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有人说近代诗赶超不了古代诗词?

手机用户80966746617


你好,我是国风

我觉得近代人的文学素养,比起古代人差老了!而诗乃文之精粹,连文章都做不好的人自然也别指望能写出好的诗歌!

再一点就是诗人本身,现代人人生很少有那么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感触,而且烦劳单调的城市生活也让人对世界的感觉逐渐变得麻木。心中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感想和素材,感想和素材都没有,怎么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歌?

反观古人就不同了,很多的诗人命运多舛,生世浮尘。自然对这个世界感触良深,所以形成自己的流派,写出自己的风格。成就了自我伟大的诗人身份!

比如山水田园派的陶潜,王维,柳宗元等。边塞军旅派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岳飞,辛弃疾等。豪放派的李白,杜甫等,婉约派的李清照,朱淑真等。

艺术来源于生活,丰富的人生,必然催生丰富的艺术。这是现在这些闭门造车的文人墨客永远不能理解的!


国风1974


我认为说近代诗赶超不了古诗词的人根本没有读过多少首近代诗。可能也不知道多少位近代的诗人。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当代人们对于诗歌大多数都是来源于中小学课堂,而中小学的课本中古诗词占领了半壁江山,例如我们大多数人上学学的第一是首诗一定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再加上我们现行的教育偏重对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过度地抬高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现当今社会的主流对于古诗词的大量追捧。以至于大多数人恐怕也只知道古代诗词,不识近代诗歌。所以造成了大多数的人,只知道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却不识今当代诗歌的魅力。

中国近代诗歌始于上世纪20年代新诗,经过百年的发展,近当代诗歌其实已经有了许多不错的作品。同时也发展出了众多的诗派。如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他们受到了泰戈尔的《新月集》的影响,注重诗的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优秀诗篇。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首徐志摩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无疑不展现了近代诗歌的美的价值。

再如,闻一多的组诗《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倾诉对祖国深深的爱,以及希望民众从漠然中醒来,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再到近代才子郭沫若的诗歌,诗集《女神》毫无疑问是当时最为棒的诗歌。它将人第一次提高到神的地位。而其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也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诗的认识,诗中先是《凤歌》再是《凰歌》然后是《凤凰同歌》《群鸟歌》最后是《凤凰更生歌》。全诗气势磅礴其实一点都不逊于李白的诗篇。下面是一段《凤凰涅槃》的节选。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在诗集《女神》中还有一首也同样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棒的一首《女神之再生》,作者借女神进行高歌。

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

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

这也表现了作者强烈历史责任感和创造意志。

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三十年代新诗。《雨巷》成了那个年代最为经典的诗篇。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这种浪漫主义情怀,其实一点都不比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来的差。

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以艾青为代表的左翼诗歌如艾青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中饱含了诗人对于祖国的热爱,我认为一点都不比“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来的真切。

除此之外这个时期还有以穆旦、辛笛为代表的“九叶诗派”,他们对于诗歌更侧重于灵性、婉约以及自我抒情。以穆旦的《赞美》为例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这首写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时期的诗歌,唱出了一曲高昂的民族精神的赞歌,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与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力量的崇拜。这种诗歌难道比不上古体诗歌吗?

近代诗歌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但是近代诗歌的价值与成就我认为是不可估量的。说近代诗赶超不了古诗词的人要么是不负责任,要么是没有好好的了解过近代诗。


园主子洪


古诗的含义: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近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近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简单的说,就是古诗含蓄,近代诗率真.

