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孙杨为什么被禁赛8年,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

Big_Nono


是孙杨再一次参加国际运动赛事的时候,被国际组织反兴奋剂。进行调查。而取血样的人没有资格。孙杨就提出异议。就因为这个事情被判,停止竞赛8年。


天山来客pk


归根揭底一句话:冲动是魔鬼!但是禁赛8年还不是最终判决,请勿误传!双方可以在30天之内上诉至瑞士联邦法院,进行最终裁决。

2月28日电 北京时间28日下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简称:CAS)就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简称:WADA)起诉国际泳联(简称:FINA)及孙杨一案作出判决,最终孙杨败诉,被禁赛8年。但这并非最终判决,双方可以在30天之内上诉至瑞士联邦法院。

当晚,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简称:IDTM)三名工作人员至孙杨住处对其进行赛外反兴奋剂检查,IDTM随后给国际泳联报告说“孙杨暴力抗检”,而孙杨表示“他全力配合检查,但过程中检查人员存在多项违规操作”。  整起事件起源于2018年9月4日针对孙杨的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由于对检查人员出示的资质证明存疑,此次检查最终未完成执行。

2018年11月19日,国际泳联就此事在瑞士洛桑举行听证会,孙杨本人出席听证会。

2019年1月3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会作出裁决:IDTM此次执行的兴奋剂检查无效,孙杨不存在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行为,但其破坏采样的行为不可取。

2019年1月2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奥运冠军孙杨粗暴对待药检人员》称,游泳奥运冠军孙杨因为与兴奋剂检测人员发生冲突,他的安保人员用锤子砸碎了已经密封的血液样本瓶,可能面临终身禁赛。

当天下午,孙杨律师张起淮就此事发布了律师声明,称该文章为不实报道,并且公布部分事件细节。声明中称,IDTM的工作人员在对孙杨进行赛外反兴奋剂检查时,整个检查过程存在多项违规操作。

2019年3月12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就国际泳联对孙杨兴奋剂检测的裁决,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诉。

2019年11月15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在瑞士蒙特勒举行公开听证会,审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对孙杨和国际泳联的上诉。听证会于当地时间上午9点开始,持续到晚上7点,全程超过10个小时。

开庭后孙杨首先发言,然后各方证人提供证言并接受律师团及仲裁小组法官提问,最后由各方总结陈词结束。

一个月之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因翻译不准确、双方需要再度提供笔录等原因,原定1月初公布的仲裁结果将推迟公布。

北京时间2月28日,“孙杨案”仲裁结果正式公布,最终孙杨败诉,被禁赛八年。

不过,这次听证会裁决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双方可以在30天之内上诉至瑞士联邦法院,进行最终裁决。


坂柠小姐


其实我们所谈的真相只是公开资料的真相,至于100%的真相恐怕谁也不得而知,甚至当事人。


我们能了解到此次孙杨案的5个细节


1、孙杨和国际泳联此次被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起诉的是2018年孙杨在反兴奋剂组织采样时,实行了“暴力抗检”,把已经采样完成的样本直接毁坏;


2、孙杨抗检事件发生后,当时国际泳联维护了孙杨的运动员权益,驳回了反兴奋剂组织的诉求,但反兴奋剂组织觉得国际泳联偏袒了孙杨,所以才有了这次向国际仲裁机构的上诉;而国际仲裁机构判定反兴奋剂组织胜诉,同时判处孙杨禁赛8年。


3、孙杨被诉的“暴力抗检事件”时,他到底有没有违规用药,不得而知。

但因为他抗检,使得相关机构和大众有了一些违规用药的心证。

当然,此处必须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他真的有违规用药;

只是既然当时已采样,可以事后向反兴奋剂组织或泳联等申请:因为采样人员资质不符所以此次检查无效。

但孙杨却在操作中实施了“干扰采样”的动作(摔瓶子或阻止采样官带走样本),这就使得反兴奋剂组织也有了相应的“把柄”。

这是在法律层面上,对孙杨不利的证据。


4、据称抗检重要当事人是孙杨的母亲,对于这一点,孙杨的忠实粉丝也多有抱怨,认为孙杨的母亲在其职业生涯里干涉太多,对其商业形象也伤害很大。

前日孙杨母亲在其朋友圈发出长文,为孙杨鸣不平。但文中却未提抗检事件,而是再提2014年孙杨阴差阳错被判违规用药的事件,再度引发网友热议,认为其避重就轻,没有在关键事件上为孙杨开脱成功,却更让大众多了孙杨违规服药的心证。

