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誰能通俗易懂地解釋下土木堡之變的前因後果?

象牙山霸道總裁


《大明風華》播出不久,張藝興所扮演的朱祁鎮可謂是讓人又愛又恨。看了電視劇的改編人們不免懷疑,他所經歷的土木堡之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且聽我細細道來。

土木堡之變正是指朱祁鎮繼位第十四年(即明朝正統十四年),其北征瓦剌被俘的一件事。土木堡之變不僅使皇帝被俘,皇室顏面掃地,還戰死了他的曾爺爺朱棣留下來的五十萬大軍,導致了明朝的權力斷層。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明軍的對手—瓦剌。可能瓦剌你不太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元朝的蒙古軍隊。明朝興起後,蒙古人退回大漠,北元分裂為韃靼和瓦剌,此次爭端不休。永樂年間,瓦剌佯裝與明朝交好,對明稱臣,一同削弱了韃靼的勢力。這樣,瓦剌一家獨大,野心勃勃。直到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師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卻多報1000人,目的是嚮明朝中央邀賞,由於危害了宦官王振的利益,他不肯多給賞賜,按實際人數給賞,這樣就引起了事端。

瓦剌首領率領各部分為四路向內地侵擾,明朝將領率軍隊萬人進行還擊。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皇帝都十分有氣節,有“天子守國門”之氣概。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要知道,皇帝親征就必須找一個可靠的人留守京城,故而,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和王振帶領約25萬大軍(號稱50萬)從北京出發。

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皇帝身邊的王振專斷,不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甚至為了自己的顏面,改變大軍行進的方向。導致慌不擇路,皇帝率領的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而瓦剌軍緊追不捨。由於土木堡地高缺水,瓦剌控制著水源。明朝軍隊不戰而敗,導致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王振也在這場戰爭中死去,明英宗朱祁鎮被俘。

國不可一日無君,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鈺在兵部侍郎于謙和孫太后支持下,即位為帝,尊奉明英宗為太上皇。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鎮發生奪門之變,當然,這是後話了。


歷史小仕女


土木堡之變是由自我膨脹至極的大太監王振導演的一場差點斷送明王朝的活報劇。

王振,河北蔚縣人,曾考取過秀才(也有說是舉人),初通文墨,能說會道。也許是科舉之路太過艱難,王振選擇了走條捷徑,自閹入宮,服伺東宮太子朱祁鎮。1435年朱瞻基死,九歲的朱祁鎮繼位,即英宗皇帝。王振隨駕,但受太皇太后張氏和閣臣“三楊”壓制,不敢炸刺。

隨著太皇太后及“三楊“,死的死,老的老。皇帝年少,被王振哄的團團轉。王振膽子逐漸大了起來,偷掉太祖立於朝堂上的那塊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鐵牌。把大明王朝的控制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不但朝廷上盡是其死黨親信,就是邊關要塞,他也派他的太監“兒孫們”鎮守。

蒙古人被永樂大帝趕到漠北後,經過幾十年的兼併融合,其中瓦喇部漸漸取得統治地位,對明朝北部邊疆構成威脅。

原來明廷為安撫蒙古人,每年蒙古人嚮明朝貢馬,明廷會給予高於馬價值的賞賜。等到王振掌權,蒙古人行賄王振,得到的賞賜越加豐厚,蒙人的貢馬規模也就越來越大。

到了1499年,蒙古人組織了近三千人的貢馬隊伍,於二月來到京師。

也不知道王振那根筋搭錯了,不但剋扣賞賜,馬也是按價值的五分之一做價給錢,這個舉動激怒了蒙古人。

瓦喇便發四路大軍攻明,太師也先親率主力攻擊大同。大同主將是王振親信太監郭敬,結果讓也先打了個稀里嘩啦。

王振在京城接到邊關如雪般告急文書‘,極力攛掇朱祁鎮御駕親征,年輕氣盛的皇帝和自我膨脹至極太監王振,根本不聽眾大臣的規勸,匆忙拼湊了二十多萬部隊(對外號稱五十萬),在備戰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草率出征。

一四九九年七月,王振趾高氣揚的率領著由皇帝及諸多王公大臣組成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往西北方向開拔了。此時正值伏天,氣候炎熱,陰雨綿綿,加上後勤供給不足。雖英宗王振自信滿滿,可士氣漸漸低落下來。

部隊好不容易走到大同(其實是瓦喇故意引誘明軍,以期伏擊殲滅),到大同後,王振聽太監郭敬報告,瓦喇兵如何兇悍,明軍死傷如何慘重。他害怕了,又慌忙下令班師回撤。

本刻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趕回長城以內,可王振又嘚瑟起來,下令大軍繞走蔚州,借天子車駕好在鄉親們面前顯擺顯擺。走著走著,王振一想,不行!幾十萬大軍把自家的莊稼糟蹋咋整?又下令原路返回,改走宣府奔居庸關。這一折騰給了瓦喇兵追擊的時間。走到土木堡他下令宿營。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道,此地距居庸關不過三四十里,進了關就安全了,既是蒙古大軍趕來,明軍也可據險而守。王振大怒,把鄺埜弄到毒太陽底曬了半天。

