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球员脑震荡可额外增加换人名额,足球会不会开始拼演技了?

北京时间2月29日,国际足联理事会(IFAB)召开了第134届年会,会议决定允许有球员脑震荡时增加额外换人名额。并且准备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男、女足比赛中进行试验。此规则咋一听感觉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却经不起细琢磨。

球员脑震荡可额外增加换人名额,足球会不会开始拼演技了?

此消息一出,就有球迷质疑其该怎么诊断球员是否真的存在脑震荡的问题。是现场准备相应的检查设备和医务人员,还是比赛结束后将球员送到相关的医疗机构检查?如果,是在现场就直接由医务人员进行诊断,那么会不会出现和VAR同样的弊端,那就是影响比赛的流畅性。即便在诊断的同时比赛可以继续进行,那么长时间的诊断导致受伤一方的球队长时间少一人是否公平?如果,采用比赛结束后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那么会不会出现误诊的情况(球员相撞后出现短暂的脑震荡,比赛结束后恢复正常)。这样一来,该球员算是欺骗还是误诊?

球员脑震荡可额外增加换人名额,足球会不会开始拼演技了?

除了球员真实出现脑震荡的情况外,会不会有球员假装脑震荡来为球队骗取换人名额。一旦发生这样的骗局,是对球员进行停赛处罚还是判处球队告负呢?如果对球员停赛,那球队因此获益会不会促使一些球员牺牲自己成全球队。如果对球队处罚判负貌似有些许不公平,毕竟球员诈伤主教练也无可奈何,队医貌似也很难现场确诊球员是否为脑震荡。

小编认为有些球员为了赢球,甚至会有故意撞伤的事件发生。毕竟,在球场上球员的大脑并不像冷静下来时那么的理性。苏亚雷斯咬人、马拉多纳上帝之手不都是为了赢球吗,撞个轻微脑震荡对于球员的求胜心理有时候真的不算什么。

球员脑震荡可额外增加换人名额,足球会不会开始拼演技了?

既然国际足联想保持比赛的公平性,那么何不把脑震荡改为伤退可额外获得换人名额呢?毕竟骨折、拉伤、昏厥、流血不止等等情况都会导致球员无法继续进行比赛,也危害到了球员自身的健康。单单将脑震荡难以在现场诊断的伤病拿出来,感觉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

如果,国际足联想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完全可以提升对恶意犯规处罚,而不是增加什么脑震荡额外换人的规则。白话就是你把我踢的不能继续比赛了,那么你也和我一起下去。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保护了球员,也可以保证球场上双方球员尽可能平衡。毕竟,当两支球队的换人名额不同时,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都显的不那么公平。

球员脑震荡可额外增加换人名额,足球会不会开始拼演技了?

本来,在手球规则改变后以及增加VAR后,足球就变得不那么有魅力不那么有激情了。如果,再增加所谓的额外换人名额,足球比赛恐怕会变的越来越支离破碎,世界第一运动的称号离足球也会越来越远了。到那个时候,“足球是圆的什么可能都会发生”这句话恐怕就要变成“足球虽然是圆的,但是却被规则切的稀碎”了。

互动:作为球迷你认为额外为脑震荡增加换人名额可行吗。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