孙杨母亲文中提及的孙杨被罚事件的报道。




5、2018年了,世界反兴奋剂协会还会违规去获取样本,让一些没有资质的人(孙杨力证采样人员是建筑工人)去做这件关系到运动员职业生命的事,这是手握重权,却没有严格执行公权力。

孙杨在微博公开了当时工作人员和他一起签下说明当时为何不能获得样本的文件视频,以及当时作为司机(即建筑工人,自述为采样官的同学,临时被找来)开车接送采样官的自证文件。

该视频约1分35秒,当中只是几个当事人讨论签字的情节,没有涉及样本的处理。

所以传说中的“摔瓶子”(样本)情节,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不过当事的几个人情绪平和,并未有什么过激的言行。


因为该司机曾被采样官(即其同学,女性)要求陪同孙杨去洗手间监视其采尿液的样本,所以该司机在形式上就等同于使用了采样官的权力,孙杨所述不合规的地方正在于此。

因为他没有资质,更没有经过任何相关培训,不知道在采样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所以不能承认这次采样。


体育法律专家对孙杨案的意见

对于此次孙杨被禁赛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著名体育法务专家、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所所长,认为孙杨和反兴奋剂组织双方都有问题。

反兴奋剂组织涉及没有严格执行公权力。

而孙杨则过度使用了私权保护(同样不按程序)。

虽然法律上没有谁更有说服力,但在法庭执行层面上,国际法庭通常为选择维护私权,也就是认为公权力必须严格执行。

他举了当年轰动全美甚至全球的著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的例子。

当年法庭也是因为采样之前,案发现场已经被先来的警察破坏,所以导致最终的采样没有被法庭认可,辛普森因此被判无罪。

这个案例虽然和孙杨的案例有些类似,例如当事人都是体育界名人,证据获得都有违规。

但除此之外,案例的核心特性却有根本的不同。

例如,一个是刑事案件,一个是民事案件。

更为重要的是,辛普森案当时虽然没有合法的物证,但却有太多的心证,证实辛普森确实犯案。

以此案件来类比孙杨的案例,显然非常不合时宜。

法庭要求公权力严格执行的案例,是国际法庭的常态,应远不止辛普森案一例。

建议下次法务专家谨慎举例。


孙杨案未来进展

孙杨事件,虽然目前是双方各执一词,孙杨本身有胜诉的希望。但就数据来看,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翻案率不足10%,孙杨案要翻案仍然非常困难。

孙杨目前可以给出的说法和证据是:

1、上次法庭庭审时负责律师本身有问题,没有尽力辩护。现场翻译也因为是庭审前一天才找来,不了解案情,所以翻译出现的问题很严重;

2、视频资料证据显示,采样不能拿走是反兴奋剂组织采样官和孙杨双方协议的结果。

3、司机“兼职”采样官监督采样过程,的确不合规。

但以上说法和证据只有第一条是本次庭审时,法庭不曾采纳的证据,所以未来的孙杨上诉的关键也在于此,即证明上次庭审时因沟通问题造成法官和陪审团认知错误。


剩下的两条证据,其实孙杨方早已提供给法庭,此时公开晒出目标是希望获得粉丝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孙杨方要求下次庭审时实行公开审理,目的在于让公众的声音影响到陪审团的意见。

不过公开审理这一点届时会不会被采纳还未可知,即使被采纳其效果如何,也都是未知数。

只是在孙杨,只能尽力把事件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推,因为关系到职业生命,不成功即成仁。


渔人娱己


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公布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孙杨和国际泳联案听证会”的裁决书,孙杨被禁赛八年,即日起生效。

这个结果并非最终结果,孙杨还有机会提出上诉。

但是,对于再次上诉的结果,很多网友持悲观态度。

孙杨被禁赛8年这件事,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事情发生在2018年9月4日。

当时,IDTM公司(国际泳联授权的兴奋剂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来到孙杨杭州的家中进行赛外药检。