王振想的挺好,晚上在土木堡好好睡一晚,明早起兵進居庸關。可早晨一睜眼,也先率大軍早把土木堡圍了。

時值八月,酷熱難擋,士兵飢渴難耐,但土木堡地勢很高,士兵們挖了幾丈深也沒挖出水來。土木堡城南十里有條小河,也先網開南面不圍,假意和明軍談判。王振不知是計,下令移營,渴的嗓子眼冒煙的明軍士兵,見了水不打自亂。這時埋伏在四周的瓦喇兵衝殺出來。

結果可想而知,皇帝被俘,王公大臣死五十多人,明軍已乎全軍覆沒,王振被憤怒的士兵打死(樊忠搶大鐵錘砸爛了王振的腦袋)。

土木堡之戰,皇帝被敵人擒獲,明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京城。朝堂一片混亂,多數大臣主張遷都避敵,畢竟南京還有一套班子。侍郎于謙力排眾議,堅守拒敵,並採取果斷措施,扶朱祁鎮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繼位(斷了瓦喇人對明朝最大的要挾),是為景泰皇帝。于謙任兵部尚書,全力組織軍民守城抗敵。于謙率京城軍民打退了瓦喇兵,使大明王朝沒有重演“靖康之難”的悲劇。

一年以後,瓦喇人把己經沒有利用價值的朱祁鎮無條件送回。朱祁鈺把哥哥安排在南宮,尊為太上皇(據我所知,哥哥做太上皇的僅此一例),朱祁鈺對哥哥不放心,封閉南宮。

七年後,朱祁鎮在大將石亨;大太監曹吉祥等人擁立下,復辟成功。改元天順。朱祁鈺在睡夢中被趕下皇帝寶座,不長時間抑鬱而終。

奪權後的朱祁鎮,立即處死了挽大明於即潰的于謙!毀景泰陵,殺其姬妾,不準弟弟進皇陵。併為王振平了反。

土木堡之變雖不象安史之亂那樣,打斷了李唐王朝的脊樑。但大明王朝經此打擊元氣大傷。






滄州老夫子


土木堡之變,太監干政的惡果。

公元1449年六月,由於明朝沒有能夠滿足瓦剌的無理要求,瓦剌太師也先率軍入侵明朝,攻陷明朝很多地方。

當時大太監王振把持朝政,王振極力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群臣勸阻無效,明英宗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王振不懂軍事,軍政事務卻是王振一個人說了算,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心慌亂。

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不明真象,以為瓦剌害怕強明軍,下令追擊,後聽說前方慘敗,則又驚慌撤退。

這時的王振仍不顧軍情緊急,還在想著抬高自己,退兵時王振欲讓明英宗經過其家鄉蔚州,顯示自己的威風。後來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所以多次改變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

1449年8月13日,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緊逼明軍,明軍潰不成軍,憤怒的明軍殺死了王振,但已經無力迴天,明軍慘敗,文武大臣死傷無數,明英宗本人也做了俘虜。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文武大臣死傷甚眾。

大臣于謙立朱祁玉為帝,打退瓦剌的進攻,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後明英宗返回明朝,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獲得帝位,殺死以于謙為首的大批大臣。

經過兩次事變,明朝損失了大批人才精英,明朝軍事頂峰已成過去。

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九邊防禦體系。





知無為而有益


“土木堡之變”,不僅導致京營主力和功勳、武將集團出現嚴重斷層,就連明英宗自己也淪為了瓦剌俘虜,更嚴重的是,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正在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此戰之後開始逐步走向衰弱,因而“土木堡之變”也被認為是明朝中衰的標誌性事件。那麼,“土木堡之變”為何會發生,它到底對明朝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原因:明成祖五徵漠北打破草原均衡,明宣宗策略失誤埋下巨患

“土木堡之變”的爆發,可以說與明成祖朱棣至明宣宗朱瞻基期間的施政策略密不可分,正是由於明成祖五徵漠北打破了草原的勢力均衡,而仁宣年間的戰略收縮直接給了瓦剌一統草原機會,明宣宗對內廷的調整則給了王振干政的可能。

