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紅樓夢》中哪首詩讓您最驚豔?

梅園詩隱


我是塵觀,我來聊一聊。

《紅樓夢》中詩詞不少,但絕品並不算多。畢竟曹公是偉大的小說家,並不是一流的詩人。況且大多數詩歌要麼暗示人物命運,要麼符合人物才情(迎春她們的詩就好不到哪裡去),不能盡情發揮作者的詩才。  

但真正讓我驚豔的有三首:  

第一首就是賈雨村(汗死,別拍我)的《中秋詠月》: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我們都知道賈雨村不是個好東西,但這首詩的確境界開闊,氣象萬千,是大觀園裡眾姐妹的“閨中詩詞”無法比擬的。  

  

第二首是林妹妹的《秋窗風雨夕》  

林妹妹的詩很多,都很美,但讓我回味的既不是《葬花詞》、《桃花行》,也不是《海棠詩》和《菊花詩》。怎麼說呢,僅從詩的角度來說,《海棠菊花》過分纖巧,《葬花詞》和《桃花行》則失之頹喪。倒是這首仿《春江花月夜》的《秋窗風雨夕》,既不用來比賽,也不用來哭訴,單純的自我抒情,把個“秋”字用盡了。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  

  

第三首是寶姐姐的《臨江仙 柳絮》(有人要罵了嗎?快跑)  

不管流露出怎樣的得意和“野心”,這首詞在同類的作品中的確不落俗套,還是用寶姐姐的原話吧:“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才不落套。”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流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塵觀


若說詩仙是李白,那麼文仙當屬紅樓夢作者。《紅樓夢》乃古今小說的巔峰之作,前後五百年,無人再能超越。作者文筆飄逸灑脫,收放自如,絕非浪得虛名。引詞為證:

【黛玉甩帕】

寶釵道:“你又禁不得風吹,怎麼又站在那風口裡?”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裡的。只因聽見天上一聲叫喚,出來瞧了瞧,原來是個呆雁。”薛寶釵道:“呆雁在那裡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來,他就‘忒兒’一聲飛了。”口裡說著,將手裡的帕子一甩,向寶玉臉上甩來。寶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噯喲”了一聲。

點評:冰雪聰明的林黛玉,和趕來湊熱鬧的薛寶釵,構成了一幅活生生的畫面。

【寶釵撲蝶】

(薛寶釵)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去了。倒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點評: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寥寥數字,卻是如此生動的影像,令人揮之不去。

【晴雯撕扇】

晴雯果然接(扇子)過來,嗤的一聲,撕了兩半,接著嗤嗤又聽幾聲。寶玉在旁笑著說:“響的好,再撕響些!”正說著,只見麝月走過來,笑道:“少作些孽罷。”寶玉趕上來,一把將他手裡的扇子也奪了遞與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幾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這是怎麼說,拿我的東西開心兒?”寶玉笑道:“打開扇子匣子你揀去,什麼好東西!”麝月道:“既這麼說,就把匣子搬了出來,讓他盡力的撕,豈不好?”寶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這孽。他也沒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著,倚在床上說道:“我也乏了,明兒再撕罷。”

點評:晴雯笑著,倚在床上說道:“我也乏了,明兒再撕罷。”。晴雯的那一點點小任性和小天真,忽得跳躍紙面。撕幾把扇子又能費多少力氣?足見從事件爆發到平息,作者始終收放自如,讓人回味無窮。

【薛蟠行令】

眾人聽了,都扭著臉說道:“該死,該死該死,該死!快唱了罷。”薛蟠便唱道:“一個蚊子哼哼哼。”眾人都怔了,說“這是個什麼曲兒?”薛蟠還唱道:“兩個蒼蠅嗡嗡嗡。”眾人都道:“罷,罷,罷!”薛蟠道:“愛聽不聽!這是新鮮曲兒,叫作哼哼韻。你們要懶待聽,邊酒底都免了,我就不唱。”眾人都道:“免了罷,免了罷,倒別耽誤了別人家。”

點評:呆霸子的無賴之舉,詞俗意境卻不俗,是最接地氣的。遠勝那些華藻語句的堆砌,令那些曲高和寡的所謂高雅文化黯然失色。作者隨意一筆,原來這呆霸子也是有可愛之處的,而且還成了一大永遠閃光的亮點。忽然讓人想起一首歌詞來“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原來戲弄人生,竟是這般的瀟灑和暢快。

