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寶寶多大開始用學步車好一些?

天津桐竹麻麻


學步車為什麼危險?

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寶寶來說,學步車彷彿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寶寶可以藉助學步車去到很多地方,也能輕易駛向危險的地方。學步車的速度可以超過 1 m/s ,由於寶寶頭部所佔身體比例比較大,上身較重,又暴露在車身以外,在遇到臺階環境時很容易翻倒或者翻滾。

而正是由於學步車速度太快,就算監護人眼看著危險迫近,也已經來不及作出反應了。最常見的就是從樓梯或者臺階衝下,造成寶寶外傷。很多會引起骨折甚至顱內出血,比如央視報道過的那例。

除了從樓梯或者臺階摔下外,燙傷也比較常見,因為寶寶可藉助學步車的高度和速度接觸到危險物品,比如熱水壺,刀具及高處有害物等。

早在 2004 年,加拿大就禁止了嬰兒學步車的製造,銷售和進口。理由很簡單,嬰兒學步車極易對嬰幼兒造成傷害。2018 年 9 月 17 日,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報道,由於學步車仍然會對嬰兒造成傷害,美國兒科醫生再次呼籲禁止嬰兒學步車。

為什麼家長們都想給孩子買學步車呢?

很多家長購買學步車,是因為他們認為學步車能「教會」寶寶走路,其實,並沒有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比未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更早學會走路。

相反,從嬰兒生長髮育的規律來說,學步車違背了寶寶從翻身,會坐,會爬,會站,到會走的生長髮育規律。

由於有學步車的幫助,寶寶就算自己不能控制平衡也不會摔倒,反而不利於寶寶練習獨立行走和平衡控制,影響寶寶身體肌肉的正常發育。

歐洲專家曾對 190 名嬰兒進行過調查,發現 102 名使用學步車的寶寶爬行、直立行走等運動發育比沒有使用過學步車的寶寶落後 3~4 周。

同時,如果學步車跨布過高,導致寶寶踮起腳尖走路,等寶寶會獨立行走時也容易踮腳尖走路,對寶寶造成不利影響。

而如果跨布過低,維持足弓的肌肉上不能承受自身體重,長時間站立,將導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如果形成扁平足,對膝關節,髖關節,脊柱的發育也會有不利影響。

此外,另一些學步輔助工具——學步推車、學步帶,本人也不推薦。

原因是,跟學步車類似,寶寶難以控制學步推車的速度,推車快速滑動,若是碰到臺階等處,寶寶很容易跟著跌倒。

同時,如果推車的推杆設置過高,寶寶要踮起腳尖才能推動,也會對寶寶造成不利影響。

學步帶則同樣容易使寶寶踮起腳尖走路,因為家長容易將學步帶拉得過高;同時,靠學步帶的拉力支撐,寶寶容易走起來東倒西歪,不利於腿部力量的掌握和平衡能力的掌握。

不用學步車怎樣訓練寶寶走路呢?

大概寶寶在進入10月齡後,便可以勉強站起來了。這時應該做哪些訓練可以讓寶寶更快掌握,同時又不會傷害寶寶柔軟的骨骼呢?

1. 10月齡寶寶可以選擇扶牆訓練

扶牆訓練,可以讓寶寶扶著牆開始獨自的站起,走幾步。如果空間比較空曠,缺乏適合的牆,可以給寶寶安裝圍欄,尤其是已經鋪上了海綿地墊的家:

當然,這些都是輔助工具,真正有用的是訓練的內容而不是這些工具,如果有家長看著,在家裡的床上也是可以做這些訓練的。

2. 11月齡可以進行趴越障礙訓練。

爬越障礙訓練:可以把家裡的被子堆的高一些,讓孩子爬行,注意家長需要在一旁看著。這樣的訓練可以鍛鍊孩子整體的力量,對於寶寶的站立受益匪淺。

3. 12月齡可以進行獨自站立和獨走

①.獨自站立:牽著小孩的一隻手逐漸鬆開,讓其站立,站立3-5分鐘即可。期間可以用玩具逗幼兒,使其處於興奮狀態。如果擔心寶寶摔傷,也可以考慮嬰兒防摔枕,可以減少寶寶落地的衝擊力。

