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攝政王載灃在清朝滅亡之後為什麼就突然神隱了?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從滿人建立清政權開始,再到後來的一步步衰亡,為我們充分展現了一個封建王朝由興到衰的過程,而且清朝的滅亡標誌的不只是一個朝代的滅亡,還是中國自秦政權以來封建王朝的終結,這是一股潮流,也是一種大勢。


攝政王載灃在清朝這座苟延殘喘的“大樓”倒塌後,並沒有突然的神隱,而是辭掉了自己所有職位,回到家中過上了退休生活。他在歷史上的記載為“被迫”辭職,但好在當時的載灃已經認清了形勢,沒有去阻擋“民主大潮”,沒有像他的兒子溥儀一樣,為了復清去投靠日本人,去做分裂中國的利器。

年少有為的皇家子嗣

很多人都以為載灃的發跡是因為溥儀的繼位,畢竟沒有細心去研究晚清歷史的人,都只會在宣統年間去尋找攝政王載灃的名字,卻不會去留意還只是醇親王的載灃。在一八八三年的時候,載灃呱呱墜地,劃破天空的一聲聲嬰孩哭泣,便是醇親王府內最大的福音與歌聲。

他是在一八九零年的時候世襲醇親王,在他十八歲時,德國公使因為惹怒了義和團而被殺害,德國藉此事對清廷施加壓力,為了能夠將這件事情處理好,為了緩和兩國之間的“友誼”,清廷選中了載灃,也正是這樣的一次機遇,使得載灃在近代歷史上大展拳腳。

當時德國為了讓清政府體現“誠意”,特意要求清廷派人來訪時,必須要有一位親王級別的人參與,慈禧之所以選中了載灃,一方面因為他是慈禧太后的親外甥,地位和血統的崇高是其他親王不能比的,另一方面慈禧也考慮到了載灃的年齡尚小、血氣方剛,即使到了德國,德人出言侮辱、羞辱,載灃也是可以據理力爭的,畢竟他還是一個十八歲的親王,有著自己的個性,即使是惹出什麼紕漏,清廷也有迴旋的餘地;如果換做的是一個資格、閱歷尚老的親王,在外做事時便會有所顧慮,即使不會對德人的要求妥協,也會在做事時處處考慮,事事考慮,這便會缺少一種果斷,一種性格,難免會使其個人受氣、國家受氣。

果不其然,在醇親王載灃到達德國後,德人要求載灃向當時的德皇行跪拜禮,但是為了國家的尊嚴,十八歲的載灃據理力爭,堅決不向德皇行跪拜禮。此舉不僅使得國內臣民紛紛叫好,也讓德人對中國刮目相看。

因為當時載灃的年齡尚小,所以對於新事物都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洋人國家的神奇,為了能夠一探究竟,他便想利用此次出國訪問德國的機會,一鼓作氣的將德國周邊的幾個國家遊歷一遍,在知道了載灃的想法後,德國當局表示了強烈的反對,並阻止和攔截了載灃想要繼續訪問英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國的想法。

為了不激怒德國,載灃在後來還是妥協了,畢竟他已經順利的完成了慈禧太后交待的任務,如果此時因為自己的私慾而重新得罪德國當局,這是一件划不來的買賣。

正是這次訪問德國的旅程,讓載灃開闊了眼界,並順利的為清政府立下一功,這為他在後來繼續成長、深的慈禧信任埋下了伏筆。

見到自己外甥順利的完成了任務,慈禧太后的心中很是高興,因為一方面載灃的歸來起到了平息德清矛盾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載灃是自己委派的人,他的順利則代表了老佛爺的用人正確,可進一步鞏固慈禧在清廷中的地位。

所以,此次任務的完成,載灃等於是在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地位。

在光緒二十九年的時候,離載灃完成任務已經過了兩年多,他也從原本的十八歲成長為了二十歲。在他剛滿二十歲時,朝廷便將他提拔為了隨扈大臣,三年後又將他提拔為了健銳營負責人、正紅旗滿族都統。

此時的載灃還只是負責軍事上的事物,但是在後來的幾年中,他的位置和權力慢慢地走向了上升的快車道。

載灃分別在光緒三十四年、宣統年間,擔任了軍機大臣和攝政王的重要職位,特別是在宣統年間,載灃的位置可謂是極其重要,一字一句都有著很重的分量。

盛世的皇帝好當,亂世的重臣不好做

在宣統皇帝,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溥儀皇帝登基後,他的父親醇親王載灃擔任了大清朝的監國攝政王,整個王朝的命脈都緊緊的握在他的手中,他同時也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局勢,明白自己接手的是一盤什麼樣的殘局。說句難聽的,如果不是溥儀成為了大清國的皇帝,載灃很可能就不會去做這個監國攝政王,但偏偏溥儀在後來通過葉赫那拉氏太后的懿旨,成為了大清的接班人,自己就更不能再唯唯諾諾的推脫了。

每個人都有一顆登上權力巔峰的心,但就那樣一個危險的局勢而言,載灃的這個位置是不好做的。當年為了剿滅浩浩蕩蕩的太平天國運動,朝廷讓很多漢人回鄉團練,這便導致了中央的權力越來越小,地方的實力越來越大。而在這三年的執政中,載灃一方面想要穩固住國內的形勢,另一方面還是想著將兵權和勢力從地方大吏手中收回。

