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现在很多985甚至北大清华学生到机构教书,为什么不去学校教书?

一个深圳的信阳人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很多985甚至清华北大的学生到机构教书而不是去学校教书?

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确认一点教师是不是公务员?答案是:不是。教师不是公务员,教师属于事业编制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很多人会把公制教师与公务员混为一谈。教师与公务员还是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的。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学校教书与机构教书有哪些不同?

1.工资待遇不同

在明确了教师不是公务员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机构教育与公制教师的工资待遇对比,很明显机构教育的工资待遇要远远高于公制教师的工资待遇。虽然近年来公职教师的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还是无法

叫教育的工资待遇相比。很多机构教育采用的是提成制,只要您有足够的生源和学生的续读量,那么工资会非常的高。

2.工作时间不同

公制教师的工作时间是早7点到晚6点,而且在这个时间内是必须在学校里的。而机构教育则相对宽松的多,只要教学完单天的课程后,基本可以自由活动。而且基本每两周放一次假

3.其他工作

公制教师除了常规的教学、学生工作以外,还要负责学校的一部分党建工作。每次学校的党课学习都是他来安排和通知。而机构教书只要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即可。

综上所述,机构教书与公制教师在教书育人这一点上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而且都不是公务员,都是园丁。但机构教书相对会比公制教师待遇高,工作时间短,教学环境好等优势,所以有一部分学生还是

喜欢到机构去教书而不是学校。


思茗文化


工资和荣誉

这可能就是个鸡头和凤尾的选择问题。

工资

我之前回答了关于培训机构教师工资的问题,举了我之前在重庆工作的例子。

当时我们的工资课时费是110块钱左右一节,985不清楚,如果是清华北大毕业,这个数字要翻一番。这么算下来,每个月10000+很简单。

认同感

985甚至清北毕业生,抛开学而思、新东方这些一线的教育机构,随便去个二三线营收还不错的教育机构,所获得的认同感和晋升机会应该都要多很多。

可能我比较肤浅,但是我感觉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对清北或者985的学生有高一些的认同感。

举个不合时宜的例子。

当时在重庆,我们部门有个清华的毕业生来面试,本来试讲只能部门主管听,但是一听说他是清华毕业的,大家都挺震惊的,毕竟也没见过几个清北毕业的,于是我们几个在教师里的老师都听了。

说实话,有点失望。那个老师好像是学古代文学的,讲课可能不是很在行,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可能还是我比较肤浅。


教书匠木石


这个观点太片面,我的同事大多都是985清华北大北师大,都是来学校教书。我的很多想当老师的同学毕业第一选择也是学校。有些人没有通过考试,进不了学校,之后去了机构。当然,也有一些直接选择去机构的,比较机构工资高,只要努力就有工资翻倍的可能,不像在学校里。但是毕竟是少数,而且本科生居多。


小鱼老师讲数学


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去开辅导班,去辅导机构上班,原因不在于下面几点:

第一,想挣钱,辅导机构能挣钱,比去学校当老师挣钱多。

第二,在编老师不好考,即使笔试过了,面试也是一道坎,有些东西不是靠努力就能得到的,比如人际关系,个人的情商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左右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第三,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子,房子贵,结婚难,扭曲的金钱观,都会左右着大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我们的名字会说话


名校毕业生到底去学校还是机构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分析下来有这样的逻辑,先去一线城市的名校,再考虑一线城市的辅导机构,再往下才会考虑二三线城市的名校,再然后大概就是二三线的辅导机构了。这样的顺序大概基于两个逻辑,那就是机会和平台。

机构的收入一般都会比学校高,名校毕业生为什么先选择学校呢?

两个原因。

原因一是方便落户。众所周知,一线城市是很难落户的,即便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很难,而学校是可以落户的,所以很多同学都是先找个学校把户口落下再说。

原因二是名利双收。进入名校,就有了名气,即便工资不高,周末到机构上课或者在家里补课都是非常赚钱的。在上海,四大名校(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的年轻老师,一年工资之外补课的收入三五十万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现在很多名校毕业生挤破头也要进知名中学的原因。名校老师出位补课不仅不道德,而且是违法的。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利益面前,很多人是不讲底线的。

进不了名校,就进机构。知名机构给出的工资,也比他们早早进500强的同学要高,所以他们也会欣然接受,但是几年之后,与名企的同学差距就拉开了。机构长江后浪推前浪,吃几年的青春饭就被机构边缘化了。机构的成长空间也是有限的,除非他们出来创业。

然后是二三线城市的名校。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有当地的名校,进入这些学校的逻辑与我上文分析的一样,像成都绵阳这些地方的名校老师是非常吃香的,一年不到十万的工资相比较几十万的补课收入实在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你进了一个一般的学校,这样的“福利”是没有的。