参与药检的工作人员有3人:

  • 主检官Bing rou Yang女士,当时向孙杨提供了反兴奋剂检查官资格。

  • 血检官林黄芬女士,她只有护士资格证书,并没有血检官资格证明。
  • 尿检官武兵先生,只提供了身份证,他其实一位建筑工人,并没有尿检资格证明。

武兵先生是主检官杨冰柔的中学同学,此前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

在配合药检的过程中,孙杨发现,两位助手没有相关资质,整个过程不符合标准,因此向上级部门反映。

在得到回复之前,孙杨还是配合完成了血检,同时对这次药检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并且拒绝继续进行尿检。

主检官杨冰柔认可了孙杨的说法,并签字表示,不带走已采集样本。

其后,被封存的血检采集样本被保安损毁。

这件事之后被外媒曝光,称孙杨出现了“暴力抗检”事件。

围绕这一事件,出现了诸多疑问:

第一,孙杨究竟有没有服用违禁药物?

按照孙杨的说法,自己并非没有配合药检,也就不存在暴利抗检事件。

因为在药检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资质,使用的样本保管箱不符合标准,样本也存在无人保管的情况。

他认为药检是不合规的,药检的结果也不应该有效。

从孙杨的说法中,没有人能证明他没有服用违禁药物。

反而让人产生疑问。

毕竟,孙杨并不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药检。此前,孙杨多次接受不合符规范的药检,并没有提出异议。

而孙杨所提出的不服规范的问题,的确是管理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应该是一直以来存在的,并不是一次偶然事件。

相对于药检的不合规,孙杨的抗检事件反而更让人感到惊讶。

既然孙杨做出如此反常之举,人们自然有理由怀疑其是否存在服用违禁药物的可能。

从历经542天的裁决结果来看,孙杨的过往成绩并没有取消,那就说明,没有人能证明他服用了违禁药物。

第二,既然没有服用违禁药物,孙杨的保安当时为什么一定要损毁血样?

既然当时主检官杨冰柔已经签字保证不提交样本,那么孙杨完全没有必要损毁血样。

不得不说,孙杨的这一举动给他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一方面,血样被毁,否则只要检测血样,就可以证明孙杨没有服用兴奋剂。而现在,因为这一点,引发了外界对孙杨的种种猜疑。

另一方面,血样被毁本身就是一种违规。

正如网友们举例说,这就好像一个人驾车撞到人,然后逃逸。结果,我们只能证明他并不是酒驾,而不能为他的逃逸行为辩解。

就算孙杨没有服用兴奋剂,但是他损毁血样,没有按照要求配合药检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行为。

第三,孙杨被判禁赛8年是否过于严重?

孙杨在配合药检工作中存在失当行为,此前并没有先例。

那么,对孙杨的判处,就会成为一种标准。

然而,孙杨并不是为了掩盖服用兴奋剂而出现抗检,只是对药检存在诸多不规范而表示一种抗议和担忧。

这样的处罚是否过于严重?

站在我们的角度,的确,这样的处罚的确过于严重,对于孙杨来说,8年之后,他因为年龄的关系,可能无法作为一名运动员重返赛场。

那么站在国际泳联、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等权威机构的角度来说呢,则认为这是一种挑战权威的行为。

因为它们的权威性,国际体育赛事的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的成绩也更有说服力。

挑战他们的权威,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其实是不明智的。

结语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孙杨依旧是让国人骄傲的世界冠军。我们支持他为自己辩解,也希望最后的判处能有所改变。


圆滚滚的蜗牛先森


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正式发布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诉孙杨和国际泳联案的听证结果,孙杨被禁赛8年,即日起生效。




8年是什么概念?

