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以舞致敬,等你一起回家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袁凌的春节计划,整个发生了改变,漫长的“宅”家期间,他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沮丧 、焦虑 、悲痛 、愤怒的情绪, 但慢慢地,他开始学习把负面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发挥一个党员的带头作用。


1月27日,作为湖北民族舞蹈协会理事的他收到组织下发通知,要求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袁凌觉得作为党员走上抗疫第一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这也是他期待已久的。


01

党员的坚守


以舞致敬,等你一起回家

▲ 下沉青江苑社区进行楼栋单元巡查


“您好,我是社区工作者袁凌,请问你和家人有没有感冒发烧......”来到洪山区青菱街青江苑前线工作组,大半个月的时间,袁凌和社区同事们一起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真正开始社区工作,袁凌才切身感受到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开始他有点懵,完全不知从何下手。然而,疫情无情,没有留给他充分的学习时间,在青菱街青江苑前线工作组王静组长和青江苑社区詹琴书记手把手的指导下,袁凌虚心求教,细心学习,很快熟悉了社区工作。


以舞致敬,等你一起回家

▲ 下沉青江苑社区进行楼栋单元巡查


洪山区青菱街青江苑小区有19栋2646户,是一个还建小区,社区人口复杂,居住人群大部分是城中村拆迁安置人员。老年人偏多,不会使用网络,更不知道微信软件该怎么运用。为了让社区老人们生活不出现困难,同时方便配合社区的排查工作,袁凌细心琢磨,制作剪辑了一个微信接龙的学习教程发给居民,碰到有些年纪大的居民学习遇到困难,他就通过视频手把手教学,社区老人们深受感动,渐渐都积极配合学起来。


以舞致敬,等你一起回家


以舞致敬,等你一起回家

▲ 为居住在社区一线医护人员的家属提供困难帮扶


为了把工作做到隔门不隔心,袁凌每天都会用自己的手机打电话,详尽询问居民情况,排查隔离人员,一天下来,嗓子经常哑得说不出话来。


从不会到会,从疏离到熟悉,随着袁凌工作的深入开展,他和社区居民的人际热度快速提升,有的社区居民私信给他点赞,有时候碰到了还会送口罩给他带,叮嘱他保重身体。


社区居民的贴心举动和真切关心,让袁凌心里热乎乎的。他觉得,曾经感到的所有辛苦、劳累,有这些泪目时刻的加持,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晚上回到家,和远在外地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面的孩子视频时,无意之间看到平时和小朋友互相比拼的微信步数,不知不觉,现在的他已经每天稳定在6万多步左右。两地分离挺难过。但这个时候,只能舍小家顾大家。


02

舞蹈的魅力



2月20日,袁凌又接到区防疫指挥部命令,委派他到洪山方舱医院开始专班工作,希望能发挥他的专业知识,给方舱的病友与医护工作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慰藉病友心灵;也希望他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疏导医患心情,用舞蹈的方式,帮助大家强身健体,早日康复。


袁凌欣然接受这个新任务,为此专门创编一个抗疫舞蹈《等你一起回家》。以前,袁凌曾经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和2019年军运会开幕式都创作过相关的作品,但他觉得,这次的创编会与以往都不同,身为一个武汉人,他想通过舞蹈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传递着武汉人的坚守和信心。


03

诗词的力量


接到我们电话采访时,已经是晚上23点,袁凌正在家门口楼梯间作消毒处理。他说:在下沉期间他所在的小区楼栋单元确诊7例,如今他每天早出晚归,加上又在下沉社区工作,增加了太多的感染风险,他最害怕的是自己把病毒带回家里,影响两位患有慢性病的父母。每次回家,他都会在外面楼梯间待上一个小时,再进家门。


自从进入方舱工作后,他就没有进过家门,每次网上团购的菜品,他都会提前一段时间放在楼道,进行消毒,然后再电话通知父母出门来拿。


以舞致敬,等你一起回家

▲ 前线工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学习市、区防疫指挥部下发的文件精神


因为现在工作的不安全性,让年迈的父母时时忧心,但明事理的老人从不当着袁凌的面说任何让他不安的话,身为人子,袁凌深感抱歉,所以每次见父母,总想带点好消息给他们听,今天除了告知他们最关心的新增数据,还带来了一个二老一定会感兴趣的好消息——由湖北广播电视报主办、湖北民族舞蹈协会联办的长江歌会诗词季“诗词的力量”抗疫诗词征集活动目前正在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对于喜欢诗词的父母来说,这是一个参与社会活动的好机会,也是他们和武汉人一起通过诗歌感受全国人民鼓舞的最好疗愈方法,他说,等你们的诗词写出来,我就带着这些诗歌进方舱医院,为医护人员、病友患者现场朗诵,让真情实感的诗歌,给方舱带去希望,增加大家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采写:高飞飞

设计:张宇瑄

审校:饶 迅

黄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