进了二三线城市机构的同学演绎的绝对是苦难的人生,平台小,机会少。他们进入机构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人生的下一步规划。首先考研,给自己争取三年走向人生巅峰的机会,很多同学半途就羊癫疯了;其次是考公务员,争取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铁饭碗,最后成了老铁;然后就是考教师资格证,考编,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争取一个稳定的工作,设想着诗与远方,结果就是只有诗与远方。

我是一名从公校和体制逃离的老师,十一年前来上海创业。如今有两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十一家培训学校,我希望未来五年能打造一家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起点不必高,人生精彩不求稳。





骄傲的七零后


现在教师能力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书匠的能力,另一部分是内涵能力。

很多普通毕业生进入教育行列被认可就是教书匠的能力被认可,换句话说,其实国家重视的教育就是投入,而不是解决教育病的根源。毕竟,很多很多的无形资产是后期培养不出来的。

其实,你看看211,985学校的学生,他们读的书,思维能力,很多很多都是普通学校学生所不急的。就像我们看看访谈,看看辩论,那个套路就是匠,一学就会,而真正的内涵,确实一本本书,一次次思考所堆积的。

说句大白话,你和好学校的学生讲话,你会发现他们的思维,清晰度,他么抓主要问题的能力,引经据典,口出成章,这是普通学校学生难以相比的。所以。教育就像写字,写好了是匠,写出精神才是艺术。

教育的重视不仅仅要解决教师工资问题,更要解决师资改出身问题。以及后续培养。

教师考试不仅仅教育学,心理学,更是文学,历史,等等,比公务员那种考试还要更宽泛。所以高学历,名校出身,再配上高工资。这才是教育的未来。


善国夫子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机构教书收入较高。比起公办学校来讲,机构多数是私立机构。私立机构为了吸引人才往往给出待遇较好。

二是机构进退自如。公办学校逢进必考不说,繁琐,退出也不自由。相比私立机构进退自如,没有那么多的关卡。

三是私立机构更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公办学校晋职晋级受很多因素限制,而机构多数是靠本事吃饭(工资高、奖金多),有本事拿得多升的快。


LaoHuang188


有好多人都认为现在985,211出来的好抢手,但你们殊不知这种情况都是公司,社会造成的,形成思维定式,以前看出身,现在看学校,难道真的只有985,211出来的人是人才其他的学校出来的不是吗,难道只有985,211出来的能给你们带来效益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例:一个公司老总聘用普通大学的人才,需要的钱又少,这个普通大学出来的人才,因为有人赏识,感恩而拼命为公司产生效益,就不算感恩,为了工资普通大学的人才也会为公司带来更多效益;反观名校出来的,你拿聘用普通大学的工资,人家都不愿意来,就算来了,也得把他们当“爷”一样的供起来,请问那个公司老总愿意请个“爷”。其实这些老总找名牌大学的人,根本不是看重他们是人才,专业学的厉害而是品牌效应,他们的品牌就是“985,211”,这跟买东西认名牌一个道理。公司花了品牌的钱,请的这些人,没给公司带来等量的收益,最后裁员的都是这类“985,211”这些所谓的品牌出来的,被外界看到,都是这么傻眼的“985,211”出来的,然后被外界疯传连“985,211”都没工作,好好学习,其实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和学校好坏没关。先别急着反驳我,仔细想想吧!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

(1)985甚至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真的想教书,而是为了赚钱,他们知道老师在教室里上一节课多少钱,在一些培训机构讲一节课又是多少钱,这之间的差别是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

(2)培训机构请清华北大的学生去上课,不是因北大清华学生会教书上课,而是借清华北大的招牌招揽学生,借北大清华之幌子行招收学生之目的。

(3)清华北大等985大学的学生走进校园去做老师,效果不一定很佳,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的教学经验,他们的特长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一定是他们的强项。如把1+1=2,传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幼儿园的幼师相比,可能效果差不多。


HX教师


首先是收入,很多好的教育机构的收入可能是学校的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

其次是职业发展,教培机构属于企业,个人的发展和职业机会,通常会高于一般的公立学校。特别是名校毕业生企业愿意给更多机会和回报,因为他能够吸引更多家长和孩子;

再次是工作氛围,教培机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居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大家很少论资排辈;

最后学校属于事业单位,通常需要编制考试,招聘的人很少。因为事业编制大家印象里铁饭碗,离开的人很少,如果学校不扩大规模,基本招聘人员名额也不多。

ps:其实现在很多一线城市的学校开始高薪招聘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属于合同制,所以我感觉你说的情况正在慢慢改变。打破机制体制束缚是发展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