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上期介紹了中亞的文明之心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

這期介紹中亞的文明之心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

如果說撒馬爾罕令人深刻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華麗,那麼布哈拉最讓人留戀的就是歲月沉澱至今的古樸。它的老城區躲過了像塔什干老城區的地震摧毀,也幸運地逃過撒馬爾罕老城區的粗暴改造,市井生活圍繞著著名的歷史景點共生共榮,非但沒有破壞這些歷史遺珍的美麗背景,反而像生長在古樹上的苔蘚,點綴了一絲帶有生命的滄桑印痕。你可以把兩天時間都用在老城的衚衕裡悠閒漫步,隨處欣賞那些著名建築的宏偉雋永和破舊民房的家長裡短。

布哈拉是整個河中地區波斯、伊斯蘭痕跡最深的城市,它位於河中地區的最西端,瀕臨阿姆河,跨過那條河流,就基本進入了波斯文化的核心區域。因此,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波斯文化輸入中亞的前沿。根據中世紀阿拉伯史學家的《布哈拉史》所載,這座城市最早的建立者就是一批逃離薩珊王朝迫害的帕提亞王族帶領一些波斯遺民,因為漢代的中國人把帕提亞叫做安息(得名於帕提亞王族姓氏阿薩息斯,Arsaces),隋唐時代的中國人便把這座城市視為安息的殘餘,依然稱為安息或安國,許多安姓中國人的祖先便來自這裡。

在阿拉伯人伊斯蘭大征服的時代,這座最偏西的城市也是第一個被穆斯林征服的河中地區大城市,因此這裡又成為中亞伊斯蘭教的文化中心。所以你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中亞的薩曼王朝重新高舉波斯大旗、以示自己和其他伊斯蘭國家區別的時候要把這座城市定為國都,為什麼伊瑪目·布哈里、巴哈烏丁·納克什班迪·布哈里等享譽世界的中亞伊斯蘭名人名字裡都帶有布哈里這樣的地理標識,同時也知道為何今天這座城市的許多居民方言中夾帶和波斯語接近的塔吉克語。

今天在這座城市裡看到的大部分古建築都來自布哈拉汗國時代。從烏茲別克人趕走帖木兒王朝最後一個統治者巴布爾以後,這個遊牧汗國就和納克什班迪亞教團合作,慢慢放棄了帖木兒王朝的首都撒馬爾罕,將政治中心轉移到納克什班迪亞教團的大本營布哈拉。但是布哈拉汗國時代整體國力遠遠比帖木兒王朝衰落,因此你會發現這座城市的古建築既缺少撒馬爾罕古建築那樣豔麗的色彩,又不及兀魯伯修建的那些建築恢宏龐大。總之,從撒馬爾罕金碧輝煌的瓷磚浮雕到布哈拉以土黃為主色調的建築,這是中亞文明走向凋零的時代真實寫照。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布哈拉景點】

納迪爾·迪萬·貝吉經學院

位於老城區中心位置的拉比考茲建築群的東側,這座經學院和撒馬爾罕的納迪爾·迪萬·貝吉經學院都是布哈拉汗國阿斯特拉罕王朝早期的財政大臣納迪爾·迪萬·貝吉出資所建。與撒馬爾罕的那座同名經學院上面的老虎獵鹿壁畫不同的是,這座經學院拱門上兩側畫的是兩隻孔雀各自抱著一隻羊羔。總之那個時代修建的建築對此類帶有離經叛道的偶像崇拜行為都毫不在意,或許這和撒馬爾罕的獅子一樣,是布哈拉以前統治者的圖騰。現在內部被改造為一些工藝品商店。

其實,這座建築原本是作為一個商隊的旅店而修建的,在落成開業前夕,布哈拉的可汗也被邀請參加了慶祝晚宴,在晚宴上微醺的可汗對財政大臣說:"我感謝你修建瞭如此漂亮的經學院。"人們都知道可汗的話是不應該有錯的,於是這座旅店就這樣被當成經學院使用。你會發現這座建築缺少大多數經學院那樣在拱門兩側修建的圓頂廳堂。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納迪爾·迪萬·貝吉修道院

