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黃仁宇

在中國5000年曆史長河中發生過很多戰爭,戰爭的發生隨之也帶來了條約的簽訂。在中國清朝時期就簽訂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然而在北宋時期簽訂了一個在依舊成為歷史學家爭論不休的條約——澶淵之盟。這個簽訂之後還發生了一件趣事當時的北宋皇帝宋真宗為了得到丞相的支持就宴請丞相,丞相離開時送了一罈裝滿珠寶的酒,他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遼軍多次進犯

在宋太宗統治的那個年代,雍熙北伐慘敗後,宋軍就害怕遼軍的進犯,在後續的戰爭中逐漸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可以說那時候的宋軍被遼軍給打怕了。對於宋軍的被動防守,遼軍乘此機會步步緊逼,也就開始不斷南下侵擾宋朝。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後來宋遼為了爭奪燕雲十六州,發生了無數場戰爭整整維持了25年。由於燕雲十六州比遼國本部地區發達,所以他們對這塊地方很是重視。當時他們將幽州改為南京,在南京幽州建立了朝政,開始形成一個國家屹立於北方與宋朝對峙。

這時的遼朝開始在蕭太后的管理下,國家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國內逐漸穩定下來。國家穩定之後遼朝有了發動戰爭的基礎,又開始打起了宋朝疆土的主意。

皇帝被迫親征

宋真宗趙恆生於968年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後來被立為太子。997年,趙恆即位,成為宋朝的第三任皇帝。自從宋真宗繼位的第二開始,遼軍經常在北宋邊境掠奪財物,讓邊境地區的北宋人民遭到嚴重損失,威脅到了百姓的生命。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面對遼軍的屢次進犯,宋真宗也派楊延朗、楊嗣積極抵抗遼軍的入侵。但是遼軍大多都是騎兵他們的戰術十分靈活,進退也比較容易,對此宋軍感到很大的壓力。

國力穩定的遼朝在1004年,蕭太后與耶律隆緒帶領大軍以收復瓦橋關開始發起戰爭深入宋朝境內。在大軍的碾壓下攻破遂城,抓住了宋將王先知。遼軍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定州,俘虜觀察使王繼忠。

這兩場戰爭的失敗震驚了北宋朝廷,使得朝臣上下驚惶恐懼,又加上邊境告急說遼軍準備要大規模入侵宋朝。那時有很多官員都提議要遷都到他們的家鄉,主張用躲避的辦法來應付遼軍的入侵。面對遼軍的入侵,宋真宗很是軟弱,無心抗敵,本來他也想接受群臣所提出的遷都之議。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但當時的丞相寇凖堅決反對,並提議讓宋真宗親自領兵出征,極大鼓舞了士兵們的士氣,只有這樣敵人會害怕逃跑。出奇兵打亂敵人的計劃,用堅守陣地來消磨敵人的士氣,如果遷都就會導致人心渙散,敵人就會乘勢而入。這才阻止了宋真宗妥協逃跑避敵的想法。

後來遼軍攻下祁州,直撲凜州城下,怯弱的宋真宗在被迫下御駕親征。但是澶州被黃河一分為二。遼軍當時就在北城附近,面對這樣的情況宋真宗並不敢過河,他只想駐紮在南城。但最後在寇凖和高瓊的極力勸說之下,宋真宗才準備向北城行進。當北宋的百姓和士兵看到皇帝親臨一時間氣勢大增。

但是宋真宗只是在北城象徵性的巡視,就堅持回南城行宮。但那時候遼軍孤軍深入,糧草供應不及時,如果在宋朝腹地戰敗,後果不堪設想,而且那時候遼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宋真宗的出現極大鼓舞了士氣使得當時的遼軍將領被宋軍給射殺。當遼軍將領被射殺之後,遼軍的士氣受到了很大的挫敗。遼太后等人聽聞,遼軍將領被射殺痛哭不已。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澶淵之盟

而當時蕭太后本身是一個極其有政治頭腦的領導人。在率軍出征之前,她就做好了兩手準備。所以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他們也知道,在戰場上撈不到什麼便宜了。便向宋朝求和,企圖從議和條約上佔取一些便宜,派人進澶州轉達自己想求和的願望

而當時的宋真宗本來就沒有抗敵的決心。看到遼軍送來的求和信,也當即派出曹利作為宋朝議和使臣前往遼丹軍營商議。當時的丞相,寇凖聽到消息之後連忙趕回跟宋真宗說沒必要和談,這時候正是打敗他們的大好時機。當時的邊防將領也上書稱現在正是敵軍人困馬乏的時候,應該趁此機會將遼軍打敗,收回燕雲十六州。

可是當時的宋真宗畏敵如虎,並不想在發生戰爭,只想與遼軍講和。而朝中各大臣也皆是如此,後來寇凖無奈之下只好同意。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雙方便開始談判了起來,本來遼軍是想讓宋朝歸還之前被奪取的關南之地。但宋真宗貪圖安寧財大氣粗,也擔心領土事宜會遭到後人的唾罵。於是便對遼軍提出了的條件,關於領土上的要求都不會答應,但是隻要遼軍退兵便可每年給遼軍一些銀兩和布匹。

最終兩國經過多次談判達成協議:宋遼今後為兄弟之國,後世仍為齒論。兩國以白溝河為界雙方就此撤兵。宋每年要向遼提供白銀10萬兩,絹二十萬匹。這便是著名的澶淵之盟,明明宋國是戰勝一方。卻還要每年給遼國提供白銀與絹布。

皇帝賄賂臣子

當兩國簽訂澶淵之約後,宋真宗極為得意。但當時王欽若便提議封禪泰山,便可得到,上天祥瑞。當時宋真宗考慮了很久才同意,但是心中又擔心作為右丞相的王旦會不同意,於是便找了機會向王旦說明,但對於宋真宗這一做法王旦並不同意。後來宋真宗為了得到王旦的同意便設宴款待王旦,在結束之後還送一罈酒給王旦讓他回去與家人一起飲用。

懦弱皇帝打勝仗,向戰敗國交“保護費”,封禪還要給大臣送禮

回到家的王旦便將這壇酒打開發現裡面都是珠寶,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從此之後便對封禪這件事便不再言語,只好順水推舟,違心的率領百官上書請求封禪。

一個皇帝竟然想到以賄賂的方式取得臣子的同意也是厲害了。雖然簽訂的澶淵之盟是一個皇帝軟弱的象徵,但是這個條約也為兩國保持了百年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