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要么取消职称,要么缩小职称之间工资差别,对此你有何看法?

用户3970762120467


关键是职称评定标准不一致,有的人按工作贡献,有的人根据论文水平。还有什么英语掌握的等级。这样就造成各种漏洞。

按工作贡献,当然是应该考虑的第一条件。但也容易走上按工作年限论资排辈。这样有些人虽然年限较长,而水平平平,但与领导的人缘关系好,那么就可以“挂靠一个科研工作成就”也可以评上职称;

按论文水平为依据也是必须的。但片面强调,那么有的人,可以工作效率不高,贡献不突出,但他会写论文,有论文发表,也就轻而易举评上职称。有这样的榜样力量号召,大家就会兴起“搜集论文、摘抄论文”的风气,由此,造假论文成风;

还有那个英语等级考评,也就是考核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英语才能达到。这对于一个在职的技术人员来说,除了完成自己正常工作任务以外,英语学习是额外负担,需要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家庭事务牺牲,来做代价。

所以,在勘测设计部门等单位工作的技术人员评职称,尤其以名额有限来控制时,真是可望不可求的事。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的真正水平。(尤其第一种原因比较明显的时候)。

当然,我不是否定整体上职称评定工作。一个人的职称基本上反映了这个人学术和技术水平。对于那些学术和技术水平很差的人来说,职称评定结果,总体上是公正的。

但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是必须的。这项工作促使员工发扬积极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员工形成学习的风气,去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单位的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团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但是,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确是受各种因素干扰较多的艰苦工作啊!当领导的需要秉持一个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真正人才才对。


淡淡一掬水


取销职称难度较大,缩小职称与工资掛钩差距可行,既利国利民,又利教育事业发展,更是明智之举,但最佳选择支持教龄工资掛钩,对教龄工资为主进行改革,既公平公正,又调动了广大教师终身从教的积极性,中国教育振兴才有希望!


重庆5819060


一、职称是什么?得了职称有什么用?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拥有职称的人,会更让人有专业度的信服力,比如说,有的人听说我有职称,还是高级工程师,都感觉就是专家级别的人物,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说的任何话都觉得有专业感和权威度。

取得职称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作为升职加薪的依据,享受相关补贴。

有的单位公司相关制度文件要求,职称作为升职晋升的评定因素之一。

相关单位公司会根据你的职称证书对你的资格进行确认,确认有效以后单位就可以据此对你进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按照职称级别等级享受相关的国家的待遇补贴。

有的单位对职称有绩效系数区别,拥有职称的员工,所享受的绩效系数是1.2,而普通员工所获得的绩效系数是1.0,到时候年终奖时,公司就按照相关绩效系数发放薪资,差距会拉的很大。

(2)相关建筑企业申办资质、年审及招投标均需要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聘用各类的职称证书的专业人员,有的人员拥有职称证书可以到该公司挂职,每年获得聘用费用。

职称可以在招投标和专家技术方案论证时发挥作用。

举个例子,有的工程项目招标需要拥有一级资质的公司承办。一级资质的公司需要拥有3个或者5个的高级工程师,而资质证书较难获取,公司目前只有2个高级职称的工程师,因此他需要进行对外聘用。

(3)证书一旦取得,任职资格就不会被取消,终身有效,工作调动也不会受到影响,有的行业相关的职称甚至是全国通用。

(4)有的专业类别考试需要具备相应职称等级的人才能报考,如报名执业资格考试等。

(5)各种地区性福利政策,如在一些城市,职称可以在安家落户、购房等方面有优势。

二、为什么有的人取消职称?

