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多少90后80后在家里面种田地的?

疯颠吾痴


我是农人小牛哥,80后。这10多年来一直在家乡农村发展,我很愿意回答,真实的包括我及自己身边,80后有多少种地的现状?

我们地处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典型的山区农村。我可以很真实的说,身边80后没有一个种田地的,现在来细说一下身边的现象及原因:

一、山区众多的是梯田类的,不利于大型机械操作,人工劳做成本高、产量低。

二、我们这边还是劳务输出大,外出进厂旱涝保收,工资远远超过农村种地收入。 对于年轻人在外面闯闯,机会多,有时候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实现人生逆袭。

三、我虽然学业完成后回农村,但也从事的是电脑网络方面的工作。家里仅有的田地,都是勤劳的父母顺带着做。

四、也有部分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但都是针对性的种植、养殖,为某一个品种去开发、研究、销售,走线下或电商之路的(后期我会拍几期视频)。

五、有些地方形成产业种植的,但也都是上一辈在劳做。没成气候的,就像我家这个生产队的田地,荒废10年都不止。

六、现在好多80后90后还都在家玩游戏,混日子,享受父母的劳动成果,连家务活都不干,更别谈种地了。

总之,农村80 、90后沾上土地的非常少。但也有像我们这样80后,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慢慢加入新农人的队伍,但也需要市场、环境政策的影响,希望我们的路越走越宽。

我是农人小牛哥,走进大别山农村生活,关注三农、传播风物人情,做新一代新农人!欢迎关注我。


农人小牛哥


我是一个91年,在我10岁左右就能替爸爸妈妈分担一下家务了,读初中的时候到了礼拜六礼拜天的时候,吃了早饭就背着一个背篼拿一把连刀就去割一背篼的兔子🐰草回来,那时候我们下午还要去放牛…………到现在我都20多岁了,家里也没有养任何牲口了,看看现在养猪的,牛的都很少了。都是在外面买。你们呢,朋友们。我家好多这个泡难茶,如果你是开火锅的,开馆子的这个是最划算的。



小霞谈健康


大家好,我是农民小猛,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农村很多老人都会说“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提种田”,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就拿我来说89年出生,今年也已经31岁了,现在在工地干活,家里就剩两亩地了都是父母在种,我们80后真的是不会种田呀!

我总结了一下年轻人不愿在家种田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在家里种田一年所产生的收益太小。年轻人都愿意外出打工,虽然辛苦点累点但是可以挣多点工资,也可以让家里过得更加轻松;反之,如果种地的话,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种那么点儿粮食可能还抵不上两个月的工资。

二、我们这一代从小所接受的来自父母的教育大都是“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城里找个好工作……”,所以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就觉的长大后不应该待在农村种地,应该去城市里打拼。

三、在农村种田就等于是靠天吃饭,天气好了收成就多点,碰到有什么自然灾害的话可能这一年就白干了,收入不够稳定,所以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种田。

最后,我觉得只要有头脑有专业知识肯吃苦在农村发展农业、养殖业都是很有前途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小猛带你走农村


大家好,我是苗家小二,典型的80后,很高兴来回答这一问题,我家是乡下的,从小放牛割草种田长大,对于这一问题,有多少90后80后在家种田的这一问题,我有几点看法:

(1)80后到现在大概都快40岁的年龄了,90后也快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我觉得在家种田的太少太少了,因为80后90后都大部分结婚生子,有家有室,上有老下有小的,基本上都在外地打工,有头脑,有资金的都要么做生意,要么开个小店啥的,因为他们知道,种田种地一年到头,就收那么一点粮食,又不是大规模的种植,他们出去外面进厂打工,现在就拿一个普工来说,晚上加两三个小时的班,一个月下来,有4到5千块钱,两三个月的工资都抵上在家种田一年的粮食了,还不用风吹日晒。

(2)加之上有老下有小,在家种田种地的话,每个月小孩,老人各方面的生活开支都难以得到保证,虽然说饭有得吃,但现在这个年代,人人都有饭吃了,不像58年一切为了温饱,现在社会生活节凑那么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那么高,唯有挣更多的钱,来培养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当前社会的趋势。所以在家种田种地的基本上老人,在家闲着,随便劳作当健身了。