②.獨走訓練:開始可以自父母之間拉著走幾步,因為父母可以隨時攙扶,慢慢的,父母要放開手讓孩子獨立行走幾步,還可以用拖拉玩具的方式可以增加獨走的興趣。

③.蹦跳訓練:幼兒可扶著床沿、沙發訓練,家長可以給孩子喊口令或放音樂,讓孩子跟著節奏蹦跳。

在此奉勸各位家長,學步車等輔助工具只會給你們帶來虛假的安全感,不要為了一時輕鬆而將寶寶至於危險之中。

我的回答希望幫到你。


誰的媽媽還不是個寶寶


每家小可愛都是掌中寶,孩子出生三個月前都是餓了吃飽就睡,身體發育快;三個月後,小寶寶可以看清1米左右的東西,手腳也開始有了自主的動作,抓東西呀,對著移動顏色豔的東西比較敏感,眼睛會隨著移動的物體發生興趣。

三四個月中,手會牢牢地抓住物體,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腳也會換著邁步,好似想學走一般;


記得我女兒小時好動,滿四個月120天時開暈餵食和坐學步車同時開始的;那天,拿出早早準備好的粉紅色學步車,把車調到她需要的高度,在坐的後面,怕她人小鑽下去,把車裡周圍後背都圍好,就把她放進去坐著,起初有些怯生生的,但是車前那些玩具和車面的音樂對她的吸引力太大了,自己試著玩,高興會站著,累了會坐著,自己玩。

從那以後,整個家都成了她的戰場,前後左右來去自如,剛理好的東西,一會就亂得不行;除了餓了、累了想睡覺時,離開學步車,其他時間,都喜歡在車裡。

很多專家會說孩子大小了,怕影響生長,我到認為不然,孩子在四個月時抱著,都喜歡在大人腿上不停的站立跳動,而且力氣還不小,在學步車裡同樣也能跳,離開大人的束縛,就象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很開心;在著,東西看多玩多了,又增智又體健,兩全其美。

你家有孩子的話,也可以讓他試試,順祝你家寶寶健康。


靜遙遠的星


寶寶適合十個月過後使用學步車吧。因為太早使用對寶寶腿發育不好。

最重要一點最好不要使用寶寶自己站在裡面跑的那種學步車,不是很安全,而且速度太快。我家大寶小時候就是坐那個學步車,我當時沒注意到,一下子衝到樓梯下面去了,還好梯子不高沒出事,當時可把我嚇壞了。

在這裡建議大家使用手推試學步車或是學步帶這樣安全。




平凡的小明


一般是滿十個月以後才用學步車,你要看你家寶寶腿部發育怎麼樣,他是否會扶著東西站起來,還會走兩步,這樣他就是想走路了🚶,可以嘗試給他用學步車。

我家是差不多十個月用的學步車,我忙的時候放學步車裡,放的時間也不長,一次二十分鐘左右,就放出來,讓他自己扶著牆啊門啊,自己走,或者用學步帶,各有各的好處,過早用學步車會造成寶寶O型腿,我家寶寶用學步帶,身子總是想往前傾。我家是不到一週歲就會走兩三步了,慢慢大了,現在走路走的很快了!



樂樂媽媽故事


你好,我是澤萱麻麻,根據我的建議,寶寶學步車不要用的太早,至於為什麼,網上有一大片的理論,可以去看看,其實好多醫生是建議不用學步車的,畢竟學步車質量叄叄差不齊,再加上家長有的時候一時照顧不到,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存在的,就我個人兩個寶寶而言,確實也都有很早就使用寶寶車,沒辦法,經濟條件太差,兩個孕期都全程上班,且孩子滿月後都帶到公司去上班的,條件所迫,所以我自己的兩個寶寶不誇張,三個月就用的寶寶車,因為帶著上班,有時候不肯坐嬰兒車,可能幼兒也有審美疲勞,圖新鮮感,必須要換著坐,才能不鬧,方便我工作,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寶媽們至少至少8個月以後再給用嬰兒車,不排除有些寶媽是想孩子早點學會走路,就早早用上,我覺得倒不是很可取,其實孩子什麼時候會走路也是要看寶寶的骨骼孕育的,莫操之過及,不過我家大寶十一個月多一點,不到一週歲就會走路了,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的原因,坐學步車千萬不能讓孩子脫離家長的視線,萬一出現意外,就可能帶來很大的傷害,附幾張我家十個月寶寶前幾天坐學步車剛摔的照片,勸你可千萬千萬不要早早給孩子坐學步車,希望傘納






