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嵩祝院北巷23號,是北京城大型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這裡原為明代的漢經廠和番經廠遺址,廠內官遇有節日和佛事在番經廠唸誦西方梵唄經,在漢經廠唸誦釋教各種經文,清雍正十一年將之改建成並排的三座大寺廟:東為法淵寺(現已無存)、中為嵩祝寺、西為智珠寺,是雍正皇帝給內蒙古藏傳佛教活佛章嘉呼圖克圖在北京城的駐錫場所,以後各代轉世活佛均沿襲在此修持,主管內蒙古藏傳佛教,嵩祝寺坐北朝南,建築規模較大,共分三路,主要殿宇集中在中路,依次為山門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山門內兩側鐘鼓樓各一座,重簷歇山頂筒瓦屋面,木構架繪旋子彩畫,天王殿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殿兩側接卡牆,各開一小門,通往後院正殿,正殿五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明間懸掛“妙明宗鏡”匾額,再往後為寶座殿五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殿前出懸山頂抱廈三間,過壟脊筒瓦屋面,後樓七間,二層,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明間乾隆皇帝手書“慧燈普照”,東路主要建築有佛堂、經堂和配房、寮房等建築,西路主要是僧人宿舍,主要殿宇尚存,寺院規模宏偉,建築軒昂,其西部與智珠寺毗鄰,原有古建大部保存,智珠寺坐北朝南,從山門殿至後樓,共六重殿宇,山門殿、天王殿、方殿及後殿、配殿、配房等尚存,山門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門楣石額“敕建智珠寺”,山門外有大門及圍牆,山門後兩側為鐘鼓樓,天王殿三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 殿上懸掛額“寶綱光音”,木構架繪旋子彩畫,殿兩側為圍牆,四方殿為第三重殿宇,面闊三間, 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四周迴廊,旋子彩畫,再往後為淨身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筒瓦屋面,木構架繪旋子彩畫,門聯為乾隆皇帝御書“金粟神光照妙應,香林淨域證虛明”,額曰“現清淨身”,再後一層殿宇面闊五間,硬山調大脊筒瓦屋面。最後為一座面闊七間的二層後罩樓,現為北京市第三批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