古诗词和现代诗词(现代诗、歌词)的根本区别在哪?为什么会让题主觉得古诗词应该早就被扫进故纸堆?古诗词和现代诗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语言系统。诗词是语言之上的精华,提炼语言,表达感情的文学作品。现代诗词是,古典诗词也是。只不过古诗词是文言文基础上的韵文。

和普通文言文相比更有节奏感,意境营造更加虚无缥缈。所以,玩古诗词的人首先得文言文基础不错。而近代以来的白话文记录模式和文言文作为古代语言记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即便文言文和如今的普通话所使用的汉字同一个字库,新现代人的思维并不愿意再以文言文的方式思考。

为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文字没有发生异变,千百年来固有的各种文化意象也没有消失,我们只要学历史,还是无法避免地要面对文言文——这种记录我们几千年历史的文字形象。而且,文言文教育的低龄化,让我们要读懂文言文也没有那么难。

经历了人生和岁月的消磨,那些隐藏在文化历史中的诗歌终究会放射光芒,吸引着一部分人精神的回归。对传统古诗词的喜欢、热爱、学习、创作、交流的热情正由此而来。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人,这和另一部分人去国,选择用他国语言交流、感叹世界文化的广阔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有一部分人选择流浪,而喜欢古诗词的人选择回归。这其中,没有高低,只有喜欢。








天其书法


汉子一一现呈一一《孤雁》一一三首一一请一一《今日头条》一一诗词爱好者一一品鉴一一孰好孰优孰美……🙏🙏🙏

其一,❤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其二,  💚

孤雁凄凄云惨淡,

万里飞去泪不断。

落进江南羽凌乱,

满腔悲声划破天。

孑然一片影,

徘徊寒江边。

哀鸣朝天诉,

水瘦无人怜。

几行冷眼泪,

滴入脚泥鲜。

何日春再归?

可见我羽片?

其三,💛

几行归塞尽,

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

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

孤飞自可疑。

🌜❄🌸💫🌼⭐🎄✨🌛



汉子诗人


这很正常,在古代,所有的读书人从黄口小儿就开始学习诗词歌赋,即便是《大学》《中庸》这些经纶之道,也属于纯文学的范畴。

所以我们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几乎所有的读书人的纯文学修养水平肯定比现代人要高出几个档次。比如汉代的歌赋,唐宋的诗词,明清的小说,都是现代人无法超越的,这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和崇尚的文风有关。虽然现代诗从五四以来涌现出很多流派,也有一些比较著名的诗人 ,比如徐志摩,冯至,林徽因,戴望舒等,但是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已经没落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崛起又是古诗词时代望尘莫及的,所以社会是变化和发展的,没法说哪种社会形态是好的,只不过是文化的聚焦点不同而已,谁能保证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不会宽衣博带激扬文字,重拾魏晋之风。





星河历史观


代表唐代最高峰的诗作是伟大的李白所作: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送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有这首诗横亘在这里,要想超越,抑或与之并肩确实有些难!那就把它当做范文学习一下总该可以吧?

老夫今仍遵守原平仄,以对仗模式和:

静夜思,与李白和:

杨妃胸露光,

李太汗泄霜。

千杯荡幽月,

一心入梦乡!

自评:……ff……此处省略100字。


老张35536


我是爱读书的【十二十页】,我认为:前段时间《叶问4》火遍大江南北,剧中无论李小龙怎么练也打不过叶问,当然叶问怎么练习也打不过他的师傅,所以,可以后世武功想超越创始人/师傅太难可,其实诗词也是如此,一样的道理,毕竟诗词的“规矩”都是古人设立的,现在只是模仿+创作。虽然影响层面想超越很难,但是特点各有所长。我认为在现代无论是文学领域还是其他任何领域影响力都不能空前绝后有两个原因:原因一是不够坚持,原因二是功利性大于自己初心。

浅谈诗词历史

1、诗词最早出现在何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分《风》、《雅》、《颂》三部分。

2、诗词的“规矩”是在什么时期定的

唐诗宋词,唐朝是诗最鼎盛时期,宋朝是词最鼎盛的时期。诗词的“规矩”基本是在唐宋时期定下来的。诗的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五绝:仄起 平起
  • 五律:仄起 平起
  • 七绝:仄起 平起
  • 七律:仄起 平起

首先,关于律诗,大致是在南朝时期沈约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创制出作诗的基本规范即四声八病,然后在隋唐时期律诗的平仄逐渐定型。