澤萱麻麻


你好,我建議在寶寶開始爬行一段時間之後,我說的爬行是指肚子離開地面的那種爬,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同,不能說具體幾個月的孩子可以使用,爬行可以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之後順其自然,如果寶寶有願意站起來走的意願時,可以買一個平衡學步手推車幫助寶寶更好的掌握平衡,我們家的是一直願意爬,不願意走,我在他11個月大的時候買的,但買回來除了玩上面帶的玩具,他並沒有怎麼用,後來有一歲兩個月的時候,才開始推著的。所以建議寶媽根據寶寶具體的自身情況去準備,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用。



未央夫婦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不建議使用學步車。我個人認為學步車是讓孩子坐在裡面玩的,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也不是太好,對孩子走路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小孩學會開始爬是6個月到一歲之間。一歲之後就基本開始學走路了。

我覺得孩子走路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只要大人從旁輔助一下,寶寶就能學會走路。 我家孩子從來沒有用過學步車。寶寶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爬了一段時間之後,寶寶就會慢慢的試著站起來。一段時間之後,寶寶就會扶著桌子,牆面站起來。這時候大人只要在旁邊照顧孩子的安全就行了。再過一段時間,寶寶的營養跟上之後。寶寶有了腳力,腰力,大人牽著寶寶的手,孩子就能慢慢的走出去了。再過一到兩個月之後,寶寶自然而然就會走路了。就是寶寶在學走路的期間,大人注意寶寶的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咪咪輔食


其實是不建議坐的,對孩子不好。我當時就沒給孩子買這個。不過孩子一歲的時候去了老家,鄰居給了一個學步車,婆婆想做事情就把孩子放到學步車裡,也沒看出孩子腿又啥不好。等孩子一歲零2個月會走了,孩子就不想坐學步車了。這是我的經驗。


幸福在轉彎心理處


說起學步車,我們這一代以及父母親那一輩應該特別瞭解,小的時候,大都坐過學步車,蹣跚著撞來撞去,那個時候坐學步車除了育兒知識的落後之外,還有就是能夠解脫需要幹家務活,照顧其他家人的父母。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本來是讓寶寶更快學會走路的學步車,反而對寶寶走路產生了不利影響:

1.使寶寶的腿部骨骼變形,長大成為羅圈腿

寶寶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學步車中間那個寬帶子需要穿過寶寶兩腿之間,把寶寶吊起來,寶寶的腿部無法蹬直,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立。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羅圈腿。

2.不能讓寶寶自主掌握平衡感

不論是坐、站、還是走路,都需要寶寶學會控制身體的平衡,需要調動身體各個肌肉群,但是,坐在學步車裡,寶寶總是“被動”的被支撐著,總有一個外力在扶住他,不會摔倒,那麼,他就不能真切的感受到怎麼控制自己身體,學會走路就更困難了。

此外,學步車的輪子都比較靈活,寶寶在學步車裡更多的是橫衝直撞,滑過來滑過去,看似很開心,寶寶笑的咯咯咯的,但是,這背後是寶寶的無知無畏,他無法感知自己這一步走出去的“力度”,對空間的感知度也會降低,用學步車走路就會形成幾秒鐘劃出去好幾米的距離。

3.存在安全隱患

學步車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長,但是,如果家長鬆懈了,就有可能出現意外,比如遇到樓梯的時候,從樓梯上摔下去。



助步車/學步帶可以用麼?

