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觉得什么地方的方言听的最舒服,什么地方的方言最搞笑?

想买奶茶的小男孩


大家好,我是流动的沙唰唰,很高兴与您分享我的观点。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起来最舒服的方言肯定就是自己家乡的方言,有的地方的方言别说舒服了,是你直接听不懂,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湖南的、另一个是浙江金华的,他们俩讲的方言我从来没有听懂过。但是像我们云南方言,很多词还是能听懂,一般你听完也能听懂个至少70%左右。

我曾经就跟我浙江金华的朋友探讨过方言这个问题,我说我们的方言和贵州、四川的都很像,都说云贵川是一家,对贵州方言我没怎么接触过,但是四川方言倒是挺熟悉。相比较云南方言,四川方言感觉一些儿化音会比较多,而我们云南方言里面用到的一些语气助词会比较多一点。我朋友也说他们那里的方言,隔着一个镇可能就听不懂,在整个浙江内有好多种方言,搞得我一度认为跟我们云南一样,是因为少数民族多的原因,后面查阅了一下,浙江的方言的确复杂,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概括的,我朋友也一度认为方言慢慢的会消失,因为这种土话都只有在家乡使用,而现在人员流动性又大,有的人常年在外回家都不习惯说方言了。

至于方言最搞笑的,我觉得应该是东北的方言,东北的方言显得比较豪爽,跟东北人的性格一样,我虽然是云南人,但也跟东北人接触了差不多5、6年,因此对东北的方言还是比较敏感的额,很多东北人一讲话我就能听出他来自东北。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方言,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文化,应该传承下去,普通话是大家共用的也是官方语言,但方言却是一种传承文化。


流动的沙唰唰


听得最舒服的地方方言是四川。最搞笑的方言是广西壮族。有个汉族的司和壮族的男子在一起,当开车遇到窄路上时,汉族司机命令壮族男子下车前面看路指挥,壮族男子眼看车轮差一丁点就要滚下冲沟了,紧张得连连大嚷指挥道:“开过来、开过来、开过来咯!”,紧接汉族司机一脚大踩油门,结果“——轰隆”一声,汽车一举翻下冲沟里了,司机气冲冲地上来骂娘了,正想揍他一顿,而壮族的男子脚理直气壮大咧咧地骂着司机道:“我都讲你开过来、开过来,你偏偏不听!”……两个争吵不休,传人哭笑不得……(注:“开过来”壮语的意思就是“莫过来”的意思)[大笑][大笑][大笑]





讲歌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代表性语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现在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孩子现在刚开始学说话,就教他们说普通话了,人们现在比较重视普通话。但是说普通话的同时,也别忘记自己家乡的方言。还有一些方言好听和好笑的方言。

1.北京的,说起北京话的时候,人们还会先想到相声。用北京话说出来的相声别有一番风味,北京话又叫做“京片子”,特点就是带有儿化音。北京语常出现的词语,竖直流、撒丫子、练家子等,一些还带有“丫”字的词语。

2.天津话,几乎每个天津人都是郭德纲一样的相声演员,每次去天津出差坐出租车,听司机说话都觉得他们在说相声,直率而扬抑顿挫,初听有些难懂,细听非常有趣,带着天津特有的幽默特点。

有这么一个北京人听天津话的故事:

一天津人,一日去北京,坐公车到建国门,上车掏出一新版百元人民币递给售票员:“建国门”。售票员不理,一会天津人再递:“建国门”。如此三番五次,售票员均不理。天津人心想难道是不用买票啊?等到了建国门,天津人起身下车。售票员突然掏出一张更新的百元人民币往天津人面前一亮:见过没?四周沉默良久,突然爆笑。。。

3.四川话,四川方言听起来不仅觉得搞笑,同时也是很好听的,并且四川话也在网上一直是很火的,有很多博主在拍摄四川话的搞笑视频,你知道丁丁猫儿、偷油婆、缺管儿这些四川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也是感到了很有意思。

4.东北话,几乎每个东北人都是小品演员吧。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生动形象,内涵丰富,配以夸张的表情,具有天生的幽默感。

5.广东话,说广东话可能大家都是很了解,如果说他的另一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会知道,那就是粤语。而且在一些人士的心中,会说粤语是非常骄傲的,并且愿意说出来也是极其的有独特味道。也有很多人喜欢听粤语的歌,如果把《屯儿》用粤语唱出来的话,瞬间觉得不是那个味道了

6.河南话,中原文化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文明历史的代表,传承历史而又不失有趣,总之,很乡土。

7,闽南语,闽南语不仅是在福建地区,在台湾和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也有人说闽南语。闽南话已经踏出了国内了,如果说你的语言天赋不是很好的话,你在福建待上几年都不一定会听懂闽南话,足以看出闽南话的复杂。

听着全国各地自带诙谐喜感的南腔北调,感到方言的传承已经需要重视了。






开心de鑫


当然是自己家乡的方言听的最舒服。最搞笑的方言,也应该是家乡的方言。

家乡方言每个字的含义、发音,一是全面理解,二是亲切。家乡方言所以搞笑,是外人他搞不清楚,当我们把家乡方言讲出来时,别人听的一头雾水,岂不搞笑?

经常出门在外的人最切身的体会是在遥远的地方听到乡音,那种亲切,那种舒服,足以叫人热泪盈眶!

