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重磅!新《證券法》來了!這類股最好別碰……

價值選股,技術選時,歡迎 。

3月1日開始,新《證券法》正式實施!

資本市場開始跨入一個新的週期,新證券法做出了一系列新制度的改革完善:擴大了證券法的適用範圍;在證券發行上取消了發行審核委員會,IPO由核准制轉為註冊制;進一步規範證券交易制度;新設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兩個專章;大幅度提高證券違規違法成本;明確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這些都對證券市場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今天我們就來從這些角度,和大家好好聊聊,未來市場中要注意的風險,以及要怎麼去把握機會?

股票發行實行註冊制,是這輪修法的一大要點,註冊制是A股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環,與此前推進的科創板試點,併購重組和再融資改革,未來即將推進的退市制度改革,新三板改革一起,共同構成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的主要內容。也是A股走向成熟,迎接成熟牛的重要政策基礎。其實自從註冊制逐步推進之後,A股的總流通股本正在並且將繼續迅速增加,也就是股票的供給量大大增加,這會對市場造成一些影響:

1、同樣的資金量,更加難以推動股市的全面上漲,雞犬升天的全面牛市需要的基本面條件和資金環境更加苛刻。

所以資金越來越傾向於集中在少數股票之中,大部分的股票缺少關注,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很少,所以會導致強者恆強、弱者更弱。

2、可供股民選擇的股票數量越來越多,現在的股票總數量已經馬上要突破4000只,數量太多,良莠不齊,所以股民的選股難度越來越大,選到垃圾股的概率越來越大。

3、股票分化加劇,退市股大幅增加。全面推行註冊制後,IPO供給增多將消耗大量資金,從而導致A股流動性緊張,帶來A股長期承壓。緩解這種流動性緊張的渠道必然是完善上市退出機制。註冊制的推進和退市力度的加大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上市公司尾部風險將面臨緩慢出清。從結構上看,註冊制將加速A股兩極分化,投資趨勢轉向龍頭,成交量逐漸向龍頭集中。

我們可以看一個數據:

自1990年中國股市開業以來,2019年是退市最為兇猛的一年,一共有19家上市公司退出證券交易,如果剔除“上市公司被吸收合併”因素,目前A股累計有90家上市公司退市。

計算下來,這30年間A股平均每年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再看歐美股市,倫交所的退市率達高達9.5%,納斯達克年均退市率達到7.9%。

所以相比歐美股市,A股的退市率非常低,對於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而言,在引進優質上市公司過程中,讓退市進一步市場化、常態化,將那些績差殼股、殭屍股清理出去才能讓證券市場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

所以老牛也一再跟大家強調,這類股票最好不碰,一定要遠離問題股,選股一定要重視基本面,尤其是現在已經到了三月份,而每年3、4月份,都是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報的日子,根據滬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上市公司出現業績連續虧損等情形則會被進行風險警示(ST)、暫停上市及退市。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一定要遠離垃圾股,及時關注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披露節奏,以防踩雷風險。

另外,在這次的新《證券法》當中,還有兩大方面做了重要改進:

一是進一步便利企業股權融資,二是加強對投資者的權益保護。

所以大家看到,違法違規成本將顯著提高,市場化的監督機制在快速發揮作用,投資者權益保護力度大幅增強,這是股市長遠發展的根基,也對市場中長期趨勢有著積極影響;當然,作為一般投資者來說,我們也從自身做起,學法、懂法,保護好自身的利益。

本文觀點由劉開斌 (投顧編號:A0600611010012) 編輯整理,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