其次,关于词的格律,一般认为大致在中晚唐时期民间逐渐出现与诗有区别的曲子词,并且可以入乐歌唱,后来大量文人也开始写曲子词,逐渐发展成词。

近代诗词难超越古代诗词

①从数量角度看

  • 陆游:存世有9300多首诗,留绝笔《示儿》。

  • 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

  • 李白:据《李太白集》记载,李白共写了1000余首诗。

陆游85岁,写了9300多首诗,假如他10岁开始写诗,每年需要写124首,每个月需要写11首,3天就要创作一首,太敬业了,太坚持了。不得不让人钦佩。

②古代诗人专注度非比寻常

在我印象中,对于诗这个字,非要找个人代表,我认为就属李白了,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好诗都是喝醉时写的(李白一生应该喝了不少酒).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结语】

无论是从数量和专注度上看,近代诗人没有古代诗人的情怀和坚持,但数量不代表质量,例如现代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等等都别具一格。

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诗词的意义不在于谁比谁强,在与语言文化,在与意境之美。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候,浪迹在江湖中,心中被很多欲望和思想占据,能坐下来好好品读一首诗,喝一杯茶,享受着阳光,远离烦恼,静下心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相信那时一定是幸福的,快乐的。古诗词还是文化的精髓,不仅陶冶情操,还能鉴赏历史,让我们一起徜徉在唐诗宋词的美好中吧。

谢谢。


囊萤映雪,韦编三绝;耽书成瘾,笃信好学。
我是【十二十页】,立志成为一名女作家,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欢迎【关注】、点赞、转发,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分享文化感悟。谢谢!

十二十页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借助文学大家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他语音专栏表达的观点。

1.唐宋诗词是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的语言文学艺术,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沉淀。当时全社会的读书人都会吟诗作词,那是基本功。其中李杜王白等诗人,苏试等词人,达到巅峰水准,后人无法超越。古诗词中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极致精品的意境、韵律确实非凡,因而传颂至今。

2. 古诗词有古诗词的格律,有格律就有限制,有套话。现代诗、现代文,不能简单地与古诗词比较优劣。时代背景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语言环境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

3. 按照余秋雨先生曾在某个讲课中说的观点,写古文、古诗有很多形式上的要求,那个时代的语言发展也还不成熟,加上古代人书写成本太高,不得不极其精炼文字,表达意思和内容并不充分、到位。

另外古诗词中有很多的套话和固定的规则,意思表达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不全面不深刻不完整,歧义也多。

4. 因此余秋雨建议,现代人学写古文体、古诗词是个误区,过于尊崇古文是个误解,现代人如何用更加成熟的现代文体写好文章、表达想法才是正确有效的做法。


读书零星说


为什么说近代没有超越古代的詩词?严格点说是现代诗确实是没有超越唐宋时代的詩词,我们来细致分析一下。

第一,唐代的詩歌在发展了古代詩歌的基础上,又湧现出了一大批的著名詩人,其中以李白、杜甫为领军人物,人称李白为"詩仙",杜甫为"詩圣",还有王维、王昌龄、王之涣、贺知章、

孟浩然、骆宾王、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等等等等。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唐代詩歌攀上了中华文化的高峰,在世界上是一块令人睹目的文化瑰宝,享誉中外。可以这样说,这个文化现象,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直没有人超越过。

第二, 推翻了帝制以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在新文化运动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不再实行文言而又推广了普通话,在这种语言环境的变化下,有些人也写出詩歌朗朗上口,虽然说比不上唐宋的詩词那样的高度,但是有些也是很脍炙人口。现代自由詩由于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的流派,各树一帜,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詩歌变成了难以看懂的朦胧,失去了群众肥沃的发展土壤,受众逐渐减少。

第三,唐代的詩词为什么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就是文言作为强大的基础,因为说话是文言,考试用文言,写出詩歌更要在文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一步的提炼,才能使詩歌字字珠玑,百炼成钢。这也是历代后人实在难以超越的一个原因。





封护胜463


古诗: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近代诗: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诗与近代诗: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古诗含蓄,近代诗率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