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未来福建的发展怎么样?

隐形风暴1


我觉得未来福建的未来一路开挂,一骑绝尘,一定会让全国人民瞩目。

为何这么说?正所谓不说无理由的话,那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福建人民从来不说大话。先看两个数据,一是福建的底牌:福建的底牌多差就不说了,地不大就12万平方公里,人不多就3000多万。没有平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二是福建目前取得的成绩:福建人在没人没矿产没资源没国企的情况下,硬是用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靠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从GDP1978年的全国倒数地位,上升到2019年的全国第八位,GDP达42000多亿,仅次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5900多万的湖北。2019年,福建的福州GDP9200多亿,泉州9600多亿,2020年将于两个城市步入万元城市。福建每个地级市的人均GDP目前都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在全中国除了直辖市以外的省份里仅次一例。

究竟福建未来好在哪里?请听我细细道来。

未来即是潜力,福建潜力何在?福建自然资源匮乏,也没有人口及矿产优势,但是劣势也是优势,这反倒激发了福建人民敢拼会赢的精气神,我单单说下面三点,就可以让福建傲视群雄:1、侨胞资源。单凭这点,哪怕国内经济不发展,福建人民的生活也好过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这些侨胞资源用起来,可以看看改革开放后的福州,短短40年,旁边还有厦门泉州环绕,用700多万的人口,创造的经济奇迹。2、政治资源或者说是政策资源,看看在中央从政的福建人或者有在福建主政经历的官员数量,以及国家这几年给福建的政策。3、对台资源,福建是国家对台的桥头堡,福州和厦门未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早晚的事。








福州鲜知道


福建,简称闽,下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9个地级市,虽然地处东南沿海,但福建目前却是东南沿海五省(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以及山东)里GDP最少的一个省份,其余四省GDP霸占全国前四,唯有福建一省屈居第十,是福建不努力吗?不是的,福建GDP没起来有几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福建没有崛起的历史及客观因素

1、台湾

应该说这个是最大的一个因素,也是因为这个因素,导致国家早期一直都没在福建进行大额的投资(包括基建、教育、经济等等),东南沿海五省,福建是获得政策投资最少的一个省份,2018年的百强名单除了第6个国家电网,其余的均为福建本土自己发展起来的国企或者民营企业。

2、地形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说的是福建的地貌,东南沿海五省,福建的地质条件最为复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动车未通车之前,最早进福建的铁路为鹰厦线,当时从北京到江西鹰潭需要12个小时(约1500公里),从江西鹰潭到福建厦门也需要12个小时左右(约580公里),要致富先修路,复杂的地质条件也导致了福建通高速、通动车、通高铁的时间远远落后于其他东南沿海四省。从下图可以看到,福建基本都是山丘,平原仅有沿海一小部分,这也使得福建获得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

3、人口

人多力量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口的红利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福建由于地形的原因,人口数量一直在五省里垫底,截止2019年,东南沿海五省,广东及山东的人口破亿,江苏的人口超8000万,浙江也有5700多万,而福建人口尚不足4000万人,要知道福建的面积可是比江苏及浙江的面积大。福建的地质地貌使得粮食产出有限,养不起太多的人,所以早期福建出海出国的最多的,也就导致了目前福建的海外华侨最多(福建的很多学校都是华侨捐建的,比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学村、光前学村等等)。

未来福建的发展怎么样?

未来的福建的发展前景是极其光明的,如上图的GDP情况图,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福建的GDP无论是名义增速还是实际增速均在前十里位列第一。

2018年省委召开推进加快推进两个经济协作区发展联席会议,以解决福建没有大的城市带动的协同效应。福建两区的两区指的是以福州为核心的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包括福州、莆田、宁德、南平、平潭)和以厦门为核心的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

福建的闽南金三角是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强大,最近几年开始逐步加大对于福建的投资的(比如铁路里程及高速公路快速增加,比如福州、厦门两市分别于2016年及2017年通上地铁),此外自贸区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都给福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在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总结

未来福建应该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好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建自由贸易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依托,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建设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如果未来两岸合一的话,相信福建经济发展会更是一层楼!


