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燕雲十六州,如何影響宋、遼、金帝國命運

燕雲十六州是咋回事?

燕雲十六州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北部,本屬於中原政權的控制範圍。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大將石敬塘反唐自立,並向契丹求援,在契丹的扶持下建立後晉。作為條件,後晉與契丹結父子之國,石敬塘拜契丹皇帝為爹,為表孝心,奉上燕雲十六州作為拜爹謝禮。自此,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長達四百年之久,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燕雲十六州成了中原王朝的心病。


燕雲十六州,如何影響宋、遼、金帝國命運

宋、遼百年愛恨情仇

五代十國之亂後期,趙匡胤坑了後周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天下,歷史從此進入宋朝時期。宋朝因作為中原王朝的正統繼承人,一直對燕雲十六州的丟失耿耿於懷,歷代皇帝都已收復燕雲十六州為己任,以完成不世之功。在中國華北地區有一條天然防線叫燕山山脈,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使遼國的邊境直接延伸到燕山以內,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可一馬平川直達中原腹地,這對宋朝構成極大的威脅,不管從心理上還是自身安全上,收復燕雲十六州勢在必行。首先行動起來的是宋太宗趙光義,宋太宗吞併太原的北漢後,乘勝攻打遼國,企圖奪回幽州,奈何實力不濟,雙方打了二十五年,以失敗告終。宋真宗時期遼軍大舉南下,一直打到黃河以北,都城汴梁岌岌可危。宋真宗被寇準忽悠御駕親征,此時雙方各有損失誰都佔不得便宜,於是簽下著名的澶淵之盟。盟約規定兩國結為兄弟之國,遼國退回燕雲地區,北宋每年支付遼國歲幣三十萬。這次盟約可以說是成功的,北宋花錢買了上百年的和平,兄弟間相親相愛,擱置爭議,共同發展。


燕雲十六州,如何影響宋、遼、金帝國命運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原本按宋遼兩國現在的發展態勢,兩國人民深入交流,融合,族與族之間打破地域的界限,燕雲十六州或許會被人淡忘,但歷史永遠是曲折多彩的。東北方向一個新興的民族打破了平靜,燕雲十六州在沉寂百年後重新走上歷史的舞臺。舒服日子過久了,宋遼兩國就漸漸腐化了。北宋宋徽宗是個文藝青年,每天只知道寫字畫畫,搞搞園藝建築,生活美滋滋。遼國天祚帝也不是個雄才大略的主,優柔寡斷,整天遊山玩水。相比之下,遠在東北的松花江北岸,熱血青年完顏阿骨打橫空出世,此子雄才大略,帶領女真部落走出松花江流域,建立大金朝,並攻佔原屬於遼國的整個東北地區。在兩國激烈交戰時,南邊的北宋看到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勝利曙光。在北宋看來,遼國已經腐朽了,軍事實力大幅減弱,連野蠻的女真人都打不過,如果要拿回燕雲十六州,現在的確是個好時候。經過一番爭論,北宋決定聯合女真,顛覆遼國,奪回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如何影響宋、遼、金帝國命運