我家乡的人说话既不像河北人,也不像河南人,有点接近山西,舌音特重但没有人家山西人的抑扬顿挫。可以说,我们家乡方言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尤其是在与人对话时,一不经意讲出方言来,立马看见对方的惊愕。这时候我就特不自在!

但我还是喜欢家乡的方言,这可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老乡聚会时,我们无所顾忌地讲着方言,用家乡的俗语、俏皮话开玩笑,互相吹捧或互相攻击,得意忘形,灵魂出窍!

可能所有人和我都一样,乡音,永远是心灵深处最美的声音!


逸散哥


陕西话最舒服,四川话最搞笑。

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是秦,定都咸阳。唐朝首都是咸阳(后又有东都洛阳等),贞观之治开启大国盛况,疆域辽阔、万国来朝。

如此看,陕西话也是比较早的官话了,和京腔时代差太远了。

关中陕西话最好听,尤其女子说起来,柔和的土地味道,大方,接地气。武林外传后,闫妮再讲普通话我就觉得别扭,还是佟掌柜的陕西话亲切、地道、舒服。

长安十二时辰中,水盆羊肉、水晶柿子、胡饼令我垂涎欲滴,这些吃食再配上地道的陕西话才是理想中的样子——舒服!

四川话,充分代表了巴适的生活态度,轻松、搞笑、又不失温度。

“龟儿子”既骂了对方,又无形中给自己提升了辈分[捂脸]。

太乙真人原本是高高在上、严肃而不苟言笑的神仙,在哪咤中,传统形象被四川话彻底颠覆。看完片子,好想也有这么一个搞笑糊涂而又温情的师傅,四川话显然就是“不靠谱”的太乙的标配。




之之7693


可能出于对家乡的喜爱吧,觉得云南红河州个旧市的方言最好听,四川的方言最搞笑。[大笑]

云南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少数民族又分不同支系,不同支系的语言又不同,就是属于云南人也可能听不懂的那种,可能同一少数民族不同村都听不懂对方的对话,方言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耶]

云南16个州市,不同州市之间方言有偏差,口音也不尽相同,每次和朋友在外地小聚时,用个旧方言进行交流,别人会觉得我们像在对歌,说快了别人会误以为我们在吵架,非常有意思。

列举部分个旧特色方言:

(1)你要克哪尼(你要去哪里)

(2)你要纵整(你要干什么)

(3)拜说啊(别说了)

(4)你罩了我呢脚啊(你踩到我的脚了)

...

觉得四川方言最搞笑[大笑]你要咋子 ,你要哪门,你要干啥子,你要爪子都是(你要干嘛),而且觉得四川口音特别萌呢。



三颗松子唧唧唧


我喜欢江浙一带的口音,吵架都象唱歌,油嘴滑舌的越听越想笑。以前公司里一江苏青年和一广东青年经常拌嘴,广东人用急性子冷嘲热讽时,江苏人用慢性子软硬兼施。我们看他们反正打不起来,也权当听相声自娱自乐了。例如,广东同事看了一眼江苏同事的饭盒,轻叹一句:“薯仔吃薯仔呀!”江苏同事先是装听不懂让他费劲地解释半天,然后悠悠地反击:“肠仔吃肠仔。”

连吵个架都对仗工整,难怪古人说“江南多才子”。

在领略湛江口音之前我认为潮洲口音是最有感染力的,被港产电影先入为主了。也许是个人喜欢那种慢生活的优悠与幽默吧!渐渐地更喜欢听湛江口音了,“想要鸡肥又要鸡不压秤”(得了便宜还卖乖),他们吐槽时说话也不尖刻的。

起争执时亦能不伤和气,就是我欣赏的语言艺术了。



青葱光明草


听着最舒服的应该是北京方言了。很多人以为北京话就是普通话,那是因为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本音,以北京话来定调的。其实北京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卷舌音比较多,句子末尾习惯带儿话音,整体语调比普通话更有起伏感。还有很多特定词语是只有北京人能懂的,无法用普通话从字面理解,比如“局气”,“拿糖”“铁磁”“老炮”等。

而北京的近邻天津,算是方言当中比较搞笑的了,用天津话讲,那叫“哏儿”,即幽默的意思。天津自古是曲艺之乡,相声名家辈出,天津方言幽默搞笑,说起话来就像是在说相声。比较有特色的先说天津人的称呼,见到女士,上到八十八,下到十八岁,全都叫“姐姐”;吃点零食,叫“吃闲白”;惹人讨厌,叫“腻歪人”;亲热亲热,叫“腻乎腻乎”;油条叫“果子”;花生仁叫“果仁”……

天津方言之幽默,就连相声演员都说过,干我们这行的,再不努力,就赶不上天津的观众了。


远山眉黛


“你觉得什么地方的方言听得最舒服,什么地方的方言最搞笑?”

陕西方言听得最舒服,陕西方言最搞笑。例如:把你这一帮子瓜皮货,你是修了你的些(仙人),把你些(仙人)修的是埋斗灞河滩里了,在社会上都干的是啥勾当。你都不要脸到了极点,组死赵军社养的几条猪狗而已。


栀子花开-无语


北京方言好听!最近宅家又看了一遍《情满四合院》。不说剧情,单说那群演员京腔京韵的对白,就让人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