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是喜欢那个上天入地的齐天大圣还是后来的斗战胜佛?

情棋书画


  

  少年人大都会喜欢齐天大圣吧。

不过,多数人印象中的齐天大圣都不是《西游记》原著中的齐天大圣,而是《西游记》电视剧中被删改,被拔高了的齐天大圣。

  在多数人看来,齐天大圣是敢作敢为,无视一切的代名词。其实,原著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可不是那样的。

  孙悟空胆子大吗?不大。他之所以敢与玉帝叫板,是他觉得天上的神仙都很弱,没有一人是他对手。可是,在遇上如来佛祖、弥勒佛祖的时候,他老远就跪地下拜。因为这两位都是可以翻手压服他的狠角色。

  在青牛精故事后,孙悟空认识到,玉皇大帝其实也很牛,许多天庭神仙都很牛。许许多多曾经大败的神仙,在取经路上都威风八面。像大闹天宫时,孙悟空一人单挑二十八宿,取经路上,二十八宿中奎木狼一人在金丹被夺的情况下还与孙悟空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败。

  在后来,什么老君的青牛、观音的金毛犼、东极青华大帝的坐骑九灵元圣等等,各路大神的坐骑、仆从、弟子纷纷下界,孙悟空多次被打哭,终于认识到玉皇大帝也很牛!从那时候起,孙悟空见到玉皇大帝也变成打躬作揖,战战兢兢了。

  看了原著,就会发现,齐天大圣时期的孙悟空,就是个愣头青。取经时期的孙行者更为成熟,更为聪明。虽然到处求神拜佛有些窝囊,但这也是创业时期积攒人脉的必然途径。至于斗战胜佛,那已经是修成正果,有了神仙编制,做了仙界大领导了。

真正经历波折的人,还是会选择做斗战胜佛吧。


叶之秋


少年时代,崇拜齐天大圣,所向披靡,无法无天。随年龄渐长,见识越多,心态趋于平和,可能喜欢斗战胜佛多一些。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齐天大圣,放浪不羁,嚣张任性,甚至想踏破天地,唯我独尊。

我们向往的是大圣无边的法力,点赞的是大圣狂傲不羁的性格。

我们都想冲破束缚,逃脱五指山,天上地下,任我驰骋。

我少年时,不肯读书,放肆任性,叛逆嚣张,谁都不敢管。以为这就是酷,这就是牛逼。

还标榜齐天大圣,恨不得在背后插两个火柴棒,搞个拉风无比的小旗子。

然,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你老佛爷就是你老佛爷。魔高一一尺,道高一丈丈。

现实会教你做人,打的你直接叫爸爸。

多年以后,乖乖的收敛自己的脾气,锁好自己的尾巴,该干啥干啥,人前人后,点头哈腰。

心里想着,斗战胜佛,也比我牛逼太多了。

最起码,人家闯过天宫,被老佛爷亲手镇压过。

人家最后还皈依佛门,获得过佛界较有名气的职称。

也许的也许,俺离职称只剩那一小步了。

没错,就是那小小的八十一难。





孤崖青松


比如,年少时,心气高,心里本也有些桀骜不训,自然会喜欢那个上天入地,敢与天宫分庭抗礼,敢把玉帝拉下马的齐天大圣。

正如目前大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般,处处表现着“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很容易引起每个人的共鸣。毕竟整个人类世界,得意者少,失意者多。

但是,如果换一个心境,或者说换一个背景。比如,原来安定祥和的三界,突然群魔现世,天下大乱,民不得安生。这个时候,人人心中,都会呼唤那个能降妖伏魔的斗战胜佛了。

这个时候,猴子的定位和使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说,不同心境下,会有不同偏好。

而我的头条上连载的小说《西游之再世妖王》,讲述的,正是后面这种情境。那个学了天罡三十六变,二入八卦炉,炼就三昧真火,金箍棒也加重到了三万九千斤的超级斗战胜佛,降妖除魔的故事。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关注我。谢谢。



吴谋


我喜欢那个斗战胜佛。这是因为之前的那个齐天大圣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敢于挑战权威的英雄,而仅仅只是一个暴徒而已。后来的斗战胜佛才是真正的规则维护者。

为什么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是暴徒

孙悟空天地灵石孕育,师从菩提祖师学艺,出身极正,还有一身正道本事。按理来说应该惩恶扬善才对,但是他所作所为却没有一件好事。

东海龙王是他的邻居,之前没有拜访,但这一次却因为缺少趁手兵器而去讨要。东海龙王也很客气,一口一个“上仙”,也提供了很多兵器给他选择,最后连定海神针都交给孙悟空了。但是孙悟空是如何回报的呢?他继续索要披挂,还强迫东海龙王将四海龙王都找来给他凑齐一套披挂。得到之后非但没有感激,而是拿着刚刚讨来的金箍棒一路打出龙宫。

这样的人在大家眼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英雄吗?

