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可否用机枪重弹代替步枪弹,来解决突击步枪弹远程威力不足问题?

用户3859935291722


可以,因为所谓的重弹是弹头的质量或材质有所改变,但尺寸并没有变化。


爸比陈先生


当年98K不就这么干过?

二战时的98K打的是带艇尾,12.8克的重尖弹

然而这批子弹早先是一战时期用在MG08这种重机枪上的,为的就是让子弹在远距离有更好的弹道(艇尾)以及存能(重弹),而一战时德国人的Gewehr98步枪上打的还是不带艇尾的轻尖弹(9.9克)

下边是轻重两弹对比

然而重弹虽然远距离表现优秀,但在步枪有效射程内(500米内)表现并不咋地。因为弹重了,初速就会下降。98K的初速只有760m/s,而其他用轻弹的步枪初速基本都在850m/s左右,低速+重弹头直接导致的是弹道高抛,这对精度很不利好。而98K用重弹无非是为了让战术围绕通用机枪展开,使整个步兵班的弹药通用。再者,毛瑟枪机本身足够坚固,吃得消重弹带来的高膛压,而恩菲尔德和莫辛纳甘就不一定受得了。


言归正传,现代突击步枪都以小口径为主,本身主打的就是300米内的高初速和弹道低伸平直,如果用重弹不是本末倒置么?而且小口径用重弹之后可能会变得和中间威力弹一样,更不能忍。

而且一把枪本身在研发时就按照标准弹展开设计,如果换成重弹会导致枪械寿命下降,弹道也会有很大改变,当兵的都得重新打靶练习。

所以说,远距离的事儿交给通用机枪、准射步枪这批打全威力步枪弹的大佬就行了,突击步枪专心解决300米内。


疯狗的轻武


我是冬雨AK,说下看法

使用机枪重弹来替代目前小口径步枪弹,以解决远距离威力不足的情况,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但考虑到弹药携带量 机动性 后坐力等方面,机枪重弹并不合适,其实7.62毫米步枪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突击步枪小口径成为流行趋势,和7.62口径的弹药相比,小口径弹药重量轻 士兵携带量增加,对人体杀伤力大(进入人体后会翻转形成空腔效应),因此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开始研发装备小口径弹药,并形成了三大标准:北约的5.56,苏俄的5.45,中国的5.8

但近些年来的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叙利亚战争上表现来看,小口径步枪弹表现出射程近 穿透力差的缺点,其实早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就发现,在山地远距离交战,AK74的5.45步枪弹经常够不着敌人,无奈之下在步兵班配备SVD狙击步枪,来保证远距离的火力射击,而在美国进行的阿富汗 伊拉克战争中,多是巷战,对射程要求不大,但却对穿透力的要求提高了,美军使用的5.56步枪弹穿透力不足,很难穿透躲在汽车 矮墙后面的敌人,再加上现代战场防弹衣越来越普及,小口径步枪弹甚至无法击穿现代化硬式防弹板防弹衣,而对手装备的AK47步枪却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因此,现在美军内部有一种声音,希望能够给士兵配备7.62步枪弹,而且在研发新型枪械的时候,常常会研制5.56和7.62两种口径,例如HK416是5.56,而HK417就是HK416的7.62版本

所以,使用7.62步枪弹就能解决现役小口径突击步枪射程威力不足的情况,无需机枪重弹


冬雨AK


当然可以。

但是题主要明白一点,确认使用某一种弹药作为制式弹药,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

我国建国至今,统一制式后,大量装备的,也只有7.62和5.8两个口径的子弹,而枪换了好几种。

美国二战后至今,大量装备的,也只有7.62和5.56两个口径的子弹,而枪也换了好几种。

所以,作为步枪弹,单纯考虑加大口径,加大威力,是不全面的,未来的发展也是考虑的因素。

假设,现在的单兵外骨骼系统发展迅速,十年、二十年后,发展成类似机甲的东西,那么,步枪弹使用12.7还不知道够不够火力呢?

再假设,目前的电磁发射技术取得了突破,那所有火药推进武器都淘汰了,再讨论口径就没意义了。

所以,对未来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