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在三國中,劉備集團顛沛流離,從薊縣一路混到徐州,再佔領荊州,投靠過曹操、袁紹、劉表等。在荊州新野的時候,邀請到諸葛亮出山,劉備終於鹹魚翻身,不就曹操就打起了赤壁之戰,最終敗給了孫劉聯軍。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赤壁之戰後,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迅速攻下荊南(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四郡,然後以荊南四郡作為大本營,在攻取益州,這時候劉備集團士氣正旺,法正建議最終拿下曹操的漢中。此時劉備佔領益州荊州後正在養精蓄銳,關羽卻自主的對曹操發起了襄樊之戰。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主將曹仁準備棄城時,而盟友孫權卻背後捅刀偷襲關羽,呂蒙用計拿下了荊州,斷了關羽的後路,於是關羽進退兩難,最終敗走麥城,不僅丟了城池,更把性命給丟了。對於劉備來說是致命的,即痛失臂膀,又丟了戰略要地荊州、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荊州地處中原的咽喉,四通八達,北聯曹操,南聯孫權,實為戰略要地,要想統一天下荊州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丟了荊州,對劉備集團來說,可以說是統一無望。最重要的是,關羽的死亡,重挫劉備集團的實力。

劉備這次遭到致命的打擊,導致雄心勃勃統一天下的夢想被破滅了,要知道,早年的劉備還能頂得住,那是因為曹操、孫權還沒成氣候,還有機會。但如今,天下三分局勢已定,失敗了,要想翻身就機會渺茫也。

於是劉備對孫權發動了夷陵之戰,名義上為了關羽報仇,實際上想趁孫權還沒站穩,想再次奪回荊州。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關羽死後,劉備對孫權發動戰爭,諸葛亮是同意的,只是劉備夷陵之戰打敗後,諸葛亮說“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這句話並不是指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不對,尚且跟著劉備出征的黃權也沒阻止劉備,只說了“吳人彪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面坐鎮。”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其實他們的建議,只是想劉備不應該親自督戰,要知道主帥親征是很危險的,一旦主帥陣亡,那是滅頂之災,尤其是劉備的蜀漢政權建立之初,一旦劉備險遭不測的話,蜀漢就玩完了。要是當時劉備能派趙雲那樣的大將的話,也不至於命喪白帝城。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而劉備的想法是,想親自督軍,以關羽報仇的名義,讓軍官士兵士氣激昂,迅速攻下荊州,所以拒絕了諸葛亮和黃權的明智建議,於是御駕親征。最終被陸遜火燒七百聯營,六萬蜀漢精銳士兵,幾乎消失殆盡,劉備失敗後倉促逃亡永安白帝城。

東吳的陸遜本可以繼續打白帝城,卻因為永安白帝城的數百名白毦兵,視死如歸般的擊退數萬東吳追兵的進攻,為劉備敗退白帝城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等到趙雲的援軍正向劉備趕來時,陸遜已失去拿下永安的最佳機會,再加上此時曹丕正在調動人馬蠢蠢欲動,陸遜怕被偷襲,於是當機立斷主動退兵。不久後曹魏果然率兵攻打東吳,要是陸遜當時真的去打永安,可能吳國要比蜀國先滅。

故事:劉備奄奄一息在永安,陸遜為何不拿下劉備?原因是一位虎將守著

於是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無奈一病不起,最終死在白帝城。最終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那這個永安白帝城,率領白毦兵的將軍是誰呢?那就是陳到了,如果說羅貫中抬高了趙雲的地位,那麼陳到就是被羅貫中低估的名將。劉備打天下初期,陳到一直跟隨,名位不低於趙雲,冠以忠勇著稱。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陳到一直鎮守永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