可地方勢力做大已經是根深蒂固的事情,載灃的努力也是杯水車薪,雖然在後來制約了威脅最大的袁世凱,但最終還是遭到了袁世凱的反撲。

攝政王的神隱和後來

“神隱”的意思是“被神秘的力量藏了起來”,具體指的是一個人從人間蒸發,沒有了音信和去向、不知所蹤等。可事實上在宣統三年後,清朝的基業垮塌後,卸任了攝政王的載灃回到了自家的大院中開始了“退休”生活。即使是在知道“張勳復辟”的行動,也沒有想要去參與的打算和行動。

值得一談的是,在載灃知道溥儀受日本人引誘去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後,很是生氣,不僅不支持溥儀,還不停的規勸其不要聽信日本人的讒言,小心被利用。

在這期間,即使日本人花重金想要收買這位前朝攝政王,可載灃就是不為所動。

在一九五一年的時候,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攝政王,大清的最後一位權臣在北京病故,享年六十八歲。


木劍溫不勝


載灃對時局看開了,自然也就神隱了。


慈禧死前,指命載灃為攝政王。她的此舉是因為她深知,滿清要想活繼續下去,改革就不能停。起碼錶面功夫不能停。而載灃之所以被慈禧選為攝政王,恰恰就是因為他是皇族內的開明派,出國洋,見過世面,心向西化改革,是保皇派和維新派都能接受的人。

按照載灃原有的想法,他上臺之後,要仿效德國的軍政模式,在保留八旗親貴、地方大族的前提下,開議會、並頒佈憲法。然後由他居中調節,平衡八旗子弟與江南豪紳的利益。走一條德國式的立憲道路。

如此一來,大清江山可以保住了。起碼是暫時的保住了。

然而,載灃的思路雖然挺好,但當時的八旗親貴不認同他的主張。

在頑固派看來,大清君主立憲了,皇帝還是皇帝,載灃可能不是攝政王了,但也極有可能是宰相。而自己呢?雖說地位還在,但誰能保證待遇不會削減?所以這幫頑固派就不配合,並不斷給載灃施壓。

當時的載灃只有26歲,沒有根基,他的實力註定了他必須要依靠八旗貴族的支持。此時他沒有壯士斷腕的魄力,既想在八旗子弟和漢人豪紳之間找平衡,可又怕漢人豪紳並不買他的面子。

於是,他就幹了一件蠢事——巴結眼前的八旗子弟,大開歷史倒車。



載灃的立憲思想,本來也不是什麼很激進的主張。畢竟他學習的德國、日本式立憲,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專制的立憲國家。而他又大開歷史倒車,破壞立憲,得罪漢人利益,這就導致大清這艘破船是徹底沒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黨起義。一個月後,大半個中國全部造反。

為了鎮壓革命黨,載灃聽取了八旗貴族們的意見,即不啟用袁世凱,用滿洲正白旗出身的蔭昌率領北洋軍前往湖北鎮壓起義軍。

然而大清滅亡在即,北洋軍都不願意為清室賣命。於是最終,載灃只得舔個大臉,又把袁世凱請回來,讓他擔任湖廣總督,負責剿滅革命黨事宜。

但袁世凱與載灃有仇,並且袁世凱也不想再為清政府賣命。因而袁世凱回朝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載灃趕下了攝政王位。


1911年12月6日,載灃辭去攝政王位,退歸王府。此後,他就不管閒事了。

他覺得把天鬧翻了,也與他無關。

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的記載,載灃回家後,便對福晉瓜爾佳氏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言談舉止之間,完全沒有灰心喪氣的表情(瓜爾佳氏是溥儀的生母)。而瓜爾佳氏被載灃不要臉的輕鬆神態氣得痛哭了一場,後來告誡溥任:“長大了萬不可學阿瑪那樣!”(慫包樣)

這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從載灃後來的做事風格上來看,應該有點譜。

搞倒載灃後,袁世凱採取又打又拉策略,在逐步穩住南方革命黨後,跑回北京逼宮,逼溥儀退位。

面對袁世凱的逼宮,八旗權貴怒火中燒。比如恭親王溥偉當時就拉攏良弼﹑鐵良、載澤和毓朗等人結成宗社黨,暗中制定了兩個策略:反對宣統皇帝退位,立憲是南北談判的底線;袁世凱敢逼宮,就刺殺他。

按照他們的計劃,只要袁世凱敢不軌,就刺殺他。然而由毓朗和載澤出面組閣,由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他們率禁衛軍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



然而,裝叉是美好的,真的要玩命時,這幫八旗親貴全慫了。

袁世凱聽說了溥偉等人的計劃後,很快就通過汪精衛的引線搭橋,找到了京津同盟會分會的負責人,暗示他們,可以暗殺阻撓共和的宗社黨首腦,自己不阻攔。

於是就在溥偉密謀暗殺袁世凱的前幾天,同盟會派出殺手彭家珍,炸死了反對共和的宗社黨首領良弼。一時間,滿北京城的八旗權貴全嚇尿了,紛紛舉家逃命。

此事件後,儘管溥偉等少部分人還在歇斯底里的反對退位,但在隆裕太后的主持下,溥儀還是於1912年2月12日,在絕大多數八旗權貴的惶恐不安以及一少部分人的憤憤不平中,宣佈退位。

溥儀退位後,載灃很滿意。他覺得《清室優待條件》還不錯。現在的衣食無憂,很符合他的生存之道。(載灃是鐵帽子王,每年的年俸加養廉銀是五萬兩,這筆薪俸在民國建立後,也照付不誤)

但是頑固派們對現狀很是不滿,比如溥偉就嚷嚷:“只要有我溥偉在,大清就不會亡!”