【鸚哥吟詩】

(林黛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鸚哥見林黛玉來了,嘎的一聲撲了下來,倒嚇了一跳,因說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頭灰。”那鸚哥仍飛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簾子,姑娘來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韻,接著念道:“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盡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點評:鸚哥一句“雪雁,快掀簾子,姑娘來了”。以一隻鳥來叫開門,令人出乎意料,驚豔到無法形容。這種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文筆,豁然一種峰迴路轉,仙樂飄飄的感覺。它開創了文筆史上的先河,至今無人再能超越。





真實的恩典


紅樓一夢,似真似幻。箇中奇妙,回味無窮。

這書,包羅萬象。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味道。你看風月情濃也好,

看珍饈美味也罷,

看人情世故也可,

看詩詞歌賦也成。

若說詩詞,開篇的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就很好。

再後來,黛玉的《葬花吟》也特別的好。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不只是寶玉痴了,我也痴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啊

但是若論那首詩最讓我驚豔,那就是林黛玉的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說實話,門盆魂痕這四個韻一出來,就知道不好寫,別人寫時,多少帶些痕跡。

半卷湘簾半掩門,

何等自然。就如同瀟湘館的日常生活一樣。

碾冰為土玉為盆。

好像真的看到了晶瑩剔透、散發著清涼的香氣的海棠花。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縷魂。

白似梨蕊,卻有梅花的風韻。


束髮


欲訊秋情眾莫知,

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

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

解語何妨片語時?

這是《紅樓夢》中林黛玉寫的一首詩,名叫《問菊》。想問秋天的情況沒人知道,唯有一個人自言自語揹著手來到菊花盛開的地方。菊花啊你獨立的品格傲邈世俗又能和誰一起隱居,同樣是花開你為何這麼遲?園中露落、院裡霜飛你多麼寂寞,大雁南飛、蟋蟀蟄伏你是否想念?不要說滿天下都找不到可以談得來的,如果你能說話我們又何妨聊一會呢?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才華可以說是首屈一指,釵、寶莫望,探、湘難儔,餘者碌碌,不在話下。像《葬花吟》、《唐多令》、《題帕三絕》、《杏簾在望》以及《秋窗風雨夕》等,皆稱名篇,文采斐然。但我最愛的,還要數此《問菊》。這首詩借菊自況,物我兩忘,最能體現黛玉的心性才情。

通篇不離一個“問”字,兩句鋪陳,連發三問,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一提起《紅樓夢》,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大觀園溫柔富貴、花柳繁華,也不是寶黛釵爭風吃醋、愛恨糾纏,更不是紅學家牽強附會、胡說八道,恰恰就是《問菊》,特別是這句“一樣花開為底遲”,二十年來不曾忘懷。時值秋深菊黃,感慨尤多。




梅園詩隱


《紅樓夢》第71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最後一次創作活動,回目雖是“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但在《柳絮詞》的創作中,寶釵的詞句最為引人矚目 ,其詞調是《臨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這首詞一經寫出,在場之人的反饋是“眾人拍案叫絕”,都說“果然翻得好氣力,自然是這首為尊”。湘雲更是對“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一句讚歎道“好一個東風捲得均勻!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柳絮雖外表柔弱,但不肯隨波逐流,不肯被塵土掩沒的堅毅精神,恰如寶釵的創作意圖“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才不落俗套。”,柳絮隨四處飄飛,仍不改隨緣隨性的個性。“任他隨聚隨分”,表現了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處世原則。“好風頻借力 ,送我上青雲”一句歷來非議較多 ,人們多從藉助外力實現青雲直上的野心,貶低寶釵是追名逐利的小人。我認為從詩的整體立意看,應理解為青雲之志,符合寶釵一貫清高超脫的志向。


東籬ZWH


我最驚豔的兩句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這兩句。這兩句詩出自《紅樓夢》第七十六回湘雲和黛玉的一次對詩。“寒塘渡鶴影”為史湘雲所作的上句,“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所對的下句。此聯詩結構奇巧,意境悽美,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這兩句詩隱喻了林黛玉和史湘雲最終的命運。

