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假如劉備一直聽諸葛亮的話,蜀國會不會統一天下?

創造者放映


不會,絕對不會。因為曹魏政權還是比較穩固的,曹操死了有曹丕,曹丕掛了有曹叡,個個勵精圖治。哪怕後期司馬懿搞政變,變的只是當家的扛把子,國家整體沒有動盪,實力仍在穩步提升。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國家動盪,老百姓只會想過安寧,沒有戰爭的生活,安居樂業,心中早已經沒有了漢室,誰的政策好就跟誰過。這就是現實。


傾城聊影視


我說句實話,其實諸葛亮剛開始是不願出山的,前兩次沒見劉備就可以看出來,第三次因為劉備是冒著大雪,不顧自己身份去見他,這可能感動了諸葛亮,於是見他,劉備說出自己的志向以後,想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真的沒考慮嗎,他確實考慮了,他其實是知道劉備是無法統一天下的,因為此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孫權又很穩定,想統一天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可以說是逆天而行,可是諸葛亮為什麼同意了呢?說實話,被劉備感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才能很高,如果他一直待在南陽,他的才能就無法施展,後人也就不會銘記諸葛亮了,所以他想施展才能。還有,雖然他知道無法統一,但是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提出隆中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還是存有一絲希望的,當然,確實從諸葛亮出山到夷陵之戰之前所有方針都是按隆中對走的,劉備節節勝利,穩固西川,所以看起來劉備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從中也看出來諸葛亮的才能,可是,荊州丟失,火燒連營七百里之後,蜀漢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此時諸葛亮完全明白蜀漢統一天下完全就是不可能,可是他仍舊逆天而行,北伐曹魏,正是應了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他顧不了那麼多了。最終病逝五丈原,每次看諸葛亮病逝總會流淚,他為了蜀漢真是盡了太多的力,可是天意難違,一切無法挽回!





聊123影視


蜀漢統一天下只能是個美好願景,六個字來形容丞相“知天命,逆天行”。

拿大家所認同皇叔犯的較大過失來講。

關羽死後,劉備親征東吳,被陸遜大敗。

亮:“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

諸葛亮關於進諫劉備東征的諫言只有說過這個,諸葛亮並不是一定反對東征的,只是不支持劉備親征,這段話的意思說的很清楚,陛下您現在是漢帝,要親征只能親征漢賊(這裡指的曹操),至於東吳,派遣一名上將去即可,哪裡需要您親自去呢?

當時的情況:關羽的死訊剛剛傳到蜀中,上下一片譁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關羽水淹七軍的喜報當中,誰又能想到轉瞬之間,關羽竟死於非命。

劉備不可能在結義兄弟關羽被孫權殺了以後還過去講和的。

1.張飛不答應(大哥你不去報仇,我就自己去)

2.孫權不答應(三國志裡面明確記載:“欲圖進蜀”)

3.入川的荊州人士不答應(從此和劉備離心離德,部分荊州人士叛降)

4.劉備自己不答應(烈帝是做不出這種寒心的選擇,因為他是漢昭烈帝!仁德之師 重情重義)

關羽死後東征孫吳是必然的!

再說到東征統帥,是指足夠份量的東征統帥,劉備自己算一個,張飛算一個,馬超算一個,魏延算一個。

出征前夕張飛被部下殺害(原定先鋒出徵)。

馬超和魏延防禦北方曹操 (防止曹軍趁虛而入)

至於為什麼沒有帶上趙雲?趙雲是提出了反對意見的,而且說的也比較直接,但是後來還是安排了趙雲做為接應。

趙雲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

那麼為什麼沒有帶上諸葛亮呢?

1.諸葛亮沒被劉備當做前線謀士,是當作丞相來用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2.諸葛亮自己也沒把自己當做前線謀士。

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往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3.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為了奮鬥半生的基業。進可攻,退可守。

諸葛亮留鎮後方,治理民政,供應軍需。劉備出征不帶諸葛亮,卻將蜀漢政權的大後方全權交付,這就是對諸葛亮能力和忠誠的無上信任。(當時拿下益州也沒多久,平定內部矛盾,肅清反對派,需要有威望的人坐鎮。)

劉備就算聽了諸葛亮的,沒有親征,最好的結果大概率不會病死永安,白帝城託孤。換成現有的其他將領東征,張飛(不打先鋒)馬超,魏延,雖然個個武藝超群,但是遇到了滿肚子壞水的東吳都督陸伯言,哪個能討到好果子吃?也是隻能浪費國力,繼續惡化蜀吳兩國的關係。

東征大敗之後,諸葛亮僅僅數年,又重組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丞相一己之力中興漢室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本就是逆天而行,蜀漢想要統一天下實在太難。


孫仲謀l


我說句實話,其實諸葛亮剛開始是不願出山的,前兩次沒見劉備就可以看出來,第三次因為劉備是冒著大雪,不顧自己身份去見他,這可能感動了諸葛亮,於是見他,劉備說出自己的志向以後,想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真的沒考慮嗎,他確實考慮了,他其實是知道劉備是無法統一天下的,因為此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孫權又很穩定,想統一天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可以說是逆天而行,可是諸葛亮為什麼同意了呢?

