的舉動,為了控制拉攏中國人,以建立在亞洲的政治地位,攫取自己的帝國主義利益,實現稱霸的夢想。



日本更不必說了。打著退還“庚子賠款”的幌子,不斷對中國實施文化入侵,最終為侵華戰爭做準備。

總結:



帝國主義列強心懷鬼胎,用原本就屬於我們的錢賄賂中國的知識分子,以實現他們的帝國主義稱霸夢想。實在是可恥的流氓行徑。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庚子賠款的所謂退回,其實是一個“謊言”。

庚子賠款,起源於1900年的《辛丑條約》。八國聯軍要求清朝賠付銀4.5億兩,分三十九年付清,年息四釐,最終應該賠付9.8億兩。

至於退換庚子賠款的提議者,其實是美國。美國認為如果賠款定的太高,清政府就會垮臺,不如將“部分庚子賠款還贈”,但是清朝必須要“遣學生來美留學”。

換言之,相較於英法等掠奪性的殖民帝國,美國看的更遠,更想要通過文化這種長遠的手段控制中國,包括後來清華大學的修建,都與這段歷史有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對德、奧宣戰後,自動廢除了庚子賠款。20世紀初,法、日、英、比、意、荷等國也都相繼宣佈退回賠款餘額。

但是,這種退款是個謊言——因為,所有的退款都是定向的,指定要作為各國對華教育的投資,或者由租界的管理委員會主持,充作銀行營業費和發行內債基金的用途。

由此可見,這種退款的性質,仍然是中國先交錢,然後指定了特殊的用途,充作退款的名義。

直到1938年為止,中國實際支付了賠款6.5億兩,摺合銀元是10億。

總而言之,這種事沒什麼值得感謝的,侵略者的眼淚是不足道的。


HuiNanHistory


庚子賠款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的時候,由於慈禧太后冒然向西方列強宣戰,所以西方列強最後率軍殺到北京,慈禧太后倉皇逃往西安,最後不得不和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向列強賠償數億兩白銀。



後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將根子賠款的一部分返還給中國,當然也就是一部分,並不是全部都返還給中國了。而且返還中國的原因,據說是當時中國的一個重要人物,發現了美國等國在計算庚子賠款的時候有重大的誤差,也就是說多找中國要了很多錢去了,所以美國他們就把一部分錢返還給中國。



庚子賠款在條約中規定是4.9億兩白銀,而在本息合計之後分39年還清,一共是9.8億兩白銀。由於戰爭和國際形勢變動,中國實際賠付6億七千千萬輛白銀。而列強向中國返還,總共也就不到1億兩白銀而已。由於種種原因,列強將跟隨賠款的退款指定在教育事業中,最著名的就是清華大學和留美幼童了。



美國這一做法非常的高明,因為當時美國在世界上還不是很強大,所以他通過教育事業的滲透贏得了不少中國人的支持,截止到今天都還有很多人對美國抱有極大的好感。另外英法等國也看到美國這樣做,也返還了一部分。德國,俄國,奧匈帝國等,因為一戰國家解體的緣故,並沒有賠付他們很多。



總之帝國主義雖然有返還部分賠款,但總數也不是那麼多,當然對中國的教育事業確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庚子賠款大家都知道,他是1900年在中國發展的一場大難,中國最後被列強欺負,還不得不賠償給列強以鉅款,總共4.9億兩白銀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並且分39年還清。

這麼多錢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聶強們也是獅子大張口,很多損失都不正確,只不過當時列強處於強勢地位,中國也不敢反抗,後來就有人算出來,認為西方列強所算的損失數不對,所以要求西方列強退還一部分賠償。美國答應了這個要求,不過把退款都用到教育事業上,這就是清華大學和留美幼童的由來。

後來英法等國家也仿照美國退了一部分款項,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因為一戰的緣故,國家解體,自然也就不用在賠他們的賠款了。至於日本看到其他國家這樣做,也就做了一個樣子,說要退還一部分,只不過日本自始至終都沒有退還而已。

關於退款用的教育事業上,我覺得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因為這些錢如果讓中國政府用的話,他們基本上不會往教育事業上投。當然列強退還的賠款只是我們賠款的極少數一部分,總共還不到1億兩白銀。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