助步車比學步車科學一些,是讓寶寶推著學走路,相當於扶手柺杖,學步帶可以避免大人彎腰弓背,也可以在寶寶摔倒的時候立刻拉起來,這兩個工具可以用但沒必要用。

因為走路這個事情,其實是不需要藉助任何外力的,只要寶寶爬行足夠了,自己就能站立、走路。

而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還是傳統觀念,認為走路要教,而且非常在意什麼時候走路這個事情,寶寶走路早晚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只要發育正常,早晚都會走路。

而,走路摔倒是必經的過程,但是,大多數家長總是害怕寶寶摔倒,總是小心翼翼的扶著。



我家寶寶1歲零2天開始自己獨立走路,1歲2個月就已經走的非常穩當。在這之前,我家寶寶經歷了5個月的爬行,所以,他從開始扶站、扶走、獨立走到最後走的熟練,都是自己一個人,我們一次也沒有扶過,也沒有使用任何助步工具,這期間,摔倒了無數次,我們也沒有扶過,都是自己爬起來繼續走。

不斷的摔倒再爬起來,讓他更快的掌握了身體平衡,學會如何控制身體,再加上爬行對空間感、四肢協調能力的鍛鍊,一開始走路就能自如拐彎,避開障礙物。

所以,家長們應該要相信:

  • 走路不需要人為干預,家長不用腰痠背痛臉走路。
  • 爬行是走路的重要基礎,爬行充足的孩子會自己邁開走路的步伐,請相信孩子。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紐諾嬰幼兒睡眠指導師,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您好,我是小臭媽^_^“寶寶多大可以坐學步車”是小臭媽在頭條的第8次回答,感謝閱讀!懷孕?產子?育兒?自我提升?小臭媽有滿滿一籮筐的乾貨想和你分享,都是實事求是地說過往的養育小臭和自我提升的經驗,不是教科書式的講大道理。歡迎關注,一起學習和成長>_<

寶寶多大可以坐學步車?

哦,多大都不可以坐。

沒錯,對於這個問題,小臭媽就是這麼剛。

為啥?危險啊!

國內國外對於學步車的態度。

CCTV《焦點訪談》在2014年6月9日就曝光過學步車的問題,感興趣的可以去搜索觀看。對CCAV不放心的,小臭媽提供一下國外對學步車的態度。

  • 歐美國家對學步車的反思和批判在20年前就開始了。美國兒科雜誌《Pediatrics》2001年9月1日就曾發表過一篇《 Injuries AssociatedWith Infant Walkers》的文章,裡面有統計:

僅在1999年,在美國就有8800個15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學步車受傷送去急診。1973至1998年,美國有34起兒童死亡案例是因為學步車造成的。

1997年,美國通過了新的學步車標準, 要求學步車必須比標準屋門更寬大,同時有防止跌落的剎車系統。

但是在2006-2008年間,仍有4例兒童因學步車死亡的案例。2010年受傷兒童降低到4000 人左右,仍然是兒童受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美國兒科協會一直努力要在美國通過學步車的全面禁令。(前面提到的焦點訪談的視頻裡有提到,加拿大已經禁止了學步車的銷售。)

那學步車的危害到底在哪裡?

很多家長以為有自己的陪同或看管就可以避免寶寶受到學步車的傷害,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學步車導致兒童受傷的情況都是在家長的看管下發生的……因為:

  1. 兒童在學步車裡的移動速度可以達到1米/秒,遠在家長反應過來前,傷害就發生了T^T

  2. 嬰兒使用學步車非常容易摔倒,滾下臺階,造成骨折,頭部受傷。

  3. 學步車會讓孩子夠到很多以前夠不到的東西,容易造成燙傷,中毒和窒息。

  4. 用學步車會導致孩子發育遲緩,推遲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

過早地依賴學步車行走而爬行時間不足,會導致腿背部肌肉群發育過度而前肌肉群發育不足;同時,過早站立會讓寶寶的腳跟和腿肌肉過於緊張,最終損害兒童平衡能力。

所以,這樣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不扔了還留著過年嗎?

哦,有家長會說,用學步車是為了讓寶寶更快走路呀!

對此,小臭媽只想說,還真不如讓寶寶光著腳在地上多爬一段時間呢……

如果小臭媽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麻煩幫忙評論、轉發、關注鼓勵一下哦,非常感謝!see you^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