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

巜道德经》历经千载,其蕴含的智慧,需要我们品读,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感悟和尝试。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矛盾和问题,不妨调整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以有利于矛盾和问题的化解。

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道德经》第22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我们在解决一个新出现的专业问题之时,千万不能囿于个人成见,才有可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而且不轻易否定别人看法的合理性,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有可能从众多方案中,选出几个可行性强的方案,考虑其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以优化整合,从实施过程中不断改善,目的是为了实现方案的科学性和长效性。这样,才有可能产生集体智慧的优化作用。

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

如果别人对你的建议提出质疑,如果是从专业角度讲,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问题本身。我们就要反思原有解决方法是否真的存在不太完善的地方,听取对方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如果合理可行,原方案就要完善。如果对方的质疑有待进一步商讨,可以保留,三思而后行。如果质疑不很客观,委婉应对。只要是为了新问题的合理化解,就要避免建立个人崇拜,避免搞专业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权威或迷信,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解决。

《道德经》启示我们:眼界要开阔,胸襟要磊落,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时,才有足够的洞察力和逆商,事业发展才能长远。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如果长期相处,大是大非面前,双方基本一致。那么,双方时常产生口角或争执的,往往是不能忍受对方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睡觉打呼噜、抽烟、熬夜打麻将、喝酒、花钱没有节制等等。

如果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坏习惯了,还有必要抱怨吗?如果没有抱怨,而是想办法去帮助对方改正坏习惯。如巧妙地劝阻对方少抽一些烟,或许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约法三章,让对方从主观上认识到抽烟的危害。这叫“知人者智”。知道对方的问题所在,不抱怨,双方积极配合解决矛盾。

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

如果感觉到自己劝阻对方抽烟力度不够,对方屡教不改,依然故我。这叫“自知者明”。这种情况下,寻找更有说服力的人来劝阻他,如带他去医院呼吸科检查一下他的肺部,拍个肺部片子,听听医生建议,何尝不是一种办法?如果劝阻他不吸烟成功了,他从此远离香烟危害了。这叫做“胜人者有力”。帮助对方克服缺点,战胜吸烟的诱惑,不也是一种正能量吗?他自己战胜了自己的不足,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实现了“自胜者强”的生活信念。

《道德经》告诉我们:知道问题所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会得到缓解,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

《道德经》63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常常说态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都是和63章这句话密切相契合的理念。品读《道德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钥匙

品读《道德经》,寻找工作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新钥匙,享受智慧人生。

我是美文创作者钟于初心。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谢谢您的转发,下篇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