說實話,被劉備感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才能很高,如果他一直待在南陽,他的才能就無法施展,後人也就不會銘記諸葛亮了,所以他想施展才能。還有,雖然他知道無法統一,但是他還是決定放手一搏,提出隆中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還是存有一絲希望的,當然,確實從諸葛亮出山到夷陵之戰之前所有方針都是按隆中對走的,劉備節節勝利,穩固西川,所以看起來劉備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從中也看出來諸葛亮的才能,可是,荊州丟失,火燒連營七百里之後,蜀漢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此時諸葛亮完全明白蜀漢統一天下完全就是不可能,可是他仍舊逆天而行,北伐曹魏,正是應了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他顧不了那麼多了。最終病逝五丈原,每次看諸葛亮病逝總會流淚,他為了蜀漢真是盡了太多的力,可是天意難違,一切無法挽回。


古行生


假如劉備一直聽諸葛亮,蜀國照樣會滅亡,因為這是歷史必然性。現在我就講講蜀國必亡的原因吧!

第一、蜀國沒有人才儲備,後勁不足。

當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武將死後,蜀國的武將沒有魏國的武將多,名將也隨之凋零。從而與魏國交戰的時候多數都佔下風,又因為沒有人才儲備,因此隨著時間流逝,和魏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最後被魏國滅。魏國的名將是不斷湧出,這讓魏國在三國之中佔有人才優勢。人才的凋零讓蜀國發展緩慢,即使諸葛亮鞠躬盡瘁也沒能力攬狂瀾於不倒,蜀國還是沒有逃脫被魏國滅掉的命運!

第二、荊州的丟失讓蜀國失去統一天下的跳板。

當東吳謀取荊州後,蜀國的處境沒有之前那麼有優勢,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格局。當年劉邦平定“三秦之地”與項羽爭鋒,關鍵是劉邦和項羽爭鬥的時候,糧草一直源源不斷的供給劉邦。但是,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因為丟了荊州導致糧草總是出現短缺,有幾次因為糧草問題不得不退兵。而且蜀道山路崎嶇,不好押運糧草,如果荊州還在蜀國手裡,就可以直接在荊州押運糧草,進而虎視中原。缺了荊州這塊跳板,不但讓蜀國失去統一天下的條件,反而成為了滅亡的原因之一。

第三、蜀國的綜合實力遠不如魏國。

國與國之間比的就是綜合實力,而蜀國的綜合實力遠遠不如魏國。魏國不但人才濟濟,而且還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遠超過蜀國。再加上魏國人才輩出,這怎麼不能滅掉蜀國呢?當年秦國就是依靠超強的實力碾壓東方六國,而如今魏國的實力照樣也能碾壓蜀國。因此,在強大的魏國面前,蜀國必然走向滅亡之路。至於何時滅亡,那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三個原因不是誰都改變的,因此,蜀國滅亡時遲早的事而已。


