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当老师应不应该管学习不好的学生?

宝黛钗凤琏平尤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我觉得老师不应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

学生的可塑性是比较强的,但因为自律不足往往需要外界鞭策。我相信没有哪个学生是心甘情愿做坏学生,只是他还不知道该如何成为一个好学生。

学习不好的学生,如果老师和家长再放弃的话,进取无望的他们肯定会选择堕落,有可能整个人生因此而毁掉,这是我见证过的例子。

所以如果老师努力了,但学生学习依旧上不去的话,那请教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吧。





做父亲这件事情


应该分情况来看,我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分成两类,同样应该对以不同的态度:

  • 能够认认真真的学习,但是成绩不好

这种学生的态度是端正的,甚至比成绩好的还端正,主要的问题就是脑子不开窍。我初中的一个同桌就是属于这种,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认真完成。我们中午都是回家吃饭,我这同学中午带饭,省下时间来学习,但就是成绩不好,每次考试都倒数,我都替他着急。这种学生,其实是很自卑的,是很需要关怀的,如果老师任其自生自灭,对这种学生打击很大的。可能老师的关心也不会让他提高成绩,但是至少让他知道还有人关注他,有了能坚持下去的决心。


  • 从来都不学习的

这种学生都是自我放弃的,根本就没把学习当回事。每个班的后一排都会有几个这种学生,打扮的像个社会人。这种人老师一般的态度就是不学就不学吧,但是至少不能打扰别人学习。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关注,这部分同学成绩上不能让别人关注,就会在其他方面引起别人的关注,打架斗殴,参加黑社会的,偷东西的,赌博的,甚至还有闹出人命的,学生时代都遇到过。对待这一部分的同学,成绩不好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我认为老师要联系家长一起教育,保证孩子不能走上违法的道路。


脑袋大脖子短


必须管,分享一个真实例子,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有点爱打架,成绩又不好的男孩子。老师比较关心他,会管他,会批评他,会夸他。虽然他成绩不好,但是老师经常会让他去办公室拿作业本,叫他帮着做点事情什么的。后来这一届学生都毕业啦!这个学生还是一直非常的尊敬这位老师,经常会和这位老师联系,他后来告诉老师,老师以前经常叫他做事情,但是后来不怎么叫他做事情了,他心里好失落。

据了解,这个男孩子虽然在学校里挺调皮的,但现在在社会上挺好的,没变古惑仔。

所以必须要管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成绩好不好,每一个孩子都有高尚的灵魂,如果放弃了他,他可能会成为堕落的天使。



秀娴amtf


答案是肯定的。所谓学习不好的学生,通常是指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般情况下,这类学生在班上确实令老师头痛。如果对这类学生视而不见,疏于管理。会让孩子抱憾终身。

所以,当老师的一定要管。并且要管之有方,理之得法。如果这类学生在老师坚持不懈的教导下取得了进步。不仅学生自己高兴,老师也会获得成就感。他们即使走出校园,也会一辈子记住老师的好。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呢?这就要因材施教。我是一名在职有三十五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在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教学工作中颇有心得。我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都要把作文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列表分析,目标管理。根据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看什么类型的书,练习什么题材的习作。并且对这类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关注,倾尽心血,经常做到批阅文字比作文内客还多。对取得明显进步的作文,给予诗赞鼓励。我带的学生,他们把一篇作文能得到诗批,看成是最高的奖励。这也激发了他们作文兴趣。

总之,在学校学习不好是暂时的。只要老师以心系之,以情感之。循序渐进地耐心教导,相信学习不好的学生一定会得到提高。



作为老师,我认为应该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

对于个人而言,老师就是一个谋生活的职业。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个职业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没有老师选择性歧视学生的权利。每个老师也都是普通人,因此一个老师对于不同的学生有自己内心的喜好,甚至偏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个职业不允许将这种喜好放大,甚至成为行为准则,例如,放弃学习不好的学生。如果老师有这种明显的行为,这已经突破了这个职业的基本底线了。因为这种非常主观的选择性已经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而教育公平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准则。

对于学生,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更多,远非知识的传授这么简单。一个老师的态度和认可程度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老师所给予学生的正面、积极的鼓励有可能对一个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绝非耸人听闻。事实上,有多少学生恰恰是因为老师的认可而走向了特定的发展道路,并因此获得成功。所以,“教书育人”确非虚言!