不過面對北洋軍的壓力,溥偉卻並沒有殺身成仁。他吹完牛皮後,就逃到了青島,企圖勾結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東北發起滿蒙獨立運動,並在東北復國。

面對溥偉這些跳樑小醜們的行為,載灃的心是真的累。昔日他主張改革,可這幫人都反對改革。現在大清被玩沒了,他們又打算勾結外國勢力復辟。這讓本來就委屈,而且不喜歡擔責任的載灃很是惱火。畢竟把北洋系逼急了,留在京城的八旗子弟的安危誰能保證?

這不是害人嗎?

為了維持現狀不變,載灃的政治主張是一概不摻和。誰搞復辟,他都不摻和。而他的這一主張也得到了很多怕事的八旗子弟,比如當時的克勤群王晏森、禮親王世鐸、鄭親王昭煦、順承郡王訥勒赫的支持。

這幫人在清朝滅亡後,都是不問政事,坐吃山空,每日虛度光陰。

民國六年(1917年),張勳進京,擁戴溥儀復辟,有很多假模假樣不問政事的八旗子弟覺得皇帝是真的復位了,紛紛參與復辟。


可載灃看得很清楚,他認為張勳就是個跳樑小醜,北洋系再怎麼內鬥,實力還在。所以他對“丁巳復辟”這一事件的評價就是兩個字——“胡鬧”。堅決不參與。

後來,溥儀潛往東北,很多人都支持,但載灃認為這是自投狼窩,凶多吉少,持堅決的反對態度(載灃的兩個兄弟,載洵和載濤也堅決反對)。不過溥儀不聽載灃之言,最後還是去到東北當了日本人的傀儡。

溥儀到東北建立滿洲國後,曾多次要載灃全家搬去,把前景說得一片光明,日本方面也屢次派代表來北京勸說載灃遷往長春,但載灃總是堅決拒絕。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溥儀又一次邀請載灃赴東北。這一次載灃想看看溥儀在東北到底混的怎麼混的怎麼樣,於是就帶著小兒子溥任一起去到了長春。

在長春待了幾天後,載灃氣的要死,他親眼看見溥儀處處受制於日本人,以及關東軍飛揚跋扈的樣子,很是痛心。於是他就對溥任說,像溥儀那樣給人當傀儡有什麼好處?連石敬瑭都不如!你千萬不能學他。

後來,載灃就裝病不吃東西,逼溥儀送他回北京。溥儀怕出事,就只得讓載灃回去了。

回北京後,載灃憂心忡忡,缺乏信任感,把溥任和兩個女兒韞娛、韞歡留在身邊,生怕他們被特務拐走了。

後來溥儀知道了這件事,就評價載灃是一個“無能的也不想承擔那麼多重責任的結巴”。

總的來說。很多人都曾經評價載灃,說他不適合做攝政王,是身不由己地被慈禧臨終推上監國攝政王的高位的。溥儀也說過,說他做事沒擔當。載灃的這種安逸心態,可能就是他在辭去攝政王后,一心隱退的原因吧。


Mer86


攝政王載灃的神隱,首先是他本人對八旗權貴的徹底失望,這一點在清朝準備立憲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而其次,攝政王不在過問政事,這才能保證袁世凱為首的北洋集團,對滿清權貴徹底放心,從而不會再行斬草除根之策。

從種種方面來看,當時的載灃,確實是一個比較清醒的人,同時他也明白天下大勢。所以為了保護滿清權貴、八旗子弟,他只能當個閒雲野鶴。

很多人不知道,在辛亥革命爆發前的一年時間裡,攝政王載灃是有決心立憲的。當時國會都已經開起來了,基本改革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問題是當時的八旗權貴,確實公開的反對攝政王載灃的做法,理由自然是反對改變祖宗那一套,實際上他們確實害怕權力和特權流失。

因為當時載灃,參考的日本和德國立憲,從大的方面來講。這種立憲就是首相是中間人,權力基本要被卸去,實現三權分立。



所以權力基本要回到漢人集團手中,畢竟當時朝堂和地方,基本是漢人集團在主事。八旗權貴們不能接受這樣的立憲。

他們認為載灃走的是一條死路,因為交出權力,誰也不能保證幾十年之後,滿清權貴會不會被踢出去,會不會被審判迫害。


這就導致攝政王載灃的立憲努力成為不可能,而載灃也沒有能力去取得南方世紳的支持,也得不到新興知識分子的支持。

所以載灃這位出過國,明白清政府不改革必亡的攝政王,也就無奈的選擇繼續做著形式上的立憲。直到辛亥革命爆發。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載灃將袁世凱請了回來,交出了大權。回到家便說從此朝堂上的事,他都不過問了,他就在家裡抱孩子。

事實上當時的載灃,為了保證革命後滿清權貴們的安全,還是做出了不少努力,最大的努力就是一直堅持不出山,張勳復辟的時候,他一句胡鬧懟之!


小司馬遷論史


這個王爺不一般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臨終前,指定了大清王朝的繼承人,將愛新覺羅·載灃的長子,年僅3歲的溥儀過繼給同治帝載淳,和光緒帝載湉,一人祧兩房,繼承皇位,為宣統帝。

作為溥儀的實際親生父親,愛新覺羅·載灃被指定為監國攝政王,代理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大清王朝最後三年實際的統治者,掌舵人。

這位載灃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祖父是道光皇帝,他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他的二哥是光緒帝載湉,同治帝載淳是慈禧和咸豐帝唯一的兒子,同治帝沒後,傅儀過繼後,就成了老佛爺慈禧的孫子。