1、明成祖五徵漠北打破草原均衡。明朝洪武年間,為了徹底消滅退往草原的北元勢力,朱元璋曾多次發動北伐,並最終於捕魚兒海之戰徹底擊潰北元主力,此後黃金家族開始逐步喪失對草原的統治,而北方草原逐漸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大勢力,為了爭奪草原,他們之間彼此爭鬥不斷,雖然奉黃金家族後裔的韃靼佔據一定優勢,但也無力徹底消滅瓦剌。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由於韃靼可汗本雅失裡殺死明朝使臣郭驥,明成祖一怒之下令丘福率軍十萬討伐韃靼,結果全軍覆沒。為了徹底解決北部邊患,明成祖朱棣分別於永樂八年(1410年)、永樂十二年(1414年)、永樂二十年(1422年)、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先後五次親征蒙古,而除了第二次對瓦剌實施打擊之外,其餘四次均已韃靼為主,歷經明成祖的多次打擊,韃靼實力大損,原本勢力均衡的草原局勢就此被打破。

2、仁宣年間戰略收縮導致瓦剌崛起。明成祖朱棣最終倒在了第五次北伐回師途中,而他的繼任者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鑑於明成祖時期連年對外用兵,國力損耗極大,再加上韃靼屢遭打擊之後北方邊患已經得到一定緩解,因而對於北方草原開始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明朝的戰略收縮,再加上韃靼的衰弱,於是瓦剌部順寧王馬哈木之子脫歡先是攻殺了韃靼太師阿魯臺,又殺死瓦剌部賢義、安樂兩王,一統瓦剌各部,並奉孛兒只斤·脫脫不花為汗,瓦剌開始崛起。不過,瓦剌雖然崛起,但它此前不過是黃金家族的姻親,並沒有足以號令整個蒙古草原的威望,於是瓦剌又通過攻打察合臺汗國,擊敗並強娶了衛思汗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從而使得瓦剌也擁有了可以號令草原的黃金家族血統,最終一統蒙古草原。

△宣德九年(1434年)時瓦剌已經統一草原

3、明宣宗對內廷調整導致宦官干政。明朝建立之後,太祖朱元璋汲取前朝教訓後,對宦官限制極為嚴格,包括不許宦官識字。然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他為了讓宦官幫助自己處理文件,成為連接皇帝和內閣之間的橋樑,於宣德元年(1426年)設立“內書堂”教授宦官讀書,之後又設立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協助自己處理公務,其中秉筆太監負責代替皇帝行“批紅”之權,而掌印太監則負責最終的審核蓋印。雖然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宦官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但他的這種做法無疑給了宦官干政的可能性,而且宦官一旦大肆干政,完全可以利用皇權對外廷形成壓制,明英宗時期的王振專權便是典型惡果。

明英宗朱祁鎮繼位之後,早期內廷有太皇太后張氏坐鎮,外有“三楊”輔政,倒也一定程度延續了“仁宣之治”,但隨著張太后和三楊的先後去世,深受朱祁鎮寵信的王振開始擅權專政,而已經崛起的瓦剌也在積極謀求南下,土木堡之變的大幕就此拉開。

過程:瓦剌南下明英宗率軍親征,王振連犯五個錯誤明軍慘敗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太師也先(脫歡之子)率軍南下,兵分四路大舉犯邊,明朝邊軍初戰不利,尤其是大同一路損失慘重,“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之下,不顧大臣勸阻,任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抽調包括京營在內的50萬大軍(實際20萬左右)開始御駕親征。

按理來說,明朝此時立國不過八十餘年,距離朱棣五徵蒙古更是僅僅過去了25年,明軍的戰鬥力雖有下降,卻也不至於不堪一用。明軍之所以會慘遭戰敗,正應了那句“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王振連續犯下的五個錯誤,直接將明軍帶上了絕路。

錯誤之一:固執北上。同年八月一日,明軍抵達大同,也先見明軍勢大,遂收攏軍隊後撤,意圖將明軍誘入草原,從而發揮自己的騎兵優勢,伺機殲滅明軍。得知也先撤軍,文臣武將接連勸說明英宗返回京城,然而王振卻認為也先這是畏懼明朝王師,因此堅持命令大軍北上。

錯誤之二:匆忙撤退。在王振的指揮下,明軍只得繼續北上,先頭部隊很快與也先大軍遭遇,以步兵為主的明軍與也先騎兵野戰,結果可想而知,旋即遭遇大敗。王振得知前線戰敗後,在軍隊足有也先數倍的情況下,竟然又產生了畏敵之心,慌忙下令軍隊撤退,並以三萬騎兵殿後。由於明軍兵力仍然龐大,且有三萬騎兵殿後,也先雖然不願放過明軍,卻也不敢輕舉妄動,只得遠遠綴在明軍之後以待良機。

錯誤之三:屢變路線。眼看大軍離開了邊關,而也先又未展開追擊,王振便又產生了輕敵思想,突發奇想的請求大軍回返時經過自己老家蔚州“駕幸其第”,也來個“衣錦還鄉”。於是,大軍便未按照“宣府-居庸關”原路返回,而是向南過蔚州從紫荊關入關。然而,向南行進了一段之後,王振又擔心大軍路過會踩壞自家的田園莊家,便又率領大軍北返按照原路返回,結果由於這段繞行,導致士兵疲憊不堪。

