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竟然建議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你願意嗎?怎麼看?

歷史的影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為何每次國家發生一些事件後總有些雞鳴狗叫之輩出來譁眾取寵?


午茶思考


不願意,我們以前是一週休一天半,疫情我們就沒休息過,從年前調班開始連續上班四十幾天了,這段時間一直在做防疫工作,直到今天才能休息一天,就盼著疫情結束我們能恢復以往的作息時間。

那些覺得工作完成不了的人,自願去加班就好呀,為啥要綁定一群人跟你一起減少休息


布迪1706975


管你TMD雙休單休,你TMD不休關我屁事?關鍵是你做的符不符合國際法?對了,在你這也沒什麼法,我想你可以這麼辦,體制內的單休,省得這幫人閒的沒事不幹正事,體制外的雙休別讓個體老闆欺壓民工,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就是的了!管什麼別人死活,你自己活好就行了,好自為之吧!



必須關注的神回覆


疫情過後,侈止雙休日,我特支持。

為國,為家,為企業,把這個疫情造成的損失給,通過大家的努力把損失補起來。知恩圖報,對祖國,對社會,一個擔當,為社會奉獻了,少休息一天,今年也行。

雙休日,肥了體制下的,而對於私人企業,個體,農民,進城的打工的來說,雙休日是個奢望。乾的累,拿的少,還休息不好,本來就是沒有享受雙休日的現實。

去掉雙休日,多好啊。


塔河紅


個人觀點,同意取消,因為這一年已經差不多休息了兩個月了,企業訂單的堆積沒有時間生產,到時就會違約產生違約金。員工兩個月不拿工資沒辦法吃飯,沒辦法照顧家裡。沒辦法還貸。所以同意取消週末一天。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蝶戀花8


從勞動法來說,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但是實際上這一點有有多少企業能夠做到,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996,其實大家已經在默認這種996文化,導致原本沒有執行996的企業覺得自己虧了,強制要求員工執行996,又有多少企業把勞動法放在眼裡?


其中勞動法還有一點,就是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從雙休改為單休是合法的,疫情過後把雙休改成單休你願意嗎?


理解但是不認同


在疫情期間,企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些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員工沒有及時復工,業務受到了影響,但是企業還要面臨著各種開支,這是企業困難的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並不認同把雙休改成單休。


為什麼這樣說呢?實際上大家已經在陸陸續續復工了,從這一方面來說降低企業的損失,但是要明白企業在享受利潤的同時也是要承擔風險,而且是員工週末來上班,是不是也能拿到雙倍工資呢?這個時候有人又出來說話,企業在困難時期,怎麼可以跟企業談錢呢?但是員工在困難時期的時候,企業要開除不也是沒有考慮員工的情況嗎?

所以說這種做法是不可行,雙休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不應該是受到疫情的衝擊而取消。


可以幫助企業共度難關,但是應該是調休的形式


受疫情影響,企業確實也損失了,作為員工可以選擇跟企業共度難關,但是並不是上來就直接取消了雙休,畢竟每個人都有家庭,也有自己個人生活,總不能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吧,從做員工的角度上,我理解企業的不容易,企業如果是生產需要,那麼可以跟員工商量,現在上班等公司正常運行之後可以作為調休假,上班了多少天,員工後面可以自行調休。

理解企業的不容易,也希望和企業一起挺過去,是希望企業能夠有相對應的政策出來,不要一上來就說受疫情影響直接取消,強制員工週末加班,人在心不在,工作效率又會有多高了呢?我們已經開始慢慢擺脫了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更多是需要付出腦力,強制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但是能做好表面工作,就看企業怎麼選擇。


關注@懂職場,與你共同成長,歡迎關注,點評,轉發加點贊,你的認可是我分享的動力

懂職場


在疫情期間的損失只能通過努力去彌補,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企業加快運轉速度,動員全體員工的力量,用時間換空間,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舉個例子把:我司主要是做實體零售行業,在2月25日復工的,復工當天老闆跟我們開了一個會,大意是說: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大,公司目前現金流壓力很大,會對所有的崗位進行降薪,上至管理層,下至一線員工,要我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但是,一個員工都不會裁掉,哪怕老闆壓力大點,也要保住員工的飯碗,不過,因為之前的休假原因,原來的雙休暫時改成長短周。


我們同事私下在討論,現在這個時勢,沒有被裁員已經很好了,哪怕是降薪30%都能接受,畢竟現在開工也沒有生意,很多商場都還是處於停業階段。這兩個月老闆都是硬虧出去的錢,有些商場還好,可以免部分租金,但是大部分商場都是要按時繳納費用,還有人工的開支,雖然商場2月份很多天都沒有營業,但是相對一線員工的底薪還是要發放,不然,商場裡面的導購肯定不願意,到時候又一波離職潮就很麻煩。


作為我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車貸、生活費、小孩的費用等等,都壓得喘不過氣,而且從2月份開始底薪只能發一半,接下來估計要到7月份工資才會正常,所以接下來,半年的時間壓力都會很大,只能希望公司的其他電商業務有增長,可以快速回復正常。


對於剛剛老闆說的雙休改成長短周,很多員工都沒有大的意見,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1、補回春節休假