Khanaka是蘇菲修道院的意思,通常是一些蘇菲托缽僧集會修行的地方。這座修道院同樣由納迪爾·迪萬·貝吉修建,圍繞拉布考茲構成科希式佈局,修道院不像經學院那樣分兩層、有很多學生宿舍及中央空出來的庭院,而是一個又高又窄的圓頂覆蓋的建築,在眾多典型的清真寺和經學院建築中別具一格。現在內部被改造成了一個簡陋的布哈拉建築藝術和陶瓷保護歷史博物館展廳,壁龕非常漂亮。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賽義夫丁商隊旅店

這個商隊旅店位於老城的中心區域,離拉比考茲不遠,可以想見以前應該是這座城市的繁華之所,裡面也是一些工藝品商店,旁邊毗鄰的是一個很小的木偶博物館(The Museum of Puppet)。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塔克·薩拉凡

不同於撒馬爾罕,布哈拉老城裡最有特色的古建築並不是伊斯蘭宗教建築,而是以經濟活動為主的功能性建築,尤其是被稱作塔克的圓頂大廳,這種建築的外形和作用都類似瓊蘇,都是作為集市的中心,只是比後者的體型更大更復雜一點,也是處在幾條街道的匯聚處,中央必定有一個圓頂大廳,裡面再有一些用作商鋪或作坊的扇形空間,只是這些空間的頂部很多也設計有一個小型圓頂,這樣一來這些塔克外形上就像一個烤起泡的披薩餅。

布哈拉一共有三個塔克,全部建於16世紀。Taki Sarrafon的意思是貨幣兌換商集市大廳,從名字可知這裡以前就是類似銀行一樣兌換貨幣的地方。中央的穹頂上有一個貼了藍色瓷磚的小塔,辨識度特別高。裡面也是許多賣絲織品、棉織品、毛織品、舊貨幣、舊勳章和銅器等工藝品的地方。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馬戈吉·阿塔裡

這是這座城市殘留下來最古老的一座建築,風格很奇特:它的底部位於街道以下三米左右的平臺上,一座古老的拱門上有著複雜的磚雕,拱門之上還有殘缺的藍色阿拉伯銘文瓷磚浮雕,這些風格一看就來自蒙古入侵以前的伊斯蘭早期建築;而與更高的街道緊鄰的東側一面又開了一個很高的拱門,擁有布哈拉汗國時代的建築風格。

這是因為這座建築最古老的一部分是9-10世紀所建的一座清真寺, 當年在蒙古人毀滅這座城市的時候,人們把它埋在了沙土下面躲過了一劫,後來在12世紀時城市在更高的地平面上重建,又在它的遺址上修建了新的清真寺,它那精美一面一直被埋在地面以下被人遺忘,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被蘇聯考古學家發現,所以它被稱為Magoki,意思是"地下的"。

在它旁邊還有一片考古遺址,據說在這一帶蘇聯考古學家又發現了被阿拉伯人摧毀的一所5世紀瑣羅亞斯德教神廟和更早的佛寺遺址, 可能就是阿拉伯帝國曆史上的名將屈底波遠征河中時的傑作,從這裡可一窺這座城市所經歷的一次又一次文明毀滅和重生。據說,16世紀時這座清真寺也兼作布哈拉猶太人的會堂,現在這座建築又被改成了一座地毯紡織歷史博物館,展出了很多漂亮珍貴的波斯地毯。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塔克·泰爾帕克弗魯珊

這個塔克集市名字的意思是帽子製作商集市大廳,顧名思義,這裡以前是賣帽子的地方。它修建在3條街道的匯合處,是一個六邊形起泡的披薩餅形狀,裡面依然是一個個工藝品商店。

在它的南部隔著街道相鄰的一片古建築是四座商隊旅店,從它的西面順著道路走出去左手方向第一座古建築是建於1636-1637年的馬 戈吉·庫帕清真寺,清真寺的入口和馬戈吉·阿塔裡一樣在地面以下,可能也是同樣的原因有一部分被埋在下面。這些商隊旅店和清真寺經常大門緊鎖,不能入內參觀。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提姆·阿卜杜拉汗

