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教师职称评定,为何备受中小学教师的普遍不满呢?

gaodaf21


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职称评聘不唯能力,一部分有能力的一线教师晋级职称屡屡无望,不能教课不在一线工作的领导和“关系户”晋级职称还比比皆是。这才是人们反对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的根源。


就是论事123


我八一年参加工作,当年全乡统考得第一,以后第一不断,最次也在前五名,参评中级职称时,我以为,自己这样好成绩,准能评上,結果没戏,还好有七票。后一打听,评委只有两名权力,九名是上级拍下,必须评。有一名教师每个评委50元,拿下。一气几年没去,看人家都评上了,快剩老哥一个了,嗨,找人吧。逼良为娼啊!那些校长更黑,什么手段都使,没底线啊!这些官还有人心吗?良心都让狗吃了!以为这没事了,一心教书吧!谁知又搞了个负叫兽。結果什么都不会,二年级数学都错,当上了负叫兽。蓟州别山镇啊!黑黑黑!负叫兽啊!负叫兽啊!负叫兽啊!赞同评职称的人肯定是汉奸卖国贼,日本间谍,亡我之心不死啊!


不断努力8888


对评职称本人很不满,本人是战斗在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小学和同工龄老师相比,应该算不错,第一批评为高级老师。后小中高就无法评比,其一,没时间准备(一线的工作量大,课多,根本挤不出时间准备)。其二,没亲戚没朋友在上头当领导,耗不到面子。其三,没经济送礼(同办公室同事为了弄到小中高,送礼达十几万,那时我家公公生绝症,为了他治疗,家里欠债……)。于是,只得放弃这机会。凭能力和水平,我应该在教学上算佼佼者,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家长和学生很信任我。学生的成绩及艺术水平居年段首位。可……就是这种不公平的职称,总是会留给有钱有权有时间的人(能上小中高的,基本是校领导)。教育界常会出现不公现象,怎么办?不信,上级清官领导可明查暗访啊!


风的祈祷4


每年职称评定时,学校里鸡飞狗跳,为一点分数排名的问题,谁也不服谁,争的六亲不认啊,谈到教师职称的问题,好多人是一行鼻子一行泪,三天三夜说不完其中的心酸啊!

设立教师职称的目的是激励优秀人才干事创业,而在利益的面前,很多人动了歪脑筋了,到学校去看一下,高级职称大多是校领导把持着,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各项考评在前,优秀在前,综合考评在前,一线教师每天累死累活工作在一线反而没有份。甚至有的学校职称评审过程不透明,搞暗箱操作。背离了职称设立的的初衷。

职称名额的限制,中高级职称名额少,岗位设置有限 ,没有岗位,即使你晋上职称也不会聘你,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也是造成职称激起广大教师反感的原因。

为了改变职称评定中的一些弊端,各地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说一下,我们的做法吧。

一,职称评定中,必须是一线教师,并且近五年在一线上班,上交五年的备课,第一年实行上交五年备课时,很多人抓瞎了,临时补,被刷下。

二,从17年开始晋职称必须满足一定的可是工作量,学校平均工作量是最低的,中层校长不能低于三分之二,杜绝不上课,少上课的评职称。需学校开具证明,并公示。

三,后勤和管理岗单独设立岗位。

四,上交讲课视频,高级教师上交一节公开课的视频。

五,上交民主评议表,一般人少的单位全部签字,多的三分之二签字。群众全程监督,明主评议。

六,推荐指标标准化 。全部实行推荐指标一体化,改变过去不同学校不一样的局面,全部一样,每个老师的评价标准一样 ,减少了暗箱错做的空间。

这是近几年的一些做法,通过实行,改变了过去管理层不上课,也能晋职称的局面,想晋职称校长也要和一线教师一起公平竞争,你也要代课,也要成绩,也要你的工作业绩等,让普通教师看到公平。去年一位校长就因自己的评价指标低于普通一线教师而落选了。

职称评审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别让老师寒了心,让老师们看到希望,看到努力工作的目标。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看法。


小学教育坚守者


教师职称评聘的好消息!从此晋职晋级不再困难。优化职称评聘的领头羊——福建省已经实行了!

一、过去

由于教师职称评聘领域各种各样的怪现象,导致了很多的教师怨声载道,普遍不满。

1.你有科研课题吗?没有。对不起,不能职评。

2.论文你有吗?没有。没办法,帮不了你。

3.你是某地先进吗?你是某市骨干教师?或者说你是模范、学科带头人?都不是啊!真的爱莫能助了。

4.你有没有学生获得大奖?没有啊。还是没办法。

一个个的门槛,一条条的障碍,想飞跃过去?你有没有特殊本领?

