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在很多人看来,水浒传中的第一枭雄非宋江莫属,因为宋江在文不成、武不就的情况下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成功登上了梁山泊的头把交椅,压服了一百零八将。但是事实上,在宋江刚刚登上梁山之时,就有一个人发现了宋江的野心,他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熟悉水浒的朋友们对入云龙公孙胜不会陌生,他初登场于水浒第十四回目,后因不满搜刮民财的生辰纲,而与晁盖等人谋划劫取并一同上了梁山,开水浒寨后与吴用共为军师,但在宋江受招安后不久回到蓟州出家,从此隐居在山林泉石之中。

水浒对于公孙胜的描写是极其神化的。他的智勇,他的法术都是以一言片语便简而概之的。就像人们形容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一样,公孙胜好像游戏开局就有一个满级的号,无所不能。这是大部分读者对公孙胜的一个表面的模糊的印象,那么真实的公孙胜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对于公孙胜的武力值,在水浒世界里一直是一个bug的存在。小说前期智取生辰纲,作者花了大手笔写了其运用智谋劫了生辰纲,其间细节环环相扣,好似一个环节出错就会满盘皆输。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可是在后来的回目里公孙胜又是无敌的存在了,比如按120回中公孙胜的本事,一招手就能召唤神龙,召唤大鹏鸟,就这本事劫生辰纲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还找什么刘唐三阮陪自己演戏呢?所以公孙胜早早退出梁山,恐怕也是作者的故意为之吧。否则按其武力值,别说内部草莽,外敌大辽也是胆战心惊吧…………

公孙胜有两次出走梁山。第一次发生在宋江及其家人上山后,他以看见宋江父子团聚思念老母为由下山,这一走五六个月迟迟不归、音信全无。后来戴宗、李逵找到公孙胜家之后, 公孙胜让母亲闭门谢客,谎称自己不在家,这不正是不愿意上山的表现吗?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疑问,一个人会无故在自己事业的上升期放弃自己的事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定是有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迫使他如此。公孙胜亦是如此。而此时宋江上山,不由得与之相联系。宋江作为一个在朝廷里呆过很长时间的人,他的理念早已被忠君保国浸透,他的忠已经到了“愚”的地步。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宋江曾说:“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衷心不负朝廷”可见一斑,

所以,公孙胜如果继续跟着宋江,最终也不过是招安成一个小官而已,而公孙胜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朝堂上当个国师之类的官,根本不用和宋江一起累死累活。

但是,从公孙胜走上劫生辰纲这条与朝廷对立的死路,我们就能发现,公孙胜很讨厌当时腌臢的朝廷氛围,不愿为宋朝挺效力。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然而,公孙胜不愿为宋朝卖力,但是其却看出来宋江对宋朝的愚忠,二者理念背离,这是其第一次下山的原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公孙胜的高瞻远瞩。

其第二次下山是在擒王庆之后,公孙胜先是陪伴宋江回去受赏,之后再次离去,如他所说“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这解释了他为何二上梁山,他已经做到了他的忠义,但毕竟和宋江不是一路人,所以才再次离去,成为梁山第一个离开的人,也是少数没有参加征方腊的好汉之一,最终云游四海,过起了自己的逍遥日子,得以善终。

说到公孙胜的理想,不由想到他的前人张角和后辈洪秀全。 公孙胜是一个极富革命理想的人,他劫取生辰纲并不是和刘唐三阮等人一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是为了获取革命的资本。他的理想并不是和晁盖主导的梁山一样毫无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样过着打家劫舍的日子;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也不是像宋江那样一门心思想着被招安走投降路线。也许是道教长久以往的教诲,他想和张角洪秀全等人一样,以自己教派的意志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可是在梁山上他虽被称为四哥,但是他的权利确实极少的。

梁山被划分为以卢俊义和宋江为首的两个集团,二者的权力集团越来越巩固,他只是个空有名头却不能过问正事的挂名者罢了。也只有在梁山集团遇到对付不了的法师时才会请自己这个四哥上场摆平。

这个人把宋江彻底看透,宋江刚上山他就离开,最终得善终逍遥一生

也许也是对于梁山的失望,让其在被招安之后早早的离去。在其日后生涯的游历时光里,他也可能会为自己的理想抱负无人理解而感到叹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