地府执掌轮回,维护天地间生老病死的规则秩序。孙悟空不但把自己的名字勾去,还把所有猴属统统划去,这已经是对天地秩序的公然挑衅。这个过程当中,地府实在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除此之外,官封弼马温为什么会成为对他的侮辱呢?孙悟空并没有为天庭做过什么好事,也同样没有惩恶扬善的名声,那么天庭给他一个弼马温为什么就是侮辱他?蟠桃盛会为什么一定要请这个既无实职也无功绩的齐天大圣呢?难道说你请客吃饭,我要来你就一定要请我去吗?

太上老君与孙悟空也没有仇怨,那孙悟空盗了他的仙丹又是为了什么?

凡此种种,天庭和孙悟空之间的冲突其实都是由孙悟空单方面挑起的,天庭并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情。

为什么说齐天大圣时期的孙悟空不是英雄

如果小说是为了借孙悟空树立起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英雄形象,那必然就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存在。

  • 第一,孙悟空要对旧有规则的不合理性进行批驳,然后再进行抗争。

  • 第二,孙悟空要提出一套新的合理规则的蓝图,用以取代旧有不合理规则。

很显然,孙悟空只是单纯地在破坏旧有规则,既没有对原规则自身的思考,也没有新规则的提倡。这怎么可能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呢?

反之,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才是规则秩序的维护者,他所行善事也都是在成佛之路上完成的。难道一个做好事的孙悟空还不如一个做坏事的孙悟空更受欢迎吗?

暴力只有在约束的条件下行事,才有真正的价值,否则只是暴行而已。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诚然,那个逍遥自在的齐天大圣会比端坐庙堂的斗战胜佛更讨喜。毕竟我们都知道若为自由故,生命和爱情皆可抛。在武侠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也更喜欢快意恩仇的生活,而对于规规矩矩的生活表示不屑。

但是如果我们把孙悟空的行为放大了来看,孙悟空出世后发现了水帘洞成为了美猴王,玩耍数年后就去学艺去了。学艺归来打死了混世魔王,然后就先去傲来国席卷了一堆的兵器,然后又去东海龙宫找龙王,先是对东海龙王拿出来的兵器不满意,最后选择了定海神针。但是拿到了定海神针后还敲了四海龙王一套铠甲,穿上铠甲后还打了出去。反正我想起这个形象就想到了一个熊孩子,也难怪四海龙王会去上诉玉帝,如果仅仅是拿走了定海神针想必老龙王一个人也不会去上诉的。

而后孙悟空被阎王拘了魂,这个动手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都危险到生命了。但是在于他消了自己的的名字后,还把猴属的名字全消了,再打出去的。这个也就容不得阎王不上报了,毕竟一个人还好掩盖了,阎王也不愿意为一个人去惊扰玉帝,让人家感觉自己无能。但是这个突然多出了一个猴属之类的不在轮回之内,这个就影响到轮回的运转了,自然就要上报了。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因为孙悟空做事不考虑后果,玉帝才会差人来拿他,但是太白金星出面说辞招安了。第一次封了个弼马温,别看官小,手下也有不少人,而且算是正规编制的,孙悟空心比天高,不屑这等小官,反出天庭去了。后来天庭与孙悟空打了一场后,又招安,给了个虚职,齐天大圣。让齐天大圣看守蟠桃园,齐天大圣虽然听着很大,但是实际上还不如弼马温,因为弼马温是有编制的,所以齐天大圣因为蟠桃会没请他又捣乱了……说真的,人家玉帝也就想着随便找个地方安置你,别给我捣乱就好了,其他的也真没重视他。这个是孙悟空有些不知好歹了……

实际上孙悟空被压五百年后也没啥改变……比如在五庄观,人家好心招待你,你偷吃不说,最后还把树给推倒了……这边看来的话,孙悟空可真是一个恶徒……越长大越知道制度的重要性,规则虽然让既得利益者更好的剥削,但是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了弱者的权益,孙悟空作为一个规则的破坏者,对于大部分的底层群众来说,都是一个不良的存在……