“寒塘渡鶴影”一句,“寒塘”是指孤獨冷寒的環境,“渡”是經歷,而“鶴影”就是暗指史湘雲。湘雲的結局是獨自面對悽苦歲月,但最終精神上得到解渡。湘雲是《紅樓夢》中性格獨特的奇女子,她性格豪放,心直口快,曾醉臥大青石而眠;極具才華,曾在詩社作詩奪魁。在賈府,湘雲是最受眾人喜愛的一類人,可以想象,倘若賈府延後衰敗,湘雲在賈府會始終有一席之地。可嘆的是賈府轟然傾頹,大觀園中每一個女子的命運幡然有變,湘雲亦不例外。湘雲後期的命運軌跡就如同曹公判詞:“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冷月葬花魂”一句是黛玉命運的縮影,也精準地預測了黛玉的歸宿。一個“冷”字,幾乎貫穿黛玉一生。母親在他出生後含恨而逝,可謂命運之冷;自出生就多病,早晚不離藥石,可謂體質之冷;獨有思想,不入汙濁,不乏天性之冷;寒夜悽清,孤獨而逝,可謂死亡之冷。冷月雖明,可望而不可及。《葬花吟》中“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從中可以看出黛玉天性純良,憐愛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然而人間自有汙濁,縱然美豔如花,亦是短暫綻放,此中因果,實屬無可奈何。


竹影文韻


大家好,我是(文博人西諾)我從小就喜歡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後來我學的文化專業,目前我現在在雲南博物館擔任博物館館員,每天為大家介紹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提交大家對歷史文化的理解,我也是這個領域的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讓我用專業的角度回答下筆友的這個問題:

紅樓夢中的詩詞之多樣性簡直是包羅萬象,雖然不是什麼名家所做,但每一首詩詞都不是庸才所可為也!就連最粗蠢的賈環所做的詩詞都是非常對仗工整,才華橫溢的。

又說最不像話的詩詞大概就是薛蟠所做的女兒詩。但是由於他薛蟠在這的作用基本是插科打葷的。所以也不能深究他的才學了!紅樓中的好詩很多,猶以薛寶釵和林黛玉的作品更勝他人一籌。薛寶釵的臨江仙,螃蟹詠。林黛玉的桃花行和葬花吟都很精粹,還有史湘雲的點絳唇,薛小妹的十首懷古詩,其意義非凡!就連大觀園的打底貨賈寶玉也有非常出名的詭畫詞和芙蓉女兒誄!


文博人西諾


我以為,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最叫人驚豔: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這首長吟把黛玉傷春、愛春、惜春的閨怨表達的淋漓盡致,也把黛玉寄人籬下、誤解寶玉、對前途迷茫的敏感心情抒發出來。這首詩畫面感強烈,一位絕代佳人,手拿花鋤,邊哭、邊鋤,風中柳絲輕揚、楊絮飛舞,落紅滿地,佳人遺世獨立,衣袂飛揚,素手葬落紅,這場面才是文學中最驚豔的一幕。


青青菁英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厴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姣喘微微.閒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若柳扶風. 心較比甘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曹雪芹在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



今非西比007


你好,我是國風

紅樓夢中的詩詞之多樣性簡直是包羅萬象,雖然不是什麼名家所做,但每一首詩詞都不是庸才所可為也!就連最粗蠢的賈環所做的詩詞都是非常對仗工整,才華橫溢的。

又說最不像話的詩詞大概就是薛蟠所做的女兒詩。但是由於他薛蟠在這的作用基本是插科打葷的。所以也不能深究他的才學了!

紅樓中的好詩很多,猶以薛寶釵和林黛玉的作品更勝他人一籌。薛寶釵的臨江仙,螃蟹詠。林黛玉的桃花行和葬花吟都很精粹,還有史湘雲的點絳唇,薛小妹的十首懷古詩,其意義非凡!就連大觀園的打底貨賈寶玉也有非常出名的詭畫詞和芙蓉女兒誄!

紅樓夢中最讓我如歷驚夢的詩是甄士隱的《注好了歌》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簡直是包羅紅樓之真相,堪稱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所以我最喜歡這一首,風花雪月的詩歌看多了,能警醒人心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