疫情期間,我司已經多休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很多年度計劃已經落下了,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重新定製年度計劃,然後分解執行,所以工作量肯定會增加,儘量用短的時間把之前的時間補回來。



2、彌補不裁員的損失


老闆對於此次的疫情采取降薪但不裁員,所以,在不裁員的情況下,其實開支是很大的,為了彌補這塊的損失,必須要求員工自覺去加班,把工作做好做完美,只有這樣,公司才能更快速回歸到正常的水平。



3、員工的士氣


雖然長短周的決定是老闆公佈的,但我相信,哪怕老闆不提這個方案,很多人都會自覺週末加班,因為覺得老闆太好,寧願自己壓力大也不願員工失業,我們附近幾個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而且在這個情況下裁員是正常的。


可以共富貴,也可以共患難,更顯得我們老闆的魄力不凡,我相信,全體的員工會更努力為企業奉獻,哪怕是平日的加班,大家都是自覺的。



最後我想說:企業的老闆真的付出了很多,不裁員已經是很好的福利,我們真的不應該去較真一天的假期,我們更應該是如何回報企業帶給我們的福利,如何繼續幫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我建議,公務員還有社會保障單位取消雙休或者換成調休。因為普通老百姓難得週末有時間找他們辦點事,他們還休息,還怎麼為人民服務?


唐軍才


這次疫情衝擊最大的是第三產業,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重了,再單休誰還出去消費?哪個腦殘出的主意,這是想讓下半年中國經濟崩潰嗎?想單休最起碼要把工作時間縮短兩小時,這樣還能刺激夜經濟拉動內需市場!中國現在是產能過剩,再萎縮消費市場,經濟增長從哪兒來?


脫毛的金剛343


【職場魚觀點】我同意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為單休,但必須有個時間段。這次疫情對公司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們也應該為公司分分擔子。接下來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的想法

企業由每週雙休改為單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1.企業復工後,生產任務重,工期緊,不得不增加員工的勞動時間

企業復工後,趕工期,搶任務成為常態。設備設施的產能一定,這時只有延長勞動時間,來彌補其缺陷。

我家周圍很多廠子,復工復產後,員工的工作時間都在1小時以上,而且一個月只能休3天。和他們老闆聊起了這個話題,他們老闆說:”公司一個月沒開工,積累的任務太多了,貨主一直在問我什麼時候發貨。讓我加緊生產出來,趕快給給他們發過去,他們在等米下鍋呢。”

生產任務緊,不但操作工要加班加點,廠裡的所有人都要忙。因為輔助崗位要配合好生產,才能保證從原料採購入廠,加工計劃執行,再到產品出庫的順暢。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生產就會受到影響。生產任務完不成,就可能導致後續企業的聲譽受到影響。

2.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儘快走出疫情影響的需要

疫情期間,除與疫情有關的企業開工外,很多企業基本上處於停工狀態。企業的場地租金及貸款利息、工人工資等等還需要支出。雖然國家鼓勵減免租金,但有些私人土地,雙方談的並不順利,因此企業的經營壓力重。為儘早擺脫困境,降低疫情的影響,走向正規。只有延長工作時間,提高生產量,儘快回籠資金,延續企業發展。

3.企業變更休息時間是短期行為

我一個朋友在一家電器廠上班。復工後他們老闆開會:我們公司現在任務很重,資金壓力也很大。為了早日走出困境,我們幾個董事開會研究決定,要適當延長大家的工作時間,週末單休。本來還要降薪的,我沒同意。請大家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一下,幫公司度過難關。等公司消除了疫情對生產的影響後,立刻恢復常態。

企業是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後遺症而採取的臨時措施,是為了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生產經營的需要。如果是長期的話,企業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章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員工也要配合企業,幫企業走出困境

1.企業盈利了,我們才有穩定的工作收入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我們員工大部分是靠工資養活全家的,只有公司盈利了,才會拿錢拿獎金回家;反之,我們失去的可能就不是多上一天少上一天的問題了,因此員工要認清形勢,和企業共度難關。為了企業,更是為了自己。

2.員工要有感恩的心

企業為員工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舞臺,對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也為員工的升遷提供了通道。我們員工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工作,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員工能力的提升也為員工的升職加薪打開了通道。週而復始,員工一步步走向成熟,收入逐步提高。

企業在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回報企業,和企業共度難關。只要這樣,企業好,員工好,企業差,員工各方面也會變差的。

3.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員工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

記得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某公司發佈推遲上班的通知,因疫情影響,公司推遲到2020年2月3日上班。後來又發通知要求2月17日來公司上班。再後來發通知 公司由於資金壓力破產了,你不用來上班了。看著可笑。實際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企業頂不住資金壓力不得不破產。被離職的現象很嚴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如果我們員工不能理解公司的規定而離職的話,不一定能很快的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生活壓力將大增。因此建議我們員工和公司凝成一根繩,勁往一處使,同甘苦共患難,和公司一起走出困境。

總之:疫情過後,公司和個人都要承擔一些由疫情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儘快走出困境。我們付出的是短期的時間成本,而企業付出的是真金白銀。只有企業恢復了正常經營,我們才能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維持家庭的美滿幸福。


我是職場魚@職場魚,歡迎大家吐槽,加關注一起聊聊職場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