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最近垃圾分类很火热,那垃圾分类用什么去装,这会不会让垃圾袋的消耗率以几倍增加呢?

子非鱼89585


最近这些天,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可真忙坏了。

按规定,从7月1日开始,上海开始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其中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种,分类不当或将受到处罚。

论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上海市民在全国是当仁不让,选择上海作为试点毫无问题,但因为事情还是有些仓促,并且分类有些疑问。



目前,网上吐槽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分类不清,尤其后面三种,经常出现混淆;

二是垃圾投放规定时间,很多人上班早出晚归,搞到没法丢垃圾;

三是新规定下,垃圾箱、垃圾点都需要重新投入,并且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监督;

四是居民对垃圾分类进行处理后,垃圾车装运等后续工作是否合乎规定,也有人表示疑问。



对居民来说,真正的垃圾大头其实是厨余垃圾,包括菜叶水果食品之类,也就是四个分类里的湿垃圾。简单说,湿垃圾就是经过粉碎发酵后可以做基肥、不会污染环境的那种,这是区分它的最主要标准。目前的干、湿垃圾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存在混淆,由此造成了很多混乱。

值得重点一提的是,厨余垃圾或说湿垃圾不应该使用普通塑料袋,而应该使用可降解的专门垃圾袋,以便于直接进行处理,否则塑料垃圾袋混进去再拆出来,一则恶臭难闻、极不卫生,同时也造成劳动的浪费。



窃以为,在推行垃圾分裂的开始阶段,有关部门应向居民免费提供这种专门的可降解的无害垃圾袋,等到习惯形成后,再由居民自行购买。这种做法,虽然开始成本较高,但比之用普通塑料袋,是十分必要的,居民也应该对此买单。

此外,对于目前一些将湿垃圾厨余垃圾粉碎后流入下水道的做法,恐怕会带来严重的后患,弄不好下水道堵塞、化粪池爆仓,这个需要有关部门立刻调研并拿出意见方案,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处理就麻烦了!


坑爹史册


垃圾分类是好事,甚至我觉得早就应该提上日程并且强力实施。但是,相关部门能不能有点准备,就这么直接上罚款太武断了,也分不好。

1-垃圾怎么分,宣传教育措施是否便捷,到位

2-翻了4倍的垃圾袋,白色污染想过吗?垃圾袋的替代产品什么时候出来,超市便利店应该增加纸袋的供应,减少塑料袋

3-在下水道没有改良或者相应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商家还在促销厨余垃圾处理器,真的是很危险,大量果蔬油脂液体进入下水道,堵塞是小事,爆炸了就危险了

4-小区里有大妈监督,没人监督的地方呢?很多很多,所以还是要把这个理念深入人心,而不是只知道罚款


苦丁茶z


垃圾有点分不清没关系的但有些重点是要弄清楚的,什么是重点?其实重点很简单,只要从罚款着手就行,两个重点,1,有害垃圾要单独放,有害物比较容易鉴别,数量也不多,不是天天有的,2,湿垃圾不能混入干垃圾,混入了要罚款,所以当你分不清干或湿垃圾时往湿垃圾桶里倒,也就是湿垃圾不能混入干垃圾,干垃圾可以少量混入湿垃圾,就这么简单


快枪杀手


对于湿垃圾重要的是要求破袋投放,或者是以重复使用容器投放,所以垃圾袋不投入湿垃圾中。其他类别就好处理多了,一般垃圾袋本就是干垃圾,回收类、有毒类会进一步分拣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科技动力


来说说我与垃圾分类的经历与认知吧,

垃圾分类变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其实在9年前经历过,那时在台湾读书,所以自然而然的入乡随俗,可能相对于大陆开始推行垃圾分类适应的会快一些,同样是一种习惯的强制改变,但在当时全社会样板已经建立的基础上,我去顺应垃圾分类这件事就会比较容易,而对于没有社会样板的状况,可能这件事还要从0开始普及。

我初到台湾时,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尴尬,比如第一次在食堂吃饭时,还想着吃完饭一定要自己把厨余收拾好,该收拾的收拾,该倒掉的倒掉,然后干干净净的把盘子回收,这样意识强一点,也不会丢了素质。像往常一样将餐具收到回收处,准备倾倒厨余时却还是被同行的台湾同学拦住了,我一头雾水,感觉处处小心却还是做错了什么,但台湾同学却很友好很温柔的说:“厨余是要分类的哟,你看,这边有剩菜袋、剩饭袋、剩汤袋、骨头袋,这边放筷子、这边放勺子、这边放碗,这种便当纸盒也要单独放哦。”边说边帮我把手上的餐具厨余瞬间分放完毕,“没关系哦,你下次吃就知道了,生活垃圾也要这么分的,你楼下垃圾桶都有写分类。”