那么在实际的操作中如何面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呢?不可否认,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好必然会给老师带来压力,甚至个人利益的损失。例如,为了提升升学率,现在各个中小学对于大考、小考的相互评比比比皆是,让老师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让老师平和、健康的面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很容易成为一种考验。

个人认为,面对这些学生,耐心和帮助是老师需要做的。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绝不能因为成绩给孩子们贴标签。无论如何,老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成绩仅仅是学生学习状态的反映。老师不能根据这些冰冷的数字,以及数字可能带来的相关利益来给孩子贴标签。要知道,贴标签本身就是一种非成长的认识角度。这种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因此暗示学生:你是一个差等级、低档次的学生。因此,这种标签化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可能彻底扑灭孩子扭转学习状态的可能性。

其实,学习成绩只是表明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否需要调整而已。差的学习成绩意味着孩子的目前学习状态存在问题,需要去审视、发现具体的问题环节,并积极修正。反之,好的学习成绩则意味着孩子目前的学习状态可以继续的保持下去,无需调整。仅此而已。因此,我们应该从成长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任何学生都可以学习好,成绩仅仅是学习状态是否需要调整的风向标而已。

对于以上,可能有一些人会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大话,说空话,谁都会。

针对于此,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选择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就能得到最优的答案——如果学习不好的那个孩子,恰恰是你这位老师的孩子,你觉得应该放弃么?


理科博士再学习


教育的真谛是爱!一个爱字包含太多的意义。要严而有爱不泛爱,比如:

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更要会爱才行。所以不是该不该管的问题,而是如何管的问题。个人认为要做到三件事。

1.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教育契机。不可急躁,不可为教育而教育,见到差生就想骂他两句或教育几句,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不但不能改变他反而使他变得阳奉阴违,其他学生反而背后笑你,就你被蒙在鼓里。

2.树立集体风气正。班级整体决定了变坏学生的比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好环境育人。所以教师的行为是在整体正能量的工作上花大力气,再来针对个人施策。不能不见森林,只见树木,教学实践中,不少班主任天天被差生整的焦头烂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就是搞错了方向,有些学生他天天跟你使绊子较劲,就是不学习。所以,我们要在树立班级整体正能量的基础上,再寻找突破口。

3.了解学生,走进内心。差生的背后是家庭的教育的失败。如何整体考虑,适当引入家长教育。要因人而异。

具体而言:

1.制定计划,督促学习,从他感兴趣的地方开始。

2.及时表扬,实事求是,表扬要具体。

3.冷热要结合,该冷要冷该热要热。

总之,管是必须的,不管对不起良心。但要管而有法。

最后提醒一点,正人先正己!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提升自己的本事,才是正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尽力而为!如果在你带他的1-3年内实在无法唤醒,那就期待下一任老师能有所作为!




我是阿炳老师


我认为应该把“管”字换成“爱”字。管教学生是古代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管”。古代的“管”,重者,用戒尺打不听话的学生。轻者,用语言批评,甚至谩骂。管很容易让人联想管教,管教还有一层不雅的说法,跟个跟个犯人似的。这些都不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爱护学生也包括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不好,也要呵护他们,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先诚心诚意地征求学生意见,老师该怎样教学,学生们愿意听课,乐意做题。哪里老师做的不够好,在征求并分析学生厌学或不学的心理。畅所欲言,平等沟通交流。

