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揭祕!看華龍區人民法院80後辦案“女狀元”如何打好抗“疫”之戰

君子蘭花再報春

——記華龍區人民法院辦案“女狀元”張帆

時逢庚子年疫情爆發,頃刻之間,熱鬧的街道繁華不再。往日裡熙熙攘攘的華龍區人民法院審判庭也很寂靜,87年出生的張帆負責的這支年結案超過1000案件的審判團隊也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但生活仍在繼續,勇敢戰“疫”,逆行前進是每個法院人的使命。

★未雨綢繆,以非常之策破非常之局

“疫情防控期間,辦案開庭不方便了,同時來訪群眾也減少了,新收案件數量降低了,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期整理卷宗、梳理積案。把所有能網上開庭審理、能調解的案件儘量審理完畢,保證疫情過後,輕裝上陣……”大年初八,張帆按照院黨組指示,率先探索在線審理方式,並通過視頻會議向團隊幹警傳達。

疫情形勢嚴峻,案件需要審理,在線審理迫在眉睫。從大年初七開始,張帆就開始對所有待辦案件當事人的應訴情況和健康狀況進行全面摸排,把不適合網上開庭的案件挑選出來,並逐個與當事人及其委託訴訟代理人電話溝通,商定案件延期審理事宜,統籌做好解釋、答疑、排期等相關工作,並告知其網上辦理相應訴訟業務的具體流程和方法。

摸排案件的同時,張帆對書記員進行培訓。她通過視頻會議,組織團隊裡4名書記員共同學習如何通過雲間平臺、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實現網上開庭,還開展實際操作,反覆測試系統。為避免實際工作中意外狀況發生,張帆和書記員經過幾次模擬演練,打通了下一階段面對突發情況的技術問題。

相業看調鼎,兵機久運籌。張帆似乎總會在最忙碌的時候設計出自己專屬的“模板”。她進一步細化在線庭審的每個新流程、新細節,確保智能化審判不以程序爭議為代價,斟字酌句,修改雲間平臺和移動微法院小程序網上開庭語境下的審理提示語,整理出一套正規化、標準化的網絡庭審規範用語。她還針對如何引導當事人選擇網絡方式開庭或調解,建立微信群后如何核實雙方當事人信息,如何指導當事人安裝、操作軟件等都整理了詳盡的規則和常用規範用語模板。

★返崗復工,築牢速裁調解陣地

2月3日復工第一天,張帆準時來到辦公室。令她意外的是,4人的辦公室,2人已就位。書記員靳偉華和聶麗老家位於疫情重災區,受交通管制影響,目前只能隔離在家。書記員楊蕾、康菡哲則不約而同地來到辦公室,協助張帆一起開展工作。隔離在家的書記員還通過視頻和大家連線:“我們雖然在家,但是網速可比辦公室好的多,只要我們能幹的,儘管佈置!”

雖然復工日期一再延後,但這條網上開庭“流水線”於大年初十就正式開通了。張帆充分利用網絡、微信、短信、視頻、電話等多種非接觸方式,與當事人電話溝通,引導當事人選擇網絡方式開庭,同意網上開庭的案件當事人,她逐一添加微信好友,建立微信群聊,保證一案一群。一開始,張帆擔心當事人不願意配合使用在線審理,但當事人聽說足不出戶就能開庭,都表示樂於積極配合調試設備網絡,積極參與庭審時,張帆如釋重負。

於是,每建立好一個案件的微信聊天群,張帆就把2名隔離在家的書記員拉進群聊,書記員按照張帆整理好的工作方法和規範用語模板,依次確認身份信息,“手把手”教會雙方當事人操作流程,解答疑問、告知流程細節,約定開庭時間,保證每個當事人及時快速的瞭解案件進程和工作安排。另外2名書記員,則負責將約定好的開庭時間統一排期,提前在系統裡創建網絡視頻會議,負責後期送達、公告辦理、歸檔等工作,實現了輔助工作的集中高效辦理。

考慮到在線審理中確保網絡對面的人就是案件當事人,防止冒名頂替的現象發生,張帆在開班開始前就反覆強調,要核實當事人身份,通過在線庭審排期完成後,系統自動向當事人預留的手機號發送的會議號,建立微信群后、庭前會議和庭審時,書記員、法官3次當場核對當事人或委託代理人身份,與此前當事人上傳的證件材料進行比對,核實其參與庭審情況,以確保工作零失誤。

揭秘!看華龍區人民法院80後辦案“女狀元”如何打好抗“疫”之戰

★堅守崗位,用愛和誠摯打好抗“疫”戰

通過分階段、分類別、分層次地剝離輔助工作,法官與書記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以更加細化的分工、更加明確的責任,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的力量。張帆不再陷入事務性工作中, 而是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庭前法律指導、開庭、組織合議和審籤法律文書。

審理前,張帆全面閱卷,熟悉案情,提前歸納好了爭議焦點;庭審時,她只需在設置好的網絡視頻會議開始時間前進入視頻會議室,和“面對面”庭審一樣,核對當事人身份,詢問雙方的訴訟意見,查驗證據,審核案件事實,補充調查庭前會議漏查的事實,明確當事人是否有新的事實需要補充,圍繞爭議焦點進行重點調查分析。隨著法官、書記員、當事人完成庭審筆錄電子簽名,在線庭審順利完成。

能調則調,當判則判。對於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有調解可能的案件,張帆會盡量引導當事人進行調解,當庭出具調解書,正式裁判文書會在3天左右以郵寄方式發出。但若是案件雙方在賠償金額以及賠償方式上存在較大的爭議,未能達成和解,張帆會在調解結束後立即安排書記員及時確定開庭時間。

這樣,辦案環節全程電子留痕, 審判關鍵節點清晰可控,工作效率提速換擋,全面實現了質效指標的“可視化”。“雲速裁”運行伊始,張帆每天都有不少於6個案件通過在線庭審解決。她最高記錄是:4個小時,7場法庭調查每場時間均控制在30分鐘內。

2月24日,我市全面恢復正常上班,巧合的是,張帆養在窗臺上的君子蘭開了花,她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這一個月,大家都很辛苦。但等一朵花開,確實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全媒體記者 張洪中 通訊員張雨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