歷史的陪伴者


諸葛亮不是神,很多事情是不可預測也是人力不可為的,當曹操統一了北方時,基本已經確定了蜀國統一天下非常難!中國幾千年來,得中原者得天下,歷來都是北邊統一南邊,只有明朝的朱元璋第一例是由南邊統一北邊的,可知偏安一隅的南方蜀國統一天下是多麼難啊,自保不被他人統一都成問題,還想去統一別人!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就已經顯示出劉備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三分天下,曹操已經穩固了北邊的中原,還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魏國統一天下大有機會,而劉備能割據一方三分天下就跟不錯了!劉備已經失去了良機,所以諸葛亮提出要等待北方有變,才有進一步的可能。北方有變指的是魏國內部內訌動亂,蜀國才有機可乘!問題是魏國內部穩固沒有動亂啊,最多也是領導層的變更,而大局還是穩定的,曹操死了,曹丕曹睿等人不是統治的好好的嘛,就算司馬懿後來篡魏了,也只是換一個人,魏國內部並沒有動亂,所以蜀國統一天下的前提北方有變的條件沒有發生,蜀國已經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了!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因為他知道他有生之年再不做就晚了,等魏國發展壯大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劉備能佔據蜀國三分天下就是聽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按照具體的戰術安排才有那樣的勢力!而劉備在關羽被殺,堅決要伐吳搶回荊州,諸葛亮就阻止過,認為這樣不妥,可劉備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堅決伐吳,結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敗的很慘,不久劉備自己病死了,隨後劉備託孤,諸葛亮大權獨攬!如果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勸阻,就一定保得住荊州進而統一天下了嗎,難度還是很大!吳國對荊州也是志在必得,蜀國用武力去奪取荊州,吳國不會服軟,戰爭的結果就是堅持不下,而曹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兩敗俱傷只會讓曹操得利,荊州還不一定是誰的呢!那劉備死後,諸葛亮自己說了算,不用勸劉備了,自己去北伐中原那結果還不是一樣,六伐中原,沒有達到戰略目的,還勞民傷財,最終還是被魏國滅了!所以諸葛亮折騰那麼久,歷史還是跟著大勢而行!



當然一切皆有可能,你劉備不聽諸葛亮,那諸葛亮也沒有聽劉備的臨終之言啊!劉備臨終時就告誡過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一定不能重用,結果諸葛亮就不聽用馬謖守街亭,街亭就失守了,也許諸葛亮聽了劉備的話結果可能不同,也許北伐中原就不是那個無果而終了!所以說劉備一直聽諸葛亮,可能少犯些錯誤,但大勢還是不會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客觀事實說話,不是劉備一直聽諸葛亮的話就統不統一的事情。三國實力都很強,特別是魏國,曹操司馬懿等等,不是一個諸葛亮可以完成這樣一個統一的。劉備本身實力是不夠的,而這個統一,曹操所在的大魏是最有實力的,只不過是諸葛亮輔佐的劉備讓曹操的大一統沒有順利完成。

再者說,劉備是一個帝王之後,又是蜀國的最高統治者,一個最高統治者如果處處都聽一個下屬的,雖然這個下屬是諸葛亮。想一下,中國古代君王制,這樣的劉備豈不就是一個傀儡。聯想到劉備前期各種寄人籬下,他怎麼可能會在自己終於有一天能夠高高在上的時候再次選擇寄人籬下處處聽別人的呢。


南宮樸邪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想要奪回荊州,最終卻失敗了,間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張飛的性命。如果劉備沒有討伐孫權,結局會是如何呢?

首先劉備打孫權並不一定是因為關羽被殺,畢竟劉備東征距離關羽被殺已經快兩年了,而諸葛亮阻止劉備東征也很可能是演義中杜撰的。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經過數年的經營,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有和孫權一戰的實力了,打算奪回荊州,因此才出兵東征。畢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弱肉強食,有實力了就要去攻打別人,才能奪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題目中的假設,如果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劉備和張飛不用死這麼早,劉備在西蜀積攢的部隊也不會什麼有損失。

那麼劉備就只剩下北伐或者繼續臥薪嚐膽這兩條路了。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孫權會不會歸還荊州?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了荊州,劉備就可以兩路大軍北伐。

當時曹操已經死了,如果孫劉兩家可以像之前一樣共同討伐曹丕,完全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再趕上司馬懿被曹魏的內部打壓,曹丕手下拿不出什麼領兵的將軍,而劉備這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再加上諸葛亮,基本上還是劉備巔峰時期的陣容。

再看孫權。當時孫權手下和曹丕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黃蓋、程普、甘寧、淩統都先後病死。打下荊州的呂蒙也英年早逝,周瑜,魯肅等人也不在了,唯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孫權和呂蒙在打荊州之前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當時的劉備看見這種局面有點膨脹也是正常的。不過當時的吳蜀聯盟已經破裂,不可能再次合作。事實上當時的劉備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打等過兩年趙雲、黃忠老了,蜀漢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不打孫權,那麼一定會打曹丕,而且還是劉備獨自對抗曹丕。

結果顯而易見,就算前期有優勢,北方兵多地廣,完全能耗死劉備,劉備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持重兵一口吞下荊州)。而且就算之前打下來的地盤,劉備也守不住,最後只能退回漢中。

如果非要改變三國的重要轉折點來改變蜀漢的結局,我認為應該是孫權不打荊州才對。

如果孫權不打荊州,一方面吳蜀聯盟可以繼續保持,雙方不會產生巨大內耗。另一方面荊州在劉備手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別的不說,如果諸葛亮北伐是從荊州出發,歷史的結局是不是會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劉備和他手下的諸葛亮都是聰明人,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攻打孫權,奪回荊州。其他選擇在當時的背景下都不是最明智的,所以如果不打孫權,結局依然不會改變。




