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一般来说,古代的将军要想打胜仗一般都会对士兵很好,因此笼络人心。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发生了这么一件怪事:皇帝向前线送去过冬的衣物,主帅却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放衣物,导致士兵怨气极重,可是时候皇帝不仅没有惩罚主帅,反而大大的奖赏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曹魏景初元年,正值魏明帝在位,占据辽东半岛的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疆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北方。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魏明帝闻讯大怒,于是派遣擅于统军的司马懿前往辽东半岛平定公孙渊之叛。

景初二年,司马懿率领四万大军火速奔赴辽东。公孙渊知道司马懿厉害,自然不敢大意,立刻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东的战略要地辽隧,广囤粮草,修守战之具,光壕沟就在周围挖了二十多里。

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后,一番察看就知道辽隧不可力敌。于是司马懿先派大将胡遵出阵,大败公孙衍所部大将卑衍,做出要强攻的姿态。而后趁着公孙渊不注意,立刻命令军士们绕过卑衍的围堑,引兵向东南进发。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公孙渊被司马懿的这一番操作弄的一头雾水,谨慎之下只得固守。谁知这个时候司马懿突然调头东北,直趋公孙渊的大本营襄平。卑衍等将领害怕襄平没有守军,不得不连夜赶往襄平增援。结果中了司马懿的围魏救赵之计,大军溃败!公孙渊也在突围时被杀死,辽东半岛得以平定。

魏明帝知晓司马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了辽东,自然非常高兴,但是高兴之余却也有些忌惮,司马懿能耐这么大,以后要是起了歹心,谁能制服他呢?不过,还不等魏明帝考虑清除这个问题,辽东那边就发生情况了!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辽东半岛被平定后,天气便立刻急转直下,再加上辽东本就是比较寒冷的天气,所以刚刚平定辽东半岛的魏军立刻被严酷的天气逼的狼狈不堪。

魏明帝惊闻此事,立刻调拨了一批过冬的衣物送往前线。但是这批衣物到了前线后,司马懿却一直扣着不发,即便是手下将领前来讨要,也置之不理。身边亲信见此大惑不解,因为司马懿以前并不是一个喜欢苛待士卒的人,所以便大胆询问。

见亲信询问,司马懿这才道出了原委。原来,司马懿一早就知道魏明帝在猜忌他,事实上不只是魏明帝,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已经被安上了“鹰视狼顾”的帽子,若不是魏文帝曹丕一直都信重他,司马懿早就被除掉了!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司马懿不得不学学秦朝大将王翦,用自污之术来保护自己。而且,光是扣留冬衣还不够,司马懿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在攻下襄平后还大肆屠杀城中男丁,十五岁以上男丁几乎被杀绝,而后又将辽东之民迁往中原,使得辽东成为一片白地。

虽然司马懿的手段凶残狠毒,但事实证明这些都非常有用,当听到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后,魏明帝立刻打消了戒心、同时也明白司马懿在学王翦自污,于是感动之下,竟然真的把他当成了王翦一样的忠直纯臣,不仅大加封赏,还将他立为托孤大臣,辅佐幼主即位,一时之间荣宠备至。

当然,魏明帝也没那么天真,除了司马懿以外,魏明帝还立了一位曹姓本家曹爽做托孤大臣,希望曹爽能够在制衡司马懿的同时也与他齐心协力,帮助幼主坐稳曹魏江山。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然而,让魏明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人他都看走眼了。

曹爽这个人在魏明帝时期一直都表现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但魏明帝一死,这货就开始放飞自我了,不仅自作聪明地架空了司马懿,还胆大包天地把魏明帝的妃子娶回家,最重要的是,他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威望,在错误的时机出兵伐蜀,致使损兵折将,朝中大臣对此颇为不满。

于是,聪明且狡诈的司马懿乘此良机装病让曹爽失去戒心,而后趁其带领曹氏勋贵前往高平陵祭奠曹氏先祖时,在都城内发动政变,挟持太后,收回了曹爽的所有兵权。曹爽集团被连根拔起,曹爽本人更是被夷灭三族。而后司马家族逐渐控制了魏国,并在司马炎时期正是篡魏自立。

皇帝向前线送去冬衣,主帅中饱私囊,皇帝不仅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

由此可见,那次的贪污冬衣虽然让司马懿失去了一部分军心,但却为他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为他司马家篡魏自立,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