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被失败的教育养大的孩子什么样?

陌文


什么是失败的教育,这个很难定义,我觉得我的家庭教育不算失败。我们家的特点就是正派,正派到只有一颗善心,心无旁骛的纯净。我却在学校教育中彻底失败了,我的经历很特别,由于正派和纯净,我对学校的纪律不适应,只有一颗纯净的心,不过是天生敏感,读书成绩一直不错。却会旷课和迟到,结果遇到一两个老师乱骂一阵,初中已经不想读了,奈何成绩不错,上了高中,高中遇到的那个班主任才是我最大的噩梦,全是无中生有的谩骂,连我的母亲都给骂了。我不明白一个纯净的灵魂还有一个温文尔雅的家庭,我那么好的修养在他的眼里居然变成一个粗俗不堪,满嘴粗话,脏话的垃圾!而这些脏话从他的嘴里吐出来是我此生唯一一次听到别人这么跟我说话!我生在农村,不是没听说过这样类似的话,可全是别人家的事,我的家里从来没有人会这样说,我当时脑袋都要炸了!当我逃出了那个老师的眼光房间,我曾经恨不得杀了他,从此以后我就连残存的自学的念头也灭了。不知道怎么样过了高中的三年,也不知道怎么还能上了大学,读上了我最厌恶的师范。我觉得我的人生在那个时候就完了,那是怎样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所以我认为我也不懂你的创伤在那里,每一个的经历都不相同。最后只有试着放下才能活得好些,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放下了恨,但是每每看到别人有类似的经历,都忍不住泪如雨下。可是我们很得自己疗伤,过下去啊!



好时光417


被失败教育养大的分多种,一般受自己父母疼爱从小不让自己的孩受苦,又担心在外面吃亏,在家里又格外溺爱,这样就造成了是家里小霸王,自私任性,送到爷爷奶奶家更是隔带更亲,老人更是认为是生命的延续,比父母更加溺爱,在学校现在的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差的产生一种影响班级荣誉的学生,总是找家长,我邻居的孩子就是这样老师三翻五次的找家长,劝家长让孩子转学,或上别的学校学别的专业,所以各种原因至孩子长大后没自信,没上进心,有的成了社会小混混,破罐子破摔,误入歧途,到招聘单位呢,一般都要高学历的,使他们也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所以一旦教育失败对社会也造成了不安定,也是国家的负担,对父母更谈不上养老孝敬,因为他们自己也顾不上自己。


快乐许洪春


什么叫做失败的教育?这个教育是指那方面的?是家庭的,还是学校的?题主沒有说清楚,但我想,应该主要是指家庭的。

从启蒙时候起,就要教导孩子做好人,走正道,使孩子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慢慢的学会自理,从而会以后的独立生活打基础。千万不要过分溺爱孩子,纵容孩子的坏习惯,孩子做了错事,要指正,並严厉批评,该惩罚的就要惩罚!记得我小时母亲常给我讲偷白鲞咬奶头的故事,这个经典故事在我们家乡广为流传,一般上了年纪的绍兴人都知道是怎么会事!可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知道这个故典。

所以说,学会做人必须从家庭教育从小抓起!如果对孩子放任自流,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德性,那么,读书再好,学历再高,踏入社会,不懂人情世故,缺乏抅通能力,书呆子一个,也会处处碰壁!


命运天注定22


教育其实只分2种:自我教育和外力教育。最好的外力教育就是教会孩子自我教育。

在我看来,不能教会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反思的教育都是失败的。

高考时,我们一个班10名同学报考本地第一名校,年级组长模拟考后看到我们10人分数冷讽道:好的报、差的也报,你们当这学校是垃圾桶啊?当年学校讲重点率,大学本科率,我们当时真是小人之心度之,怀疑挂了是不是拉低学校大学入取率,影响年级组长的奖金。

好在10人都挺争气,全进了。心想这下终于吐出一口恶气,“狠狠打了年级组长一嘴巴”。但多年后又想,是不是老师为了鼓励我们而用的激将法?

这教育算失败还是成功?如果我们都没考上,是不是又要全怪他那句嘲讽?

其实放在历史中,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学生有局限,教师有局限,国家又何偿不是。

最近又有家长讨论文理分科,来看看历史上的文理分合吧,完全是跟着国家发展阶段走的:1949年后,我国高等院校对标苏联,于1952年6月至9月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将学科进行文科与理科的划分。例如,当时将北京大学的工科并入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文科则大部分纳入北京大学麾下。这是工业化思维去管教育,追求效率。文理不止分科还分校。

经过5年的调整,1957年,高等院校已然将专业划分为文史类、医农类和理工类三大科类,高考试题也被分为文科和理科试题。

直到1999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3+X”改革方案。2002年,全国范围开始实行“3+文综/理综”的考试模式,并沿用至今。

也是在此前后,国内出现高校合并潮,一些理工类名校又开始补短板不偏科融合文理。

换言之,你高考的节点正好碰上上面几年,是不是要骂娘:搞什么搞,考试规则又变了?!

