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科学VS人性。这位科学家如此残忍,居然设计出如此令人发指的实验

20世纪50年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将刚刚出生的恒河猴和母亲分离。并给设计了一个有奶但是冰冷由铁丝做成的“猴妈妈”,还有一个是温暖的布偶“猴妈妈”。

结果发现,婴孩并不是有奶就是娘。除了饿极了的时候,猴子宝宝回去铁丝猴妈妈那里去觅食之外,多数时间猴子宝宝还是伏在布偶妈妈身边。

这个就是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样被养育大的恒河猴都出现不同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就行正常的群居社交,并且没有性欲。实验后续还设计了被强迫生下小猴的母猴,不会喂奶,并会殴打小猴。

可以说这是一个著名,很有用,但很没有人性的实验。

科学VS人性。这位科学家如此残忍,居然设计出如此令人发指的实验


一、恒河猴实验说明了什么?

虽然恒河猴不是人类,但同为灵长类动物。它的很多行为表现是可以谨慎的类推到人类身上的。比如说,其实在抚养婴孩的过程中,其实食物只是重要的一方面,温柔的抚摸也同样重要。在童年没有被抚养者爱着养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实验加深我们对母爱及母爱重要性的理解。

那么母爱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VS人性。这位科学家如此残忍,居然设计出如此令人发指的实验


二、母爱的本质

母爱的本质是什么?或许在文学作品里是无法找到一个唯一答案的。但在心理学研究里面,有一个大致的分解,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母爱。那就是触摸,运动和玩耍。

者三个部分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玩耍,常常是被忽视的。有研究已经表明,每天玩耍时间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社会行为上的回避和各种问题。


科学VS人性。这位科学家如此残忍,居然设计出如此令人发指的实验


三、科学VS人性,心理学曾经巨大的伦理危机

不仅仅是科学的研究是有痛苦在里面的。

就在本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协会,就曾经因为协助美国政府,使用非人道的方法拷问恐怖分子战俘,并由此牟利。而受到了群体性的抵制。

科学和人性之间的矛盾地方,始终都会有战斗发生,但始终不能忘记的是,追求真理的最后,也是需要回归到客观世界的。


科学VS人性。这位科学家如此残忍,居然设计出如此令人发指的实验

关注守望,更多心理学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