我以为写了分类以后丢垃圾就按照说明给他们分好去处就好了,但回去一看,没想到楼下放着七八个垃圾桶,以至于我每次丢垃圾时都站在垃圾桶前面像小孩认物一样,分半天。台湾的垃圾分类比上海最近实行的分类列项多的多,除了干(一般垃圾)、湿(厨余)、可回收物品外,还细分为铝箔包、塑胶类、铁铝罐、玻璃类甚至还有衣物回收箱(台湾朋友都是将旧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放进回收箱)等等。所以不具备一定的分类知识确实难以抉择如何去投放,以至于我一开始扔垃圾时都在宿舍让舍友先指导着分好,然后再出去扔,以免在垃圾桶边研究垃圾太久显得尴尬。

在刚去的几天里,宿管阿姨好几次提着大袋垃圾上来敲隔壁以及隔壁的隔壁宿舍门,询问是否扔垃圾时没有分类,然后新来的大陆同学都害羞的承认了。

扔垃圾的问题不光出现在宿舍,在出去玩出去逛时也同样存在。有一次我攒了一大堆拆开的食品包装和饮料瓶在手里、衣服兜里,因为走了好几条街都找不到一个垃圾桶,最后垃圾越积越多,只好在下一个买东西的店里,询问老板是否可以帮忙扔垃圾,老板笑了笑但也很乐于帮助。

虽然台湾的垃圾分类做的很细致,甚至看起来有些“矫情”,但是台湾民众几乎都已经形成了固定动作,这种垃圾自我管理行为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初来乍到的新人突然“被垃圾分类”会比较不适应,但是这样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周过后,这件事情几乎不会再成为什么困扰,继而变成随手就来的本能性动作。

而垃圾分类这件事后来也确实曾反过来帮了我小忙——有一次我在麦当劳买了一个很精致的可乐杯,收拾垃圾时却不小心混在一起扔了,但当时没有注意到,找了好久找不到,但是真的很喜欢这个杯子,丢了可惜。认真想了一会儿,觉得有可能丢到垃圾桶了,于是赶紧跑下楼找,因为有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直接锁定一个类型的垃圾桶,翻开来找,没用1分钟就发现了那个杯子,而且没怎么被污染到,自己也没沾上其他恶心的垃圾。

当然,垃圾分类带来的益处并不只是这么简单微小。

上海开始垃圾分类的今天,不同的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持不同看法,但其中有种“阴谋论”的论调我其实特别理解不了。有人说,垃圾分类其实就是给政府省事,但从我自己经历过的有垃圾分类的生活以及这件事本身的出发点来看,我怎么也理解不了这种论调。

纵观全世界实行垃圾分类的地区,做这件事的原因都大体一致,无非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垃圾越来越多,而集中处理垃圾的设施又严重不足,处理垃圾的方式也已无法解决这么多垃圾的产出,所以污染就难以被抑制,即便投入大量的经费也力不从心。除此之外,一些可再利用的垃圾也不被区别对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有很多情况,某些垃圾会破坏焚烧处理设备,也对垃圾清理人员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身体伤害,还有一些垃圾焚烧会产生难以控制的污染物……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让人们不得不换一种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从统一帮大家收拾残局,到让大家自己收拾残局,从末端解决问题移到前端,也就是说谁产生垃圾,谁来负责管理好它。

但其实上海以及即将推行各地的垃圾分类制度还只是初级版本,仅仅需要大家配合那么一点点就行,并不复杂也并不需要扛多大的责,所谓的处罚也仅仅是为了规范这一行为。

台湾的“谁生产谁负责”却贯彻的很彻底,一开始,他们想抓住那个丢垃圾的个体来负责乱丢垃圾带来的问题,但显然,这几乎是办不到的,因为这很难抓也几乎抓不到,而且还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劳民伤财。但是他们可以把源头再往前推,这个垃圾最初“出生”在哪里就说明它属于谁,于是,哪个企业生产了这一产品,哪个企业就要负责回收处理它。但问题又来了,不可能每个企业每天什么也不干到处捡垃圾,于是一个新的办法又诞生了,政府可以带动民众一起处理这些垃圾,但是这些企业需要给政府和民众钱,是啊,这个道理很合理,因为你为了赚取利润生产了商品,那么这个商品所产生的垃圾你就需要对它负责,就像是谁家孩子乱丢了垃圾谁家大人就要负责清理和管教,那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就出钱我们来统一帮你处理,于是台湾产生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垃圾回收基金”,这个基金像流动的活水,将台湾垃圾回收处理这件事良性活络起来。

