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古語“瘟疫始於大雪,生於小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有依據嗎

瘟疫是由於細菌、病毒等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惡性傳染病。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非典、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人類的進化發展歷史就是一部與疾病鬥爭的歷史。一場瘟疫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而那些活下來的倖存者在遭遇這場浩劫後就形成了抗體,然而當人類的體質在悄然變化的同時病毒也在變異,於是人類與疾病的鬥爭就成為了一場持續的博弈。從古至今人類已經歷過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各種瘟疫:元、明、清三朝行將滅亡之際均爆發過大規模的鼠疫,康熙皇帝則因為幼年時患有天花而留下麻子。古人面對疫情也不是無計可施的:宋真宗在位時期(公元998~1022年)丞相叫王旦老年得子。王旦在喜悅之餘也唯恐愛子被傳染上當時流行的天花,所以召集了一群大夫研究預防的方法。其中有一位四川官員從家鄉請來了峨嵋山人,說是能用一種藥使他兒子免於感染天花。具體的方法是:用乾燥了天花病人的痂皮研成細末,用竹管吹人健康兒童的鼻孔,之後孩子就患了一次輕型的或不顯性的天花。一次輕型的不致命的天花會使這個孩子獲得對天花的抵抗力,這實際上是一種以毒攻毒的辦法。

古語“瘟疫始於大雪,生於小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有依據嗎

這種辦法被認為是人痘接種的最早雛形,大約到了明代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這種人痘接種方法開始逐漸向全國各地普及並逐漸形成正規系統的流程。不過這個流傳過程其實是相對比較漫長的,因為直到清代初期天花依然是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甚至就連康熙皇帝也沒能倖免。不過康熙算是因禍得福:他扛過了天花的折磨,順治皇帝駕崩後在確立繼承人時孝莊皇太后就是考慮到玄燁(日後的康熙皇帝)不會再得這個病,所以堅持由玄燁繼位。康熙十七年皇太子又出痘了,康熙命人用人痘接種之法救治,見效後又將這種方法用於其他皇子身上,均取得了成功,事後康熙下旨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人痘接種。1688年俄羅斯首先派人到中國學痘醫,這是文獻記載的最先派學生到中國學習種痘的國家。1744年中國醫生李仁山到達日本長崎,將中國的人痘接種術首次帶到日本。1763年在朝鮮人李慕庵的信札中記載了中國的人痘接種術。1790年朝鮮派使者樸齋家、樸凌洋到中國京城,回國時帶走大型醫學叢書《御纂醫宗金鑑》,書中《幼科種痘心法要旨》介紹了種人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後來樸齋家指派一鄉吏按照書中的方法試種人痘並獲得成功。1796年英國人琴納在人痘接種法上發明了更為安全有效的牛痘接種法,1805年牛痘接種法傳入我國並代替了人痘接種法。

古語“瘟疫始於大雪,生於小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有依據嗎

由此可見古人在與疫情的長期戰鬥過程中也總結出自己的一些經驗。我們對古人的這些經驗之談應該比較冷靜理性地看待。事實上民間的很多俗語之所以流傳至今是有道理的:”瑞雪兆豐年“、”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等都是古人根據自己實際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當然古人也會有錯誤的觀點,但錯誤的觀點往往會在歷史進程中逐漸被淘汰,一般來說能存續至今的古語大凡還是有根據的。然而有時我們對古語的理解可能出現似是而非的現象:前段時間包括湖北在內的南方多個省份出現降雪現象,於是有人引用”瑞雪兆豐年“俗語證明病毒會被降雪低溫天氣凍死。然而事實上民間所謂的“瑞雪兆豐年”是指大雪會殺死那些有害於農作物的病蟲,從而大大利於來年的豐收。這些病蟲本質上屬於昆蟲,這些昆蟲和我們人類以及其它動物一樣是多細胞生命體。不過目前沒任何證據顯示大雪能殺死單細胞的細菌或無細胞結構的病毒,事實上它們在低溫狀態會存活更久。其實古人還給我們留下這樣一句俗語: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那麼如果照此說法而言:似乎隨著乾燥少雨的寒冬的過去之後疫情會在氣候轉暖轉溼的大環境下逐漸衰弱。那麼這種說法又是否有依據呢?