提姆也是一種特殊的商業建築,功能和塔克類似。這是一座建於公元1577年阿卜杜拉二世時期的貨棧,當年建造之初就是為了進行絲綢貿易,它雖然有像清真寺一樣的大拱門,但裡面的結構是和塔克一樣像的圓頂大廳,同樣分成一個又一個小房間。

在布哈拉汗國時代,這裡是一個絲綢貿易中心,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現在這裡成為了一個手工地毯、絲綢和刺繡的作坊和商店。在這裡可以看到織工們一絲不苟地編制波斯地毯,也是一個不錯的採購織品商店。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塔克·扎伽蘭

這座塔克名字的意思是金匠圓頂大廳,它是一個八邊形的起泡披薩餅形狀,曾經容納有超過30家的金匠作坊。現在它矗立在一片寬闊的廣場中央,附近是布哈拉老城裡最富盛名的幾座古建築—卡蘭清真寺、兀魯伯經學院、米爾·阿拉伯經學院、阿卜杜拉齊茲汗經學院,內部依然是各種工藝品店鋪。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米爾·阿拉伯經學院

在塔克·扎伽蘭的西面有一片開闊的廣場,上面按照科希式佈局屹立 著兩座巨大的經學院及清真寺—米爾·阿拉伯經學院和卡蘭清真寺,這一片廣場被稱為帕伊卡蘭,意思是"尊貴之足"。東側的米爾·阿拉伯經學院是布哈拉汗國時期修建的最早的一座經學院,也是布哈拉汗國時代伊斯蘭建築的典範之作。它的建立者米爾·阿拉伯·賽義德·阿卜杜拉·也曼尼是一位來自也門地區的著名傳教士,因此被稱為米爾·阿拉伯(Mir就是Amir的簡寫),他後來也成為納克什班迪 亞教團的領袖,對當時布哈拉汗國統治者奧拜杜拉有深刻的影響。經學院入口兩側有兩個藍色穹頂,北方的那一個穹頂之下是清真寺,南方的一個穹頂之下是米爾·阿拉伯和奧拜杜拉的陵墓,這座建築至今還在作為經學院使用,一般不讓遊客深入,只能走到入口參觀。可以站在大門入口透過鏤空的窗欞看內部庭院的樣子,入口處頂部的馬賽克瓷磚和灰磚的嵌拼非常精美漂亮。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卡蘭清真寺

與米爾·阿拉伯經學院相對的這座大清真寺是布哈拉最有名的城市名 片,清真寺外高達47米的宣禮塔是這座城市在蒙古入侵的戰火中唯一沒有被破壞的建築,相傳成吉思汗當年仰望這座高大的宣禮塔時帽子掉到地上,於是彎腰拾起帽子。這座宣禮塔讓世界征服者也在它面前折腰一次,於是被成吉思汗特命保留下來。

宣禮塔是公元1127年由喀喇汗國一位阿爾斯蘭汗建造,相傳當時這位阿爾斯蘭汗因為爭吵和憤怒殺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伊瑪目,這位伊瑪目在他睡夢中告訴他:"你已經殺死了我,請把我的頭安放在一個不能被踩到的地方。"於是阿爾斯蘭汗就建造了這座高塔。這座宣禮塔在1920年在蘇聯紅軍攻打中遭到損害,至今還能看到修補的痕跡。

現在的清真寺包括對面的米爾·阿拉伯經學院都是建在13世紀被蒙古 人毀滅的清真寺遺址上。清真寺庭院中有一個很漂亮的石制正八邊形亭子,兩側是用磚砌柱子構成很深邃的廊廳,在蘇聯時期這裡曾被用作倉庫。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布哈拉兀魯伯經學院