燕雲十六州,如何影響宋、遼、金帝國命運

金、遼戰爭路線圖


買來的燕雲十六州

北宋穿越渤海灣,多次與與金國會談,雙方簽訂“海上之盟”,約定共同伐遼,金國攻取遼上京與中京,北宋攻取西京與燕京,也就是燕雲地區。滅遼後,北宋將原本給遼的歲幣轉交給金國。盟約談好,剩下的就是擇個良辰吉日出兵了。而在此時,北宋家裡起火了,先後出了方臘、宋江起義,滅火要緊,盟約先往後放放。金國以為北宋爽約了,只能自己單幹,對遼國發動進攻,一路攻城略地,先後佔領上京、東京、和中京,掘了遼國皇帝的祖墳,把遼國皇帝趕到西北大戈壁開荒。現在就剩下燕雲十六州的核心地區-西京和南京了。事實證明,金國攻遼完全不用和北宋結盟,他看中的只是北宋輸遼的那點歲幣。此時的宋徽宗正在實施一項大工程,建皇家園林艮嶽。遼中京陷落,宋徽宗才想起來,得趕緊出兵搶地盤,這一出兵徹底將自己的無能展現給了金國。北宋攻打燕京,接連失敗,這時候金國已經一口氣把西京也打下來了,宋徽宗急了,為防止燕京也得不到,想了個完全之策,由金國打燕京,再用歲幣把燕京買回來。就這樣,金國攻克燕京,北宋用每年一百萬歲幣“光榮”收復燕京。全國上下一片歌功頌德,宋徽宗的功業已經超過歷代。燕京短暫的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懷抱,三年後,金國滅北宋,燕京又回到外族的統治中,多麼諷刺。

燕雲十六州,如何影響宋、遼、金帝國命運

燕雲十六州,宋、遼、金命運的交點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賦予燕雲地區非凡的意義,宋遼金三國爭霸也因燕雲地區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北宋對燕雲地區執著了一百多年,進而犯了致命的戰略錯誤,與金國簽訂最危險的合約。一個國家的禍端往往是從和平走向戰爭的那一剎那,北宋百年來不與契丹爭奪燕雲十六州,也是想用它來維持和平,一旦站端重啟,往往會得不償失,對一個原本疲軟的國家更是滅頂之災。遼國與北宋經過百年的交流,已經逐漸褪去遊牧民族的野性,成為一個溫和的鄰居,如果北宋連遼抗金,或許自己還能存活的更久。北宋從建國開始,將自己的命運始終寄託在燕雲十六州的防護上,,殊不知只有發展軍事,自身強盛,才是戰亂期間自保的最堅實屏障。收復燕京的屈辱歷程,仍沒有讓北宋王朝清醒,不知發展軍力防禦女真南下,心存僥倖,最終導致亡國。

對於契丹而言,燕雲十六州就是一劑慢性毒藥。契丹本是一個遊牧民族,善戰是他們的天性,相比之下漢族是比較軟弱的,自從奪取燕雲十六州,漢族的血液開始逐漸融入契丹人,契丹人喪失了警惕性,善戰的基因逐漸被漢族的軟弱所侵蝕。同時隨著漢文化的侵襲,契丹人生活方式逐漸南方化,變得越來越不會打仗了。遼國與金國的戰爭中就有這樣一個典型例子,女真攻打黃龍府,遼國派二十萬大軍帶著屯田工具趕來支援,企圖發展屯田建立軍屯與女真族對峙,這是典型的中原軍隊打法,根本抵擋不住女真騎兵的衝擊,交戰之下士兵紛紛逃跑,大量的農具都留給女真族,金人由遊牧民族變成農耕民族,由這一刻開始了。從契丹佔領燕雲十六州的那一刻起,契丹滅族的命運就註定了,漢族幾千年的文化是極具侵蝕力的,遊牧民族這種落後的生活方式抵擋不住漢文化中舒適奢侈的誘惑,包括後來的女真、蒙古都被漢族同化,這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不可抵擋。

北宋收復燕雲十六州時軟弱無能的表現,讓金人極度輕視,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根。在金國佔領東北地區後,原本打算結束戰爭,與遼國共存。但在此時北宋的出使與遼國的求和使完顏阿骨打認識到他的能力遠不止如此,他也可以成為一代霸主,從此已滅遼為己任。後來北宋與金國的談判中,處處被壓制,逐漸喪失主動權,直至買回燕雲十六州,北宋的表現沒有一絲大國該有的氣魄與能力,這使如日中天的金國野性日益膨脹,他們經歷了戰爭的考驗,也見識到了南方的繁華與軟弱,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前進的鐵騎,滅宋之戰勢在必行。因燕雲十六州,金國摸清了北宋的底牌,有了南下滅宋的信心,終成就一方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