一位愛電影的職工


不會統一天下。後漢三國鼎立是一種實力動態平衡,三方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消長,必然導致聯盟的重新組合,蜀國不管怎麼樣資源體量太小,綜合實力積累增長,都比不上吳國和魏國,實力不足以單方面支撐統一天下。如果依賴聯盟,聯盟又是個動態變量,不斷變化,因而蜀國不具備這樣的強力約束,很難形成綜合對比實力。

如果劉備一直聽諸葛亮的話,蜀國的存續時間會長一些。這是綜合實力決定的趨勢!可惜,歷史並沒有按照假設而發生。

一、諸葛亮的性格決定了他遇到劉備拒諫時不會強力力爭

諸葛一生唯謹慎。一句話道出了諸葛亮的性格。他感恩劉備的知遇之恩,輔佐劉備在荊州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佔荊州、據西川,奪漢中,達到了最強大高峰。這個時候,劉備從一個草根艱苦奮鬥,崛起到實力割據的巔峰,虛榮心也膨脹,團隊驕傲短視的情緒滋長,劉備下了一招臭棋,諸葛亮強勸也沒有勸住,從此,蜀國就迅速走向衰落。這就是劉備漢中稱王。

二、劉備第一次拒絕納諫諸葛亮建議,就喪失了獨有的政治優勢

劉備集團在漢中,張飛力戰大敗曹操五子良將之一的猛將張郃,蜀軍士氣大振!各個階層充滿了驕傲輕敵情緒,看不見自身困難的貪頭享樂,派系分立的趨勢也逐漸抬頭。表功要緊,紛紛勸進劉備做漢中王。諸葛亮對形勢看得非常清楚,所以當大家勸進劉備時,他堅決要求劉備不要稱王。這時,劉備拿下了西川,漢中,又擁有荊州,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功業升到了他平生的頂峰,沒有聽進諸葛亮的諫言,在眾人的勸進聲中,做了漢中王。劉備擅自稱王,從政治上無異於袁術稱帝,中興漢室的誓言變成了謊言,失去了人心,直接宣告了他成為正統的反對面,給了曹操征伐的口實,也破壞了孫劉聯聯盟的政治基礎。直接導致了魏吳聯盟,這次聯盟實質內容就是達成了合力解決荊州。給劉備一方直接造成的惡果就是荊州失陷,關羽敗走麥城,被俘身死。

三、劉備第二次拒絕納諫諸葛亮建議,就讓軍事實力血本無歸。

曹操去世,曹丕篡漢自立,對劉備來講又是一次政治上正名的機會。政治上曹丕的行為推翻了曹操打壓豪強,重用寒門政策,寒門子弟開始心向代表漢室正統的劉備,提升了民眾對漢的認可度,為名正言順,諸葛亮建議劉備稱帝。這和上次反對稱王不同,因為時勢完全生了變化。劉備稱帝在政治上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和目的,魏、吳反倒在政治上處於不利的被動狀態。但劉備又走了一招臭棋。劉備稱帝第二年,為給關羽報仇,劉備準備統兵東證東吳。諸葛亮又諫言反對:“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同時趙雲也勸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可以看出諸葛亮和趙雲在政治上是非常英名的,可惜劉備又棋臭一招,向著自己的聯盟對象開始攻擊,結果夷陵兵敗,軍事實力血本無歸。自己也夢斷白帝城,託孤諸葛亮。

劉備的兩招臭棋縮短了蜀國的壽命。諸葛亮倒是不負所托,彈盡竭慮,輔佐劉禪,攘除奸兇,興漢安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奈何時不予諸葛亮,勢不予諸葛亮!最後只留下“天不助我也!”的哀嘆。

綜上所述,就算劉備全聽諸葛亮的,諸葛亮不可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正如水鏡先生評價:“諸葛亮得其主,而未得其時也”。這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判斷和決策,一定要審時度勢,保持清醒頭腦,既要看到有利形勢,又要分析潛在危機,善於傾聽不同意見,做出正確的決策。


晴空遠望史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

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一把大火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當時劉備為報仇雪恨,意氣用事,不聽諸葛亮勸阻,導致劉備帶領70萬大軍都進了林子!

諸葛亮得知後說:這是兵法大忌。

假如劉備能聽諸葛亮的話,三國曆史很有可能會改寫!

如有不到位的地方,歡迎網友下方評論留言!

你送我贊,我送你成長!關注我,共同學習[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