孙杨今年29岁,8年后他37,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已经全部过去。即便那个时候他愿意继续比赛,由于年龄太大,体能跟不上,也就几乎不可能再有机会取得奖牌了。


禁赛8年,对孙杨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孙杨的噩梦从2018年9月的那场飞行检查开始。

当然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早就习惯了随时随地的不需要任何理由的飞行检查,这样的检查,在最近的6年里,孙杨经历了不下200次,早就习以为常了。

当天的检查孙杨很配合,然而当他发现给他抽血的护士资质不够,以及随行人员中,还有一名完全外行的建筑工人,他很意外,随即拒绝他们带走自己的血液样本。


就这样,孙杨落了个暴力抗检的“恶名”,而他和反兴奋剂组织旷日持久的各种听证会也随之开始了。

而当天晚上参与检查的武先生已经承认,自己就是一名建筑工人。是他的杨姓同学打电话邀请他参与当天的工作,并在孙杨去卫生间的时候,被杨姓同学要求跟着孙杨一起进去观察他。


另外两名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邀请武先生的杨冰柔女士 当时向孙杨提供了反兴奋剂检查官资格。 林黄芬女士作为血检官,却只有护士资格证书,并没有血检官资格证。

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点可笑。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行人,给孙杨生生按上了“暴力抗检”的帽子。

孙杨相信自己的清白,也相信国际泳联,以及反兴奋剂组织的公平公正。所以,他从来没有放弃训练,而是积极为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做准备。



网络调查显示,孙杨是东京奥运会最大的夺金热门,他本人是中国男子游泳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奥运冠军;是400米、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的保持着;更是国人的骄傲。

然而,国际仲裁法庭的一纸裁决,孙杨不仅失去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职业生涯也近乎断送。


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真相:“如果游泳池里打不败你,那我就换一种方式”?

相信大部分眼中的真相是这样的:

  1. 孙杨以往成绩有效,说明他并没有违反有关兴奋剂方面的规定。

  2. 孙杨抗检根本就不成立,当时参与检查的3个人中,有两个不具备从业资格,作为被检查方,孙杨有权利、也必须拒绝。


  3. 8年禁赛显然是不合理的,孙杨在发现工作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之前,积极配合抽了血,不让带走血样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孙杨是清白的,也相信国际仲裁法庭会换孙杨的清白。

只是,我们不想要迟到的正义,因为东京奥运会马上就要来了,而新增加的800米自由泳项目还等着孙杨去争夺金牌!


于小小


几个与前,孙杨听证会刚结束的时候,我就觉得孙杨必胜。这年头蹭流量的太多了,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罢了。


直到上周五的新闻:孙杨被禁赛8年。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听证会的材料之后,我才意识到:完犊子了,孙杨从一开始就败诉了。(这里牵扯了大量法律和规则上的事情)

孙杨服用兴奋剂了吗?

孙杨说自己“不公平”,我们相信他是清白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陪审团也没拿出证据说孙杨服用了兴奋剂。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裁决书是这样写的: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陪审团一致决定,在证据齐全的情况下,运动员(孙杨)违反了国际泳联相关法规的第2.5条款(对药检过程中的任何环节进行干扰和破坏)。陪审团特别确认了负责此次药检的工作人员遵循了国际药检标准条例(ISTI)所提出的全部适用规则和要求。

做出这次裁决的依据,是对药检进行干扰和破坏,而不是服用兴奋剂。所以孙杨在CAS裁决之前的比赛成绩任然有效,孙杨也可以在后续上诉瑞士联邦最高法院。

也就是说,问题不在孙杨是否服用兴奋剂,而是孙杨到底有没有构成“恶意抗检。

孙杨到底有没有抗检?

如果你站在我们认知的法则和人性的思考角度,孙杨完全有理由拒绝一名建筑工充当的尿检官,以及未经签署名字的授权书,甚至是拒绝合影,认为BCA(血液采样护士)有犯罪行为。


如果你站在国际法则上,孙杨的行为并不合理。为什么呢?相关的法规条文,对尿检官资质的唯一要求就是性别,建筑师和艺术大师都无所谓。核心主要是主检官拿出授权书和个人资质证明就可以。

至于合影问题,庭审官认为这不是理由。如果这种行为得到认可,以后飞行药检的时候,任何运动员都可以以此逃避推脱。还有所谓BCA犯罪行为,庭审上他们反驳道:“按你之前的说法无证行医就是发错,那这些年来所谓的中国ADA一直在中国从事范围行为吗?