人生在世,好像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标准划分为三六九等,有的是考试成绩,有的是职称,有的是职位,有的是财富,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等级提升耗费很多的精力。

老师、医生、建筑企业员工,都是为了各种评职称努力奋斗,辛辛苦苦,殚精竭虑。

我的朋友是一名教师,他特别烦恼职称晋升问题,觉得这句是编制内老师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煎熬。

虽然几十年来教师职称制度一直在完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弊端,希望能去取消职称。

首先,不同职称上的待遇差别实在上大,金额甚至达到了几千。

其次,职称的终身制会让人懈怠。有不少老师取得了高级职称,就开始松懈下来,不思进取,忽视了专业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升级。

再次,是职称名额相当有限,而职称的评审条件限制非常多。教师职称评定要求很多,各种加分项目繁多,论文评选等级较为苛刻,普通的教师很难评的上高级职称。名额的限制也让一些学校多年没有高级职称指标,尤其是乡镇农村教师,评职称无望让很多老师看不到未来,没有积极性。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老师对职称有着怨言,甚至希望能取消职称。他们认为职称的存在会让老师越来越不重视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这将极大的损害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教育改革。

而普遍的老师们希望能尽快进行工资和职称的改革和调整,淡化职称工资,用绩效工资考核,打破职称终身制,实现职称流动,增加竞争力度和竞争上升空间。

三、取消职称的可能性小,缩小职称之间的工资差别或许成为可能。

从短期看,评定职称的作用是实实在在有的,但是从长期和事实发展方向看,职称的这种好处在慢慢的淡化。

职称是国家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种方法,在体制内供职,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是体制外工作,没有职称,很多时候都不影响升职加薪,很多人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因此,缩小职称上的工资差别还是有可能的。新时期新变革,各种职称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赞成取消职称。

现在编制内的职称制度,可谓是坑苦了一大波人。

在体制内,不乏一些兢兢业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如果说刚入职是还有升职的愿望的话,那么,经过几年的磨砺,相信大部分人的工作激情与热情被慢慢磨平,甚至有些不再积极努力获奖来评职称。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教师,12年了,现在还是中教2级,班主任及高三都带过,也曾意气风华、积极努力!谈到这些年为了凭职称所做的努力,她直言不堪回首,不评了。每年就那么几个名额,每位老师疯狂的走关系来希望自己能获取一个名额,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具备一些基本的评选条件,能否评得上,关键要看自己的关系是否硬。

所以,职称评定由最初的工作价值的体验与认可变为关系的比拼,怎能不伤害一大批人呢。

现在的编制工作,基本也有涉及绩效工资,所以职称取消当是好事,既能激发大众的工作积极性,亦能消除一些不良风气的存在。


洛阳中公教育


先看看职称掌握在谁的手中!我带的班几近年年第一,每年二,三个奖状是常事,多时一年三四个业务能力奖状,多次省教学设计获奖,本科毕业,但在2年前还是没评上,但长期不在一线的领导评上了!我一个也没有造假,而领导一个造假的论文就8分,造假的奖状就别说了!已经一生不想再评了!感觉象猴子一样被人耍!只凭良心教学,对的住学生,对的住社会,对的住人民就行了!不再求名不再求利,从此踏实教课,教研活动我都不想参加了!


254618404


我认为可以适当缩小职级之间的差距,差几百可以接受。我三十一年教龄中级职称每年比高级职称的差近三万元工资和公积金。我感觉不合理!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高级职称的绝大部分教师都不在教学第一线,他们一天天的过的很轻松,工资却每天比我多近百元……不说了,或许我天生就是中级职称的命吧!


null125770911


我在山西乡村一所九年制学校工作18年了,至今还是十二级,我们学校共34名教师,2个高级,14个中级,18个初级。初级中有10人比我年龄大,工作时间比我长,更有6个人是工作30年以上还是初级。看着身边一批批带着初级职称退休的教师心里真不是滋味。更气愤的是2018年12月份有一位教师是12级退休的,她在我们乡的偏僻的小山村整整奉献了36年,直到退休的那一刻才离开讲台。以上数字不存在半点虚假,我相信在大祖国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地方,盼望着政府能给予倾斜。