有了这个基金,台湾的各个垃圾回收环节都有了动力,因为有了奖励和补贴,人们就更愿意做这件事。比如,回收成本较低的玻璃制品,很多回收商不愿意回收,但是有了基金补贴,人们就会有动力。比如,在分类回收的过程中,给每个执行好的公民和社团以奖励,每回收一定量的规定物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哪怕奖励一件生活用品,一份食品都可以激发大家愿意做这件事的动力。

还有一个聪明的办法,就是把罪魁祸首“垃圾桶”都收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前文说到台湾大街小巷都很难找到垃圾桶的原因。他们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把那些脏哄哄的垃圾点和中转站全部取消掉,没有垃圾点,也就没有了污染。但是问题来了,垃圾往哪倒?这就产生了“定时定点”政策,所谓定时就是政府派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走街窜巷去收垃圾,台湾每到傍晚,家家户户都出来等待垃圾车扔垃圾的场面非常温暖,其实这样出了能减少垃圾污染,还能人为检查大家有没有分类,但更重要的是,跳出垃圾这件事,大家都可以从屋子里走出来,在等待垃圾车的时候可以互相聊天,互相帮助,这种社交效果,是垃圾回收政策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台湾的垃圾车甚至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五月天写过一首《垃圾车》,把它当做生活里的朋友,垃圾车的音乐也十分窝心而温暖,大家每每听到都能感受到一个每天都来从不缺席的老朋友的陪伴,所以,垃圾回收这件事非带没有带来困扰反而带来了更多温暖。

当每个人都把垃圾控制在自己的生活范围时,整个城市的环境和污染就大幅度减少,于是一个可亲可爱的大生活环境才会让你依恋和舒服。

在台湾,垃圾分类和回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之前在台湾见过一个社区民众自发组织的“绿宝福利社”,专门做资源回收,和我们以前看到的“收破烂”的不一样在于,他们更像是一个便利店,看起来干净整洁还有设计感,进到里面还有很多小货品,这些货品是用来兑换给交垃圾的居民的,每次居民交付可回收物都可以换积分,然后这些积分最后可以换成各种各样的商品,在刺激大家回收资源的同时,“绿宝福利社”将回收资源卖给回收方就可以赚钱,这样的小店,一个月可以有大约15000元人民币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你嗤之以鼻的分类,在他们这里变成了钱。

你所提到的垃圾袋问题,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台湾所使用的垃圾袋全部都是可降解的,而且所有市民需要统一购买,如果不使用规定的垃圾袋装垃圾,就要面临高昂的罚款,居民需要到便利店或其他指定地方购买专用的垃圾袋。普通垃圾必须用这种垃圾袋来装,而可回收垃圾则没有这项要求。若想少花钱买专用垃圾袋,居民就要尽可能地在垃圾中找出可回收垃圾,减少普通垃圾的数量。所以,在台湾,回收垃圾的垃圾袋都是有标准规范的,而使用这些规定的垃圾袋所赚取的费用其实反过来也可以助推垃圾回收事业的良性运转,也能够促进环保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

大陆其实已经在早些年就推行购物袋收费制了,很大意义上减少了塑料袋的污染率,但是塑料袋的收费力度并不大,所以人们还是会用购物买来的塑料袋装垃圾,相信下一步,在垃圾回收的政策中也会出台关于回收垃圾使用的垃圾袋的规范,而台湾的措施也是可以借鉴的。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

8.2万拾荒者,每年从北京“捡走”9.3亿元资源,你不重视的资源分类回收,其实丢的都是钱。

除了可回收资源,厨余垃圾中熟厨余可以喂猪,生厨余可以堆肥,这也省掉很多钱,而那些没有价值的垃圾,再拿去填埋焚烧,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分类的不是垃圾,而是钱。

台湾的垃圾分类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也不容易,他们也是历经20多年才把这件事做成标准。

台湾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可以运作下去,要归功于“四合一”计划,这每个“一”都环环相扣必不可少——

  • 社区民众——他们是这件事的细胞,所以制定每个民众的执行措施和赏罚机制以及指导跟进才能保证这件事起步;
  • 地方政府清洁队——垃圾分类了,无人托运,也难做下去。“垃圾车”队伍解决了收运体系问题,而且使终端处理企业成本大为降低。
  • 回收商——让所有的回收物有了最终去处,居民分类有了成果。
  • 资源回收基金——这是垃圾分类体系的动力之源,基金把补贴给了回收商,他就有兴趣去回收那些附加值低,平时不愿意回收的东西,而且愿意拿出一部分钱去奖励那些搞回收的居民或商家,让最基层的民众都动起来。

