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論茶人的理想

每個正常人都應該具備追尋精神家園的本能。


任何知識領域,都需要堅守理想的人。沒有理想的人生,同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

茶人,以茶入道,最高理想便是對極致之美的追求。千利休說,“只有美麗之物,才能讓我低下頭顱。”此事無關風月,卻道出了一位真正茶人的理想境界——一切行動以追求“美”為導向,得與失完全可以置之度外。

茶人從茶中獲得的審美體驗,可以是“寒夜客來茶當酒”的灑脫,“晴窗細乳戲分茶”的溫馨,“且將新火試新茶”的超然,“睡來誰共午甌茶”喟嘆……也可以是“茶甌香篆小簾櫳”的意趣,“賭書消得潑茶香”的悵然,“亂飄僧舍茶煙溼”的空濛……皆為心靈之弦驟然撥動的絕響,美到了極致。

朱光潛認為,“世間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

審美能力源自心靈,唯美,是一切假惡醜的天敵。以“美”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茶人,可謂最純粹的人了——真正的茶人鍛造的是心靈、具備審美能力的心靈。

論茶人的理想

不懂得審美的人,不足以談生活,更無資格談人生。因為他們只能盯緊眼前的苟且,這是“窮”的極致。窮的標準其實並不侷限於財富多寡、學識高低,而是審美能力的缺失——根源在於實用主義至上,世間所有假惡醜都與實用相關——撒謊,造假,諂媚,惡意中傷……有人賣力幹這種事情的時候,內心一定正湧動著滿滿的苟且。

明人陸紹珩《小窗幽記》勾勒出這一種“窮”的表現:“奔走於權幸之門,自視不勝其榮,人竊以為辱;經營於利名之場,操心不勝其苦,已反以為樂。”其實他們很可憐可悲。汲汲於名利的種種表演,很不美。

洞悉審美的秘密,跳脫俗世的名韁利鎖,有能力在尋常草木間發現美,創造美,心有歸屬,是為富足。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曾說過,“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流浪狗。”

每個正常人都應該具備追尋精神家園的本能。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文:老茶鬼(茶界獨立評論員)2020.2.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