孙杨的团队在整个听证会上要守住的地方着力点太少。下午违规上场的志愿翻译,直接把彻底背离了他团队在整场听证会所坚持的“名不正儿而言不顺”的原则。


在法庭之上,庭审官以法规条文批驳了孙杨。孙杨无奈的表示,这些规则并不完善,对运动员不公平。真的不公平吗?不人性的吗?是的,的确不公平不人性。但这就是法律所塑造的权威。

这跟国际上的NBA赛事是一样的,裁判的权威不容任何挑战,哪怕就算是在决定胜负的总决赛上发生的误判,也不容忍有任何质疑裁判的权威。因为你一旦质疑,就代表着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质疑裁判的权威,这会破坏赛事的合理的公平竞争。

WADA存在检察人员的资质瑕疵,也有着违规的操作,如果不满意这个结果,完全是可以质疑这次取向,否定检测结果,但是这个事情得在事后才能进行。可偏偏孙杨这件事情上,他们的检测瓶损坏了,这也就是说“干扰了取样”。WADA即便是知道自己不足的合理性,但他们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公共利益。

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参加游戏的各方通过磋商确立下来的。所以既然孙杨选择参加了这个游戏,就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显然孙杨在这场游戏之中给出的所有的解释都是站在了自己的理解之上的,这是孙杨的致命性的错误。


你不可能让让一个人,去打破数百年以来建立的权威,尤其是身处争议中的人。

孙杨禁赛8年合理吗?

现在孙杨仅剩的上诉渠道是瑞士最高法院,然而这上诉只涉及到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审理程序问题,也就是说它并不会重新把这件事情重新开庭审判,换句话来说,孙杨翻盘几乎很小。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真的上诉失败,孙杨被判执行8年的禁赛,这合理吗?从相关条文来看是合理的,根据《国际泳联反兴奋剂规则》10.7.1,第二次违反,禁赛期是以下三者最高时长。

我们把这张图文重要信息翻译一下:

(a):6个月

(B):第一次范围导致的禁赛期时长的一半

(C):讲二次违反视为第一次范围,然后对于禁赛期市场的两倍禁赛期时长。

根据《国际泳联反兴奋剂规则》10.3.1条,阻碍检测的禁赛期为4年,再回到10.7.1条,也就是最高市场到了8年。这就意味着孙杨被禁赛8年的裁决,的确是站在了他们法律上。


我们都很清楚,孙杨8年是无稽之谈,但是人家现在相关的条文就摆在了这里,就算是全球人都知道孙杨现在是“清白”的,但是相关规矩就摆在这里,孙杨又没有任何办法辩驳。


或许你会说,为什么之前有人犯规就没有被判孙杨这么久啊,这明显是双标啊。还有国际泳联不都是站在孙杨这边的吗?是的,没错,国际组织的确包庇过很多明星选手。美国之前的短跑名将琼斯就在禁药问题上面屡次撒谎,国际田联也是睁一只闭一只,但美国法官把琼斯送进了监狱。

我这里不是说国际泳联在包容孙杨,而是在说,国际泳联的支持,教练的支持,我们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在法律和规则条文面前,一点作用也没有。

如果真的孙杨最后输了,他不是输在了“清白”上面,而是出了这次“仲裁的法律”上面。所谓仲裁,其实就是利益考量的过程,权衡的过程。孙杨,尤其是身处“争议期”的孙杨,他想要在这里翻盘,难,难上加难。


如果我们不对现在孙杨的仲裁结果不满,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以后去改变这个规则,而不是一昧的抱怨和谩骂,在真相公之于众之前,我们都应该学会克制,并且呼唤真相。


云纳电影


老陈来回答:

客观的分析,事实的真相很简单:那就是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认定孙杨的行为是对其的藐视,于是向国际体育冲裁法庭(CAS)申请裁决。CAS认定孙杨暴力抗检,于是孙杨被禁赛八年。

这件事情之所以扑朔迷离,让我们一起来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一下梳理:


1、事件缘起

2018年9月4日晚,IDTM国际反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请注意,这个不是WADA,只是为WADA提供服务的一个机构)找来了三名工作人员,对孙杨进行赛外反兴奋剂的检查。具体过程大家看新闻已经有所了解,在检查的过程中,由于这三名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证件,手续不符合流程、多项违规操作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次的检查导致了双方的不愉快,孙杨也被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认定为“暴力抗检”。