錯誤之四:駐軍險地。大軍抵達宣府之後,瓦剌大軍便再度追了上來,並將殿後的三萬明軍起兵“殺掠殆盡”,突然的慘敗導致原本有序撤退的明軍開始極為狼狽的向居庸關逃竄。八月十三,大軍逃至土木堡,而瓦剌起兵則緊緊咬著明軍也來到了土木堡外圍。兵部尚書尚書鄺埜表示也先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土木堡雖然地勢較高,但無泉缺水,不利於大軍駐紮,建議大軍加緊行軍,儘快返回居庸關,進入關內後再做修整。但王振見明軍一路疾行早已疲憊不堪,而自己也累得快散架了,加之土木堡距離居庸關並不遠,於是予以拒絕,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

錯誤之五:自亂陣腳。明軍雖然身處險地,但卻佔據了地利,也先也不敢貿然發動進攻,便趁機佔據了土木堡之南十五里的河流,斷絕了明軍水源。飢渴難耐的明軍挖井兩丈仍無用水,派兵前去取水卻被瓦剌軍所阻,大軍只好忍飢挨餓稍作休整。次日,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率軍撤離麻痺明軍。明英宗未做懷疑,遣曹鼐起草詔書,與瓦剌議和。而王振更是不待敵軍走遠,便下令大軍移營取水,大軍移動之時,飢渴難耐的士兵隨即一哄而起奔向河邊,大軍隨即亂作一團。眼看明軍自己亂了陣腳,也先立即命令大軍發動進攻,明軍倉促迎戰之下立即陷入潰敗。

經此一役,二十餘萬明軍大軍死傷過半,明英宗被俘,王振被英宗護衛將軍樊忠一怒之下用鐵錘砸死,包括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兵部尚書鄺埜等在內的勳親大臣死傷數十人,損失馬匹二十萬匹,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

死於土木堡之變的文武大臣包括: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護衛將軍樊忠、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戴慶祖、王一居、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姚銑、鮑輝、中書舍人俞拱、潘澄、錢禺、監察御史張洪、黃裳、魏貞、夏誠、申祐、尹竑、童存德、孫慶、林祥鳳、郎中齊汪、馮學明,員外郎王健、程思溫、程式、逯端、主事俞鑑、張塘、鄭瑄,大理寺副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羅如墉、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等。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

影響:對明朝未來走向影響深遠,大明王朝由此開始中衰

“土木堡之變”後,雖然在於謙等大臣的謀劃之下,明朝最終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使得瓦剌趁虛而入的企圖徹底瓦解,再加上瓦剌此後迅速陷入內亂衰落,明朝北疆威脅暫時解除。但“土木堡之變”對明朝的未來走向影響卻極為深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武將功勳斷層,文官強勢崛起。歷代王朝以來,隨著戰事的不斷減少,文官逐步崛起最終壓制武將的歷史走向均不可逆轉,但這個過程往往是循序漸進的,而明朝“土木堡之變”的爆發無疑加速了這個過程。明初的武將、功勳集團本就因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兩次洗牌而損失慘重,而“土木堡之變”卻直接導致靖難功勳武將集團出現了斷層,再加上于謙等大臣在北京保衛戰中表現優秀,明朝的文官集團自此開始迅速崛起,而武將、功勳集團則就此失去了對朝政的影響。這直接導致了明朝中期以後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面,進而對皇權形成極大壓制,導致皇帝只能通過宦官來制約外廷,這不僅導致明朝中期以後皇權與文官集團的對立,且直接導致了明朝中後期閹黨和文官集團黨爭現象的出現。

2、戰略重心北移,倭患逐步加劇。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明朝的戰略重心北移便已經成為了定局,但這個過程仍然是緩慢而長期的,然而隨著“土木堡之變”的爆發,作為精銳主力的京營損失殆盡,為了確保京城的安全,于謙不得不從河南、山東等地抽調軍隊充實京防。北京保衛戰之後,為了防止京城再度遭受威脅,明朝的戰略重心北移開始迅速加劇,例如於謙對京營編制進行改革,於三大營選出精銳十萬組建十團營,後增至十二團營。之後又於弘治年間在北部邊防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即九邊重鎮。戰略重心的北移,間接導致了南方內地和沿海衛所的崩潰開始加速,進而導致了明朝中期以來南方倭患的產生。

