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感染科特別的“樓長”:她為“戰友”三次流淚

在番禺區中心醫院的東北角,有一棟獨特的三層樓建築,它的名字叫“5號樓”。

5號樓裡,活躍著一個特殊的團隊。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麥豔君,2002年入職,今年已是她工作的第18個年頭,她是5號樓的大管家,大家親切地喊她“樓長”。

感染科特别的“楼长”:她为“战友”三次流泪

盡責的“樓長”,“失職”的媽媽

疫情發生初期,麥豔君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役,她把回老家的車票退了,把兩個小孩留在家,而自己卻守在醫院。她在最短的時間組織完成5號樓兩大區病房的調整和發熱門診的籌備工作,搬運物件、調整病房的床位佈局、調配人員、籌備物資、梳理工作流程、反覆培訓,她全身心投入,與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付喜花吃住在醫院。

感染科特别的“楼长”:她为“战友”三次流泪

在新啟用的5號樓應急病區順利收治第一例疑似患者的時候,她已經足足駐守了30多個小時。5號樓,成了她心裡最大的家,而她就是這裡的樓長。她捍衛的,不僅僅是她的護士,她的五號樓,還有她的病人們。她無比清楚,一旦失守的後果。

感染科特别的“楼长”:她为“战友”三次流泪

“大家辛苦了!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在一次晨交班結束的時候,麥豔君向大家深深地鞠了個躬。那剎那,在場的人都震驚了,有的小夥伴甚至哭了起來。或許,這就是“5號樓樓長”的魅力,她真的把5號樓當作自己的家,用心、用愛,甚至是用生命去維護。

她為“戰友”三次流淚

2月20日,是呼吸中心一區護士黃瑩瑩支援感染性疾病科的第31日,她回想起支援的點滴,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麥豔君為“戰友”三次流淚。

高負荷的工作量,加班工作到凌晨對於麥豔君而言,是常態,她沒有因為工作流過一滴淚。“我們都害怕她累倒,勸她休息,但她卻哭著感謝我們,這是我看到她第一次落淚。”黃瑩瑩回憶到。

病毒肆虐,每一個人都有被感染的風險,儘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有水霧的護目鏡,在高強度的環境下工作,沒有一位同事說過辛苦與放棄。“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心甘情願地付出著,懷抱信念,目標堅定,這一場仗一定贏!”麥豔君一邊說眼睛再一次泛紅,她流下了感恩的淚水。

第三次落淚,是她收到一幅繪畫的時候。關節外科護士黎婉詩,1月30日便來到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支援,她將麥豔君親自給自己穿戴隔離衣,用無菌巾包裹脖子的場景繪成漫畫,並送給了麥豔君。誰不知,麥豔君在收到畫的時候開心得眼淚禁不住流下來。

感染科特别的“楼长”:她为“战友”三次流泪

護士分隊的“定心丸”

面對未知的疫情,沒有誰心裡會有底,而前來支援的護士以90後居多,麥豔君看得出她們的不安,她把她們當作妹妹一樣看待。上崗前,語重心長地一遍遍叮囑她們注意防護,檢查她們個人防護是否到位;下崗後,為了舒緩她們的情緒,還經常拿出自己孩子的逗趣視頻一起分享。

感染科特别的“楼长”:她为“战友”三次流泪

90後的消化中心三區護士陳健婷,在感染性疾病科上了一個班後,頭暈、咽痛、腿痠,當班後她忍不住哭了。“小健,把口罩戴好。” 麥豔君拍了拍陳健婷的肩膀,並沒有說什麼,而是輕輕地笑了笑。她似乎看穿了陳健婷的沮喪,“不必害怕。這段時間,我知道你們都很辛苦。但是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帶著正能量去工作。你並不是一個人作戰,還有我們的團隊,我們的醫院所有的人一直都在。”那天本來是她難得的休息日,但她不放心又回到了科室,從防護物資的準備、人員的調配與培訓、水電信息後勤的保障、應急流程的梳理與演練等,她每天都必須反覆查檢、預演,確保萬無一失。

“護長,有你在我們就像吃了定心丸。”這是大家的心聲。

疫情面前展初心,一線鬥士心向黨。麥豔君在特殊時期莊嚴而慎重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在抗疫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下了入黨的決心,她渴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為打好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陳健婷 黃瑩瑩 李桂芳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梁健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