这事情越大了,双方各执一词,怎么办呢?于是只好找国际泳联来协调,2018年9月(当月),国际泳联就事实进行调查后,出具了一份59页的调查报告。认定孙杨做法合理合法,检测官与助手不具备检测资质,没有兴奋剂检查官证件和护士执业证、IDTM保密声明等。

但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依旧不依不饶,被逼无法,到了2019年1月,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只好对此事做出裁决,认定IDTM国际反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执行的兴奋剂检查无效,而且认定孙杨没有兴奋剂违规的行为。

WADA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会善罢甘休吗?不,不会,于是他找来了《全球反兴奋剂条例》,因为根据条例第13条的规定,在有怀疑的前提下,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有权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诉,推翻国际泳联的判罚,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拥有最终决定权。

于是,WADA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诉讼,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2:为何争议会如此之大

1、涉及的机构众多

IDTM(国际反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CAS)国际体育冲裁法庭、FINA(国际泳联)除了这些国际性的机构外,还涉及到中国游泳队、浙江省反兴奋剂中心等国内机构,甚至连国外的一些机构也卷入其中(不一一点名)。

这些机构虽然各执一词,但起码截止目前为止,都已经明确:孙杨没有服用兴奋剂。

其争执的点也由最开始的杂乱无序集中到最核心的问题:“孙杨到底有没有暴力拒检”。

2、我们到底是否应该服从这些国际组织的仲裁

老陈看来:基于公平、平等的体育竞技,在大家都遵守规则,不搞歧视、不搞政治化倾向的国际规则、国际体育规则,大家都是要遵守的。毕竟,公平竞技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这里有一张图,大家看一下。

这是2018年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对世界33个国家的兴奋剂抽检次数、呈阳性的次数,呈阳性的概率。

可以从图中看出,中国和俄罗斯是被关照的最多的两个国家,抽检查次数而言,中国第一,俄罗斯第二。为什么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检查次数额外多一些呢?有网友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有着所谓的不光彩的过去。真的是这样的吗?

就表中所呈现的结果而言,中国运动员送检结果呈阳性的排名为倒数第三,中国的运动员可以说是相当干净的。

如果规则丧失了本身的公平和平等(尤其是体育领域),而是带有政治偏见,我们还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吗?

3、孙杨平常的人设打造出了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很明确的得知二个事情:

第一是无论是国际机构(组织)都认定及确认孙杨没有服用兴奋剂,其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没有“暴力拒检”。

第二,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明显对中国体育界带有政治上的偏见。

那么为何网上的争议还是如此之大呢?

在于孙杨人设打造的不完美,做为一个游泳健将、冠军得主,频繁涉及商业领域使得其在形象上有了瑕疵。做为一个公众人物,其在不少场合的不当言论,为此招惹了不少“黑粉”,做为一个儿子,其母亲主动卷入事态当中,使得事态越来越不可收拾。

也就是说:目前关于孙杨被禁赛问题的讨论,已经被网友们带入到了这些这些话题的争论之中,而非关于孙杨被禁赛本身事件的讨论。

三、如何理性看待孙杨事件

首先,要肯定一点,孙杨是为国争光的,目前孙杨被卷入舆论的中心,本身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请各位网友一定不要恶意栽赃,辱骂,我们不能这样对待有功之臣。

其次,关于孙杨被禁赛事件本身的讨论其实已经没多少意义,前文已经将了,孙杨没有服用兴奋剂,其是否“暴力抗检”我们也不能相信某一方面的片面之词,而且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之前的黑历史比孙杨更多。

再次,如果孙杨能从此次事件中脱身,我们也要提醒孙杨完善自身的形象,做一名合格的公众人物。


老陈谈趣史


事情真相没人知道,这注定将是体育史上的罗生门。

但可以确定,孙杨的确违规了,按规则他受到惩罚是应该的。

至于违规的全过程,在别的回答里介绍的都很详细,我就不一一重复。

我要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一、现在国内民间舆论几乎一边倒骂孙杨,这种情况真的正常吗?