鲤行者


我是福建人。说一下我的看法。福建目前经济两极分化,厦漳泉福州莆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宁德三明龙岩南平,发展相对滞后,经济量体小。所有沿海省份福建经济总量靠后,但是人均前列,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但是存在问题也很多,福建大型的企业偏少,比较出名的是泉州晋江一批制造业公司,安踏特步等,但是缺少像阿里巴巴,京东,大疆这样的科技公司,也缺少像招商,平安这样的大集团。世界五百强在福建扎根的好像不是特别多,吸引投资的能力在所有沿海省份算是比较差的。再一个福建的房价,厦门房价全国第四,说实话我想不出是什么原因把厦门房价推到这么高,除了环境好,身处沿海之外。厦门工资不算高,科技类金融类大型企业也不多,不知道依靠什么维持长期的高房价。福州目前福建省第二大经济城市,房价均价也两万多快三万了,想想都可怕。但是泉州不错,制造业发达,房价平稳,自身有良好的港口码头优势,又是历史名城,还是挺看好泉州的。

福建未来的发展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看台海关系的发展,从人缘地缘上看,福建都是台湾同胞最好的投资地。希望宝岛台湾早日回归,台海一家亲。福建发展也蒸蒸日上。


小小交易员


福建18年上半年度经济增速东部省份第一,全国第七。

第一,福建主要是一个沿海省份,有山有海,地理位置优越,矿产丰富,资源潜力好。

第二,福建省气候宜人,福州,泉州,漳州三大平原,人口密集,消费潜力不错。

第三,福州作为省会,主要走地产,商贸,行政中心路线,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应该会是福建第一个一线城市。

泉州作为福建最大的工业城市,贡献GDp等于厦门+漳州+龙岩三地的产值,全国排名靠前,现在产业转型成功,食品,服装,运动,光电,电子,钢铁,藤铁,陶瓷,石化等行业在全国举足轻重。18年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未来潜力巨大,经济火车头作用。

莆田,红木家具,医院,寺庙经营,黄金珠宝都在全国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漳州作为福建最大的农业强市,现代农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加上工业发展也不错,也是福建举足轻重得发展力量。

厦门,继续用美貌吸引全国游客,发展旅游产业,也能为福建名气带来很大提升。

龙岩,福建互联网的圣地,今日头条,美团等一大帮龙岩子弟,相信龙岩会飞得更高。




食品与市场


福建省是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快,进步最明显的省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地处对台一线,国家给福建的投资并不多。到1978年福建省的GDP仅为66亿元,排在全国第23位。

到1999年,福建省的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十。当年,福建省GDP341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





2017年,福建省经济总量32298亿元,排名全国第10位。可以说,从1978年的第23,发展到今天的第10,是全国进步最快的省份。

应该说在国家经济政策、地理位置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和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福建经济发展的亮点并不算太突出。在经济总量和这些省份有不小的差距。广东是福建的2.8倍,浙江是福建的1.6倍。在沿海省份中,福建是少数几个还没有出现万亿城市的省份之一。

未来的福建,应该重点打造福建自贸区和厦漳泉城市群,做大做强头部经济。


财经知识局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广东、江西和浙江接壤,与台湾隔海相望,陆地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下辖有9个地级市,总人口接近4000万。可能大家会觉得同样作为沿海省份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都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为何福建的经济实力与它们差距那么远?

  

  其实在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福建作为海防“前线”,国家并没有大的投资,因此福建经济比较落后。而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实现了从海防前线向开放前沿的转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福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1978年福建的GDP只有66.37亿元,位居全国第23,到了2017年,福建的GDP就达到了32298.28亿元,位居全国第10,四十年间增长了486.6倍,增长倍数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福建GDP为35804亿元,稳居全国第10。福建经济总量比不上沿海省份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因为福建地理特点“依山傍海”,九成陆地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而且福建的人口也远不如其它沿海省份。

  

  未来福建经济会发展成什么样?近年来福建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在8%之上,领跑沿海其它省份。未来福建应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好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建自由贸易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依托,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建设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如果未来实现和平统一的话,相信福建经济发展会更是一层楼!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风险请自担,文章发布或有滞后策略不具备及时性】

