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还记得去年中,给大家分享的GOLDENWAVE旗舰耳放前级GA-X的听感,设计师多年心血打磨,终成一剑。

这设计师我熟,他的完美主义倾向,总会让产品进度一拖再拖。其实他今天的成功,我觉得也是靠时间一拖再拖,肯用心花时间,慢慢打磨理想,理想才会离你更近。

对于GA-X,我个人是给予好评的,完全对得起万元级别旗舰耳放标杆的称号。良好的外观设计,充足的驱动力,完善的细部调音,齐全的接口和力争最烧的电路设计与打磨,都是值得肯定的。

前段时间设计师找到我,告知这台旗舰耳放升级了,新型号叫GA-X evo。我察觉到,上次旗舰研发历时几年,这不到一年又推出旗舰的升级型号,不太符合设计师的性格,意在何为,摸不着头脑。设计师发了一台样机,借我试听感受。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外观并无大动,但我很快发现了这次改动的端倪所在,都是细节。

GA-X evo相比GA-X,功能上多了增益选项,有高增益和低增益可选,更为广泛地适用各种高中低阻耳机。

实际测试中,驱动力有所增加,使用相同耳机,evo声压增大明显。

打开/关闭前级输出的按钮更改为纯前级/耳放模式切换,evo版本增加了独立的全平衡前级线路,而上一版GA-X的前级部分是由耳放部分直接引出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完全独立的前级。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避震垫脚外观和结构有所改变。

侧面板外观设计有所改变,很明显是出于散热考虑的,增大散热面积。

背部接口位置改变,老版GA-X的接口和其他器材是相反的,以至于线材在背后交叉,这次终于顺畅了。

其它和之前一样,整块铝合金CNC掏出来的外壳,良好的内部隔离,齐备的接口,全平衡纯甲类四通道差分放大。一组平衡/单端输入,一组平衡前级输出可以接驳有源音箱或者功放。以及完整的四芯平衡耳机输出,双三平衡耳机输出,两组大三芯耳机输出。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这次的升级,几乎把还不够完美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作为同样的完美主义者,我非常理解设计师的这些改动,希望产品在任何细节上,做到无懈可击。

我还特意更深度了解了下,这次改动的始末,我去论坛翻看很多对于老版GA-X的评论,发现大家的说法几乎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声音暖厚,另一个是驱动力不够大。

看到最后,我为设计师感到深深地无奈。

事实而言,就我手中相对难以驱动的耳机,老版GA-X其实推动的已经很不错了,它的驱动力几乎足以应对上市面上绝大多数耳机。可是呢,发烧友就是发烧友,耳机品牌很会折腾发烧友,但凡高级耳机,必然做成需要极为夸张驱动力的品种,要驱动好这些耳机,必然掏空腰包。

然而又不是那么多人有这个经济实力,伺候好这些高端耳机的。所以目标很明确了,当发烧友找到一款旗舰耳放,价格还很良心,那当然免不了要用各种极为难以驱动的耳机,专程来考验这个旗舰耳放了。结果显而易见,任何产品都是总能找到不尽人意的地方的。毕竟整天拿来PK十万元级别的耳放的话,会忘了它是个足以驱动绝大多数耳机的万元级耳放的。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另一点就更无奈了,调音这种事,千人千面,喜好终归不同,怕就怕在没耐心,没时间理解音乐的整体性。老版的GA-X我觉得调音方面并没有多大问题,沉稳,扎实,似有似无的一点点自然的染色,一定的气态感,高度还原,细节丰富细腻,已然足够完善。然而这种调音,对于急躁的意识流发烧友而言,很可能一耳朵就判断暖厚,不给予充足的时间聆听,去体会音乐的整体性,也完全不会试着去理解设计师对于调音的理解,鲁莽地盖棺定论。然后评论风生水起,人云亦云。

算了,再说就真有种讨论哲学的感觉了。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我不认为老版的GA-X调音有多大问题,不过也是这个契机,可以说是发烧友压榨出了设计师的潜力,这次的evo版本,我还真就觉得,在调音层面,有更进一步的表现。

测试耳机依旧沿用俄罗斯的雷神耳机Thror,这旗舰平板耳机已经足够难驱动了,我觉得能驱动好这个,在驱动力方面完全不用深究,定是足够大的。解码为香榭丽舍顶配双芯片AK4499,AN电容版。

evo版本在纵向声场上,感觉和老版GA-X一样,需要一定时间的热机,才能有良好的纵向表现,否则纵向相对拥挤,而且人声会稍有前倾。

evo版本让人最愉悦的声音改观,莫过于高频的打磨,比起老版更多气态感的高频表现,evo版本的高频更多晶莹剔透的泛音感,结像质感突出了些许,多了一份开扬和华美,有润泽度,很柔顺,延伸起来更为流畅悠远。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人声表现方面并无太多变化,多了那么一丁点的甜味,质感依旧不多不少,不突兀另类,也不渺小纤细。我猜这一点甜美,可能很多来自于和高频段的配合。

evo的低频相对于老版本有所改变,低频线条收的更为扎实凝聚,可能泛音也收了一部分,但依旧保有宽松度。

可喜的是evo的动态和控制力,感觉有所提升,除了听起来更有张力外,张弛起来反倒有更加自如的感觉,听起来会比之前潇洒一些。

evo版本的结像更加明晰可闻,细节稍有比以前丰富的感觉。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新老版本的GA-X,其实整体的调音方向并没有分道扬镳,细听的话很容易辨识出,evo版和老版本是同样的声底,也能听出来风格并没有多大差异。但可能变了的是,一耳朵听的话,没有以前那么暖厚、不够圆润细腻、或略显粗燥的感觉了,这是高频改善带来的。随之而来的,也会觉得更为通透和细腻,整体音乐氛围轻松和活泼了许多。这么听来,设计师在很多小细节的打磨和处理,又花了不少功夫。


看来设计师的进步,也确实少不了发烧友的挑剔和压榨。

还是那句话,这款GA-X的evo版本,作为万元旗舰级别耳机放大器代表作品,依旧是超值和名副其实的。

设计师的无奈与旗舰的进化——GOLDENWAVE GA-X evo耳放前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