所以,从感性上来说,我比较喜欢齐天大圣,而从理性上来说,我比较喜欢斗战胜佛。


悠然布衣


我还是喜欢初出茅庐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那时候的孙悟空豪气冲天、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甚至喊出了“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的口号。天上神仙何其多,敢于挑战玉皇大帝皇权的唯有孙悟空一人。那时候的他就是仙界的“平头哥”,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他在花果山自立为王,逍遥自在;他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霸气十足。他的这种反叛让大权在握的天庭不爽,却恰恰被人们认为是《西游记》中最可宝贵的品质和精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与如来佛进行了一场豪赌,孙悟空失败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又跟着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成佛之后是一种什么状态不得而知,地位高了但未必比成佛之前更快乐。地位再高能比如来佛更高?终究还是被如来佛压制,最终还是难逃如来手掌心。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对如来佛的无奈妥协。自此之后他虽然一如既往的勇猛顽强,一路降妖除怪,但他再也不是之前的孙悟空了。他变得谨慎了,自从被唐僧念紧箍咒赶走又回归后,他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漫长的取经路孙悟空无数次忍辱负重,在没有办法拿住妖怪时到处求人帮忙。当年的齐天大圣时代,他何曾如此低三下四过?回不去的过往,回不去的齐天大圣。



取经之路何尝不是孙悟空蜕变之路。他从一块冥顽不化棱角分明的顽石渐渐磨成了一块表面光滑的宝石。斗战胜佛的荣耀与光环是对他蜕变华丽转身的奖赏。只是风光无限的齐天大圣再也不能自由自在了,在与如来佛的终极对决中孙悟空彻底的失败了!

在暮气沉沉的斗战胜佛与朝气蓬勃的齐天大圣之间,我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郑非梦妙文


人在某个时候观点总会随着岁月流金而改变,现在的我恰恰与别人观点相反,许多人在历经沧桑后往往认同于孙悟空变成斗战胜佛成为成功人士后的圆滑与成熟,他们认为斗战胜佛是进阶后的神佛,其实不然,这是被沧桑所染,受失败所挫的必然,后来的悟空在经难受劫时再没有那战天斗地,一往无前的豪勇,相反地一昧求仙拜佛,寻找帮手!以求以最小的失利换到最大的成就!

看《西游记》前十来篇,直到如来辣手摧圣,齐天大圣被压五指山下,会让人感慨万千,我们如果在四十岁后,再看《西游记》,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羡慕那个敢单枪匹马大闹天宫的勇士,因为他敢爱敢恨敢语敢做,战天斗地,视天下神仙如无物,这是何等的气魄,这岂不正是年少轻狂的少年郎吗?可以大口喝酒,大声争执,可以为义字两胁插刀,更可以在困厄与刀枪箭雨中一往无前!

人,在世间留一世,若不能放声歌,放声爱,放手去搏,一昧懦懦弱弱,求人拜佛,岂象个昂扬男子汉!

前三十年前羡慕斗战胜佛交游广,朋友多!而后才发现若无轻狂齐天大圣,又哪来那么多仙佛帮手!

自身无实力,谁会肯出手助你!


轻轻一声叹


喜欢齐天大圣,他的故事脍炙人口,源远流长,而后来的斗战胜佛基本没有故事。

戏说《西游》

--唐僧--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请你留下,请你别走

给你富贵,给你温柔

骑着受伤的白马

(一个被女人抛弃的王子)

你头也不回

心中的火在燃烧

为那“普度众生”的理想

一个凡人

创造了一个神话

--悟空和沙僧--

一个狂一个憨

把黑暗的世界

混沌的乾坤

用真情和挚爱荡涤

---可惜这样的人物太少

走过的路口又听见了

妖魔的嚎叫

--八戒--

又贪又色

心地善良,还有点懒惰

但你对嫦娥的痴情

却叫人深深感慨

也许这就是男人

真实的男人

--(后记)--

无名小子话《西游》

想说处事与做人

对也罢,错也罢

留给大家评

(图片源于网络,谨表感谢)





闫平诗歌


当然是齐天大圣,相信几乎所有人都喜欢齐天大圣而不是斗战胜佛。

齐天大圣可以说是孙悟空最响亮的名字,孙悟空从一块石头出世的猴子,一步一步成长为齐天大圣,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无论是在妖族还是在天庭以及在人族的神话中,齐天大圣这个一直很响亮,而斗战胜佛却很少有人提及。

齐天大圣是孙悟空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他本身就是无法无天的人物,本身不把任何神仙或者妖王放在眼里,无视一切天地间的规则法度,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妄想与上天齐平。

这正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巅峰的时候,也是能够有所成就最好的时间,而到了斗战胜佛只是一个结果。

最后齐天大圣这个称呼本身就属于妖王中强者的称呼,而斗战胜佛只是属于灵山的诸佛之一罢了。


帝子周


我哪个都不喜欢,我就喜欢唐僧,上面有人,下凡间来,有菩萨罩着,遇到困难有孙悟空、沙悟净和猪八戒和小白龙,不管下面的小妖精多痛恨我,多想吃我的肉,喝我的血,悟空都会来救我的,你们就是吃不着,你说气人不,完了在凡间镀个金,回到天上又做神仙,多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