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近日,國際奧委會一位高級成員表示,若疫情在5月下旬仍得不到控制,2020年東京奧運會可能將會被取消,而不是推遲或換城市舉行。即是說,目前最多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來最終決定2020東京奧運會的命運。

按照原先計劃,東京奧運會將於2020年7月24日拉開帷幕,不過到目前為止,國際奧委會尚未宣佈任何取消或推遲奧運會的消息。

日本方面當然高度重視,馬上澄清該官員的立場不代表組委會的立場。日本國內正在積極面對疫情,正常籌備2020東京奧運會,日方表態始終如一:不推遲、不取消。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日本人不會忘記,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曾經改變過日本的命運。2020年的奧運會,依然肩負著開創日本新時代的使命!

歷史上,日本曾三次申辦奧運會,為什麼日本人對奧運會如此情有獨鍾?奧運會能為日本帶來什麼?日本對這一屆奧運會有什麼期待?我們今天來談。

一、1964年東京奧運和日本騰飛


改變日本形象

日本曾是二戰中的邪惡軸心國。幾十年的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帶來了痛苦和災難。1945年之後,日本放棄了軍國主義,從實質上的天皇制變成了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戰後日本究竟發展如何,還是邪惡的象徵嗎?世界人民依然對日本保持著舊有的不好印象。

二戰後,日本急需一次機會向世界澄清。1952年5月,日本結束佔領時代的次月,就再次提出了申辦奧運會的意向。(1940年東京奧運會,曾因戰爭放棄)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1960年的東京

日本的目的很明確,希望改變之前日本二戰時期,侵略者的形象,改善與世界各國的國際關係,同時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是,日本要向世界展現戰後近二十年的復興——

東京不再是一片瓦礫,日本不再是一貧如洗的戰敗國,而是一個熱愛和平的“經濟強國”,是擁有悠久文化的東方國度。日本為申辦奧運會積極做準備,終於在1959年,成功爭取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主辦權。

展示戰後復興

1945年到1954年,日本經濟尚在恢復。二戰期間,日本人死亡共計約310萬人(其中海外戰沒者約240萬人),全國生產和生活資產破壞接近四分之一。

日本二戰中工業受到嚴重破壞,鋼鐵、重金屬工業遭到毀滅。就連農民用的化肥,居民生活所需的照明電力,日常生活所需的輕工業製品,都嚴重短缺。

二戰後的日本,經濟蕭條、物資匱乏、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嚴重,糧食供應靠配給,明治維新以來的工業發展和對外擴張,幾乎毀於一旦。城市化率從戰前的40%下降到27.8%。

但經過明治維新,有一個奪不走的優勢,就是國民受教育程度非常之高,據1950年代中期統計,日本全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達94%。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而且二戰後,日本工業生產的機器雖然損壞,但是卻留下了大量的工業、技術人才,一旦條件成熟,就可以迅速恢復。

日本政府在佔領軍的指揮下,迅速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消除了軍國主義勢力,恢復生產,發展工業,振興了城市。又經過朝鮮戰爭的“特需經濟”、“神武景氣”、“巖戶景氣”,日本經濟在東京奧運會前,已經完全恢復。

1964年的奧運會,拉動了各行各業的投資,在奧運會刺激下,建築、交通、電子、通訊等相關行業都獲得長足發展。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日本1960年代賣場銷售的電視機

東京奧運會還利用美國的衛星,實現了全球的實況直播。這也帶動了日本電視製造和電子行業的發展。受到衛星直播技術的刺激,日本企業在通訊技術、電子製造方面突飛猛進,至今依然是世界的領頭羊。

打造東京都市區

二戰時期,東京由於美國的轟炸,成為了一片焦土,瓦礫遍地。1950年代之後,東京在迅速發展中恢復,交通急劇膨脹,開始出現大城市病。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1945年被夷為平地的東京

日本戰後曾提出了要將東京打造成“文化都市·產業都市·觀光都市·國際都市”的口號,奧運會正是難得的歷史契機,日本藉助奧運盛會對東京都市區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建設。

1959年,日本成功取得東京奧運會主辦權後,以東京為首,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股城市建設大潮。密集的高速公路網,設計獨特的競技場,設施先進的大型酒店,城市軌道,下水道系統都在短短几年內得到建設或升級。

為迎接東京奧運會的開幕,日本在開幕式前夕,還開通了東海島新幹線,最高時速達到210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鐵路線,展示了日本重建後取得的巨大成就。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新幹線一度是日本的象徵

