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蓬萊仙境

說起“蓬萊仙境”你會想到什麼?是長生不老,飛天幻術?還是凌霄寶殿,玉宇瓊樓?我猜你會想到近日一部名為《蓬萊間》的電視劇吧!它講述了一位來自蓬萊間的靈物——白起,在人間遊歷了幾千年後,邂逅元氣少女林夏的愛情故事,兩人攜手治療靈物,一路斬妖除魔,在解除了一段千年往事的封印後,最終林夏選擇成為天道,打開了人類世界與蓬萊仙境的通道。

那蓬萊仙境真如電視劇中演得那樣,有靈物,有天兵,還有桃源鄉嗎?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電視劇《蓬萊間》白起劇照

一、蓬萊神話的緣起

中國傳統神話分為陸地神話、天空神話及海洋神話三類。“蓬萊”不僅是海洋神話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傳統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崑崙神話和蓬萊神話則構建了中國古代神話的兩個主要神話系統。

蓬萊,亦稱“蓬壺”“蓬丘”,自它問世就與仙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蓬萊”二字最早出現在《山海經》“蓬萊山在渤海中”一語中。郭璞曾為其作釋說,在蓬萊山“上有仙人,宮殿皆金玉為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渤海中也”。根據郭璞的描述,提及蓬萊,我們會聯想到神仙眷侶、靈霄寶殿,以及現代技術用乾冰營造出來的煙雲縹緲的氛圍。

關於“蓬萊”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傳說:當年秦始皇問及方術士求取仙丹的仙島叫什麼名字時,因方士也是對此瞭解少之又少,正思索間靈機一動,見水中浮草,便答“蓬萊”。實則“蓬萊”者,

“蓬草蒿菜”也,仙島之名故來。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刻有蓬萊字樣的漆器工藝

不論文獻記載還是民間傳說,“蓬萊”就是一處地名而已,那它為何會與“求仙問道”扯上關係?這就與歷代帝王將相的不懈追求,三教九流的附會以及民眾信仰有關。說到底其實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

二、蓬萊仙境的形成

尋仙覓跡,追求長生的活動在戰國時期開始繁榮。當時齊國與燕國是較為富饒之地,統治者不再滿足於充裕的物質享受,因而一批揚言具有昇仙本領的方術士成為統治者眼前的紅人。

而“伴君如伴虎”,這意味著越受帝王寵愛,風險也就越大,一批批術士成也於此,敗也於此。《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曰:“客有教燕王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學之,所使學者未及學而客死。王大怒,誅之。”

至秦始皇大一統時期,更是為仙山術士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始皇帝畢生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幻想著“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楚漢傳奇》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期間有五次大規模出巡活動,其中三次是東巡琅琊。《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於是乃並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秦始皇東行巡察郡縣時,與魯地之儒生商議,要在石上刻字,歌功頌德,祭祀“四時主”,並要修御路三條。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東巡琅琊時,琅琊方士徐福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請得齋戒與童男、童女求之。故而有了“徐市求仙”一詞,用來比喻和譏諷長生不老的幻想。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琅琊刻石

第三次東巡琅琊時,“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徐福因長年索要錢財卻求仙未果,害怕遭到責罰,於是謊稱有大鮫魚(即鯨魚)阻攔,以此獲得皇帝的信任。

琅琊起航,出海求仙。船至之罘後,秦始皇沿海西去,徐福率眾繼續航行,最終到達東海列島。“徐市求仙”或“徐福東渡”為早期中日國際關係埋下了伏筆,五代後周時《義楚六帖》中雲:“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童女止此國。”遂有“蕞爾之國”乃中國之附屬一說。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徐福東渡

前有秦始皇求仙未果,後有漢武帝亦步亦趨。統治者為滿足對仙家神話的追求,大興土木,建造玉宇瓊樓,打造蓬萊仙境。《史記·封禪書》載:“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家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魏晉時期求仙問道的活動規模雖未及前朝,但統治者對“蓬萊”的追求並未削減。《魏志·倭人傳》中雖把日本說成東海仙境的盡頭,但對蓬萊力量的追尋並未止步,反而對神乎縹緲的仙境更加崇拜。

隋朝西苑,唐朝的太液池以及元、明、清歷代帝王的宮殿是“三山一池”的園林建造格局,這一特點足以看出,統治者把宮殿作為對三神山崇拜的載體。

三、蓬萊力量的壯大

蓬萊仙境的發展歷程,單是統治者與方術士促成的結果嗎?其實,本土道教對其發展同樣影響深遠。

在道教看來,

“仙人者,或竦身入雲,無翅高飛;或架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浮游青雲......,面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流俗”。

你還記得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嗎?修煉仙丹,得道成仙,是其教義目標。因道教是土生土長的,加之道教追求無拘無束,永享歡樂,這對生活在封建統治下的老百姓來說無疑是極具誘惑的,人們企圖修道到達仙境,這便把蓬萊信仰的範圍又擴大一步。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八卦爐

看到道教與民眾聯繫日益緊密,統治者與道教日趨產生共鳴。道教對政治層面隨之附和,“燕昭王者,噲王之子也。……需亦昇天而去。三十三年王無疾而殂,形骨柔軟,香氣盈庭”。道教把熱衷求仙的帝王列入了神仙體系中,不僅如此,據《漢書·外戚傳》記載,鉤戈夫人也與道教有關聯。

關於“蓬萊”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山海經》,對其詳細記載見於《列子》,而在秦漢著作中記載數量最多。雖然魏晉時期對蓬萊追捧的活動不及前者,但對蓬萊之熱情並未消退。因蓬萊所載本就有限,加之年代久遠,真偽難辨。民間雖有傳說,但對蓬萊描述越是詳盡,蓬萊體現出的魅力越是撲朔迷離,這就是為什麼“蓬萊”會成為“仙境”的代名詞。


帶上手環與《蓬萊間》一起穿越,一覽心嚮往之的蓬萊仙境

《蓬萊仙境圖》

文史君說

東海蓬萊是不存在的,得道昇仙、長生不老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蓬萊間》中可愛的靈物,天兵的手環當然是虛構的了。秦始皇為求取仙丹東巡琅琊,漢武帝求仙未果興造宮殿,一批批方術士為求取仙丹付出心血甚至生命。

雖然現實生活中的蓬萊仙島並不存在,借蓬萊力量可修道成仙,這成了人們生活的理想追求;因蓬萊之虛無飄渺,它成了民眾慰藉心靈的一劑藥方;因蓬萊之神秘虛幻,又為後世的文學作品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蓬萊力量就在歷史這個大熔爐裡煉製而成。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

(晉)郭璞、(清)畢沅:《山海經》,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

(晉)葛洪:《神仙傳》,中華書局1998年版

梁啟雄:《韓子淺解》,中華書局1960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師大春秋學社)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