△奪門之變

3、朝廷接連動盪,朝政日漸荒廢。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之後,也先本想利用他皇帝的身份撬開明朝防線,但明廷方面于謙等人卻立即擁立郕王朱祁鈺繼位,是為明代宗。之後,明英宗雖然返回京城,但卻被囚於南宮長達七年,而明代宗在皇位穩固之後,為了改立太子,不惜屈尊收買官員。後明代宗朱祁鈺於景泰八年(1457年)身患重病,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位,而重登大寶的朱祁鎮則又殺了于謙等人。之後,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人大權在握,曹吉祥、石亨專橫跋扈、培植黨羽,弄得朝政一片烏煙瘴氣,之後又發生了“曹石之變”。一連串的變故,導致朝政被荒廢十餘年,而民間的土地兼併等也開始氾濫,直接加劇了明中期的朝廷動盪。

4、全面戰略收縮,經略遼東失敗。雖然明朝自“仁宣年間”便開始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但當時明朝仍然具有對外打擊能力,而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軍事思想開始變得更為保守,再加上戰馬等軍備的大量損失,明朝開始逐步由戰略防禦轉入被動防禦,進而失去了對外打擊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明朝的戰略收縮,直接導致朵顏三衛最終佔據了大寧地區,並活躍於整個漠南,而朵顏三衛的時叛時附,更是直接影響了明朝對遼東的經略,使得明朝對遼東的控制開始變得越來越弱。這種戰略收縮不僅使得明朝中後期屢遭蒙古南下侵擾,更是間接導致了明朝經略遼東的全面失敗,進而導致了明末時期後金於遼東的崛起。

5、皇帝再難出宮,不解民間疾苦。皇帝被俘本就是一個王朝極為恥辱的事件,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此後明朝皇帝便被牢牢的鎖在了紫禁城裡,只要皇帝有外出的想法,立即便會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指責反對。皇帝難出皇宮,直接導致皇帝難以得知民間疾苦,而只能通過外臣或廠衛來間接獲知,而皇帝與外廷關係本就緊張,廠衛又忙於和外廷對抗,因而皇帝與民間的聯繫幾乎等於完全斷絕。對於帝國的最高決策者來說,不解民間疾苦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民怨四起。皇帝難出皇宮,一來導致了明朝中後期多有奇葩皇帝出現,二來則導致了明朝中後期農民起義極為頻繁。

如上所述,“土木堡之變”對於明朝的影響,不僅僅是導致明朝差點夭折,更是對明朝未來的走向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直接導致明王朝在歷經短暫崛起之後,便就此轉入了無法逆轉的衰弱之中。


香茗史館


土木堡兵敗的罪魁禍首真的是王振?

一般傳統史學觀點如《明史》、《明實錄》都認為此戰大敗的原因是由於太監王振干政所導致的,明英宗受到奸人王振矇蔽,才釀成天子被俘虜,全軍覆沒的慘劇。

而王振是何人?明英宗的曾祖父明成祖在位時便淨身入宮,歷宦三朝,又自小作為明英宗太子伴讀,深得太子信賴。王振干政一定程度是是存在的,如打壓文官集團、殘害文武官員、陷害名將於謙,但是,一個太監能得寵到隨便改變由兵部決定的行軍路線?

王振所代表的基本上都是明英宗自身意志,也就有了明英宗奪門之變後對王振召魂平反。

所以我認為,王振固然有很大的責任,古人講究為尊者諱,所以將所有原因歸咎於王振,而一個太監究竟真的是能做到挾天子出征,還是為天子背鍋呢?

明英宗意氣風發,想要如漢武那般開疆拓土,可京城中含著榮華富貴的年輕人又怎麼會明白戰爭不是兒戲,或戰或走舉棋不定不說,以疲憊之師居然正面硬撼北方鐵騎,回京時居然又臨時改道,這些都是英宗所為,倘若少耽誤幾日,明朝精銳會否不盡失於此戰役?


土木堡之變的起因

蒙古族瓦剌部落嚮明朝貢馬邀賞,宦官王振不願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遂於同年七月,分四路兵馬騷擾明朝。

而二十三歲的明英宗也同樣想要建立功業,加上王振的耳邊風,明英宗隨即率兵北上親征。


土木堡之變造成的後果

  • 軍事上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北京保衛戰,明朝三大營精銳盡失,幸得于謙用兵入神力挽狂瀾,才免都城淪陷 ,北京後方的河北山西才不至於生靈塗炭。
  • 政治上導致了後來的奪門之變,明英宗迴歸之後皇位爭奪導致政局混亂,明朝土木堡之變導致了大明開國武將家族和靖難武勳新貴全部死光,同時以于謙為代表的文臣開始掌控軍權,文貴武賤的局面開始形成。

蟬鳴七月


土木堡之變原因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正統十四年六月,明朝的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

明軍倉促應戰,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當時京師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

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土木之變只是一場戰役的失利,明朝當時正處“全盛之天下”,各方面實力遠在瓦剌之上。