日本為準備東京奧運會,當時投入的資金達到1兆日元,摺合當時的30億美元,當時算是歷史最高。東京都市圈以及日本中心城市的交通建設,都因此獲利。

更重要的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扭轉了日本人戰敗後“下等國民”的心態,極大地振奮了國民信心,扭轉了戰敗國形象,向世界展示了日本經濟的復興和文化軟實力,塑造了日本二戰後愛好和平、嚮往融入世界的新國家形象。

二、2020東京奧運的目的


56年之後,日本再次籌備舉辦東京奧運會,目標當然不僅僅是複製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輝煌,更是要實現超越,展示21世紀以來日本經濟新的發展動向。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安倍扮作超級馬里奧亮相里約奧運會閉幕式

安倍執政多年來,針對日本經濟重振先後採取了寬鬆貨幣、積極財政和結構改革。2013年東京如願獲得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是安倍經濟射出的“第四支箭”,對日本的政治與經濟都有著極大意義。

重振日本經濟

日本經濟經歷了1956年到1973年的高速增長,在1974年到1990年轉為低俗。尤其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美元兌日元從1985年的1:240,逐漸升至1:120,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出口曾受到較大影響。

1990年後泡沫經濟消除,日本經濟進入停滯並延續至今,日本學者稱為“失去的30年”。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奧運基建投入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各項指數有所爬升

從經濟發展來看,如今日本面臨外貿與內需雙重不足的困境。日本亟需一個類似1964年奧運會的刺激點,改變世界對日本經濟增長停滯的看法,同時拉動經濟上揚,展現日本最近技術、工業的發展狀況。

展示日本新工業

日本2016年籌備奧運期間,提出了“超智能社會5.0”的建設計劃,瞄準發展新工業,建設新型智慧城市。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理所當然成為了各種新技術,新產品的集中展示地。

日本NEC電氣公司研發智能掃臉識別系統,0.3秒就能完成智能識別。將首次亮相東京奧運會,為30多萬名運動員和隨行人員提供身份識別和安保服務。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智能實時翻譯

索尼公司推出了實時翻譯設備,方便說不同語言的運動員、遊客能夠面對面實時交流,提高在日本的旅行體驗。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自動駕駛汽車投放

日本ZMP公司,在東京奧運會期間,還將投入自動駕駛服務的計程車,在東京站和六本木之間運行。全日本空輸(ANA),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也將推出到達機場的無人接駁巴士服務。

不用發動機,充氣三分鐘,可跑600公里的豐田氫能源汽車,也將在奧運會期間亮相街頭。

東京政府借這次奧運會,旨在打造一個“氫社會”,拿出 452 億日元 (約 3.8 億美元)用以補貼氫能源汽車購買者,並建造氫氣充氣站,加快報廢汽油公車。許多新能源新技術產品,都有望在亮相東京奧運會後,實現商業化量產。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氫能源巴士

東京還以奧運會為契機,大力推動“零排放東京”的戰略,將周邊的島嶼打造成“零排放”島嶼。如奧運選手村的建設,5000多戶住宅全部採用利用氫能源電池,推廣日本的氫能源技術。

奧運之後,日本將啟動氫能源管線工程的建設,打造未來“氫社會”。科技奧運,智慧城市,是東京奧運會希望展示的形象,這也是日本未來工業發展的方向。

升級東京都市圈,帶動日本旅遊

同時,奧運會也是一次東京都市圈的建設和升級運動。東京對23個區制定了重建計劃,涵蓋新宿、澀谷、虎之門、品川等地。如城市再開發、酒店設施更新、旅遊配套重建等。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日本奧運會開幕式將利用航空技術,製造人工流星雨

奧運會還將擴大就業。奧運會籌備期間,日本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活動。在2018年和2019年達到了投資頂峰。投資進入也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基礎勞動力,因此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日本失業率持續走低。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另一方面,東京奧運會展示了日本美好的形象和先進的智能科技,也將從長期看,將促進日本未來的旅遊。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歷屆奧運對外國遊客的拉動

安倍政府和東京市長已經啟動計劃,增加日本無線網絡的接口,升級公共運輸系統,增加英文標誌等,提高外國遊客在日體驗,希望旅日遊客能在2020年達到4000萬人次,到2030年爭取突破6000萬人次。

東京奧運會:開啟日本復興的新紀元

千鳥淵公園

總結:

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口號是:“激情未來”。吉祥物Miraitowa象徵著“未來”和“永恆”。日本奧運定位於宣傳智慧城市、科技日本、新能源未來,希望日本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界的面前。

作為日本在職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也想憑藉奧運會,讓自己的執政再上層樓,為日本打開未來之門,找到未來持續的驅動力,重現昔日景氣。

然而這一切的準備,如今要等待日本疫情的發展。讓我們祈禱鄰國日本,順利舉辦奧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