骏马奔腾122


要么取消职称,要么缩小职称之间工资的差别,我更倾向于为后者。Y?工作十多年了,拥有高级职称12年,但我的工资一直跟别人没什么差别,可能是我们公司不注重职称吧,所以说职称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一定。

我先说说遇到的三种情况:

  • 刚毕业那会,我到政府工作,那时候有高级职称特别受欢迎,谁见了我都要叫一声高工,我就觉得超有面子,但没有津贴。
  • 后来去了学校教设计,也感受到有高级职称的美好,待遇上仅仅只是很小的差距,会有100到300块钱的职称补贴。
  • 近几年在私营企业,持有高级职称也只是在BP上发挥价值,基本没有必要对外宣称自己是高工。



01

以通信行业为例

在十年前的通信行业,高级工程师的薪资待遇,要比中级工程师翻了一倍。

中级工程师跟初级工程师之间的工资水平,又多了一倍。初级工程师的职称几乎可以不用提。

2009年是通信行业发展较好的一年,但在2013年明显行业下沉。

高级工程师的价值反而变得稀缺,许多知名企业将高级工程师当作可以颠覆行业的领军人才。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高级职称越来越难考,中级职称又越来越被忽略。以至于只有高级职称才算得上是通讯行业的顶尖人才,才有稀缺价值,。

中级工程师跟初级工程师之间的待遇,越来越没有差距。与此同时,高级工程师的收入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中级工程师不止两倍。

02

我怎么看“职称的存在”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先要考一张职称证书,哪怕是中级或者是初级都没有关系。有一技傍身,好就业。


我们大部分大学生都考了不同等级的职称。我比较幸运,直接在大学期间就有过工作经验,从中级考到高级职称。

步入社会之后,却对职称的概念非常模糊,没有很清晰的理解,甚至不知道能够获得什么。

简单来说,我觉得考了等于没考,有职称等于没职称。对我来说,没有很高价值。

换个角度看,职称的存在,让我有更高的追求,就希望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所以职称的存在还是有它的意义。

03

为什么越来越职称被取消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很重要的一些岗位,慢慢地都被时代淘汰。

优胜劣汰是一种趋势,或许以后被取消的职称会越来越多,甚至很多职位不再需要职称。

但我仍然希望职称是存在的,可以激励更多人才的诞生。


美瑾之年


这位老师说的很实在。我也是农村的年满30年的教师,提起这个职称我就很伤心。看着那些不劳而获的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整天挖空心思的拉关系,要荣誉,拍马屁,什么烂手段都用。对于一门心思教学的老实人,评职称就像一场大灾难。我虽然评了中级职称,那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指标放开几年。可是,我并没有因为评上了中级职称就放弃教学,如今评上中级已经17年了,我依然在努力工作,还算个别领导良心发现,偶尔给点最基层的荣誉,可是那些荣誉评职称根本没用,也算是给点心理安慰吧。不过我相信国家不会亏待我们这些老实人的,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们试目以待!


浅谦人生


谁在反对职称?(1)90年代后期转正的民办教师。这些人多为初中或高中毕业,是在80年代没有考上大学、被高考淘汰的人,工作以后又不积极进修,多少人连成人教育的中师和大专学历都没有,却天天喊工作了30年、40年不能评高级职称。这些人该评高级职称吗?有能力评高级职称吗?他们和那些全日制大学毕业的教书的老师评一样的职称公平吗?(2)教工龄十年一下的年轻教师。这些人年轻气盛,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干的多,挣的少,感觉他们比老教师工作能力强。殊不知这些老教师年轻时和他们的认知是一样的。职称是对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他要求有:学历、工作时间长短、班主任工作经历、年度考核、赛教、论文等等,所以不是任何人都符合要求的。反对职称者,多为达不到要求者,也就是一些教师中的渣渣!所以要坚持职称评审制度,并加大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才能鼓励教师进步,淘汰渣渣,促进教育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