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兒子14歲,把自己關在房間打遊戲,脾氣暴躁,休學在家,不與外界交流,咋辦?

手機用戶9372814577


和我親戚家孩子類似。是個女孩,剛上初中說要電腦查資料,就給買了個電腦,後來發現通宵打遊戲,白天上課睡覺。初中畢業考上幼師,兩年制的,在讀到一年半的時候學校通知家長領人。說一個學期曠課172節,開除。問她為啥不上課,她說睡覺。還是晚上打遊戲,白天睡覺。那不讀書總得出去工作吧,她自己跑去醫院開了個抑鬱症的證明,說不能工作,有病。於是就在家啃老,現在二十歲了,打遊戲的時候開心得不得了,又喊又叫的。跟家人沒法正常溝通,家人的話都不聽,只聽外人和網友的。除了要錢,家人的電話都不接。養到這種孩子挺絕望的。老人還在外面打工來養她,她就是玩。就是個廢物,家人說養到哪天算哪天吧。死的時候把她一起帶走。


週週140187763


我跟你說一個真實的事情吧,身邊的一個朋友。

當時他兒子應該是上初一,情況跟你家孩子差不多。額,不上學了?嗯,整天在家裡玩遊戲,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出門,拒絕跟任何人接觸。姥姥在家照顧他,媽媽要上班,每天都是媽媽拖著才肯出門,而且一定是要有足夠的理由。有次她的頭髮長了,媽媽想領他去理髮,也順便讓他出來透透氣,叫了三天才把他叫出來。

因為玩遊戲,他媽媽跟他發過脾氣,把家裡電腦的密碼給修改了,他發現登錄不上,差點把電腦給砸了。

媽媽給他找個補習老師,他也配合,不是不想學習,只是不想去學校學習。

媽媽給他找過心理醫生,各種層次的都有,什麼江湖郎中啊,有資格證的,統統沒用。

小夥子長的很帥,個子又高,平時的性格還是挺溫和的。就是不想去學校學習,對學校的老師有非常大的意見,在家裡玩遊戲,可能讓他更多的能找到認同感。

就是這樣一個讓他媽媽頭疼無比的孩子。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孩子的成長軌跡。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在國外,每年回來一次,每年他媽媽帶他去看他爸爸一次,可以說,在他十二三歲的生命中,他的爸爸是一個沒有多少溫度的人。

他的媽媽是保險公司的高級主管,做保險的人大家都清楚吧,非常的忙。而且做保險的人性格都比較爽利,所以對這個兒子來說,媽媽還是比較強勢的。

從小呢,孩子是由姥姥帶大的。姥姥特別溺愛他,對他照顧的無微不至。雖然已經是一米八的大小夥子了,在姥姥面前,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就是這樣的家庭氛圍,使得這個孩子性格比較軟弱,但是在家裡會比較蠻橫。

在小學的時候,經歷過一次不公正的待遇,跟同學打鬧,被老師罰做引體向上。他不敢跟老師說不是他的錯,更不敢跟老師說做引體向上的時候,他的腰不太舒服,從此烙下了一個病根。

他的厭學也是因為受到了老師不公正的待遇,當然,這個不全怪老師,老師眼中看到的並不一定都是真相,但是他不會去辯解,只是選擇生硬的對抗。

後來他媽媽嘗試去學校跟老師溝通,老師也跟她道了歉,學校也給他轉了班,可是沒用。一個周之後,他依然厭學。

最後的結果是,他媽媽辭職了。在家裡陪了他一個月。也不再給他找心理醫生。同時給他辦了轉學手續,在新的學校附近買了一套房子。


所有的一切,對於這個孩子來說都是全新的。

再後來,這個孩子考上了高中。

聽同學說,他是同學的開心果。

我一直在想,孩子厭學,除了學校里老師和同學的問題,除了孩子自身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呢?一定是在父母身上。