古語“瘟疫始於大雪,生於小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有依據嗎

中醫把天地宇宙萬物視為統一的體系,而在這一體系中氣候環境的變化會對人體健康造成相應的影響:要是氣候偏離了正常的軌道,而人體又剛好處於陽氣、衛氣過於衰弱的狀態,那麼這時就容易出現人體無法抵禦外邪入侵的情況。這種理論其實在歷史上是得到過驗證的:歷史上瘟疫往往伴隨著異常氣候,所以史書中很多瘟疫發生的時間幾乎同時伴隨有水災、旱災、饑荒。明末、清末的鼠疫均發生在氣候極端嚴寒的情況下,這似乎足以證明病毒是耐寒而不耐熱的。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也驗證了這點:目前科學家在極地地區、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亞凍原等地都發現過被當地極低的溫度封蓋住的病毒。具體到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在目前的實驗中是對熱較為敏感的。新型冠狀病毒在-60℃狀態下可保存數年,在4℃合適維持液中為中等穩定,隨著溫度的升高會使病毒的抵抗力下降,但必須達到一定溫度且超過相應的時間才能滅活病毒:新冠病毒一般在56℃的環境中持續30分鐘即可死亡,使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劑均可以有效滅殺病毒。從古人的經驗和現代醫學實驗都可以得出結論:病毒是耐寒不耐熱的,所以隨著氣候趨於溫暖溼潤是會對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的。

古語“瘟疫始於大雪,生於小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有依據嗎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古人說的是瘟疫弱於雨水、衰於驚蟄,但並沒說疫情徹底結束會是在何時?現代醫學也的確證明溫度升高會對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然而要多高的氣溫才能徹底殺滅病毒呢?具體到我們當下的新冠病毒而言:需要達到五十多度才能直接殺滅病毒。那麼什麼時候的氣溫能達到五十多度呢?距今277年前的乾隆八年(1743年)北京的夏季氣溫一度達到44.4攝氏度,在此之後的277年間這一高溫紀錄再未被超越過。所以所謂蒸桑拿能殺滅病毒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如果在人體感染病毒之前身處適當的高溫環境的確利於抑制病毒,但已感染的患者要用這種辦法滅殺病毒,那麼隨著溫度的升高究竟是病毒先扛不住呢?還是人先扛不住呢?277年前的北京高溫實際上是一種異常氣候並造成了11400人死亡。隨著天氣轉暖的確會對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積極影響,但要指望單純依靠天氣滅殺病毒其實是不現實的。海南作為位於我國最南方的熱帶氣候的省份儘管氣溫相對較高,可也並沒能起到隔絕病毒的效果,甚至天氣更熱的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不也出現疫情了嗎?

古語“瘟疫始於大雪,生於小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有依據嗎

從當年非典的經驗來看:非典是在夏季最為炎熱的七八月份被宣佈戰勝的。這也從側面證明:溫度的升高的確是會對病毒起到抑制作用的,但我們不能單純把希望寄託在天氣轉暖上。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存活於動物組織內。事實上我們人類是一種高等動物,我們和動物的區別在於社會屬性,而在身體組織結構上我們和動物是類似的。新型冠狀病毒一旦離開動物(包括人類)組織是難以長時間存活的,所以新冠病毒的傳播需要藉助於人類或其他動物的組織器官作為介質的。今天中國各地防控機制的瞬間建立在世界範圍內恐怕都是難以見到的:如今全中國每一個社區都變成了一個抵制感染風險的堡壘。在如此嚴格的防控措施下事實上已從物理空間上切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說到底我們還是要切實做好防控工作:與其坐等氣溫回暖使病毒消失,不如每個人都切實做好自我隔離和個人防護,不使自己變成病毒傳播擴散的介質。事實上當年的非典也是如此:氣溫升高的確在客觀上對疫情防控有幫助,但與此同時也不能無視當年國家為防控疫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現在我們也應當是先盡人事,然後再等待老天爺的幫助,而不是坐等天氣轉暖後病毒會自己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