垃圾分类才刚刚开始,虽然说,垃圾分类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拾荒者“失业”、分类最初会对某些人来说耗费时间……但是总体来说,垃圾分类这件事情利大于弊,让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去处,这是我们一直坚信的最佳准则,垃圾也是。

有些人说,我们把别人做的事情做了相当于给他们省事了,那他们干嘛?不就可以偷懒了?这种思维方式就像是我以前有个同事,很爱嗑瓜子,总是在自己的工位周围撒很多瓜子皮,打扫的阿姨给他提意见,他却说:“我不扔瓜子皮你扫什么?你的工作就是这个啊。”

很多时候,很多职业的诞生其实是无奈之举,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了垃圾,那么这个岗位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没有人生来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反过来,这个岗位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说明了垃圾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社会问题,那这其实也是件好事啊,而且,相应的,省掉了一些事,就可以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好一些其他的事,

所以其实是你自己懒了,不是别人懒了,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不给别人填麻烦,没必要对着一堆垃圾讲吃亏与占便宜,真正的占便宜,在你学会管理自己的“排泄物”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与你是一体的。

我们的垃圾治理之路还很长,台湾和其他地区的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当然也有很多水土不服,但是台湾实行治理垃圾以来的成效有目共睹,那也是我们的明天。

垃圾分类并不难,难的在于你心……


无限猴子定律


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分工带来效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大家又难免犯糊涂。 我们经常用到一个句式,是“只要人人都……,世界将……”。比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都严防死守,社会治安环境将得到根本好转。 这么说当然没有错,但是这些口号的背后,是相信“人多力量大”,而不是相信“分工带来效能”。 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薛兆丰老师在他的订阅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中,谈到过一个话题:垃圾分类。表面上看,垃圾分类是最适用我们刚才讲的句式——只要人人在扔垃圾的时候,都分好类,就会大幅度降低垃圾回收成本,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如果扔的时候不分类,等垃圾都混到一起,再分类就困难了。 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 薛兆丰老师作为经济学家,一贯要看成本,他的结论是:不确定。居民对垃圾进行细致地分类,看起来是节约了回收企业的成本,但是每个人扔垃圾之前,都要花时间来整理垃圾,分清楚之后再拿出去扔掉。无形之中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方面的成本,又该怎么核算呢? 刚好,我最近看了一些介绍日本垃圾分类的文章,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我们知道,垃圾分类最早起源于欧洲,后来传播到日本。和日本人的严谨精神结合起来,很快成为日本社会的标志性现象。日本全国各县,都有不同的垃圾分类政策,大部分都非常严格。比如说,日本横滨地方的垃圾分类手册,多达27页,518项条款,规定的非常细致。 金属垃圾归到金属,塑料垃圾归到塑料,这就不用说了。但是往往一件垃圾的不同部分,由于成分不同,也要拆开分类。比如,饮料瓶盖和包装纸,它们虽然都是塑料,但化学成分和硬度不一样,也要拆开分类;饮料塑料瓶本身,则要单独归到另一类。 再比如说,一包香烟抽完,它的香烟盒外包膜是塑料的,盒子本身是硬纸片,而里面的铝箔则是金属,这些也要区别分类,投到指定的垃圾袋里。至于厨房生产的生活垃圾,米饭、汤汁这是一类,骨头则要单独分出来,装到不同袋子里。 日本街头不像中国,很少见到垃圾箱。日本人都是在家收拾好垃圾,分门别类放好,等垃圾车来收。而且每个区域,垃圾回收的时间不一样,当天没收走的垃圾只能等过两天再扔。 在日本,如果垃圾不分类,乱扔垃圾,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轻则被批评、指责;重则垃圾会被拒绝收走,退回,甚至加收垃圾处理费,总之麻烦一大堆。 因此,日本国内自己也有人在反思,说日本社会越来越细致的垃圾分类,其实不是好事。很多家庭主妇,包括普通年轻人,每天花十多分钟整理垃圾,很没有必要;很多垃圾不能及时收走,占用家里太多空间。 但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并没有让垃圾回收的效率提高。 这个结论不是我下的,而是垃圾工业的资深人士说的。日本东京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垃圾回收企业,叫白井株式会社,他们的社长叫白井徹。白井徹站在行业角度说:垃圾分类太详细,不但没有降低企业成本,反而提高了成本。也就是说,人们辛辛苦苦把垃圾分好类,其实是在帮倒忙。 好奇怪,垃圾分类明明提高了分拣效率,怎么还说提高了成本? 白井徹说,你们不了解垃圾行业的成本比重。垃圾回收,主要分两大块流程——运输和分拣。垃圾分类确实降低了分拣成本,但是提高了运输成本。回收过程中的运输成本,要占70%左右。 垃圾分类太仔细,企业就要增加垃圾桶、运输车辆、人力成本。一辆车过来,只能收走其中一类垃圾,其他类别只能等下一趟来收。