《銀河補習班》裡的馬飛,是一個被學校的老師,同學,還有自己的親媽,嫌棄的一個孩子,他們認為馬飛腦子有一些問題,是不是智障不好說。可是馬浩文認為自己的兒子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他用他的信任、關愛、鼓勵和理解,幫助馬飛實現了華麗的轉身。最好的補習班是什麼呀?就是父母的陪伴,用心的陪伴。


孩子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肯定,才會像網絡遊戲中尋求肯定。如果父母不是孩子人生中那個託底的人,不是他受傷了可以療傷的港灣,他就會對這個世界失望,沉迷遊戲一定是這個世界中有一些他想回避的現實問題。

建議多看一下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視頻,關於青少年養育問題,她有很多一針見血的見解。

無論是專家的話,還是親朋好友的話,孩子是自己的,事情也是自己的,別人只能給建議,不能給你滿意的答案。用愛和心血將他挽救出來。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許晉堯堯堯


我和你一樣痛苦,因為五年了,每天都在受折磨。

我兒子初二下學期迷戀上網遊,當時十三歲,初三己不大上學了。初四一邊玩遊戲,一邊找人補課,好歹考上了高中,如今要上高三了,沒上過幾天課。但孩子居然還夢想著高考,隔三叉五去補習班學一學。

初中時嚴厲管教沒收到效果。我們夫妻倆就帶孩子旅遊散心。逐漸恢復親子關係。可惜效果不明顯,我們又參加了兩年多的親子教育學習,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又帶孩子去心理輔導。孩子脾子是好多了,無過激言行了。因為之前關係差時,孩子經常去網吧不回家,還在賓館一住半月不回家,去灑吧混,紋身,染頭髮,甚至早戀。唉,至少現在在家是安全的。

孩子現在說能考上大學就去上,考不上就離開家。現在也不說當職業玩家了。

小時候是溺愛,要求基本滿足。沒有勞動習慣,現在基本反鎖在屋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作為父母溝通還是困難,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寫了很多,沒有條理,但願能給您一些啟發。


ashui581


這種情況本人建議你強勢介入,當時我兒子也這樣,經過我和兒子不斷努力,今年終於考大學了,兒子估計還能考上好大學,最次也能上個山財之類的,看到這個結果我和孩子努力沒有白費。和他溝通,明確告訴孩子不會讓你在家待著,頹廢下去的。必須學會一技之長,將來養活自己,上技校學點本領,必要也可讓戒網學校幫忙,堅決不能讓孩子呆在家裡,一年多努力就把孩子弄過來了。希望對你幫助,哪些亂七狗糟的機構沒用,還是父母耐心努力和保持良好關係,相信你的孩子也會好起來的。


會說的魚1


對你兒子的具體情況我不瞭解,分享一個我接觸過的跟你兒子相似的真實案例吧。這是一個女生,脾氣跟她接觸過的人都說你要順著她來,要不然惹到她了後果很嚴重。初二(八年級)一年在家休學一年,就是在家整天玩手機打遊戲也不大出門,初三(九年級)也就是今年過完暑假不知道怎麼想通了,自己去學校找校長申請留級重上初二,結果開學沒堅持一個月又不去了,家長也是頭疼的沒辦法,聽從鄰居的聯建議把她送到外地的一所類似於管教的學校,也會按照進度學習初中的文化課知識,相對來說比在原來學校要好一些,就是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了。

我是覺得,首先要先找到造成兒子目前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如何改正跟兒子一起列出來一二三,達成共識一起去改正。實在不行可以強制讓孩子去吃吃苦碰碰壁然後再結合實際講相應的道理落在實際行動上來解決。14歲的孩子不能這樣放任不管頹廢下去


堅強的圖圖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大寶今年11歲,有段時間沉迷遊戲,夜裡很晚偷玩手機。我當時並沒有兇罵他,反而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還和孩子嘗試溝通後,孩子就沒有再夜裡偷玩手機了。

孩子為什麼為沉迷遊戲?

