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黄石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死死守住病人,会有惊喜”

黄石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死死守住病人,会有惊喜”

2月27日晚9点30,江苏援黄石医疗队队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挂职黄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业务主任的赵炜接到一通紧急电话,大冶市人民医院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情况危急。他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带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连夜赶往大冶,这是黄石首例接受ECMO技术救治的患者。2月28日凌晨,这名患者转入黄石市中心医院ICU继续接受救治。在黄石重症病房内,苏黄两地医护团队并肩奋战在抢救生命最前线。

凌晨的紧急抢救,又是一场通宵守护

黄石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死死守住病人,会有惊喜”

凌晨的生死抢救

赵炜这通紧急电话那头焦急万分的是江苏援黄石医疗支援队医疗救治及专家组组长黄英姿。黄石大冶市一位50多岁男患者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指令后,赵炜一行人立刻出发。当天凌晨,赵炜带着ECMO团队和仪器赶到大冶,为病人完成了ECMO置管后,再连夜转到黄石市中心医院ICU2病区继续抢救治疗。

凌晨的生死抢救

病人的病情十分危重,转往黄石市中心医院后,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医疗救治及专家组组长黄英姿与赵炜等多位专家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紧急治疗,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医护团队通宵守在病人身旁。目前,这位病人仍在积极救治当中。

与时间赛跑,“守住”会有惊喜

黄石市中心医院集中收治着黄石市病情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来黄石半个月,赵炜常常接到一通电话就往医院跑。“ICU的医生首先要快,危急之下迅速找准对策。”

赵炜讲起收治的第一个病人时感慨道:“开始他病得很重。”2月15日,已经

接受一段时间治疗的男性、50岁患者,转入赵炜负责的黄石市中心医院危重症医学科2病区。当时,该患者已经处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状态,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也均处于危险状态。赵炜带领团队立刻为他装上有创呼吸机,接受呼吸机治疗后,患者还出现了烦躁、人机对抗等情况。赵炜和团队轮流守在患者床边两天。“指标一有变化,立刻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用药。”这是一场与病毒的“博弈”,赵炜说: “你死死守在病人身边,‘敌动我动’、策略得当,会有惊喜发生,这就是ICU病房的特点。”

2月17日,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经过评估,赵炜亲手为患者脱去呼吸机。他说:“那一刻,心里特别高兴。”

黄石重症病房里的“生死时速”:“死死守住病人,会有惊喜”

黄石市中医院重症5病区负责人、南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牛常明常常感受到“守住”病人的欣喜。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病程超过1个月,戴着吸氧面罩,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依然糟糕。这是一位积极乐观的女士。为了保存实力与病毒对抗,没力气坐起来她就躺着吃面条,吃几口就要戴会吸氧面罩。这一幕让牛常明感到震撼。“根据她的情况,我们不停地调整治疗方案。她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

每位患者的“数据”随身“装”在手机里

赵炜目前负责的黄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病区,是该院为了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设立的一个新病区。这里收治的15危重症患者,一半以上经过救治病情逐渐平稳。来自江苏和黄石的18位医生、39名护士正日夜奋战在此。牛常明所在的病区,来自苏黄两地的15位医生正携手努力着。“江苏医生的驰援,让连续作战1个月的黄石医护人员喘了口气,充实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队伍。”牛常明说。

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病区,有一面玻璃墙。墙内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三级防护标准进行防护。墙外是医生正常工作区域。于是,病区的医护人员每天都会在这面玻璃墙上,贴满A4打印纸,密密麻麻记录着病房里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页面向外,方便隔离区外医生查看。

赵炜说,这是他的秘密武器,在表单化操作中,他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患者情况,根据隔离病房实时监控数据等信息,及时调整医嘱。在赵炜的手机里,还存有许多被他用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标记的工作表格。病房里每一位患者的详细治疗情况,可以随时调取查阅。

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记者 蔡蕴琦 胡安静 陈月飞 万程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