有了這麼多層關係,載灃既是皇室正統,又是慈禧的孃家侄子,更是小皇帝傅儀的親生父親,所以在傅儀登基後,年僅25歲的載灃就成了攝政王。

因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載灃的政治生涯是火箭式上升。7歲就襲封醇親王,18歲就作為光緒皇帝的特使,奔赴德國,圓滿完成“道歉”的任務,大方得體的政治表現,獲得慈禧的肯定。兩年後提拔為隨扈大臣,擔付京城守衛重任,官居一品大員。23歲授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成為全國權力中心——軍機處的一名年輕的實習生,前途不可限量。

攝政上位收兵權

兒子傅儀上位,載灃成了攝政王,自然要為兒子能坐穩江山買命。傅儀上位時,也是大清帝國風雨飄搖之際,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高層的權力平衡被打破。

載灃屬於皇室的少壯派,他出手的第一招就是抓軍權。此時最大的軍權掌握在陸軍部尚書鐵良手中,但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雖然不直接掌握兵權,但在軍隊中影響力不可小視。鐵良是皇族,暫時可以不動,但袁世凱是漢人,他的北洋集團勢力很大,被許多皇親貴族視為“當世之曹操、劉裕”,慈禧在世時鎮得住,現在慈禧不在了,此人必須除掉。

而且醇親王載灃據說和袁世凱有過節,一次會議上,甚至掏出手槍直抵袁世凱胸前大聲說:"爾如此跋扈,我為主子除爾奸臣!"經奕劻勸解,方才作罷。

按照載灃的意思本是要處死袁世凱的,奈何袁世凱的北洋軍直接示威,加之總理大臣奕劻和張之洞勸阻,也怕引起兵亂,被迫放棄了殺死袁世凱的念頭,袁世凱也識趣,自稱足疾,交出職務,回河南老家養病了。

接下來就是將鐵良外放,逼其交出兵權,然後安插載洵、載濤、良弼等自己的少壯派勢力,這樣基本穩定了局勢。

與袁鬥法終失敗

此時,全國革命思潮風起雲湧,在朝廷內部,要求革命,實行君王立憲制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為維護清王朝統治,載灃不得不重新啟動"預備立憲",至1911年5月,進步實質性一步,裁撤軍機處等機構,公佈所訂內閣官制,組成新內閣。由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在13名國務大臣中,漢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滿族8名,其中皇族又佔5人,被譏為"皇族內閣",名為改革,實為集權的目完全暴露,引發了朝野上下強烈動盪。

在此背景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風暴已成燎原之勢,波及全國,清廷已是岌岌可危。為了鎮壓革命,載灃病急亂投醫,不得不請袁世凱出山。

求到袁世凱頭上不了,形勢就不再由載灃主導了,在老謀子袁世凱面前,年輕的攝政王載灃的確是嫩得點,或者說顯得過於軟弱。

經過幾番討價還價,袁世凱被清廷任命為欽差大臣,節制湖北水陸各軍,同時在袁世凱的要求下,載灃宣佈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至此,袁世凱才派兵攻打武漢革命軍,奪取了漢口,然後北上,組成漢人佔多數的新內閣,迎合革新派的呼聲,博得上全國更大的聲名,從而掌握了清王朝的軍權大權。

形勢比人強。心灰意冷的監國攝政王載灃闇然卸任,結束了他短暫且備受煎熬的三年當國生涯,退歸藩邸,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載灃的下野,直接把年幼的宣統皇帝推到了老謀深算的袁世凱面前,結果可想而知。在袁世凱的政治操縱下,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宣統帝溥儀宣告退位。

平淡歸隱保聲名

載灃作為攝政王,為了清王朝統治,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努力過,並非後人所指責的無能王爺,只不過他一心想維護清王朝統治和皇族權力,排斥漢人官員,皇室成員又不堪大用,清廷的倒臺是大勢所趨,不是他載灃所能挽救的。

看清形勢的載灃,比較識時務,沒有眷戀權力,辭去攝政王之職後,從此不再過問政治,不參與遺老遺少的復辟活動,更是對傅儀甘心當日本的傀儡,建冰冷偽滿洲國非常不贊同。

離開了權力中樞後,載灃為什麼神隱起來,過著沒聲音、沒圖像的生活呢?掌心覺得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他本是個想過平淡生活的人。

作為八旗子弟,不用奮鬥就可以過著無憂無慮、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還要哈自行車呢?

提籠架鳥,呤詩作畫、唱個戲,聽個曲,什麼的。載灃雖然當了攝政王,但骨子裡也和其他八旗子弟一樣的,沒有奮鬥的動力,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個王爺而已。而且他本人也是為人寬厚,謙虛和藹,對世事看都是很淡然。

據說,他對待自己的親戚本族的慶弔大事,也只是露露面,寒暄幾句,便趕忙起身告辭。

當攝政王,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的,能退出權力中樞,遠離政治旋渦,正好迴歸本心,過自己平淡的生活,好事一樁。

二、他對政治權力沒多大興趣。

生在皇家,免不了與權力打交道,而且由於身處核心層,所以知道政治權力的險惡。所以當慈禧太后下決心,把他的兒子溥儀養育在宮中,準備接皇位時,醇王府不是高興,而是頓時大亂,如上刑場般哭聲一片,載灃是哭喪著臉,溥儀的祖母老福晉更是暈厥。

為什麼?政治太兇險。他的二哥光緒帝,還有同治帝,不就是在政治的旋渦中窩囊地死去的吧,大清國有慈禧這樣的能幹女人撐著,讓她們去弄權吧,幹我什麼事。

正如溥傑在《父親醇親王載灃》中所描述的那樣:我父親雖然成了國家擁有最高權力的人,可是他是個老實人,也和我祖父一樣,都是把權力看得較淡。所以當載灃辭去攝 政王后,高興地對家人說:“從此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權力的徹底喪失,反而使得載灃從此灑脫,心安理得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三、他的思想相對比較開化。