遊戲有獎勵,能找到自我成就感。孩子過度沉迷遊戲,說明他們現在生活中不被認可,經常被負能量包圍,他們只有在遊戲中,才能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和自我的肯定!這和父母不經常陪伴有關,也和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關係。

現在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沒有辦法抵抗手機的誘惑,所以平時孩子在家,我都放下手機陪孩子,週末陪孩子戶外運動,這樣孩子就很少玩手機。

拯救孩子的方法

全家開個家庭會議,多傾聽孩子的想法,或者帶孩子出去旅行玩幾天。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休學的。孩子除了遊戲還是喜歡什麼,多帶孩子戶外運動。或者孩子同意給孩子換家新的學校等等。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父母要來學習親子課程,都是免費的。14歲的孩子也是叛逆期的時間,多買書回來研究下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孩子有問題,父母多從自身上找原因,父母先改變,然後從多給孩子輸入正能量,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在生活中感覺到你們的愛和認可。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音頻親子課程和中醫育兒方法,有需要的請關注留言,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說什麼也晚了,一開始就不能讓孩子接觸這個,孩子自控能力差,我們大人還會控制不住想玩!!

個人見解不對勿噴,如果我兒子以後這樣啊,我跟他一起打,不告訴他,遊戲裡虐他,就追著他打。。!!如果是那種不能追著打的遊戲,我就告訴他要跟他一起玩,玩的要比他厲害,讓他崇拜我,這樣他會聽我的


宇你說l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現在的倆娃媽。孩子天天玩遊戲,不上學,不與外界交流,這個問題我來解答。

您的孩子14歲,現在天天把自己關在家裡玩遊戲,不肯上學,也不與外界交流,這看似是一個手機成癮的問題。其背後,卻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孩子是否是“遊戲成癮”?

雖然說遊戲有令人上癮的心理機制,但是大多數的孩子還是能夠正確地使用手機,而真正達到遊戲成癮程度的孩子是很少的,有數據顯示這個比例大概只有0.3%到1%。我們在心理學上也有比較嚴格的遊戲成癮的判斷標準。




首先,我們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游戲成癮的標籤,而是要積極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其次,如果能夠判定孩子確實已經遊戲上癮,單純依靠家庭的調整可能還不足夠,您還需要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遊戲是孩子迴避內心衝突的方法。

我們在心理學中,發現很多孩子喜歡玩遊戲,其實是他們應對強烈的心理衝突的一種方式。

14歲的孩子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這時孩子會有強烈的自主渴望,他們不再想聽別人的,而是想聽自己的,做真正的自己。但這個時候,學校的學習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而家長也常常沒有做好調整,這些都可能讓孩子產生內心的衝突,混亂和虛無,會讓他們感到迷茫和無助。

但是,遊戲能夠讓孩子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而且在遊戲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遊戲就像是一種麻醉藥,雖然不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孩子的問題,但確實能讓孩子暫時不去面對問題,讓他們感覺不到衝突。所以很多孩子寧願沉迷在遊戲當中,也不願意面對現實狀況。

父母應該怎麼辦?

1、保持家中的和諧。

因為家庭內部的衝突越是頻發,越是激烈,越是無法解決,對孩子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就越大。比如說,家中的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等等在無形中都會給孩子產生影響。所以,要讓家中保持比較和諧的環境,避免孩子無意識的逃避。

2、父母要積極的跟孩子溝通。

特別是父母,不要靠自己的經驗來猜,來推測,而是要直接問孩子他到底想要什麼,是什麼困擾了他?我們要幫助孩子去探索自己,體驗自己,如果孩子長期逃避外界,逃避社交,他跟自己也會越來越失去溝,最後,現實世界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虛無的感覺。

3、父母要降低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不要樹立過於遠大的目標。

您的孩子現在連門都不願意出,那就不要總想著讓孩子能夠回到學校,取得好成績。也不要期望將手機遊戲這些統統從孩子的生活當中剔除掉。而是應該先樹立一個更簡單的目標,減少孩子每天在遊戲上的時間,逐步恢復比較正常的作息時間。其間,不能要求孩子迅速的改變,而是要遵循孩子自己改變的規律。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4、多陪伴孩子,用其它方式替代遊戲的作用。

比如說可以陪孩子出去旅遊、運動、玩樂器、畫畫等等。要找到那個能夠讓孩子同樣覺得有樂趣的事情,陪著孩子去做,然後在過程當中不斷地肯定孩子、鼓勵孩子。直至這個新的興趣可以替代遊戲給孩子帶來的快樂。



5、尋求同伴支持。

很多遊戲成癮的孩子都缺乏同伴和團體的歸屬感。可以嘗試幫助孩子結交新的朋友,亦或者和跟你們具有同樣問題狀況的家庭結伴互助。

最後,如果孩子的情況確實比較嚴重,還是要請專業的人士來幫助。

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到您!


