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過後,房價會掉嗎?

痞子王傑少


新春之際,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國人過大年的氛圍,也徹底打亂了各個行業。“覆巢之下無完卵”,房地產行業也未能倖免,且受傷很重。

面對疫情,目前我們能做的,首先是不慌亂,堅信疫情終將過去,一定會迎來春天。響應號召遵守政府部門的要求,積極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不給社會添亂,就是最大的貢獻。另外,積極組織防護物資,支援一線防護人員。雖微薄之力,但也盡力而為之。

此行重大疫情,遠超03年和08年“512”對房地產造成的影響。03年和08年,當時的房地產市場規模還不大,不到現在的19年的一半。當時房地產受人口紅利到達高峰階段,很快就恢復了。03年非典主要影響廣東和北京,08年影響的主要是四川,對其他區域影響也非常有限。而現在,人口紅利消失,房地產規模巨大,疫情影響全國,各行業受損嚴重,嚴重影響購房者信心,因此房地產上下游都將受損。

據統計23%的人認為疫情過後房價鐵定會跌,40%的人認為房價會漲,37%的人認為房地產是國家的支柱產業,因此房價在疫情結束後還會以穩為主,後期看漲!

央行累積資金投入達到了1.7萬億!而央行也是以8000億的全面降準給2020年開年的樓市,做足了想象空間。

但是成都是全國抗擊疫情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四川人也經歷過大災大難,應對措施落實到位,人們積極配合,應該會比其他城市受損少很多。具體對成都房地產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第一:開發商拿地積極性降低,可能導致土地供應量減少,土地供應價格可能降低。

第二:第一季度一、二手物業銷量驟降,已是鐵定事實,這將嚴重影響開發商現金流。預計二季度,在銷售中心正常開放後,會加大促銷力度,急需回籠資金,解決現金流問題。

第三季度,估計市場逐步回穩,第三、四季度,可以期待。

第三:房地產價格今年難言上漲,但大降很難,未來可期。今年上市的房源,很多是高價地,沒有太多降價空間。開發商“少虧當贏,現金為王”,“活著就是王道”,預計是今年開發商的主流。

第四:政府政策一定會出臺,是基於市場維穩。金融政策、稅收政策、購房補貼政策等措施,是政府為維護市場健康,由“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到“防止房價快速下跌”轉變,予以託底保障,維護市場信心。

第五:成都市場空間廣闊,能有效吸引全川購房者,西北五省的也很喜歡到成都購房,全國其他區域的也有很多人在成都購房,所以成都走出低谷的時間週期會更短,但其他三四線城市就比較艱難了。

第六:疫情發生後,各個小區嚴格管控,嚴控外來人員進入小區,前期將導致二手房帶看和維護二手房源非常困難,只能重點放在新房銷售。

此後在成都買房的最佳時機及區域在哪裡?

先說時機

1、如果你是迫切要買房解決居住需求的剛需,買房的最佳時機就是現在。

2、如果你是改善需求或是投資,實在不放心則建議觀望。

3、如果你意向購買二手房,今年你都可以慢慢看。

再說區域

一二線城市發展仍是必然

“房地產的本質是人,哪裡有人哪裡才有價值,哪裡才有不動產的升值和回報。”

其次該在成都哪裡買房,聰明的你一定也參透了——成都未來哪裡人口流入最多,就買哪裡。

但是疫情之下,樓市只會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影響,長期的走勢不會改變。

畢竟疫情只是延遲了需求釋放的時間,而不是徹底摧毀需求。

實例:

2003年5月,阿里巴巴一名員工感染非典,導致整個公司五百多人被隔離在家,馬雲也在其中。同年淘寶誕生創造了今日的阿里商業帝國!

人生沒有死局,20年一場疫情打出三個超級贏家!穩健醫療,騰訊遊戲,釘釘辦公,就像我們的漫漫人生路,只要勇敢面對,處處都是風景!

大疫當前,不退縮,市場艱難,科學應對,我們必將迎來新新生。重拾08年的那句話:“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對於成都樓市,我也很有信心,畢竟社會需要的不是錢,是信心!

所以2020年仍然是成都樓市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房產投資顧問翼鴻君


2020年,都說房價會降?

本人婆婆2013年買的房子,自己2019年國慶買的房子(七湊八湊付的首付),想對比之下,不好意思翻了翻,我很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小小的撫州東鄉區能有如此大幅度的上漲,但是我不得不說我們大東鄉的變化,發展真的很快,今天我表妹問我,現在房價降了你後悔去年買房了嗎?我回答不後悔,1我不是炒房的,我只想讓自己未來有個家,或許現在房價會有一點小波動但不影響我。2本身我也不認為房價就會降多少,真的降也是些二三線城市,我們這能有多大影響!3或許這次是房價的一次整合調整,到過個幾年後呢?我只想說,在2019年買了房的朋友們,不用後悔,不用擔心,買了總歸還是自己的,或許壓力很大,但我相信壓力的背後是無窮的力量動力。

一起加油幸運兒!