畢竟比較年輕,而且出個國,留過洋,18歲那年的德國之行,讓載灃得以大開眼界,感受到了世界的變化,所以他能表現出了祖先們無法想象的寬容和豁達。據說載灃對西方的科學技術非常感興趣,他是第一個穿西服,剪辮子的王公,首先使用汽車、電話,一直被視為晚清的新派人物。

應該說載灃對清王朝倒臺,革命大勢不可逆轉,看得是非常清楚的,他後來也沒有主張武力鎮壓革命,沒有站出來反對宣統皇帝“遜位”,遺老們搞復辟活動,他始終沒有積極參與,說明他的思想是比較開化的,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特別是在“滿洲國”問題上堅持不去東北,充分表現了民族氣節,政治膽識和魄力,保住了晚節。

據說,載灃的父親老醇親王曾給子孫們留下了一幅家訓聯: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綜觀載灃的一生,看來他是讀懂了父親家訓的。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清朝有兩個攝政王,一個是多爾袞,而另外一個就是載灃了,而載灃是做為溥儀之父,所以才成為攝政王的。

公元1894年,德國公使克林德被義和團所殺,所以清朝得派人去德國道歉,最後選中了醇親王載灃,因為他是光緒皇帝的弟弟,也是慈禧的外甥,這樣才得比較有誠意。

公元1901年,載灃出訪德國,見了外國的很多新鮮事物,對西歐的發達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公元1908年,慈禧與光緒接連去世,溥儀成為宣統帝,載灃成為攝政王,載灃本想除掉袁世凱,但是段祺瑞帶兵入北平,載灃只能放棄殺袁世凱的想法。

公元1910年,汪精衛預謀刺殺載灃,但未成功。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公元1912年,隆裕太后宣佈清帝退位。

溥儀退位之後,載灃一直很低調,公元1917年,張勳帶著他的辮子軍復辟,載灃完全不參與,後來溥儀前往東北,他也表示反對,溥儀多次次載灃入東北,都被載灃拒絕,在公元1934年,載灃到東北,呆了一個月又回到北平。

後來,載灃還把自己的醇王府賣掉,一直到公元1951年病逝,總的來說,在清朝滅亡之後,載灃就一直很低調,不參與各種事情,因為他很清楚,清朝再也沒有任何機會和可能了。

載灃購買過地球儀,天文望鏡,在他的日記裡,還出現過紀錄觀察哈雷慧星,還有日食與月食,他還使用汽車,打電話,穿西服,喜歡照像,還喜歡數學。

載灃喜歡一成不變,所以下人們的請示,他都說,照例即可,完全不變。

載灃為人謙虛,和藹可親,不怎麼喜歡說話,都是別人說,他做為一個傾聽者,別人來醇王府,他也基本不留飯,親戚辦櫃事,他也去露個面,然後說兩句,就走人了。

所以,性格使然。


歷史簡單說


1908年11月,執掌大清王朝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在臨終前,下旨將載灃的長子、年僅3歲的溥儀過繼給同治帝和光緒帝,一人祧兩房,繼承皇位,為宣統帝。載灃的爺爺是道光皇帝,父親醇親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二哥是光緒皇帝,兒子是宣統皇帝。

載灃7歲襲王爵,德國要求清政府必須派人到本土為被殺的公使克林德道歉,這種屈辱的事情自然無人願去,年僅18歲的載灃自告奮勇出使德國,在德國期間拒絕向德國皇帝行跪拜禮,同時圓滿完成“道歉”的任務,大方得體的政治表現,獲得慈禧的肯定。

載灃在德國期間,深受觸動,促成他以後走普魯士君主立憲的道路的決心,還對西方的科學技術產生濃厚興趣,成為第一個穿西服,剪辮子、使用照相機、汽車、電話的王公,被視為晚清的新派人物。

作為溥儀的實際親生父親,26歲的載灃被指定為監國攝政王,代理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大清王朝最後三年實際的統治者,掌舵人。作為攝政王,他的上一任是清初時期率領清軍入關時的多爾袞。

載灃上臺後首先剝奪漢族將領軍權,第一個目標就是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袁世凱雖然不直接掌握兵權,但他的北洋集團勢力強大,被滿清皇親貴族視為“當世之曹操、劉裕”。不料老奸巨滑的袁世凱早有準備,命段祺瑞藉口平息南苑兵變放了幾炮恐嚇清廷,這讓載灃明白,袁世凱動不得。動,則天下大亂。此時袁世凱請辭的文書恰好送到,面對送來的臺階,加之總理大臣奕劻和張之洞勸阻,最終載灃只能放袁世凱回河南老家養病。

面對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高層的權力平衡被打破。全國革命思潮風起雲湧,在朝廷內部,要求革命,實行君王立憲制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

1909年,載灃決定實行憲政改革,他想仿效德國的軍政模式,保留八旗親貴、地方大族的前提下,開議會、並頒佈憲法。然後由他執掌大局,平衡八旗子弟與江南豪紳的利益。

在經過近兩年緊鑼密鼓的籌備之後,1911年5月,裁撤軍機處及舊內閣等機構,成立責任內閣,由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在13名國務大臣中,漢人4名,蒙古旗人1名,滿族8名,其中皇族又佔5人,新內閣被譏為"皇族內閣",遭到了全國人民的一致指責,認為是換湯不換藥的欺騙行為,皇族內閣讓漢族官僚心灰意冷,本在崩潰邊緣的清廷,更因此事雪上加霜。

