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痛惜!丹東年僅49歲的村書記倒在防疫一線

“我的身體自己有數,你不用擔心。現在沒時間跟你聊了,我馬上要把抗疫一線的名單整理出來!”2月23日晚10半左右,寬甸太平哨鎮泡子沿村黨支部書記王秀君與大女兒王一淞微信聊天后,挑燈夜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幾個小時後,他竟因急性心肌梗死倒在了防疫一線。

“王書記為咱老百姓辦事從來都是衝在前面,這麼硬朗的身子骨,怎麼能說走就走了!”噩耗傳來,整個村子都陷入悲痛之中。

用生命守護村莊

在王秀君的辦公室電腦旁邊,擺滿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材料,桌下的垃圾桶裡堆滿了打完點滴剩下的針管和藥瓶,辦公桌中間還有一張他手寫的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名單……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新冠肺炎疫情無情地打破了泡子沿村春節前的喜慶氣氛。參加完全鎮的防疫緊急會議,王秀君憂心忡忡,他深知防疫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不能有絲毫的拖延和大意。他迅速組織村幹部、村民組長、聯戶代表和20多名黨員成立防疫突擊隊。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既當“指揮員”,調度指揮外來返鄉人員排查、疫情宣傳、村莊封閉管理、設置疫情防控檢查點等重點工作;又當“戰鬥員”,堅守在疫情一線,每天都在村內設立的檢查點進行值守。

在王秀君的指揮下,村裡的抗疫工作有條不紊:他發動村幹部制定防控疫情值班表,設立三處交通檢查防疫站,勸返外來車輛和人員。泡子沿村2組劉大爺的女兒女婿從鳳城開車回孃家,被卡點值守人員攔阻後情緒激動。瞭解情況後,王秀君立刻趕到卡點,進行耐心真誠的勸導,最終把兩人勸走;他帶領突擊隊隊員對全村進行拉網式排查,確認是否有武漢及湖北迴來的村民,提醒有發熱症狀的村民及時到醫療機構篩查;他利用微信群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村民提高防疫認識、掌握防疫方法、不傳謠不信謠……在農村開展防疫工作難度大,尤其是春節期間不讓聚餐,村民們一度很不理解。經過防疫突擊隊反覆做工作,村民們的自覺性越來越強,不但自我約束,還互相監督。

為了讓村民吃上新鮮便宜的蔬菜,王秀君安排村民黃殿友駕車前往縣城批發市場進菜,回來後挨家挨戶送去。“別看王書記長得五大三粗,但是粗中有細!”村裡獸醫張新林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天中午,值守卡點的村民站在路邊迎著寒風嚼方便麵。看到大家這麼辛苦,王秀君非常心疼,便找到張新林,希望他能幫大家做口熱乎的。王秀君自掏腰包去鎮裡買了一大筐雞蛋。第二天,大家就吃上了熱乎乎的茶葉蛋。在王秀君的感召下,此後每到中午,很多村民就會把熱乎乎的包子、餃子、湯圓等送到卡點值班人員的手中。

痛惜!丹东年仅49岁的村书记倒在防疫一线

2月15日,寬甸遭遇了近10年來最大的一次暴風雪。早上6點整,王秀君蹣跚地走在齊膝深的雪地上,身後的腳印不一會兒就被飛揚的大雪覆蓋,大風捲著冰冷的雪花砸在臉上、身上。王秀君一邊通知村民做好大棚防護措施,一邊繼續奮戰在抗疫一線。

2月17日,王秀君感到身體很疲憊,胃疼得難受。在家人與同事的強烈要求下,他打了一瓶點滴。第二天,他就把胃疼的事忘到腦後,根本沒聽村醫的話。兩天後,病情加重了。白天實在沒空兒,他就晚上在村部趕材料時打點滴。看到王秀君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同事勸他上醫院看看。王秀君只是笑笑說:“沒事的,一點小毛病,等疫情過了我就去醫院。”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但深知兒子的性格誰勸也沒用,只好打電話給王秀君最疼愛的大女兒王一淞,讓她勸勸自己的老爸。可女兒勸了依然沒用,誰也拗不過性格固執的王秀君。