土木堡之變過程

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成國公朱勇為大將軍,但在王振面前皆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請帝回軍,王振就命其跪在草叢裡,直到天黑才能起來。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

1449年7月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1449年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

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1449年8月13日,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已緊逼明軍。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發動攻勢。

明軍只得倉促應戰,瓦刺伏兵四起,明軍潰敗。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戰死。

明英宗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

土木堡之變後果

此一戰役,明軍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文武官員亦死傷數十人,損失馬匹二十萬頭,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

在土木堡之變死難的群臣中,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戴慶祖、王一居、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姚銑、鮑輝、中書舍人俞拱、潘澄、錢禺、監察御史張洪、黃裳、魏貞、夏誠、申祐、尹竑、童存德、孫慶、林祥鳳、郎中齊汪、馮學明、員外郎王健、程思溫、程式、逯端、主事俞鑑、張塘、鄭瑄、大理寺副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羅如墉、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五十二人皆死於混戰之中。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強盛的大明朝由盛轉衰,中國進入了明朝中期階段。





大魚樓閣


說到這個土木堡之變呢,其歷史影響尤其深遠,特別是對於明朝來說,土木堡之變讓明朝瞬間由盛轉衰,再也無力鎮壓遊牧民族勢力的發展,也算是最終導致了滿清入關,漢人王朝的總結。

什麼是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戰役發生在明朝正統年間,明英宗御駕親征,帶領50萬明軍主力攻打瓦剌的事情。而這場戰爭最終以明軍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虜作為終結。

土木堡戰役的產生原因

首先呢,是瓦剌依靠依附在明朝之下,實力逐漸壯大。吞併了草原上不少的部落,到了也先成為瓦剌首領的時候,漠北基本是被瓦剌統一了,而這個瓦剌統一之後呢就開始膨脹和驕傲了,沒事就喜歡騷擾一下明朝的邊境,並且,十分愛貪小便宜,為了多得到一點明朝的賞賜,每年來京城進貢戰馬的團隊就由原來的數百人發展到兩三千人,這就不能忍了,你一個遊牧民族不是把我大明王朝當冤大頭麼,所以,在明英宗十四年的時候,宦官王振就沒有滿足他們的賞賜要求。這讓瓦剌十分的不滿,轉頭回家就準備和明朝幹戰了。


而明朝這邊呢,由於太皇太后的病死和老一輩脫離權力中心,讓一個叫王振的宦官是獨攬大權,干涉朝政。在瓦剌回去鼓搗軍隊攻打明朝邊境之後,他就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彰顯我大明風采,而明英宗呢,那是其他人怎麼也勸不住。就這樣,帶領著當時明朝的精銳三大營50萬大軍,六部九卿所有文武大臣,浩浩蕩蕩的去打瓦剌了。

而一個太監王振又怎麼會知道領兵打戰呢,指揮混亂,獨斷專行。最終落入了瓦剌的埋伏圈,損失慘重,而此時,他撤退還不果斷,本來想著能帶著明英往自己的家鄉走一走,來顯擺一下自己的威風,可是又怕軍隊過境壞了他家的田地。帶著大軍左走一趟右走一趟的。最終是被瓦剌全數殲滅,皇帝還給俘虜了。

土木堡戰役帶來的後果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明朝實力的迅速衰敗,這次戰役基本上是讓明朝老中青三代武將全滅,出現了武將的斷層。而朱棣留給明朝的三大營主力全滅,積攢下來的火器裝備損失殆盡。使得明朝從主動進攻轉向了被動防禦的國策。無力鎮壓遊牧民族的後果就是任其發展,最終自取滅亡。


浪裡白條不再白


公元1449年,已經被明朝消滅了八十多年的元朝在退居後,蒙古瓦剌部把明朝二十萬大軍圍困,明朝軍隊損失慘重,明英宗朱祁鎮淪為階下囚。這次戰役史稱土木堡之變。


朱祁鎮即位後,王振獨攬大權,掌管司禮監。王振開始結黨營私,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元朝被滅以後,殘餘勢力退回到漠北草原,史稱北元。北元分裂為三個部落,兀良哈,韃靼,瓦剌。瓦剌部實力越來越強。也先基本統一了蒙古部。公元1449年也先攻打明朝。王振想要出人頭地,名垂青史。而英宗也想像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樣。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英宗御駕親征,王振跟隨。命弟弟朱祁鈺鎮守都城。因為看到了路途上將領們都已戰死,而自己的軍隊只帶了一個月的口糧。於是英宗撤回京師。在撤回的線路選擇上,由於王振想向蔚縣的父老鄉親炫耀一番,建議皇帝還是走原來的路。快到蔚縣的時候,王振突然意識到這麼多人經過家鄉,會把莊稼踩壞的。於是請求皇帝改道。而突然的改道讓士兵恐慌不已。農曆八月十四,大軍行進至土木堡,王振命令就地紮營。八月十五,瓦剌軍切斷明軍水源,明軍恐慌不已。這時也先使了一個小計策。佯裝撤軍,並派人前去議和。明英宗信了,很高興。於是王振移營取水,也先成功把明英宗騙了出來,在平原上,明軍完全打不過也先的騎兵。結果英宗被俘。