另外,特别是农村教师,还有很多的年轻教师,天天围着学生转,时刻呆着课堂里,进修的机会很少,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也是不多,专门搞课题研究及书写论文的水平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中级、高级教师的名额有限。由于自己的条件非常不好,所以,晋职晋级的机会非常渺茫。

一线教师的职评评聘希望基本上没有或者非常稀少,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动力,打击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现在

优化职称评聘的好消息来了:福建省帅先垂范,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在晋级条件做出来适当地调整。

1.取消教科研课题及论文的硬性要求。

2.具备下列条件即可: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一线工作经历,实际工作业绩。

3.实行“一同”即:城乡同等岗位比例;“一斜”即:岗位比例向农村倾斜;“一直”即:乡村工作满25年,达到晋级条件,无论高级、中级,只要还在一线当教师,符合条件直接聘任相应的岗位,不受岗位比例的限制。

4.城市教师要有到农村学校1年的支教年限或者在薄弱学校支教3年才能获得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晋职的资格。


既然福建省已经在执行新的职评政策,那么,其他省份也会迅速跟上。

三、将来

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那种因为职评搞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的现象将会一去不复返!

人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职称和报酬!


中小学教育者


我建议在教育这个行业,特别是中小学不必要设职称,不应把老师分成三六九等,在教书上没有常胜将军,今年我考得好,明年你考得好,后年他考得好。还要靠天地人和凑,如果要设的话,不应该与工资挂钩,应把职称的工资这项加到教龄和绩效里面去,这样才能合情况。在我们这里我思考了一下,多数评上高级和副高的老师。加入党组织的并不多。从这里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当中就有人认为,入不入党无所谓。


用户1119565747056


我讲一下我的经历吧,本人教龄二十三年,市级骨干教师,大学本科文凭,曾获得过县区级园丁奖,优质课一等奖,优秀教案评选一等奖,说课比赛优胜奖,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区级优秀班集体,发表省级论文两篇,但是由于评中级等了将近二十年,现在评上中级以前获得的荣誉都没用了,要评副高的话,一切都要从来,很不公平。而且,这种评选方法对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一线担任工作重任的大多是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现在,这些人都知道任初级时获得的荣誉以后是不能用的,所以基本上都就混日子。


一棵树98456571


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挂钩机制,基层一线教师意见很大,其主要原因: 1、评职称人为的因素太多,不是公平公正的。能评上职称的大多是教育系统内外话语权大的人群。有的老师为了能评上职称,不得不向掌握评审权利的人员请客送礼,找人托关系。如今职称评定已丧失了其作用。 2、职称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由于职称与工资挂钩,低职称的教师与高职称的教师干同样的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并不比高职称的差,报酬却低得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教师职称与待遇挂钩,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他们工作积极性也没有未评上时那么高了,因为职称也到顶了,干好干坏一个样;有的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就不在一线上课了,按职称拿工资,一分钱也不会少。 这些问题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待遇挂钩造成的。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到基层调查了解这方面情况)


千里碧荷


中小学老师的职称名额太少,从教20年还是初级职称!

教师职称评定,与老师的工资待遇挂钩。我现在是初级职称,工资在4000元;比我高的讲师职称,工资就达6000元;达到副教授或者是高级教师,工资就是8000元左右。


在刚开始实行职称制度的时候,确实能激发教师的活力,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

但是,随着一个学校里的职称名额被占满,后期就很难进行教师的激励,比如:后进学校的年轻教师,即便是很优秀,也很难获得职称名额。

【我的高中班主任,连续多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在他大学刚毕业(24岁)时候,开始带我们班。等我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再回学校看他的时候,他才评上中级职称,都已经42岁了。

他听说我毕业之后要当老师,立刻给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当我们老家的中小学老师,评职称太难了,评不上职称就涨不上工资。】


只有当老教师退休,空出职称名额之后,年轻的教师才有机会晋升职称。

甚至有些评上职称的老师,不在认真讲课,而是混日子。

所以,各学校的职称制度,受到中小学乃至所有老师的厌烦!

现在,国家开始对职称制度进行改革,施行绩效工资制。

打破 评上高职称之后,不干活享受高待遇的诟病,让教师实行多劳多得,激发教师认真教学的动力!

希望绩效工资制度快点落地,让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有机会评上职称。


牵牛花牵牛郎


不满的原因主要是:

1、指标少,达到了条件却没有指标。

这是他们最困惑、最不满的地方。因为职称一天评不上,相应的工资就一天不能兑现。


2、有了指标,却存在分配不公。

这也是他们不满的一个主要方面。有了那么几个的指标,却让领导给了身边几个亲近的老师。


3、评选材料坑人。

有了指标还要准备一大堆无用的材料,假材料。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搞,去造假。比如五年的备课笔记。

4、评选上的高级老师却不干事了。

这也是广大老师所有目共睹的,一旦职称评选上了,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工作也不干了。拿着高工资却让低职称的老师干活。这能让人满意吗?



这是我所遇到的老师在职称评聘中所不满的几个问题。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