但再反思一下,每一代人所受教育又何尝不像小白鼠被试验?国家也在试验,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整个社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教育失败不失败,你是以结果衡量还是以过程衡量?是以个人能不能考上名校、找到好工作、赚大钱衡量还是以整个社会教育普及率、大学生比率衡量?结果都是不同的。

但是你会独立思考,会反思,这就获得了自我教育,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中文写作入门心法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成功的教育孕育了无数栋梁之才的话,那么失败的教育也造就了一大批社会精英。首先我先举个例子,在我的老家,我有个哥们,他年龄比我大几岁,他从小父母双亡,家里很穷,邻居们看着他可怜,都纷纷给他送衣送饭,靠着村里的救济和乡亲们的帮助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后,村里又把他送到学校上学,可是他根本不是上学的料,调皮,捣蛋,三日两头逃学,老师的话不听,乡亲们的的善言当耳旁风,乡亲们都说这孩子太不成器了,己经无可救药了。时光如梭,转眼间,我这哥们已步入成年,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全国大地,为了自食其力,他也加入到了千千万万个打工者的队伍,涌入了大都市,开始了他艰苦的创业历程。创业初期是非常艰难的,但他凭着天性聪明,善于好学,吃苦耐劳,顽强拼博的精神,凭着超人的经营头脑和商业理念,先后创办了,地产,汽车销售,连锁加盟等几家公司,这个大字不识半筐的乡巴佬成了本地有名的成功人士。成功后的他致富不忘乡亲,先后多次投资公益事业,为乡亲们发福利,修生产路,硬化街道,他常说,我是吸着乡亲们的奶水长大的,我不能忘本,我要感恩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科教兴国,是国家永恒的战略,在这个祟尚科技,祟尚知识的年代,。良好的教育是成功者的基础。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豪。失败的教育除涌现一批卑微普通人或误入歧途之人外,也在逆境中造成成长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叱咤风云,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向友5






刘柏全羊馆


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回答。我斗胆说几点个人的所见与所想,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家长们吃过苦,就总想着不让孩子再重复。于是娇生惯养,连基本的生活与生存能力都没有,这无疑就培养出很多“巨婴”。为什么很多孩子只想在家啃老?就是习惯了这种“安逸”。

第二,缺乏责任心与担当

在外工作,只想着索取,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在家生活,只想让别人伺候,不尽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工作稍有不顺,就辞职;夫妻稍有不合,就想离婚。不仅没有养老意识,对自己的孩子也少有耐心。

第三,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这一点尤其在独生子女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明明自己啥也不是,或者说啥也干不了,却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为人处世只顾个人感受,从不为别人着想。

第四,爱慕虚荣,不切实际

娇生惯养,不仅培养了“好吃懒做”的行为,更是培养了“爱慕虚荣”的心理。学习、工作、家庭、孩子、房子、车子等等,处处攀比,只想要最好的,而自己又没有这个能力。

第五,内心封闭,不善交流

不良的教育,容易使孩子内心封闭,内心封闭就不愿意交流。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常会孤立而不合群,在家里常不善于交流而影响家庭和睦。久而久之,这样的性格会一代代相传,应该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纯属个人观点,说的不对请指正!


user摩羯大叔


无礼。自私。自卑又自大。不懂自控、自律、自重。更不懂得照顾他人情绪和尊重别人跟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低情商,不懂怎么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犯了错永远都是责怪别人,不会反省。在头条平台上见过一些这种人。对别人的评论随意嘲讽,容不得跟自己想法不一样的评论,甚至辱骂,攻击他人评论。这种人就是家教失败的最典型的例子,而且永远都难以改变。我们经常会听说“骂我可以,但不要牵扯我父母。”这个其实取决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你在社会生活中做到具备基本素养,懂得尊重和保持最起码的客观和善意,至少不会听到“没有家教,缺乏教养”等等刺耳的评价。个人看法。


粉色控的cherry


陕西云天,为你解答(被失败的教育养大的孩子什么样?)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种,就是这熊孩子,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一,偷东西。整天自己都不知道要干什么,有需要的时候,思维意识模糊,就是偷,他没有别的选择。

第二,抢,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抢回来,自己享用一番。不管三七二十一,豁出去了。

第三,骗,东游西骗,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把东西骗到手为选择。

这是一种意向。

第二种,就是流浪。因为流浪,无拘无束,天地不管,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么滴逍遥快乐啊,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第一,碰运气,运气好,有个温饱,运气差,有人施舍,夫复何求丫

第二,可以周游世界,想去哪里,双脚往前一迈,就行了,自己做主。

第三,没人絮絮叨叨。

第三种,也有的选择外出打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第一,到处奔波。

第二,找一个固定的工作,亡羊补牢。

第三,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做个小工。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自学成才。

总结,这熊孩子,就是以上几种道路,也基本上就是这几种样子。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

云天

2020年3月1日,12:12分,回答问题,于长安终南山下瑞辉阁北窗书案前


云天书画艺术


不成样。要么胆大包天,敢于触犯法律,变成监狱门上的一把锁;要么胆小,在家坑爹,好吃懒做,精神萎靡得过且过,屁大的一点点事自己没注意,没主见。还有一种逍遥在外惹是生非,惹了祸家长跟着揩屁股,赌博泡女孩麻烦不断。最好的一流是抱住工作干干干,没有变通,丧失起码的理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没给家里人惹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