這座兀魯伯經學院和撒馬爾罕的兀魯伯經學院大同小異,且幾乎是同時修建(這一座修建於公元1417年),後因為地震、戰爭等原因不斷被損毀,又歷經昔班尼王朝的奧拜杜拉和許多後來者不斷地修復而變成現在的樣子,所以你會驚奇地發現它的庭院兩側居然沒有兀魯伯時代以來大部分大型經學院都奉為經典結構的依華廳,這可能就是在毀壞和修復中被改造去掉的結果。它的雕花大拱門上方兩側的瓷磚已經沒了,拱門上還有直到近幾年才被發現的一段文字—"求知若渴是每一名穆斯林男女的義務",據說這是兀魯伯的一句教誨。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阿卜杜拉齊茲汗經學院

這座經學院和從撒馬爾罕來布哈拉路上那座阿卜杜拉齊茲汗經學院都是由阿斯特拉罕王朝時期的阿卜杜拉齊茲汗主持修建的,這座經學院幾乎沒有被修復過,內部瓷磚脫落嚴重,顯得很破敗,但拱門上的浮雕卻金碧輝煌,是布哈拉眾多伊斯蘭建築中最漂亮的拱門。這座經學院內部也變成了工藝品匠人的作坊和商鋪,裡面有很多賣細密畫的畫師。入口處的珠寶首飾攤要當心,可能會有假的金銀首飾。這裡還會有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拉遊客到家裡吃飯,一頓很普通的飯就收取荒謬的高價。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阿克城堡

這座城堡是布哈拉汗國時期布哈拉內城的西門和附屬城堡,是古城的一個制高點。現在這座碉堡大部分都在1920年紅軍的攻打中被毀掉,殘餘的部分修復改裝成地區研究博物館,是布哈拉最好的歷史博物館。這座城堡據說早在公元5 世紀就有人居住了,算是這座城市興起最古老的一部分。在布哈拉汗國時期,城門外面是被稱為"雷吉斯坦"(Registan,和撒馬爾罕的雷吉斯坦同名,意思是沙地,可能是當地人對集市的習慣性稱呼)的廣場,是城市最繁華的商業區。

從城門沿著坡道向上走可以看到17世紀修建的主麻清真寺,右轉有一條帶庭院的小巷,這是以前布哈拉汗國國相庫希貝吉的庭院,也是外國使臣住宿之所,現在裡面是一個很小的自然博物館和考古博物館。再往前走有一片廊道圍繞的小廣場,這是布哈拉埃米爾登基和接見使臣的大廳,在這裡加冕了最後一位布哈拉埃米爾—阿里木汗,右側的掩室是埃米爾的金庫,金庫後面是後宮。靠近城牆位置還有一座皇家馬廄,這裡以前有15-20匹埃米爾御用的馬匹和廣場上活動需要的樂器。廊道的盡頭是迎賓堂和皇家寓所,現在被改造成了布哈拉汗國曆史博物館。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波洛考茲清真寺

這座位於阿克城堡正對面的清真寺是以它外面的波洛考茲水池命名的。這座皇家清真寺建於公元1718年,最有特點的是高大的雕花木柱,這些長達10餘米的柱子由整棵樹木的主幹製成,恐怕找遍烏茲別克斯坦也找不到第二座建築擁有如此長的木柱。外面的藻井和裡面的壁龕、彩繪同樣十分精美,且沒怎麼被修復過,保留著歷史的厚重感。清真寺外還有一座33米高的鋼製水塔,這是1927年蘇聯人建造的,如今也成了布哈拉的一道景觀。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阿卜杜拉汗經學院及馬達裡汗經學院

這兩座位於薩曼尼公園附近的經學院也是呈科希式對稱佈局,拱門瘦高的一座是阿卜杜拉汗經學院,矮胖的是馬達裡汗經學院。這兩座經學院均修建於16世紀昔班尼王朝,也是布哈拉汗國時代的代表作品,但這兩座經學院都未經修復,平時基本處於關閉狀態,因此被許多遊客所忽略,雖然內部破敗,但即使從外面粗略欣賞,也會被它的馬賽克瓷磚圖案所吸引。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薩曼尼陵

