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故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是何方神聖?


故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是何方神聖?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魚若從水中跳起來三尺吃住他的誘餌,那便是魚的過錯;二是指人心甘情願地落入別人的圈套,類似的有“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姜太公是誰?常言道“薑還是老的辣”(姜子牙曾出版作品《薑還是老的辣》,詳情可上網自查),老薑飽讀詩書,貫通人世間一些奧妙,他釣魚而並非釣魚,釣的則是王與候!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姜子牙本是一個屠戶, 一個殺牛的小夥子,年歲漸長,又幹過賣酒的行業。雖是平民,可他心中滿懷志向,一心想奔入仕途,在政治方面越走越遠,但很遺憾,直到他老去成了“姜太公”都沒人鳥他。

故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是何方神聖?

於是才有了後來釣魚的故事。他的魚竿非常短,魚線卻非常長,長長的魚線高舉在天空,離水面剛好三尺距離,況魚鉤卻又是筆直的,不放有魚餌。姜太公一邊這樣垂釣一邊嘴裡喃喃道: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興許是天命難違,或是太公宿命已定!有一次垂釣,剛好被出巡的周文王瞅見,文王甚覺稀奇,上前好奇一問,可就問出來了一個八百年的王國周朝!姜子牙輔佐周文王,滅殷商紂王,成就千古基業。

古時大多有著許多傳說,傳說是在事實或是迷信的基礎之上擴大再擴大的。自那以後,關於姜子牙的傳說更是神乎其神,終是有了明朝《封神演義》。演義中,姜子牙完全是一個正派人物,他代表正義勢力,誅邪惡,懲鬼魅,最終執行封神大典:敕封了三百多位正神。而作為功德圓滿,主持正義的大神姜子牙,本可以向元始天尊請求,自封一個神位,這是可以的,但他並沒這樣做。

故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是何方神聖?

姜子牙本是無怨無悔、矜矜業業地工作,沒有想過當玉皇大帝,更無統轄三界的念頭。可在他封神之後,三界獨獨空出來一個玉皇大帝的寶座。就差自己沒有神位,“玉皇大帝”本屬於自己,姜子牙他在心想,覺著這是天意。可在他謙讓客套地說一聲“有人坐玉皇大帝這個位置嗎?”一聽到“有人”二字便見人群中閃出一個人影,那人說道:我就是友仁。

然後,人群中閃出來的這人坐上了玉皇大帝的寶座。這樣一來,姜子牙心裡反不甘心了,就跟他協商道:你做玉帝,統領天界,那麼人界的皇帝不允許姓張。據說,這是張姓明明人口眾多卻無一個皇帝的原因。

說到底,姜子牙為何能起到一出現,諸神便讓位的權威呢?其實,元始天尊在封神之前,曾借給姜子牙一把神器:打神鞭。顧名思義,專門打神仙的鞭子,姜子牙用以監督眾神, 神仙見了畏懼三分。

故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是何方神聖?

姜子牙擁有打神鞭這種實質性的東西以及給眾人封神這種名義上的權威造就了他的無人可以撼動的地位。

總之說來,這些不過是神仙傳說了罷。真正歷史上的姜子牙不過是那個離水三尺垂釣的老人,他被周文王發現並重用,滅掉殷朝,幫助周朝建立八百年的偉大基業!他,姜子牙,乃一代政治家與軍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