豆媽逗娃


沉溺遊戲是孩子脾氣暴躁、厭學休學、隔絕外界的罪魁禍首。提供你三個解決問題的策略,供你選用。

第一,興趣轉移法。

物理上說,物體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靜止或者勻速運動。遊戲成癮,沉迷虛幻,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他還將保持“遊戲狀態”。

家長此時可以努力挖掘孩子的興趣點,尋找到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帶著他去做,比如說他從小到大最大(能夠幫他實現)的願望,滿足他。

以前有一位沉迷於遊戲的孩子因為喜歡打籃球,於是他的父親每天下班之後就是陪他打一場酣暢的二人籃球對抗賽。一場球下來,孩子累得像一堆泥,晚上到家,洗洗就呼呼大睡了,時間不久孩子就脫離了遊戲。

第二,親情感染法。

這是發生在我學生身上的一件事情。她的孩子比你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的程度還要嚴重。

後來,也巧了,這個孩子鄉下爺爺進城來看他,突發腦溢血,倒在家中,孩子小時候和爺爺生活在一起,感情比較深,聽說爺爺病了,連忙從醫院跑了回來,陪護爺爺1個月,直至爺爺出院。後來這個孩子也漸漸地遠離了網絡,能夠正常回來上課了,高考考上了一所體育院校。(這個學生是體育生)

第三,強迫勞動法。

14歲小孩子也就初中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絕大部分原因就是溺愛太多,伸手不拿四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式”生活,不知生活的艱辛。以前我教一位家長用強迫勞動的方法成功地治好了一個孩子。

我讓那位家長把孩子送回老家,強制他勞動。當時孩子由他母親陪護著,去他舅舅開辦的木材加工廠裡勞動。半天下來,手上就磨出了好幾個血泡。那位母親也是豁出去了,硬是咬著牙、狠著心、背後流著淚,拿著木條,如果孩子不勞動,上去就一下,打得那孩子後背就是一道血痕。

三天下來,那個孩子哀求回校讀書,並且保障永不再玩遊戲,這個孩子現在已從湖北大學畢業,現在在北京一家通訊公司做網絡工程師。

結束語,我上學時,我的老師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至今記憶猶新,故事名字叫《樹苗從小育起》。意思就是說教育要從小事做起,從小抓起,等到孩子長大了,想管教就來不及了。

14歲一般又正逢孩子心理叛逆期,但是不能因為孩子處於心理“斷乳期”就遷就他,放任他,當然父母管束這樣的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科學,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給你的方法。別人的解決方案只能作為一種參照,家長教育孩子要結合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


青衫李探花



14歲正值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比較叛逆,容易衝動,或者做出極端的事情。

表面上看是孩子出現了大問題,但追究根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孩子小的時候,太過於嚴厲,青春期的孩子表現得就會越加叛逆。

2.因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或關愛太少,又缺少溝通,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缺少愛的溫暖,因此到了青春期就很有可能非常自閉,且拒絕父母溝通。

3.孩子經歷了一些重大挫折,又不願意跟父母說,所以乾脆到虛擬的網絡裡尋找安慰。

4.為了逃避而沉迷於網絡。

……



總之,表面上看是孩子的問題,但整體來看是親子關係或者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不管是哪種情況,找出原因很重要。因為只有找出根源,才能夠徹底找到解決的辦法。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不要責怪,而是要第一時間進行自我反省,並尋找合適的機會與孩子來一場敞開心扉的溝通。

然後找到他的心結,進而找出辦法,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