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效率降低,成本却大大提高了。 问题来了,既然细致的垃圾分类没有提高效率,为什么日本人还在坚持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垃圾分类成了仪式性的事情。 它相当于一个全民的教育过程,提醒日本人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这些成本不是企业自己付,而是由政策推动,由政府和居民通过税收来承担。 至于垃圾回收企业,他们反正是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弥补分类带来的成本增加。所以,企业是没有动力去推动改变这件事的。这相当于政府征税补贴企业,维持这个环保教育体系。普通民众确实获得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但背后也有代价,就是交税来补贴低效产业,和生活不便利。 那中国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非常不好。很多专家写文章痛心疾首,说从这一点就看得出来,中国和日本比,文明程度差得很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中国的垃圾分类问题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为啥? 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分工,或者说社会队伍——俗话叫“捡破烂”,学名叫“拾荒者”。 我们平常扔完垃圾就走,看不到之后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从小区里的保洁工人,到垃圾填埋场里的驻场拾荒者,再到废品收购站,这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可能你也见过,有人不断沿街去翻捡垃圾箱,里面的塑料袋、塑料盒会被他分类叠好,卖给废品站。至于纸箱、铁盒、塑料瓶之类的,这是比较“值钱”的东西,甚至会引发拾荒者之间激烈的竞争。公共场所的垃圾箱,通常不超过几分钟,这些“值钱”的东西,就会被捡走。 我在网上查到一则资料,2015年仅仅广西南宁一个市,每年回收的废纸、塑料、旧金属等等,就有100万吨。那全国回收品加起来的规模有多大,可想而知。 那拥有拾荒者的中国,垃圾回收效率怎么样呢? 西方国家的垃圾分类,有的是分成两三种;像日本那么极端的情况,也顶多分成十几种。但是中国的专业拾荒者,可以把垃圾分类成几百种,回收利用效率其实高得多。 你看,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有两种手段。一是,呼吁、教育,让人人动手;二是,通过社会分工,把全社会的问题,变成一部分人的生计和专业。前者,往往变成社会的精神性的仪式;后者,往往才是真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当然,也有人批评这个现象,说拾荒者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危害健康,肯定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长久之计。 对,这个我也同意。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仍然相信社会分工的力量,相信分工带来效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拾荒者总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替代他们的,不会是我们人人动手分类垃圾,而是另一种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分工的结果——那就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文章来自逻辑思维


子非鱼89585


政府部门就在居民小区和集体企业,准备3种颜色的桶.黄色的桶装纸质的,一种颜色放塑料种类,深灰色的就是放垃圾。也可后两种合并.但重要人们要注意的是,丢垃圾一定要将垃圾装在垃圾塑料袋里口扎紧,放在有颜色的垃圾桶里,瓶瓶罐罐和穿戴床上用品等等,丢到政府部门在道边上设立专用两个大桶里(各级政府没有设立,要积极行动起来起到表率)到时候满了吊走换下一个大桶,也可设计风格多样大桶只可放进去不可取出来,这样看起来也是城市规划一道风景线,只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垃圾分类绿化环境造福人类,子孙后代幸福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chlne1988


分三类就可以,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就是干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让可以让垃圾回收的人分,有用的他们卖掉,其他他们负责扔到干垃圾。或分两类,干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回收人员负责细分。


丽人行33298916


既然实行分类那么上游垃圾桶厂家以及垃圾袋必定会增长,垃圾袋增长数量肯定会很大,至于大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后续要思考的问题垃圾袋属于塑料制品,很难降解,又会有新的问题出来


人在拉萨


大骨头不属于湿垃圾,这是上海市根据处理设备来划分的垃圾分类,不科学,为了减量化,目前的技术这能这样了!等我们的全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将他们变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包含大骨头,餐巾纸和各种难以腐烂的植物茎叶,比如粽叶等。不用这样细分,更加简单明了!将来主要是这三种分法可回收垃圾,可再生(餐厨)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还有一种就是有毒有害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