即便孙杨毁坏血样有逃避检测嫌疑,但他在这之前检测呈阴性,在这之后检测呈阴性,他和杨冰柔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往次抽检的结果中也呈阴性,连国际泳联和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也没找到孙杨服用兴奋剂的证据(至于2014年那次孙杨已经被处理完了不应该再和这次扯上关系),就着急给孙杨扣上服用兴奋剂帽子,这是理智行为?如果孙杨是一个性格和姚明差不多的有人缘运动员,还会有这么多骂他的吗?所以我认为攻击孙杨无法脱离大众主观情绪。

二、孙杨个人性格的确有棱角,俗称刺头,他毁掉职业生涯难辞其咎,但这不是所有错误全在于他的理由。事件走到今天,终归是因为评判事情性质的立足点不同,孙杨认为检测程序不正规,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认为孙杨抗检,双方处在鸡同鸭讲的不同轨道上,但游戏规则是人家制定和执行的,孙杨脱离了游戏规则才受罚,这等同于孙杨错的绝对吗?重判八年,我是很难认为国际体育仲裁在其中没掺杂任何主观因素的,很多人都说不应该在这件事上绑架爱国或揣测人国际组织意图,但武兵想出厅替孙杨作证,结果都没让来,是事实吧?中国平时谁都没得罪也会被西方黑和不实指责,也是事实吧?你不绑架爱国,有老外强行给你上纲上线。

而且杨冰柔曾经因为证件不全被孙杨投诉过几次,她成了主检官后就出了这事,其中有没有个人恩怨,也难说的清。

退一万步讲,孙杨方毁掉血样,事先也征求了个别部门个别人意见,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话也是一个系统的错误,孙杨自己轻易不敢做主,这口锅全让孙杨一个人背也有点过。

三、这件事谈谁对谁错没太多意义,因为游戏规则不在孙杨手里,那怎么玩都是错,这才是重点。很多大骂孙杨的人支持处罚他,你支持的到底是正义还是游戏规则搞清了吗?我觉得你支持的只是"我看不惯孙杨而已"。

但真没必要跟风落井下石,想想中国这些带点性格的运动员,孙杨,宁泽涛,李娜,刘翔,再往前还有马健,没一个全身而退的,明明都为国家做过贡献,过后却没好下场,这真的全是他们的错吗?而姚明没性格,混的最好,也是事实吧?

但凡有性格的运动员,也都是有实力的运动员,正因为性格都有些问题才会犯错误,但这不是他们所有都错功绩就该被抹杀的理由。

枪打出头鸟,看不惯嘚瑟的中国文化环境才是他们死掉的重要原因,孙杨因为抗检犯了错,马上就冒出无数人落井下石甚至给扣兴奋剂帽子,只能让我想到刘翔的下场。

不管怎么说,孙杨已经为他的不成熟,为他的任性付出代价,当你骂他的时候,多想想他二十年如一日练游泳的辛苦,说他绑架爱国情怀的也多想想他得金牌后为什么赛场给升国旗奏国歌?他真的仅代表自己?

至少他过往成绩没有被剥夺,至少他服药嫌疑没有做实,他已经为他的错误受到了惩罚,但在这个国家成为第二个刘翔才是悲哀。


妖明岳


正所谓清者自清,孙杨认为自己清白,晶姐也很认同和相信他,但是现实是他还要经过诸多论证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事实上,中国泳协说他是清白的,世界泳联认为他是清白的,居然是“国际兴奋组织”认为他是不清白的,这真相的背后有太多隐情,也折射体育圈的一些事情。

01

孙杨的体育之路

孙杨91生,浙江杭州人,他的运动生涯,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初出茅庐他被教练朱志根挑中,在06年以“代训”身份进入国家队,在此期间的比赛成绩非常好,07年正式成为国家队游泳队的一员。

他进步神速,且在上海世界锦标赛扬名,在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7分38秒57的成绩获得个人第一块世锦赛金牌,这也是孙杨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中国兵乓球很厉害,在游泳赛事上一直处于陪跑状态,而孙杨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骄人的成绩。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打破该项目奥运会纪录获得冠军,并改写中国男子游泳项目无金牌的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个男子游泳奥运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因为带伤依旧赛出骄人成绩,成为大满贯选手。

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次次超越自我,孙杨在游泳领域的成绩,真的太有正能量了。

尤其他的公众形象,在娱乐圈也是很热门的,有着40年历史的游泳世锦赛,第一次把“最佳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奖项颁发给了孙杨,已无可置疑地成为与罗切特、富兰克林比肩的世界泳坛巨星。

