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国的《易经》可能隐藏超级科学吗,你怎么看?

小乔医生


说实话,虽然本人是一个国学迷,对于经典《易经》极为推崇,但是,我真觉得把《易经》捧成无所不能的神书,有点太那啥了。《易经》很牛逼,包罗万象,但是你说它隐藏超级科学,又是什么史前文明,这真的是脑洞太大。



《易经》本身并不具备完整的逻辑体系,而且最初的《易》不牵扯五行一说,所以那这个画五行,说阴阳的,一一二二转换的说法就有点站不住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早都不知道被改了多少遍、融合了多少人和学派的理论观念以后的《易经》了。个人感觉《易经》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哲学价值,是它思考人生、观察世界的方式,这是《易经》隐藏的最大的秘密,可能也就是许多人所谓的“超级科学”。

有人说过,《易经》中阴阳“进制”的计数方式可不就是计算机的二进制法?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在最古老的时候就发现了,难道这不是伟大的科学发现吗?其实,与其说是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二进制法,还不如说是这古今的发现只是一种巧合,相互之间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而且这种进制的产生的目的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懂计算机那一套复杂的算法,就不妄断。但是关于《易经》中的阴阳,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它最初的意义就是代表的向阳和背阴两个状态,还是那句话,这是出自于农耕需要。阴阳是被后来的阴阳家、道、儒等学派不断发展之后,才赋予了其丰富的哲学意义。

还有说的基因组与六十四卦的惊人相似,说是巧合真的没有什么可信度,我们也可以不把这种认为是一种偶然,因为很多事情都有其必然性。举个例子来说,许多成功人士讲到成功秘诀的时候,一般都会讲到自律、坚持、兴趣啊等等品德和特质,这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也不是国人的特长,更没有地域、民族、性别等等方面的限制,这些真的只是最朴素的道理,甚至是一种共识。这就和《易经》以及与其极度相似的某些超级科学一样,并不一定是谁影响了谁,启发了谁,因为真理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是不同的“人”发现了同一件事情而已,这是偶然的发现,又是必然的发现。

当然,以上所说并不是看低了《易经》,相反,这本融合了几千年文人、政客、科学家、民俗等数不尽的因素共同构成的经书,可想而知其巨大的力量,绝不是几句话就说的通透的。


我们总会有种错觉,尤其是看到一些精彩的理论、见解、知识点等等的时候,我们觉得“哎,这个事《易经》早有记载说明了”,由此我们就断定《易经》是一本神书。其实,这更多的是因为《易经》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而言。

曾仕强说过《易经》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总会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特性甚至可以让你把一个道理套在诸多事物上,神奇的是还都能讲的通。关于这个“模糊性”的说法我个人并不是非常赞同,虽然我没什么资格质疑权威,我并不觉得《易经》在这个概念上有任何投机取巧,《易》的这种功能我更觉得是因为“大道至简”和“万变不离其宗”,就像我们学会1+1=2以后,就可以推论出更复杂的算法,到这个公式是最基本的基石,可以说,整个科学大厦都是基于这个等式构建的,无论你摸着哪块砖,又位于哪一层,都离不开这个基石。而《易经》就是这个“1+1=2”,无论等式之上构建了多大的花花世界和芸芸众生,在本质上却是相似的!

所以,我并不觉得《易经》蕴藏了什么超级科学,如果有,那本来只是最平常的叙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