贛F妹子LOVE


在成交量基本為0兩個月中,雖然恆大一系列耀眼炫酷的神操作但依是獨木難支。不得不承認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兩個月甚至是以後幾個月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疫情對房價旳影響是始終暫時的,畢竟疫情本身就是短暫的。

疫情過後,房價會不降低?

在下認為影響房價漲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國家政策

國家在房地產方面的每一次推出新政,都會對整個行業帶來一些或大或小的震盪,這些新政包括限購、貸款等。簡單地說,影響房價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央政策。

2、市場供需關係

市場供需關係落實在二手房市場上,最直接的數據是:新增房源量、新增客源量與帶看量。房源帶看量和新增客源量基本呈正相關關係,新增客源量增加,意味著到二手房門店登記要買房的人增加,勢必會增加經紀人帶看的次數。新增客源量和帶看量代表了需求方,新增房源量代表供給方,三者可以衡量二手房市場供況。

3、居住價值

不難想象像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居住價值遠遠高於其它城市,漲跌幅度也是相對較小的。而人口較少人口流出量較大的小城市暴漲之後往往易暴跌。

其實,不管房價如何該買房的、買得起房的始終會買。不需買房的、買不起房的也不會買。而在下就是買不起的那類人。[捂臉][捂臉][捂臉]


木木陳


今天,央行通過官方網站宣佈,將開展2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一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為3.15%,上次為3.25%,降低了10個基點。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降低,預示著2月20日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將至少有10個基點的降息。降息還不夠,現在還需要CPI回落以後的全面降息預期操作去恢復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

並且這一次房貸幾乎不會變化太大,而變化最大的是商貸。目前降息是刺激商場消費,增加資金流動,刺激資金從銀行流向市場,意味著可能會通貨膨脹,應該房價可能不掉反漲。也有可能出現U型趨勢。

在2019年個別城市的小幅上漲不代表全國樓市穩定回落的大趨勢,樓市下半場大趨勢已很明確,由於大市場環境影響,以及樓市一城一策、房住不炒,都將進一步加深和平穩市場發展起到核心作用。所以,無論房價是否上漲,都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而更多是出於穩定房價促進交易的目的。

昨天,恆大宣佈打折出售全部樓房,這就類似於淘寶雙十一活動,你懂我也懂,這只是企業自救的一個手段而已。


Moye


筆者認為年內購房最佳時機在年中(5——8月份)左右,按照當下趨勢,那個時候應該是疫情已全面消退、經濟活動(包括樓市)完全恢復正常之時。

一,現在開發商為了搶客戶,和迫於銷售任務壓力,更有降價動力。換言之,疫情過後,房價會有一定程度下降,適合抄底。

房企卯足勁兒搶客戶,怕是湯都沒得喝,其實搶客大戰現在已經開始了,紛紛推出“線上購房”、“無理由退房”、“最低價購房”、“全國七五折”等等,本質上就是在提前搶客、鎖客。

年中時,隨著購房者可以走出家門去售房部和樣板間現場體驗看房,及合同簽約、銀行放款等流程的恢復,彼時房企的工作重心,則會放在提高訂購客戶轉化和簽約回款上。

二,雖然受疫情影響,房企年度銷售目標完成時間被擠壓、壓力劇增,不過估計房企會選擇在年底(10-12月)進行衝刺,而不會在年中開始就保持亢奮狀態。

其實,任何商品價格的漲或跌,其實都是市場各方參與者博弈的結果,房價亦不例外。

歡迎大家留言您的想法




大灣區珠海樓市晏梓


2019年無論在實體行業還是電商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相對來說很多人已經感覺力不從心。主要有幾個方面比較體現的,根據國內數據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庭每單位有60%的金錢都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在2020年,疫情過後,對中國的房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每個人的家庭都把所有的金錢都投入房產之中,如果房價掉了,那種整個中國的家庭都受大面臨最大經濟危險,所以說中國經濟,在世界不倒退的話,只有保樓價,保價,保價





追劇人1


受疫情的影響,近一個月樓市基本上沒有成交量。各種開發商開始線上賣房,恆大的75折無理由退房,金茂的“買一送一”,都表示開發商的壓力很大,搶客賣房成了首要目標。 疫情過後,購房需求將緩慢釋放,很多購房者可能會觀望。這種情況下會讓開發商倍感壓力,畢竟銀行的貸款得還,房子賣不出去就沒錢。所以疫情過後,開發商可能選擇“以價換量”,但是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成本在那裡。 今年的購房需求不會因為疫情而較少,反而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增加購房需求。所以樓市在疫情後仍可能迎來“小陽春”,但是房價不會因此大幅上漲。