02

孙杨禁赛8年事件

在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一则声明,孙杨遭到禁赛8年的处罚。可以有30天的上诉时间,8年禁赛,无疑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一次致命打击。

这事情最早还得从2014年11月24日奥运会游泳冠军孙杨在全国游泳冠军赛的一次赛内兴奋剂检查中出现阳性,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24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孙杨还在微博发布了检测助手放鸽子

03

各方态度反馈

孙杨在某社交平台发表的感言,“我坚信自己的清白!坚信事实必定战胜谎言!”看到孙杨的话语,对他很有信心,但是另一面却在反思。

之所以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耽搁这么长时间才告知有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看了视频也发现其中漏洞百出,体育圈的透明度,以及中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上的话语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受孙杨委托,张起淮律师正在对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在审理本案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程序性错误,将依照法律程序准备在30日内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晶姐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在律师看来,此次裁决依据漏洞百出,此次上诉无论胜诉与否,也要再次将真相呈于世人面前,并可以寻求裁决的暂缓执行令,尽最大可能将执行日期延迟到东京奥运会之后。

结语

8年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凭借一技之长成就自己,而8年对于运动员来说,太残酷了。

孙杨91年,28岁,正是是运动员黄金年龄,15岁开启的游泳技能特长,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和身体,以及反复训练的受伤,无疑对运动元来说是一次打击。

8年时间意味着错过两届奥运会,多少荣光随着时间消散,如果最终裁决维持现有判罚,那么对于28岁的孙杨而言,不仅无缘东京奥运会,实际上将就此终结他的职业生涯,不过坚信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晶姐影享力


我们梳理一下孙杨事件前后的脉络,就会真相大白了。

2018年09月4日,孙杨在杭州接受IDTM(国际泳联授权的兴奋剂检查样本采集机构)的赛外兴奋剂检测时,质疑检测人员身份与资质,接受采血后拒绝尿检,其安保人员用锤子破坏已密封的血液样本装置。

2018年11月19日,FINA(国际泳联)就此事在瑞士洛桑举行听证会。

2019年1月3日,FINA反兴奋剂委员会做出秘密裁决:IDTM在2018年9月4日执行的兴奋剂检测无效,孙杨无兴奋剂违规行为。

2019年1月2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突然发布“奥运冠军孙杨侮辱兴奋剂检测人员”的爆炸新闻,称孙杨或面临终身禁赛的严厉处罚。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孙杨律师团队声明:检测过程中存在包括检测人员无法提供资格证明等多项违规操作,认为该次检测非法无效,IDTM公司向FINA提交了不实报告。

2019年1月29日,FINA发表声明,表示无权对孙杨事件进行评论,之后对于此事件的猜测和传言也不会予以回应。2019年WADA(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就FINA认定孙杨无兴奋剂违规行为的裁定结果,向CAS(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述。

2019年7月19日,CAS听证会时间公布后,孙杨律师团队发表声明,要求听证会向公众开放,以求公开透明。

2019年7月21日,游泳世锦赛期间,霍顿、邓肯等选手拒绝在领奖台与冠军孙杨握手及合影,引发巨大争议。随后孙杨重申自己无兴奋剂检测违规,其行为是在捍卫每个运动员的权利。

2019年8月27日,孙杨在社交网络发布声明,称所有行为都在领队、队医和浙江反兴奋剂中心的领导指导和决策下进行,但自己有话不能说,不能把真相公之于众,一切有视频记录。

2019年11月15日,CAS关于“孙杨事件”的听证会在瑞士公开进行。案件进行了激烈辩论,各方各执一词,听证会前后持续11.5小时。

2019年11月19日,新华社报道,孙杨兴奋剂检测案中一检测人员是建筑工人,并非受过培训的兴奋剂检查官助理。该检测人员表示自己曾联系FINA和CAS表明愿意出庭作证,但无人联系他。

2019年11月-12月,孙杨陆续公布了兴奋剂检测当晚部分视频及部分检测相关信息。

2020年2月28日,CAS裁决:孙杨被禁赛8年,即日起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