2月23日,上級要求撤除卡點、保證路路暢通。那天,王秀君早晨6點半掙扎著起了床,組織人清理路障、拆除帳篷,移走封路公告牌。隨後,他和村會計一起對全村危房進行核對統計。由於放心不下人員密集場所的消毒防疫,他顧不上吃午飯,又跑到小賣店等實地檢查。發現消毒液沒剩多少,他又開車到鎮政府領取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馬不停蹄地返回……晚上10點半,王秀君在村部加班,接到大女兒王一淞勸他注意身體的微信後,不耐煩地打斷女兒說自己還要工作。

痛惜!丹东年仅49岁的村书记倒在防疫一线

令王一淞想不到的是,這竟然是她和父親最後的決別。從1月23日到2月24日,整整32天,王秀君都在跟疫情賽跑,每分每秒都不敢耽擱,直到生命永遠定格在49歲。

“疫情防控關乎百姓生命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來不得半點鬆懈……”這是王秀君一個月來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一回想起他的這句話,村民袁福就會傷心地流淚,他說:“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聽王書記的話,積極做好防疫工作,早日脫貧,才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痛惜!丹东年仅49岁的村书记倒在防疫一线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村幹部工資那麼低,父親為什麼一直希望我回村裡工作。現在我懂了,那是一種用金錢換不來的共產黨員情懷。”2月27日,面對記者,王一淞深吸了一口氣,擦了擦掛在臉上的淚水說,“我希望能幫父親完成他一直想完成的事業,這也是我父親生前的願望……”

用忠誠踐行誓言

2019年7月,王秀君被推選為泡子沿村黨支部書記。為何僅僅任職7個多月,他就成為村民們心中割捨不下的好書記?

上任一個月後,村民孔祥琴騎著摩托車出門辦事,遇車禍重傷死亡。此前,該路段發生過多起交通事故。王秀君多次前往交警部門尋求解決辦法。很快,交警部門在這處事故多發路段設立限速標誌和攝像頭,村民無不拍手叫好。“多虧了王書記,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家住附近的村民高鳳琴長舒了一口氣。

村兩委其他三位幹部的年齡都在64歲以上,在平時工作中,王秀君總是搶著多幹,防火防汛時期總是他在一線值守。“村民的事,他最上心。哪個一喊,他立馬就動。當村支書大半年,都是開自己的車為村裡和村民辦事,加油都是他自掏腰包。我們都說過,這是公事,應該是村裡出錢的,但每次他都是一笑就沒了下文。”泡子沿村委會主任趙寶仁惋惜地說。

脫貧是王秀君心中最掛念的事。他對泡子沿村的困難群眾進行了逐戶走訪,有的建檔立卡戶家因為總去,後來連看院的狗見他都不叫了。幫扶單位大連海關到村裡調研時,他提出能否幫助家境困難的孩子開拓一下眼界,這得到了大連海關的高度重視,泡子沿村四年級到九年級品學兼優的11名學生代表被邀請去了一趟大連,孩子們走進高校校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有所收穫、啟迪、感悟。

泡子沿村2組村民經常吃不上水,王秀君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更換自來水管道 300餘米,解決了村民吃水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幫助建檔立卡戶研究致富產業,爭取危房改造資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在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很常見。王秀君從城裡請來中醫大夫,在幫扶單位丹東日報社的大力支持下,開發了遠程診療系統,不僅解決了村民看病難,還吸引硼海、大西岔、步達遠、紅石等鄉鎮百姓到此看病。遠程診療系統開通那天,王秀君笑得像個孩子一樣,他要求大女兒王一淞學會操作,以後就做村裡免費的“護師”。

痛惜!丹东年仅49岁的村书记倒在防疫一线

王秀君沒有延續自己生命的長度,但他拓寬了自己生命的寬度,他用實際行動履行著面對黨旗時許下的錚錚誓言——“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丹東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