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20年了,文凭依旧那么重要吗?

旒孟5A0G1160


您好!我的观点是:不仅2020年,文凭依旧重要,以后还会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残酷、现实且不可逆的趋势。

文凭的重要和没有文凭有才华是两码事、两个问题。后者涉及到的是英雄不问出处,唯才是用、凭实力说话,是一个人在没有文凭的情况下能否、如何凭实力走向成功、以及从现实的角度,大家如何去对待没文凭却有才华的特殊人才的问题。

文凭的重要性就跟很多网络平台账号的加V认证一样,如果可以一开始加V你会选择加V还是不加V?很多一开始没有加V的,成大V之后不也加V了么?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没文凭没学历的情况下,功成名就后,也想有个文凭给自己加持一样。

文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什么各种文凭、证书、认证等等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从社会底层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分工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是一个靠连接来推动的社会,文凭是用来确认、筛选连接对象实力、身份,以此来降低连接成本的一种方式。

具体来说,文凭背后的价值,在这个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 一、意味着专业度的一种确认对应着相应领域的上万小时有效积累;作为一个工作机会的提供者,不同的岗位对应着不同的技能需求,需要这样一个基本筛选。
  • 二、意味着专业层次的一种确认,对应着相应的如本科、硕士、博士对应的低中高的档位,还有不同学校对应的含金量;从机会提供者的角度考虑,很多岗位要找的人才对应着不同的层次需要和成本预算。
  • 三、意味着一个人潜在的培养成本的预先评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历水平,对应着不同的见识、视野和格局上的“大数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相对概率上一个人学习力的高低、成长速度上的快慢。
    这不是歧视,而是现实。文凭的含金量的高低确实跟这个时代可能成才的概率挂钩。否则也就无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所谓那么多高校拼命的比拼自己的师资及教学实力啦。
  • 四、意味着连接能力的强弱,不同的文凭对应着不同的潜在人际连接网。学校是走入社会之前,大多数人社会关系连接的起点。在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协同、连接越来越紧密的网络时代,连接力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不再只是单点的、个体能力可能创造的价值,而是他及他背后所能有效连接(这里的“有效连接”是指联系且可调动)到的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可能创造的价值。在一切商业回归个人力量,人人都是IP,个体影响力越来重要的时代,文凭是一个人第一个重要的个体品牌标签,一个人的校友圈、交际圈,是个体影响力的起点。优秀的人喜欢跟优秀的人链接,优秀的人因为你的优秀而更优秀。

最后,一切越来越可量化的时代,文凭只会越来越重要。记住:它是社会网络体系里,为了连接效率而给每一个人打下的第一个社会标签。

作者

刘sir,个人发展学会创始人,《超级思维》节目主讲人;知名内容策划人,出版打造过《罗辑思维》《自控力》《人生不设限》《拆掉思维里的墙》等百万级畅销书;合作过的知名作家包括罗振宇、李开复、乐嘉、古典、于丹、余秋雨等等。著有畅销书《搜索力》、《思维的精进》等,各大平台均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