出现问题,老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批评,贬损,甚至谩骂学生。充分调查研究,了解,认识和理解学生,老师先要反思自己哪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纰漏,然后,再严肃教育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用优点去逐步克服弱点和缺点,用榜样法启发引导,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步入情景感受一下被学生自己伤害的同学的心理感受。找个时机,老师可以请学生看一场电影,用陶冶情操法教育学生,又增进了师生友谊,就算学生在课堂上想要调皮捣蛋,都会不好意思了。

学生老师成绩不理想,有的老师上课之前都先发一通脾气,大呼小叫骂学生,对不及格的学生又是罚站,又是撵出课堂反省,或找家长。这都最弱智的做法,聪明智慧的老师会在课后或晚自习,找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厘清失误原因,准确给学生把脉。不以成绩做为评价学生成长的唯一标准。德育工作不是靠管完成任务的,老师以身则作至关重要,老师是学生经常模仿的对象。有些学生当着我的面,模仿老师在课堂上发脾气,一骂就是半节课,快要下课了,才讲新课,或者讲测试卷,学生哪还有注意力听课了。老师讲课在刚开始时利用有意注意集中学生注意力,从“骂”开始,有些学生看乐子,想要学习的学生早已经心烦头顶了。如此管教要不得。

一个“管”字,最容易拉远师生的距离。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惩罚式教育,恐吓式教育,管教式教育都落伍了。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不是靠管得来的。

一个“爱”字,让学生体会到温暖,愿意和老师说说知心话。老师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就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既要尊重学生人格,又要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既要对学生严慈相济,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的安全要高度负责,积极维护学生权益,尤其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用爱的教育感化学生是优先选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要是缺少爱心,耐心,诚心,信心,恒心,通过到期之后,赶紧“补心”。否则,赶紧换职业吧,免得误人子弟,误人子弟乃天之大过也!


数理化王嵩霖


作为一名教师,说句良心话,真的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学习好,都能金榜题名,有个好的前程。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不好的,那么到底老师该不该管呢,答案是肯定的,必须管呀!学习不好的孩子也分三种,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1.对于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作为老师应该从学习方法技巧上教学这类孩子。这类孩子学习没找到方法或者天生智商不够(并不是傻),勤能补拙,老师平时多指点,成绩肯定能提高的!

2.第二类学习不好的就是学习态度不好的,本身智商各方面都够用,就是讨厌,懒惰,不爱学,在学习上不用功,这类学生平时就得一直监督,监督他们学习,另外最好辅助心里辅导,不要用暴力,要攻心,这类孩子一旦端正了态度,成绩很快就能上来!

3.第三类就是既不聪明,又不勤奋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会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和他们谈心,玩游戏等等,和他们交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同时也在教育他们如何学习,学习方法。这类孩子更应该鼓励,相信最后他们也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的,考取理想的学府的!


强哥讲数学


管理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天赋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做老师,那就要做到负责任的老师。当然管理也是一门科学,要科学的去管理,而不是任性的管理。既要敢于去管主管的学生,更要去管不服管的学生,特别是对那些不服管的学生,要做到爱字当头,为字当先,同时要做好角色转换。关注和利用同情法则。这样不服管的学生才会更好的,更快的服管。


班主任classmaster


对学习不好的同学应加强管理。[呲牙]每一个学生都有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有的同学接受力强一点,领悟和运用快一点,学习效率自然会高,这部分人就是班上的优生。老师自然会多加以关注。但是,每一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些学困生,学习兴趣不高或学习习惯比较差,甚至课堂纪律也遵守不好。对这部分学生,作为老师不应该歧视,更应该给他们多一点关注。不应该放任不管。对他们要管严管细,促使他们慢慢的进步,这对提高班级的整体质量非常重要。学校通常考核老师的是 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把后进生的成绩提起来,自然你班级的整体质量就上来了。[呲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差生绝不放弃是 每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每当看到学困生被转化,你就会深深的感受育人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