此前張之洞曾對載灃說過,時下滿清已經無力統治中國,只能藉助漢族官僚來維護,當務之急是保持漢族和滿族的政治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後果不堪設想,可惜年輕的載灃沒有看懂,他大開歷史倒車,侵犯漢人利益,這讓大清這艘破船是徹底沒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載灃命滿洲正白旗出身的蔭昌率領北洋軍前往湖北鎮壓起義軍,但最為精銳的北洋六鎮根本就不聽調遣,革命風暴已成燎原之勢,很快全國15個省份脫離清朝獨立。

明知是引狼入室,但已走投無路的載灃也只能請袁世凱出山,經過幾番討價還價,1911年11月1日,在滿足袁世凱任內閣總理大臣等一切條件後,袁世凱才派兵攻打武漢革命軍,奪取了漢口,然後北上,組成漢人佔多數的新內閣,從而掌握了清王朝的軍權大權。

1911年12月6日,29歲的載灃辭去攝政王位,結束了他短暫且備受煎熬的三年當國生涯,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記載,載灃回家後,便對福晉瓜爾佳氏(溥儀生母)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載灃當攝政王,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的,能退出權力中樞,遠離政治漩渦,正好迴歸本心,想當初慈禧準備讓兒子溥儀繼承皇位時,醇王府不是高興,而是頓時大亂,如上刑場般哭聲一片,載灃是哭喪著臉,溥儀的祖母老福晉更是暈厥。

袁世凱在南方革命政府和滿清政府之間兩邊討價還價,賺取差價。最終在得到孫中山“只要清帝退位就能當民國大總統”的承諾後便跑回北京逼宮,逼溥儀退位。

面對袁世凱的逼宮,八旗權貴恭親王溥偉等人結成宗社黨,準備刺殺袁世凱,由毓朗和載澤出面組閣,由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他們率禁衛軍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但袁世凱卻先下手為強,先除掉了宗社黨首領良弼。

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宣統帝溥儀宣告退位。

溥儀退位後,載灃對《清室優待條件》相當滿意,每年可以領取5萬兩銀子,從而衣食無憂,符合他的生存之道。

溥偉叫喊:“只要有我溥偉在,大清就不會亡!”而後逃到了青島,企圖勾結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東北發起滿蒙獨立運動,並在東北復國。

載灃如隱士一般淡出江湖,哪怕在復辟口號聲震天動地的那些年,他依然冷靜地選擇安靜,不再為任何事情傾心。

1934年,載灃在溥儀多次盛邀之下遠赴東北,見溥儀受日本人操控極其不滿,大罵溥儀連石敬瑭都不如,後裝病得已返回北平,載灃沒有住進原來的醇王府正宅,而是住進了西側的王府花園。

新中國成立後,載灃參加了第一屆政協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感受頗深,先是將醇親王府出售,用於支持國家教育發展,後來又將魏家衚衕46號貢獻給了政務院以作辦公。

1951年2月3日,載灃因糖尿病併發尿毒症去世,享年68歲。

總而言之,載灃對清王朝盛極而衰、革命大勢不可逆轉,看得是非常清楚,所以他沒有主張武力鎮壓革命,沒有反對兒子退位,沒有參加滿遺老的復辟活動,說明他思想開明,能順應時代潮流,特別拒絕日本人利益誘惑,誓死不為日本人工作,表現了民族大義,政治膽識和魄力,保住晚節,這點必須值得肯定。


美麗青春您真痘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載灃,愛新覺羅·載灃(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號靜雲,晚年自號書癖,改名載靜雲,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父,清朝宗室,於宣統年間任監國攝政王。

載灃生於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拒絕德皇跪拜要求,堅持大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民國十七年(1928年),遷往天津幽居,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並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之後返回關內居住。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風寒,於2月3日病故。



載灃作為溥儀的父親,在溥儀繼位時被慈禧任命為監國攝政王,與隆裕太后共同輔佐溥儀。由於隆裕太后在國政大事上向來沒有主張,所以他成為宣統年間,實際的掌權人。隨著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風暴瞬間席捲中國。眼見各地紛紛獨立,清廷更是岌岌可危。無力應付局面的載灃,只得把軍政大權拱手讓給曾被他罷斥回籍的袁世凱。同時解散皇族內閣,並辭去了監國攝政王的職務。儘管清廷滅亡是大勢所趨,但心有不甘的滿族遺老們,卻將責任歸結到載灃和溥儀身上。罵他們父子庸碌無能,軟弱窩囊,是葬送大清國的罪魁禍首。載灃對這些聲音不理不睬,閉門謝客,看書畫畫。還納了側福晉鄧佳氏,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身為監國攝政王時,載灃的歲俸是銀15萬兩;歸政退居藩邸後,減為親王歲俸5萬兩。清帝退位後,這5萬兩銀從民國支付給清室每年400萬元的優待費中撥給。隨著民國拖欠和停止支付優待費,醇親王的歲俸等也沒了來源。天長日久,載灃家的生活水平逐漸下降。此外,由於嫡福晉、榮祿的女兒瓜爾佳氏花錢大手大腳,昔日的醇親王府不得不變賣古玩和田產度日。據溥儀回憶:“母親花起錢來,使祖母和父親非常頭痛,簡直沒辦法……每次俸銀到手不久,就被母親花個精光……花得我祖母對著賬房送來的賬條嘆氣流淚,我父親只好再叫管事的變賣古玩、田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好在載灃頗能安貧樂道。金毓章回憶載灃的吃穿用度很簡樸:早點主要吃玉米渣粥、白米粥、燒餅、炸圈、煎雞蛋、小鹹菜等;正餐很多時候吃片湯、麵條,一頓飯頂多兩三個菜;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從天福號等買點爐肉、丸子熬白菜等。


