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談談玉雕“工”、“藝”的重要性

“巧奪天工”是對那些傳世佳作的形容及讚美,中國古代的玉雕製品也無不透露著那種精美與精巧絕倫的信息。同其他雕刻藝術相比較,因為材質的特性,玉雕製品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圓潤、流暢、端莊、精巧、通透等,其中,圓潤、流暢與精巧還是最突出的。以上特點,當然在別的工藝美術品種中也不無存在。


談談玉雕“工”、“藝”的重要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從玉文化的發展史來看,玉雕製品無論被視為工藝品還是藝術品,尤其是那些優秀的玉雕作品,充分說明了玉雕作品在製作中,工藝應該是佔有著相當重要的成分。例如:紅山文化玉器、仰韶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龍山文化玉器,一直到春秋、戰國、西漢、東漢至明、清的傳世佳品,無一不是以工藝的精良、精緻為我們後人再現了一種精深的文化脈絡,築就了另一段古史,這就是獨具特色的中國玉文化史。“工”的優劣,決定了“藝”的成敗,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一個琢字道出了其工藝的主導性,沒有“工”,就無“藝”,沒有“工”就無從談“藝”,就雕琢而言,“工”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然而“琢”要琢多少,沒有定論,這一點可以肯定,但是一定要琢。至於工藝的繁簡,多寡,不是絕對的,沒有什麼數據分別、比例區分,而是因材而異,因人而異。相對而言,它沒有一個標準,更不可能有定律,因生活和思想的複雜、多變,同時也滿足、豐富人與社會的多種需求,工藝的表現手法、方式同樣也呈現出它的多樣性、複雜性,而絕非單一的、片面的。屆時工藝的繁簡精細程度,最後所揭示的藝術的思想主題,文化內涵,均反映出琢玉人自身的技藝,學識、修養等綜合素質,以及對材質,包括形態、色澤、質地的充分合理的運用。所有這一切只有通過工藝的實施方能表現與展現出來。因此,在玉雕製作的過程中不能沒有“工”,而是要更加強。只注重表現材質,而忽略思想、觀念主題的製作,這類製作是膚淺的,因缺少琢磨而無從推敲,生命力不強,或根本沒有生命力,不值得提倡。“藝”是需要人“工”後天不斷的加強充實,才得以完成實現,而不是簡單的再現。那些大自然造就的一些形態優美、造型奇特的石木等等,所謂鬼斧神工,他們也有“工”,是自然賦予的“工”,它們經過漫長且精雕細琢的歲月,由時光將其一點點雕琢而成型。這裡面依然是“工”不可沒。試想故宮博物院歷代藏品沒有了那種精緻精巧的工藝,還值得流芳百世嗎?


談談玉雕“工”、“藝”的重要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藝術作品是由人的勞動創造的,它承載了社會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的信息。它是人類文化的結晶,社會文明的象徵,沒有人的智慧勞作,藝術何以產生?

藝術再現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簡單的工藝難以滿足身後的藝術需求,文化思潮也不應該傾向於迴歸開始,一味的追求物質感觀,追求表象,工藝必將淡化,而缺少精緻、精細的玉雕製品,將難以承載社會文明與人類文化的信息。


談談玉雕“工”、“藝”的重要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從觀賞的角度來講,玉雕作品或工藝品可分為多種形式,一種是經雕琢的,主題明確,一目瞭然,誰看了都明白,表現的是什麼東西,什麼題材,什麼思想,惟工藝幫助我們解決了觀賞與理解的問題。第二種是未經雕琢的,自然形成材質,原材料本身無需任何琢工,即可成為理想的收藏品、觀賞品,有形象的、抽象的,此類品種大多主題不明確,給人以不確定的因素較多,透露著物種原始的韻味。第三種是那些經雕琢的,且形制抽象、造型奇特、紋飾神秘的製品,運用抽象的藝術語言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意識。如前所述由此類作品形制的隨意性和含義的不確定性,它給人們的觀念、思維造成了不同聯想,產生多種解釋。形式不同,內涵不同,形式相同,內涵也可不同,不同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同一個人也可生出不同的結果,不同的時間、地點,同樣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這一些都因視角不同,理念不同,結論不同,可讓人天馬行空的想象,人云亦云,無所定向。藝術的傾向性不明確,思想性不強,藝術觀念模糊,因為工藝的缺失,所以,抽象的東西是有侷限的,揭示藝術觀念淺顯不明,感觀不強烈,感受不深刻,欣賞的程度、範圍有限。


談談玉雕“工”、“藝”的重要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還是從“玉不琢,不成器”談起,這個琢字,我以為它包涵了兩方面的意義:一是雕琢,用手工琢;二是思想,用思想琢。我們常說的“琢磨琢磨”就是這個意思,只有做到了這兩點的結合,並通過對一塊玉石原料的反覆思索,推敲,施以精湛的工藝,玉雕作品的藝術性方有可能充分展現出來。

我們再從相對的觀念來看,“琢”字相對而琢,雕者琢,觀者琢,在這裡琢字不光是針對雕琢者一方面的問題了,而成了雕者與觀者的心靈互動,雙方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與此同時,彼此思維展開、情節展開,雕者與觀者縮短了距離,產生共鳴,碰出火花……這一切的一切是有著精美、精湛工藝的優秀的玉雕作品才能達到。“藝”因“工”而現,“工”賦予“藝”靈感,工藝相互結合推動藝術創作。古今中外,藝術作品的發展歷史均表現出同一個規律,玉文化的發展史也不例外。


談談玉雕“工”、“藝”的重要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