我是这样认为的,欢迎大家留言。





苗家小二


你好,我是闽兵花卉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作为80后的我,在家里种地,应该是有种地的理由,就像我老丈人那边,他们主产是茶叶。现在父母年纪大了,干不了农活80后90后的直接顶上,因为收入比外面的打工要高很多,还有就是时间方便,时间工作大约是一年干半年左右,虽然累一点,但是在家里可以照顾好父母妻儿,不用在外面奔波。再者就是身体有某些缺陷,外出工作不方便。但总体还是说在家种地收入高的话,谁还要出去外面打工。现在现实农村在家种地,收入少的话,还不如出去外面打工。





闽兵花卉


我是90后,我从城市回到县城,游走在乡村与城市中。

毕业后的几年我顺利的进入我梦寐以求的公司,干上了小时候梦想的白领工作,穿戴整齐,脚踩高跟鞋,走起路来特来劲儿[呲牙]。转眼几年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迷茫期,每天睁开眼起床挤公交准时上班,开早会,开晚会,傍晚下班挤公交回家。白开水的一天,波澜不惊,乏味的让我好想逃离。

我喜欢乡土气息,可能是小时候闻到的味道会永远刻在记忆中吧,我怀念的是小时候的味道,梦中的场景永远是姥姥家门前晴朗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稻田和坐在晒了一天烫烫的东厢房顶上看夕阳西下,晚饭后坐在街上乘凉的乡亲。

我知道自己回到农村干不了农活,但是我可以把手机作为锄头,用手机记录我看到的农村,当我老了我还可以看到年轻时的景象,不必追忆那些模糊的镜头。[送心][送心]





辽南新农人小婉


老家这边80后有少量的人种地,成家立业离不开家庭的种点菜小麦够家里吃用,甘肃这边地少我们家在平原上每个人分了不到一亩地,一年到头一亩地的收入一千多块钱,好在我们这边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果园,一年收成平时花销吃喝够了

家里边几乎没有90后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钱赚不了多少受不了那个累,出门在外打工轻松一个月的工资就是家里两亩的收入,年轻人也想在外面拼搏做出一翻事业

现在农村的地都是父母在种,父母在家带带孙子没事种点地



陇东何先森


这个问题问的好,本人也是80后,并且现在还居住在农村,农忙的时候也帮父母干农活,下面我就把我们当地的情况总结下分享给大家,也把这个问题回答一下。

我老家是河南的,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在地里种田的8090后的,我总结了一下以这两种多见:

1.迁移型:父母在家种地,由于年龄或其它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孩子们在外务工,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所以在农忙的时候他们的子女心疼父母多说都会回来帮忙,所以这个时候会看到很多8090后忙碌在田间地头。

2.固定型:这种固定的大多数人是在以土地为基础进行创业的,有搞养殖的,有搞种植的,或者新农业流转土地,农产品加工等等有很多这杨的8090后出现农村的土地上。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扶贫政策,对农村经济支持,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环境改善,对农村返乡创业鼓励政策等等,催生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我相信在农村会发现的越来越好,成为许多年轻人实现理想的地方!


宝仕威


估计少之又少吧,作为一个农村人这点我深有体会,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我家一共九口人,(包括我父母和我弟弟一家)九口人只有耕地不到四亩,如果想靠这几亩地生活,估计吃饱饭都得成问题。

我们这里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这几年粮价持续走低,粮食卖的越来越便宜。村里的乡亲经常会说:这年头什么都涨价,就是粮食不涨价,还越来越便宜。有的朋友会问粮食不是有最低收购价吗?其实我们卖粮食价格是低于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把粮食直接卖给国家,这中间还有很多商贩的层层剥利。

就拿我家这几亩地说吧,赶上收成好的年头除去种地的开支,一年能收入五六千元,这还不算种地误工的费用,还跟不上出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呢,再加上地里劳动又很累,可想而知80后90后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种地的。


修电器的伟哥


我是80零后的,自打结婚以来一直都是在家带孩子种地,十年了没有出去打过工,特别想出去上班,但受到家里人反对,要照顾年幼孩子,生病的老人所以一直都没有出去,前些年在家里搞养殖,受去年猪瘟的影响亏了几十万还欠一大堆债,现在都不知道干啥了,出门有没有门路,也没有啥文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