當然,載灃偶爾也會帶全家人到外邊飯館打打牙祭,他最愛吃的燴蝦仁是必點的。他愛吃的涼拌西紅柿也會出現在餐桌,只是糖尿病在身,更多的時候是將西紅柿去皮去籽切片後沾醬油吃。至於奶捲、奶酪等滿族食品,也是載灃所鍾愛的。金毓章童年時候,載灃曾坐黃包車帶著他一起去地安門吃奶捲、奶酪,“那份醇厚,彷彿至今還在唇齒之間留香”。

退休後在北京的這幾年,載灃過得很安逸,對於載灃來說,他對政治根本不感興趣,王府裡的家事,他也從不過問,以至於家裡的僕人也不買他的帳,都聽“奶奶”(溥儀母親)的。載灃十分喜歡文學,每天必讀《資治通鑑》,在炎熱夏天的晚上,載灃便領著孩子在院子內,指著天空,給孩子們講解宇宙中的星辰,把看到的天文氣象比如日食、月食的圖形用工筆畫下來,記在每天的日記裡,每天的生活便是讀書、陪孩子,可以說這幾年載灃的生活很幸福。

幾年後,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遷往天津靜園。不久,載灃也攜一家老小來到天津,一家人在天津過起了隱居生活。載灃將三個子女安排到天津的耀華學校讀書,為了不引起人注意,載灃還將三個子女都改名姓金,並要求孩子們在學校要低調,不要跟別人講自己的身份,放學之後立刻回家。這所謂的貴族學校,很多孩子都是專車接送,載灃的孩子只能自己坐黃包車上下學。在報裝住宅電話時,載灃擔心外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在電話簿子上登記了“王公館”幾個字,商店往他家裡送東西,也只知道那裡是“王公館”。載灃每天待在家裡讀書看報,很少外出,尤其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經常同他有來往的只限於溥儀和有限的幾家至親。



1939年,因為天津發大水,載灃帶著全家人返回北京。令人意外的是,回到北京後,全家人沒有遷進醇親王府,而依照載灃的吩咐搬入王府西側的花園內生活。他們辦起一所小學,校址就設在醇親王府的淨業寺舊址,載灃出任學校董事長,小兒子溥任為校長,七妹金志堅則擔任授課教員。一時,醇親王府附近普通百姓的孩子,紛紛走入這所新辦的小學。

1949年,新中國成立,載灃起先還擔心新的政權建立後,會不會對他們這些皇族遺老們進行清算。然而他不久就發現,政府對他們不僅沒有人身攻擊,經濟打壓,反而對他們處處尊重,並在生活上給予了許多幫助。 載灃對政府的行為大為感激,於是也積極地投身於新北京建設的大潮中。他先是支持國家教育事業,將住了一輩子的醇親王府和花園都半賣半送給了國立高級工業學校。隨後他又將所藏多年的珍貴書籍全部贈送給了國家。 1950年8月,載灃在得知溥儀在撫順戰犯所裡接受勞動改造後,長舒一口氣。 1951年2月,老病纏身的載灃病重,醫治無效,溘然而逝。


大老二爺


清朝歷史上共有兩位攝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較熟悉,清太宗皇太極之弟攝政王多爾袞。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生父攝政王載灃。




愛新覺羅.載灃,清朝宗室,清宣宗道光皇帝之孫,醇親王奕譞第五子,德宗光緒皇帝異母弟,宣統皇帝生父,宣統年間,出任監國攝政王。

載灃的父親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其大福晉是慈禧的胞妹,奕譞也就成了慈禧的親妹夫,因為這一層關係,在同治帝無子病逝後,慈禧選擇了奕譞之子載湉繼承帝王,而載灃則承襲了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光緒年間,載灃深受光緒帝的信任和重用,出任軍機大臣執掌軍國大事。



光緒三十年(1908年)十一月,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同時病危,慈禧太后於福昌殿病榻前急召軍機大臣載灃、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內務府大臣世續等人入內商議立嗣,在慈禧的力主建議下,以醇親王載灃三歲的長子溥儀,過繼給同治帝和光緒帝為子,一人祧兩房,繼承皇位,並由其生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主持朝政 。

載灃監國期間,曾計劃殺死“牆頭草”袁世凱,但遭到了手握精銳的袁世凱心腹段祺瑞的阻擾,殺袁計劃不得不取消。年輕的攝政王載灃很想有一番作為,但此時清朝的統治早已是風雨飄搖,特別是不能剪除袁世凱已至於養虎為患。宣統二年(1910年)載灃遭到革命黨汪精衛等人的密謀暗殺,不過暗示被提前發現並沒有成功。



載灃監國攝政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然而就是這三年時間,清王朝的統治已經是危如累軟。宣統三年(1911年)南方爆發武昌起義,革命風暴波及全國,載灃再度起用袁世凱,但也無濟於事,反而使袁世凱再一次抓住機會掌握了清朝軍政大權。自知無力迴天的載灃卸任監國攝政王,再一次以醇親王的名義退居藩邸。結束了他三年備受煎熬的監國生涯,就此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失去了載灃這個依靠,滿清皇族也是分崩離析各保前程,只剩下小皇帝溥儀和隆裕太后孤兒寡母 ,清朝滅亡只是旦夕之間。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袁世凱在保證給予清室優待的條件下,由隆裕太后升殿召開最後一次御前朝會,頒佈清帝退位詔書,清朝的統治宣告結束。



