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年后提涨薪,但公司财务紧张,一月份工资还没发。如今拿到了两家新offer,涨薪一半该不该跳?

浅色澜海


在疫情之下,拿到两家新offer,并且涨薪50%,真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扫现在裁员、降薪的阴霾。肯定是需要跳槽,不过,在跳槽之前,需要弄清一些问题,以下供您参考。

一、对企业做些基础了解

1、公司最基本的工商情况。

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了解下公司背景、司法风险、公司风险、经营状况、知识产权。

其中公司背景:注册信息、认缴金额、人员规模、参保人数、股权结构等。

2、网上查下,是否有关公司负面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试时候,公司描述的非常好,但是很多信息都不公开,都不透明。

比如,公司明明是单休,但是企业方描述是,最近公司是双休,但是近期1个月内,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按照单休作息来执行。

公司已经拖欠工资很久了,但是公司对外还要持续招聘,并且高新招聘,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一定要檫亮眼睛了。

公司内部管理一片混乱,公司中高层全部是公司的亲戚,七大姑八大爷,企业高薪就完全是为了套取职业经理的价值,然后随即开掉。

公司经常鸟枪换炮,更换马甲,但是同一拨人,这样的企业也要非常小心了。

二、面试时,这样的老板,还是不要考虑微妙

结合将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如果发现以下一些苗头,至于跳槽短时间拿到高薪,也不要考虑了。

(一)不给员工涨工资,光给员工谈理想的;

(二)整天和员工称兄道弟的;

(三)八字没一撇,开口闭口公司要上市的;

(四)企业文化全是情怀、奉献的,

(五)什么都敢承诺,什么都敢保证的;

(六)把自己、老婆或情人的花销拿公司报销的;

(七)成天胡吹白道黑道都有人的;

(八)劝员工借钱给公司或给公司投资的;

(九)让员工给亲友销售公司产品的;

(十)老婆孩子都加入外国国籍的。

当然不局限于以上十条,基本上从以上十条,脑海里都能对号入座出一些公司的影子。说实在有时候看到很多公司外表光鲜,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点对于目前拿高薪的来说,的确是非常要小心。稍不留意,好不容易从一个坑爬出,又掉进了另一个坑里。

对于员工来讲,拉画皮扯大旗也好,忽悠也好,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工资是否有按时发放,并且按照约定的来发放,扯其他的都是无用。

三、薪资涨幅50%,也要看工资基数,和价值贡献。

1、工资基数比较低,不用着急选择,多看看多比较,会有更好的。

且不说两家offer,涨薪都50%,不知道这是个小概率事件,就是20个面试,只有这两个offer;还是大概率事件,面试了2家,两家发offer,且工资涨幅50%。

不过小概率、大概率也好,只能说明以往的工作,工作价值被低估了,比如。

你作为一个新入职企业的员工,新媒体运营岗位,工作3年,工资从最初的3500元,涨到了4000元。

从这个基数来看,3年的新媒体运营岗位,工资涨幅50%,薪资是6000元。但是稍微留心下招聘网站,你就会发现很多公司,在不同城市,新媒体3年工作经验,挂出的岗位薪资都是8000-15000元。你才会发现原来你找到的新工作,原来价值还是被低估,趁着疫情期间,还是可以多投投简历,通过远程视频面试,多面面几家。拥有2份offer在手,心理不愁,在薪资期望时,不妨按照市场平均工资水平来填期望工资。说不定更多惊喜等着你。

2、工资基数比较高,慎重考虑,需要考察工资结构,和实际到手工资。

很多公司挂羊头卖狗肉,工资貌似给的很高,但是拿到手的工资却非常少。

在考虑薪酬的过程中,尽可能在符合公司薪酬体系之下,最大可能的提升自己薪资固定部分占比。 很多企业经常会偷梁换柱,岗位明明是固定结构薪资制,入职后就变成了综合年薪制。

3、关于岗位胜任力匹配程度

有的时候,面试时候,通过短短几个小时的面试,很难看准一个人,同样也难准确评估一个岗位的胜任情况。也摸不清企业开出优厚条件背后,到底看中自己哪方面的资源。

有的用人方动机不纯,为了快速把候选人“哄骗到手”,顺着候选人从业的经历情况,从而达到企业的实际目的。比如企业方从候选人侧面了解到,候选人的表哥是某个项目的负责人,可以通过这个人弄到项目。而实则这个候选人自己蒙在鼓里,以为自己多厉害,殊不知别人只是考虑在试用期内弄到资源后,就一脚把他踢开。

三、原公司提涨薪,财务资金紧张,1月份工资还未发,已经是危险信号,还是早作打算为妙。

现在虽然在疫情的关键时期,都在讲共克时艰,共渡困难。但是摆在面前的是,公司的承诺未断线,并且财务资金紧张,已经拖欠工资。也许这个过程会更久。

从短期来看,面对房贷、车贷、花呗、信用卡等账单下,谁也不能拍拍胸脯的对企业大无畏的说,我放弃工资、我愿意降薪,这叫做道德绑架。

从长期来看,企业如果真的只是资金阶段性的短缺,企业也应该有说法,比如工资什么时候兑现,在关键时期,和员工交底,而不是藏着掖着。如果渡过了危机,工资什么时候进行补发,要给员工吃定心丸。不过这个前提条件也是,老板平时为人非常不错,不会克扣员工工资,并且注重承诺,不是那种忽悠画大饼的,否则说再多,也是无用。

既然考虑离职了,在离职前,必须要针对于拖欠工资,有个明确的发放协议,留有证据和心眼,让新公司协助办理好社保、公积金相关转移手续,以免公司经营不善,真的破产了,后续很多事情就无人办理,导致个人受损失。

综上,有好机会摆在面前,我们不用被道德绑架,檫亮眼睛,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疫情面前,爱护自己,爱护家人,保护家人,不给社会添乱,能够有余力前提下,为这个社会贡献更大的价值。

二胎妈妈@Coco宝贝1126,分享职场那些事和育儿中的小确幸,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