嘟嘟大老虎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前段時間有個沸沸揚揚的傳聞,外媒報道說央行擬調整MPA中的房地產信貸相關考核指標,僅考核房地產廣義信貸,而不再細化考核按揭和開發貸等具體比例。這個傳聞讓房地產相關行業興奮了起來,因為放鬆銀行房地產信貸考核就意味著要放水。結果隨即就有央行負責人積極負責闢謠,要繼續堅持“房住不炒”。我勸大家一句,千萬不要聞得風就是雨。關於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涉及到經濟、民生等方方面面,不可能突然放鬆,或者突然收緊,一定是有連貫性的一系列政策出臺。冒一點風險,舉一個例子——16年以來房價是如何被大放水推動的?2014-2015年的時候,央媽降息比現在力度要大多了。從14年11月、15年3月、5月、6月、8月、10月一共下調了6次。下調幅度可不像今天那麼小打小鬧才5個基點。14年11月份,央媽將6個月、1年以及更長期限的貸款利率下調40個基點。其餘5次均按照下調25個基點來降息。

所以多次大幅度降息+取消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例等配套措施,才能最終促使房價大漲。目前來看,自從2019年8月LPR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五年期LPR只在去年11月跟隨MLF下調過一次,幅度5個基點。加上這次5個基點,累計才10個基點。力度真的比較小。如果你在15年讀懂了這一系列操作並且及時買了房子,不炒股不投P2P,你已經是人生贏家了。大家也千萬不要去聽信有些人預測的,樓市什麼時候大漲或者大跌一類的鬼話,那些基本都是收智商稅的。學會關注到最有用的政策,提前領悟到市場變化,並且付諸行動,這才是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應該有的基本素質。


yefuting


對於疫情過後房價是否下調這個問題,作為從業人員,我認為肯定會受到影響,只是大小而已。

如果這次疫情結束的快,2~3個月就結束的話,只是對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金額影響很大,對房價影響有限,估計少量下調。

但是如果疫情持續時間長一點的話,比如超過半年,則對房價影響很大,很多房地產公司會為了資金鍊,為了保命而下調價格,然後因為體量慣性和老百姓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迫使其它房企被動跟進,特別是4~5線的小城市,因而形成較大的下調趨勢,估計至少2年左右才能恢復。


懶貓23689244


雖然說近兩年來房地產市場整體比較低迷,就算去年一度出現了部分城市房價再度上漲現象,但是,並沒有能夠改變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現狀。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現,開發商只能在新冠疫情中承受著無交易可談的煎熬。因為,本就資金鍊已經很緊,期待著春節期間能夠通過促銷有所緩解,沒想到出現無交易現象,一部分開發企業有可能面臨資金鍊斷裂風險。如果沒有新增資金的支持,難免會出現少部分企業資金鍊斷裂問題。因為,疫情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即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廣大居民也不會立刻轉向購房,而會待疫情完全過後,風險徹底消除了,才會聚集到售樓處。所以,開發商要想等待售房來回籠資金、緩解資金鍊緊繃矛盾,恐怕等不起、也等不了。這也意味著,疫情已經對開發企業形成了極大的挑戰,樓市在上半年全面啟動的概率不會太大。疫情會得到全面控制,樓市則需要等待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逐步消除以後。那麼,能夠給開發商帶來希望的,可能只有兩個方面:一是下半年,一是選擇降價。

下半年樓市會慢慢啟動、慢慢復甦,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須的。否則,開發商真的會出現資金鍊斷裂問題。畢竟,幾個月的無交易,或交易寥寥,對主要依賴資金堆積起來的開發商來說,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不僅開發商,為開發商墊支建造房屋的施工隊,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開發商自身還是管理層,都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需要想辦法解決。調控並不是將市場調死,而是把房價穩定下來,讓市場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所以,下半年可能是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小小的轉折點,也是一個新的利益博弈機會。

那麼,對有的開發商來說,是沒有條件等到下半年售房回籠資金的,可能會通過提前降價來回籠資金。如果降價的幅度較大,預計部分居民會選擇出手。那麼,市場的啟動就會提前。

如此一來,疫情過後的房地產市場,很有可能是一次房價全面下降的過程。

從管理層角度看,也會通過調控政策,適時對市場進行調整,對市場的變化進行管控。基本的思路就是,“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變,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的要求也不會變,落實政府的責任同樣不會變。可能變化的就是不會在房價已經下跌的情況下,繼續收緊調控政策,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開發商資金鍊斷裂,會對出現風險的開發企業給予少量資金支持。也就是說,上半年可能會對少數開發商補充有限的流動性,以緩解這些企業的資金鍊斷裂風險。前提是,企業必須鉚足了勁,用盡自己的所能之後,且必須加快資金回籠。否則,就算能夠補充一些流動性,也很難維持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