笔者代玖阳系中国贵金属协会高级分析师,证书编号MFP0010878,黄金原油外汇投资理财顾问,文章无所谓鸡汤和一切陈词滥调以及虚名,用简明图表,加逻辑分析,以达行之有效的资产累计方式。


指微金融


要了解福建省的未来,就要了解过去,从1978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福建省GDP从大陆31个省市中的倒数第九增长到2016年的第10,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30多年里,福建省GDP快速增长是在90年代之后,70.80年代台海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台海问题对于福建的影响。

展望福建的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福建山地丘陵多,交通不便,鹰厦线是唯一的出省通道。但交通劣势已经慢慢被打破,福建是县县通高速,是全国高速公路密度第二的省份,第一是平原江苏,福建也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市通高铁动车的省份,厦门机场是中国第四大口岸机场,交通已经成为福建的优势。

未来发展方向——海洋经济

福建是沿海省份,海洋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沿海每个市到具备建良港的条件。在古代,福建在中国航海史上占用重要的地位,宋元时期的刺桐港和漳州月港,明清时期的福州港和厦门港都是沿海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其次是海洋资源,福建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居全国第二 鱼类资源丰富。

未来发展方向——电子经济

福州厦门一带沿海地区被列入首批九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冠捷、捷联电子、戴尔、华映光电、厦华、夏新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福州的显示器,厦门的电脑和手机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


未来发展方向——汽车产业

福建汽车产业主要本科福建东南汽车和厦门金龙汽车以及龙工机械等。福州青口投资区以东南汽车为主体,厦门则全力建设“厦门汽车工业城”,以“金龙客车”为主体,形成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龙工是中国四大汽车组装基地,专用车之城。

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经济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经济,福建在互联网经济上有一定优势,今日头条创始人,美团创始人,十点读书创始人都是福建人,福建也成长了一批像美图秀秀一样的互联网企业,福建互联网经济也会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于福州

福州城市面积和人口太少,不象大城市,福州港也应该从河港应该转移到海港。福州的造船业曾经全国第一,现在可以发展大型民用造船业。

对于厦门

厦门的城市名片很好,但经济实力也不强。最好的办法是建成物流枢纽,成为江西湖南的进出口贸易出海口、南方的旅游度假中心。可以吸引他们在厦门设立分校,发展高校经济和科教产业。

对于泉州

可以定位为全省第三位的城市,成为类似于东莞之于中国的福建省制造业中心,大力发展海洋发展软性产业,像泉港也是东方的大港,以及民营经济。

最后,提供一个好像是2012年的国家对福建省各城市的定位

福州——福建省省会,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中心、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强市,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和滨海休闲度假基地。


厦门——中国经济特区,海西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闽台经贸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和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现代化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泉州——重要的国际消费品制造城市,全国重要的临港重化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海峡西岸产业创新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强市,现代化港口工贸城市

漳州—— 海峡西岸重要的现代化临港产业和闽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基地,闽粤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福建省重要港口和生态工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滨海旅游休闲基地

莆田——海峡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大陆重要的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海峡西岸工艺品和木材进出口加工基地,重要的能源、临港产业和滨海旅游基地

宁德——海峡西岸重要的能源、临港产业发展基地,闽浙产业合作基地;闽浙交界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福建省重要港口和绿色宜居海湾新城

龙岩—— 闽西先进制造业基地;闽粤赣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海峡西岸建材工业、冶金原材料基地,全国重要的客家文化城,红色文化传统教育基地

三明—— 福建省重要工业城市,闽赣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海峡西岸机械和冶金工业基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

南平——定位为闽北先进制造业基地;闽浙赣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海峡西岸重要的绿色农林业生产加工服务基地,国际性旅游观光休闲基地。

欢迎大家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晴朗QLANG


福建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那么首先就要了解一下福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面、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面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南北最长为530千米,东西最宽为480千米。福建省现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

福建人口在3839万,排在全国15位。

省份 人口数量(2016年)