這座位於薩曼˿公園內的陵墓建於公元905年,屬於薩曼王朝的開國國王、中亞歷史上最後一位偉大的波斯君主——伊斯邁爾·薩曼尼。陵墓是典型的伊斯蘭早期建築範式,通過磚塊的嵌拼構成各種各樣的幾何圖案,這座陵墓的嵌拼精美絕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準。尤其是身處室內的時候,光線透過磚塊嵌拼留下的孔洞射入,可以讓建築呈現玲瓏剔透的光影效果。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恰思馬·阿尤布陵

這是一處恰思馬聖泉,也是傳說中阿尤布(約伯)的陵墓所在地。這座建築由三個不同時代修建的部分組成,最西面的部分是最古老的,修建於11-12世紀喀喇汗國一位阿爾斯蘭汗時期,聖泉後面的部分是一座小清真寺,清真寺上方是一個錐形的穹頂。中間部分修建於帖木兒時代,上面還留有銘文,入口處則是昔班尼王朝時代修建。這座陵墓內部被改造為水資源博物館,通過圖片和模型展示烏茲別克斯坦從古到今的一些水利設施和水資源變化,可以詳細瞭解坎兒井、薩多巴、考茲等中亞傳統水利設施的修建、使用原理,還可以瞭解鹹海的消亡歷史,是一座挺不錯的科普博物館。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巴蘭德清真寺

這是一處被大多數人忽略的景點,它深居陋巷,外觀平平無奇,且略微偏離老城區的景區與薩曼尼公園。但這座16世紀的清真寺內部的壁龕和天花板上的藻井卻保留得很完美,非常漂亮,值得順道一賞。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霍賈·扎伊魯丁清真寺

這也是一處容易被忽略的景點,位於卡蘭清真寺西南一片七拐八繞的衚衕裡,被民居包裹。它是圍繞一口居民區裡的考茲水池和一位受人尊敬的霍賈陵墓修建的,和周邊的私人住宅緊密連接在了一起。外面雪白的牆面與內部華麗的彩繪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穹頂還採用了奢華的昆達爾貼金彩繪,壁龕上也有複雜的馬哈蘇拉,更可貴的是這座清真寺幾乎未經修復。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高庫珊建築群

從塔克·薩拉凡沿著大路向西就能看到這片建築群,它和東面的拉布 考茲建築群一樣,圍繞著一個考茲水池建造。以前這裡是一片屠宰場,因此被稱為Gaukushon,意思是"殺牛"。在街道的南側是1570 年修建的霍賈·高庫珊經學院,公元1579年在街道的對面又修建了一座清真寺,這座清真寺是為了紀念阿卜杜拉二世的老師、著名的納克什班迪亞教團團長迪吉巴斯克·謝赫·霍賈·阿布·巴克爾·賽義德而建,這位霍賈也被稱為霍賈·卡蘭,這座清真寺也就被稱為霍賈·卡蘭清真寺。清真寺外還有一座宣禮塔,這座宣禮塔是模仿卡蘭清真寺外的宣禮塔而建,是布哈拉第二高的宣禮塔。

霍賈·卡蘭清真寺隔水池而立的是19世紀修建的阿卜杜拉赫馬尼·阿 蘭經學院,這座小巧的經學院現在被改造成了一家非常棒的餐廳,可能是老城性價比最高的餐廳了。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格茲揚經學院

這座修建於1730年-1734年的宏大經學院未經修復已經傾圮欲墜, 拱門上的浮雕尚可一觀。拱門右側第一個房間長年有一位老年的修鞋匠在那裡生活,如果你貿然進去,他一定會讓你給他拍一張照片,然後拿出一張以前外國遊客寄給他的照片讓你也同樣寄給他,最後套路式地伸出跟手指請你給他2000索姆。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費祖拉·霍賈耶夫故居博物館

這是布哈拉人民蘇維埃共和國第一任領導人費祖拉·霍賈耶夫的故 居,這座裝飾豪華的故居在蘇聯時代被改造成為一所學校,現在成了一座博物館,裡面的傢俱、壁畫、浮雕都很精美,也有關於費祖拉·霍賈耶夫生前的照片和介紹。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猶太社區中心和教堂