消息傳回京城,有人建議南遷,時任兵部侍郎于謙站了出來,他堅決反對遷都。後來朱祁鈺正式成為皇帝。于謙率領將領進行了京師保衛戰。也先久久攻不下京師,於是撤退。京師保衛戰取得了勝利。

一年後,朱祁鎮被放,返回京師後,又被弟弟朱祁鈺囚禁六年多。後來,經過南宮復辟後,朱祁鎮重新登上皇帝的寶座。朱祁鈺在被關押了半月後,死去了。明英宗不給朱祁鈺以皇帝的葬禮,以王禮葬之。


鬆垮大卡司


公元1449年(明正統三年),統一中國僅80餘年的明王朝爆發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事變——“土木堡之變”。自從公元1387年朱元璋統一中原,將元朝殘餘勢力驅逐到塞北以後,為解決軍糧補給問題,在全國實行了且戰且耕的軍屯制,使軍隊成為擔負作戰、生產兩大職能的特殊武裝集團。為控制軍隊,又實行太監監軍制,賦予太監與各級將帥同等的權力,從而形成將不如兵,兵不習戰的狀況,軍隊作戰能力日趨低下。而與此同時,作為戰敗的蒙古族一支的瓦剌部,卻在塞北高原乘機崛起。1439年,作為部落首領之一的也先,統一了蒙古各部落,並使其領地迅速擴展到西起中亞,東接朝鮮,北達西伯利亞,南抵長城的廣大地區,並建立起一支迅疾如風,能征慣戰的強大騎兵隊伍。1449年7月初,也先認為攻明時機已經成熟,便以明廷刁難貢使和毀婚約為理由,發兵分4路攻明。自領一路約三、五萬人直取大同。長期務農的大同守軍,久不習戰,漫無紀律,又處於不知兵的太監郭敬節制之下,接連失利。7月11日,右參將吳浩兵敗被殺;7月15日,大同總督宋瑛等4萬餘人全軍覆沒。警迅傳到北京,明廷一片混亂。本來,也先入關,只不過是一種報復性的掠奪行為,並無大的企圖。明廷邊防據有重要的城鎮塞堡。京師有數十萬機動部隊,實力強於瓦剌數倍。明軍只要嚴守邊關,堅壁清野,主力伺機而動,完全可以打敗瓦剌的進攻。但把持朝政的大太監王振為炫耀其威勢,竭力慫恿9歲即位,是年僅23歲的英宗皇帝親征,企圖以此嚇退瓦剌。兵部尚書鄺野、侍郎於廉極力勸阻,吏部尚書王直也率文武百官諫阻。但王振不聽。7月15日,英宗下令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和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大批文武官員,以及號稱50萬的唯一戰略機動部隊——京軍親征,並且不要準備,於即日出發。由於抱有一廂情願地“嚇退瓦剌”的初衷,倉促調來的50萬大軍幾乎沒有後勤準備。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官兵發放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軍隊長期屯田,兵器殘破,臨時從武庫中拿出80萬件兵器分發部隊。平時存於庫房中捨不得給部隊使用的先進火器也匆忙拿出來配給部隊。為了攜運物資,給每3個人配備了1頭毛驢,隊伍中人驢參雜,混亂不堪。7月16日,在兵將不相習,士兵不能熟練使用新配發兵器,沒有隨行後勤保障措施的情況下,50萬明軍被一個“目不辨旌旗,耳不諳鼙角”皇帝和一個專橫跋扈、一無所長的宦官指揮著,如用兒戲一般,北出居庸關,向大同前進。一路行陣如蟻,首尾難顧。出發前,明知此戰必敗的內閣大學士曹鼐,曾與部分大臣密謀,企圖先殺王振,再勸阻英宗。但群臣懼怕王振,其謀難以實行。隨行群臣中,英國公張輔是德高望重的名將,兵部尚書鄺野也很有才幹,但英宗不許他們參于軍政,一切聽由王振指揮。軍隊出發之日即風雨交加。由於沒有隨行後勤保障措施,“不到十日,軍中已絕糧”。為此,兵部尚書鄺野等力勸回軍,被王振“罰跪草中至天黑”。行動中,王振專橫跋扈、作威作福,成國公朱勇等陳述事情,都需要“膝行聽命”,眾百官皆戰戰兢兢,唯王振馬首是瞻。24日,也先偵察得知明軍主力出征的情形,佯裝畏懼,主動北撤,隱蔽埋伏在塞外,縱明軍驕兵,以尋找最佳作戰時機。而此時,已到達戰區的明軍目睹屍橫遍野,人人恐懼,皆無戰意。8月1日,經風沐雨、飢餓疲憊的明軍到達大同,但不見瓦剌軍蹤影。這時,王振仍要繼續向北進軍,以炫耀兵威。