广东 10849.00

山东 9847.16

河南 9480.00

四川 8204.00

江苏 7976.30

河北 7424.92

湖南 6783.00

安徽 6143.60

湖北 5851.50

浙江 5539.00

广西 4796.00

云南 4741.80

江西 4565.63

辽宁 4382.40

福建 3839.00

黑龙江 3833.00

陕西 3792.87

山西 3664.00

贵州 3529.50

重庆 3016.55

吉林 2753.30

甘肃 2599.55

内蒙古 2511.04

上海 2415.27

新疆 2360.00

北京 2170.50

天津 1546.95

海南 910.82

宁夏 677.88

青海 588.43

西藏 323.97

福建2016年GDP28519.15亿,排第十位。



2008年4月,建设部(现已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这是继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又一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海西发展总目标——将海西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衔接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沿海增长极,两岸文化交融、社会和谐的示范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

构想中的“海峡城市群”核心圈由台北、高雄、台中3大都市圈区与福建福州、宁德、莆田、泉州、厦门、漳州6个都市区构成。之外,还涵括潮汕都市区、温州都市区和梅州、龙岩、三明等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对接长珠三角洲,辐射长株潭、环鄱阳湖、武汉、合肥等都市圈,形成两岸城镇密集区。



规划提出了海西城市群空间蓝图——形成“一带(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多个区域次中心)”的海西城市群空间结构。

规划提出了海西城市群的产业蓝图——形成“一带(沿海产业集聚带)、双区(北部以福州中心城区、长乐空港和江阴港区组合形成的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南部依托‘滨海环湾走廊’,由厦门中心城区、机场新城、泉州中心城区和漳州中心城区组合形成的南部现代服务业增长核心区)、四基地(四大工业基地,由北至南依次为福州现代制造业基地、莆田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泉州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引导型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三都澳、东山湾两大战略储备地区和闽浙、闽赣浙、闽赣粤、闽粤四大跨省产业发展协调区。 以福州、泉州、厦门 、温州、汕头为五大中心城市,带动由21个城市组成的海西城市群。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快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特制定并发布《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

福建在海西城市群的规划和建设,并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将推动福建在今后一段时间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高速度增长。福建未来前景将十分广阔。如果未来台湾问题能测底解决,那么福建将掀起一场经济狂潮!


泉城网事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广东、江西和浙江接壤,与台湾隔海相望,陆地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下辖有9个地级市,总人口接近4000万。可能大家会觉得同样作为沿海省份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都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为何福建的经济实力与它们差距那么远?

其实在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福建作为海防“前线”,国家并没有大的投资,因此福建经济比较落后。而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实现了从海防前线向开放前沿的转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福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1978年福建的GDP只有66.37亿元,位居全国第23,到了2017年,福建的GDP就达到了32298.28亿元,位居全国第10,四十年间增长了486.6倍,增长倍数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福建GDP为35804亿元,稳居全国第10。福建经济总量比不上沿海省份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因为福建地理特点“依山傍海”,九成陆地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而且福建的人口也远不如其它沿海省份。

未来福建经济会发展成什么样?近年来福建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在8%之上,领跑沿海其它省份。未来福建应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好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建自由贸易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依托,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建设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如果未来实现和平统一的话,相信福建经济发展会更是一层楼!


锦绣中源


对福建未来发展还是十分看好的。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对福建一直处于放养状态,不敢有太多的投入。近几年好多了,个人认为如果将来台湾回归的话,福建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加上本身的福建人的敢闯敢拼,能够使福建发展更加健全。

如今的福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长短腿的人。福建的经济还算不错,但其他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且没有一个有足够吸引力的一线城市。大家都知道一线城市会产生卫星城效益。但福建并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担得起一线城市的称号。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并不突出。福州对于其他城市的影响微乎其微,此外,高房价和低薪资的矛盾令大多数年轻人难以承受。

泉州主打经济牌,但城市建设不够完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高校不多。

厦门主打旅游牌,经济不如泉州。高房价和低薪资很矛盾。据报道去年厦门大学留在福建的比例下降,去往北上广深的比例增多。

如果未来能在政策上多多做调整,打造一个一线都市,对于福建的发展更加有帮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