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故事:兩千年大墓被盜,文物一件沒丟,還塔上46條盜墓賊性命


一說到盜墓賊,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三國時期的猛人曹操,他一手建立的專業盜墓團伙“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隨軍出征盜掘了大量古墓,將竊取的寶物悉數充當軍餉。然而,歷史上的盜墓賊並非都是摸金校尉,同時古人也並沒有坐以待斃等著自己的墓被盜墓賊來盜掘,而是想出了很多招數來防盜。

故事:兩千年大墓被盜,文物一件沒丟,還塔上46條盜墓賊性命

上世紀90年後期,家住陝西寶雞一個小山村的一位老漢正在修建自家的雜房,在山崗上取土時挖到了一塊大型的墓磚,於是趕忙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局裡迅速派來考古隊,就此進行了一番搶救性的挖掘,但結果很快便撲滅了考古隊的熱情。

原來,當考古人員剛挖到封土層時,就在上面找到了大大小小近二十個盜洞,這無疑說明了此墓在歷史上早已被盜墓賊盜掘過許多次,因此考古專家擔心墓內的隨葬品早已被偷竊一空。

故事:兩千年大墓被盜,文物一件沒丟,還塔上46條盜墓賊性命

不過在繼續挖掘一段時間後,卻發生了奇怪的事情。只見土層裡湧出了大量的細沙,考古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一座積沙墓。很快,工作人員又在沙堆裡陸續發現了十多具屍骸,而有些屍骸手裡還緊握著鏽跡斑斑的鐵棍。

顯然這些屍骸是來自於古代的盜墓賊,考古隊隨後調用現代的淘沙設備掏空土層內的積沙,又在墓室內的地上發現了遍地被積沙壓著的盜墓賊屍骸。

故事:兩千年大墓被盜,文物一件沒丟,還塔上46條盜墓賊性命

隨後,通過考古專家的仔細鑑定,發現這是一座來自於兩千年前戰國時期的王侯大墓,整個墓坑約有300餘平方米之大,它在墓室和封土層之間的土層內大量掩埋積沙,因而有效地阻擋住了盜墓賊的掘挖。

從地下墓坑到積沙土層,佈滿了不同朝代的一共46具盜墓賊屍骨,這儼然成了“盜墓賊的墳場”。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這座戰國大墓內的隨葬品卻一件都沒有丟失,考古隊最終出土了上千件珍貴的青銅器、玉器和金器等古文物。

故事:兩千年大墓被盜,文物一件沒丟,還塔上46條盜墓賊性命

實際上,積沙墓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防盜類型的古墓,由於古人的科技落後,盜墓賊又缺乏有效能夠挖走細沙的工具,所以很難挖通厚厚堆積在墓坑上面的積沙層。即使某些盜墓賊拼盡力氣掏走積沙層內的沙子而進入到墓室,也會被掉落下來的細沙給掩埋,反倒成為墓主的人殉陪葬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