後來,鎮守大同的親信太監郭敬向王振密報了與瓦剌軍交鋒時慘敗的情景,加之出征以來風雨一直未停,剛到大同又突降暴雨,人人驚異,王振這才決定撤軍回京。從大同回北京,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經今河北易縣西紫荊嶺上的紫荊關返回;一條經宣府返回。經紫荊關返回,雖然路途略遠,但易於避開瓦剌追兵,比較安全。開始王振決定走紫荊關,並打算讓英宗到其家鄉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炫耀。當大軍已經行進了40裡時,王振猛然想想,軍隊路過時會踩壞其家鄉的莊稼,便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改由宣府回京。這樣,就使部隊拐了一個彎,正好把明軍的側背暴露在瓦剌軍的攻擊之下,並因道路崎嶇,使隨行的輜重車無法跟上行進的隊伍。眾大臣紛紛勸阻,但王振不聽,執意走宣府。也先從偵查中得知明軍狀況,立即率軍突入,跟蹤追擊,勢如疾風。8月13日,已襲擊長途輾轉、飢渴疲憊的明軍後衛吳克忠部,吳部匆忙交戰,但不久即全軍覆沒。英宗得悉,急派成國公朱勇等率兵4萬迎敵。朱勇有勇無謀,行至今河北新保安西北40裡的鷂兒嶺時,遭到瓦剌軍的埋伏,又是全軍覆沒。8月14日,驚恐萬狀、又飢又渴的明軍退至今河北懷來東南的土木堡,距懷來城僅20裡,因等候王振的千餘輛輜重車,沒有進入懷來城。兵部尚書鄺野急忙上疏,請英宗速入居庸關,並派精兵斷後,但王振不報告英宗。鄺野要直接求見,遭王振斥責。鄺力辨,王振命人將他拽出。就這樣,英宗只好同幾十萬大軍在曠野就地露營。當夜,瓦剌軍分數路包抄而來,將土木堡圍住。土木堡當時是宣府通向居庸關的重要驛站,位於狼山西麓,周圍百里範圍內,群峰聳立,地勢很高。明軍掘地2丈無水,堡南15裡的一條河是唯一的水源,然而已被瓦剌軍所控制。數十萬明軍斷水,軍心大亂。8月15日,也先屢勝不驕,慎重決策,遂遣使前往明營講和,並使軍隊後撤,行佯退之計,以麻痺明軍。這時,明軍已斷水2天,兵馬飢渴難熬。英宗見瓦剌軍已退,又見使者前來,便讓內閣大學士曹鼐擬製了同意講和的詔書,派人與瓦剌使者一同前往瓦剌軍營。這時,王振以為議和將成,便匆忙下令拔營,前往堡南的河裡取水。一時間,明軍人人爭先恐後,陣勢大亂。隊伍南移不到三四里,瓦剌的騎兵就從四面圍攻而來。明軍驚恐,人人爭先逃命,使指揮失靈。加之官兵不熟悉戰前新配發的火器性能,無法使用,未經激戰,即全軍大潰。瓦剌鐵騎左衝右突,大肆砍殺,明軍死傷達數十萬人。英國公張輔等50多名隨從大臣死於亂軍之中,明英宗被浮。英宗被俘前,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憤而擊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明朝的制度在土木堡之變後就走到偏道上了。明朝本來是皇權,武將,文官三者制衡。土木堡之後就文官勢力開始大擴張,明後期的政治格局基本上變成皇權和文官兩者對立了。皇帝為平衡權利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加強自己的力量,也就是直接派太監和文官爭權。正德天啟都是如此,正德還可以拉攏武將。二是挑動文官內鬥,掀起黨爭而從中平衡



御前帶刀侍衛


土木堡之變是指明朝正統年間,明朝50萬大軍在明英宗帶領下討伐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遭遇蒙古瓦剌部的合圍,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接著瓦剌大軍越過長城,進攻北京的事情。土木堡之變的前因是因為蒙古瓦剌部在正統年間強大起來,在蒙古和明朝的互市時常有邊境的糾紛。明朝不允許瓦剌在蒙古中一家獨大,於是明英宗想學成祖朱棣親征瓦剌,征服瓦剌人,出兵50萬討伐。土木堡之變的後果就是明朝由盛轉衰,國防在對蒙古的政策上由進攻轉為防禦,並且明英宗本人被俘,京師被瓦剌包圍,差點釀成宋朝南渡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