載灃是一個明事理,識大體的人。早在卸任監國攝政王后,他便深居王府,閉門謝客不問政事。清朝滅亡後,載灃的心態很平靜,也從不參與復辟活動,從心理上他已經接受了清朝滅亡的事實,相反的,他對兒子溥儀卻極為不放心,生怕他受人蠱惑走上不歸之路。

溥儀在天津被日本人接往長春就任“偽滿洲帝國”皇帝后,多次派人找載灃要他攜全家搬到長春住,溥儀天真的以為日本人這是幫他在東北重新復興大清帝國,但是雖遠離政界的載灃卻洞察到日本人只是藉由溥儀來控制東北,全家人去長春極有可能陷入圈套,身陷囹圄不說,還會落得任人宰割的下場。1934年載灃隻身赴長春見溥儀,父子兩人聊敘親情後即匆匆返回北平。



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載灃基本上就沒有離開過醇親王府,為人極為低調,真的稱的上是神隱無跡。1951年2月3日,載灃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這個見證了那一段波瀾起伏歷史的清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族,其一生非常值得我們肯定,在民族大義,國家榮辱面前,載灃表現出了他堅定的民族氣節。在卸下監國攝政王身份後的載灃,所追求的也不過是一世無憂、恬靜安逸的普通人生活。


大國布衣


他放棄了世界,或者說他放棄了八旗子弟,放棄了清政府,只願意歸隱,當一個老實巴交的人,安安穩穩的過這一生。

說起這個攝政王載灃,其實說實話,本人的性格和他還真的很像,可能也有一些同病相憐吧。

這是一個什麼人呢?老實巴交的人,沒有任何野心,也不想去做什麼大的事情,只想一輩子平平穩穩的過日子,結果這個時候天降大任,或者是被逼無奈之下,上臺去管理事情的時候,願意付出一切去盡心盡力的去辦事情,等到所有的人都出來指責他,他就放棄了世界!

溥儀也曾經說過自己的這位老父親說,他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上臺純粹就是逼不得已,本來光緒帝的死就存在著很多的疑問,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怎麼可能死在一個老太婆的前面?那當然,誰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包括他的弟弟,也許等到自己二哥死的時候載灃,估計在那裡擔心,說自己會不會被抓去當皇帝,結果是自己的兒子。

被逼無奈,只有上臺,在皇帝位置上面坐著的是自己的兒子,整個大清王朝保護的是她八旗子弟的利益,面對如狼似虎的朝中大臣,以及海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革命浪潮,載灃指能夠站出來替自己還未成年,還沒有懂事的孩子遮擋風雨,出於一個父親,出於一個族人,他都必須站出來,更何況整個大清王朝此時也沒有其他的人敢站出來接這個爛攤子。

載灃也就一直在努力替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繼續續命,一方面抓緊兵權,另一個方面組建朝廷內閣,(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為整個大清王朝說的不好聽一點兒,上躥下跳,竭盡全力,死命的再保這個清王朝,結果呢,自己幾乎就是用性命威脅退下去的,袁世凱被其他人用轎子又抬回來了!一瞬間,彷彿就下天下都離我而去一樣,袁世凱回來又要全力,等於和自己在分權,這種情況之下,載灃自然就對自己死命保護的這個大清王朝感到心寒。他有眼光,有能力,他留過洋,而且也看透過整個時局,可這有什麼用,整個朝堂內部,就他一個人努力又有什麼用?

在大清王朝還存在於世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放棄了這個王朝了,更何況他倒臺了以後呢?本來說實話,溥儀作為她的兒子,可能他還會去管一管,但是這個人又是一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日本人曾經對她進行招降,可他就是不願意去,後來新中國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也站出來幫助當時襁褓之中的新中國政府,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這一點也並不為過,但是偏偏自己的孩子架不住權力的誘惑,自己到東北給日本人當鷹犬,八旗子弟價值觀的不同,造成了載風如同一個鶴立雞群一般的人,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做了什麼事情,也沒有人能夠理解這個人究竟在想些什麼,這種孤獨感確實是會讓一個人拋棄世界。


漩渦鳴人yy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給他貼兩個標籤。分別是,胸無大志,識時務有眼光。這兩個標籤跟他後來的“神隱”關係密切。

先後說說胸無大志這點,周總理曾經評價載灃,說他迫不得已做了監國攝政王。其實正是由於是迫不得已,慈禧反而就非他不可。這個人並沒有多少野心。這點跟他父親奕譞很像。奕譞大兒子當了皇帝,他自己卻大半輩子安分守己,清靜無為過安生日子,在被逼退位後,載灃回家對老婆說,從今天起,終於可以回家抱孩子了。他老婆卻聞聲大哭。正是因為這種胸無大志,他從攝政王的位子退了之後,安心過起了安穩日子。


還有就是識時務、有眼光。載灃作為一個政治家,有著敏銳的嗅覺,對於局勢的判斷很有預見性,比如辛亥革命爆發後,他認為“不用袁世凱指日可亡,如用袁世凱或可不之”,這個判斷基本上是準確的。還有清帝退位後,許多滿清遺老謀求復辟,但是載灃對此一直表現很冷淡,他意識到時代已經變了,想要復辟成功是不可能的。“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對他勸降,他不為所動,並且堅決反對溥儀去“偽滿洲國”當皇帝,後來日軍的戰敗證明了載灃的眼光。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載灃還是比較愛國的。還有建國後,他的王府被許多部門看上,想買過來做辦公樓,他毫不猶豫的就把祖宅給賣了。


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有的人想建功立業,而有的人卻喜歡安穩度日,而載灃的“神隱”其實是一種得償所願,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