拉布考茲建築群南邊的一條衚衕以前屬於這座城市的猶太社區。歷史上布哈拉曾有中亞最大的猶太族群,100年前,這一帶有7座猶太教堂,現在僅存兩座,最大的一座就是現在的猶太社區中心。這座教堂很小,更像一個私人住宅,背後還有一座關於布哈拉猶太人的小型博物館。在老城區的南部還有一片布哈拉猶太人的公墓。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瓊米納經學院

這座建築一點也不像個經學院,或者說它是一個造型非主流的經學院。Chor是波斯語裡"四"的意思,Minor就是"小塔",只要你看一眼它的形狀你就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源了。這座經學院是1807年一位富商所建,現在你所看到的建築只是其中保存至今的一部分,當時這個經學院還有附屬的花園和紀念碑。那座帶四個藍色小塔的建築有兩層,第一層是用作禮拜的清真寺,內壁和穹頂上還有阿拉伯銘文。第二層是圖書館,在那裡發現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書稿。在以前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四座小塔都成了白鷺的安逸窩,現在經過整改鳥窩不見了,但人們在其中一個小塔上安了一個鳥窩模型。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瓊巴克爾建築群

位於布哈拉市區西面5公里的瓊巴克爾建築群是阿卜杜拉二世為他老師霍賈·阿布·巴克爾·賽義德修建的家族墓地及附屬紀念建築,後來也成為許多納克什班迪亞教團團長的墓地,這是布哈拉最大的一片陵墓紀念建築。這片建築群的造型也很特別,它的主體由一座蘇菲修道院、一座清真寺和一座經學院組成,其中修道院和清真寺呈一個基本對稱的"幾"字形手臂向前凸出,後面由兩層的建築連接起來,在修道院和清真寺的正前面是一口很大的考茲水池和一座小宣禮塔,建築的背後是蘇菲聖賢們的墓地,周邊遍植桃樹、柳樹。從布哈拉以前的西門出來直到建築群,一路也都是古代種下的樹木,據說這是為了讓阿卜杜拉二世可以陰涼地走到老師的陵墓中。這裡是納克什班迪亞教團的聖地,每天前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布哈拉埃米爾夏宮

位於布哈拉市區以北5公里有一座布哈拉埃米爾的夏宮,被稱為星月花園,這是末代埃米爾阿里木汗奢華生活的見證,現在被改做了博物館。這座夏宮由俄羅斯和烏茲別克建築師共同完成,因此三座宮殿建築外表接近歐式建築,而內部裝飾則是傳統的中亞風格。裡面的展品並無太吸引人之處,多是一些阿里木汗的生前用品,建築的內飾還是值得一賞。後宮外有一個水池,水池邊有一座很高的亭臺,據說埃米爾經常會拿一個蘋果丟到水池中,在水中嬉戲的嬪妃誰先搶到蘋果,當晚就由誰侍寢。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巴哈烏丁·納克什班迪陵

位於布哈拉市區東北12公里的巴哈烏丁·納克什班迪陵也是納克什班 迪亞教團的宗教聖地,這裡埋葬著納克什班迪亞教團創始人巴哈烏丁·納克什班迪·布哈里和他的母親。在他陵墓的前有很大一片布哈拉汗國可汗和王宮貴族的墓地,據說這些可汗希望自己能夠埋在這位聖人的陵墓入口附近,讓後人朝拜納克什班迪亞的陵墓時順便從他們的墳墓前走過,也就能沾染聖人的榮光。在巴哈烏丁的陵墓前有一座圓頂四面開口的建築,這也是一個蘇菲修道院,古代的蘇菲托缽僧經常在這裡集會,這裡被他們當做是世界第二麥加。周圍有大片的桃園,在桃子成熟的季節可以向當地人買桃,這些聖墓周圍的泉水、果樹在當地人看來都是有靈氣的,不過巴哈烏丁陵墓前的泉水就不要隨便喝了,據說現在的水質不乾淨。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文明之心(四)


下期為大家帶來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