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書法是指書寫漢字的法則。具體來說,書法就是把體悟到的自然生命的法則,把書寫者的性情修養與書寫功力以及創造精神等諸多要素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書寫漢字的軌跡。任何時代都要遵循這樣的法則。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西周金文


以此觀之,書法不僅僅是古代先賢們純粹的技法的規定,而且還是天地自然、自然界各種生命狀態法則的感悟和體認。晉朝和唐朝,在藝術自由和中正氣象的催生下,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書法家和一大批書法精品。它們都是當今中國書法的核心。晉唐時代的書法所遵循的"法則"也成為了後世習書者的準則。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王羲之作品

我國的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沉澱,產生了諸多的書法體裁。魏晉時期就確立了正書、草書、行書等書體。這是感悟到的自然生命的"法則"與具體的書寫實踐的結合而形成的書寫之"法"。但對於古代的"法"怎樣運用以及用的程度,還需要考慮一個"度"的問題。這就是說,書寫之"法度"是書寫者最關心的問題。不同的書寫者,感悟書法的"法"是不同的,把之運用到自身的書寫實踐中,所形成的漢字的"形質"也自然不同,它們的意味也自然不同。這既表現在魏晉時期書法家鮮明的個性化風格,也表現在唐代書法的最高峰"生命形象意味強烈、個性更加鮮明"風格呈現。"法"催生的書寫之法的最終結果,即是唐楷的生成。

書法史告訴我們,歷代書法家的書寫"法則",只是書寫者個人的感悟。我們把這些"法"看成是圭皋,加以恪守,那隻會是書寫模式的重複,而不是藝術的創造。不同朝代、不同書法家它們對"法"的理解,自是不同,運用得效果也自然不同。同樣的法則,不同的書法家,結果也是不同。到底書法是藝術?還是書寫漢字的技法?這個問題還是值得思考的。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米非作品

站在書寫的法則來說,晉唐人能夠按照法則創造出了個性鮮明的藝術,宋人開始提倡以表現個性為主,而元明人又重新回到了遵循法則的老路,清代注入了碑帖,提出了書寫之法,要走碑帖結合的路子。現在書寫者學習書法,都認為需要堅持依據法則,但這個法則,是從哪裡來?法則的本質是什麼?一句話,怎樣寫才能書寫出真正的書法作品來。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于右任作品

書寫者法則之一:通過前人的實踐,感悟、摸索到的運筆結體等法則,我們要要掌握它,是直接學仿,可以少走彎路。這也是歷代人為掌握書法都要積極學仿前人的原因。

書寫者法則之二:孫過庭《書譜》中提出的

"至於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這個"三階段論",它的核心是書寫法則的個性化的突破:我們既要把握法則,又要寫出自己的個性。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林散之作品

書寫法則之三:深入自然,考察自然生命各種形態,自己去感悟出書寫的法則來。

書寫

老漢談書法:學書法怎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習書新路?

王羲之的作品

法則之四:前三者結合,加上自身的性情修養,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來。

直到現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仍然堅持以帖學為主,以碑學為主,走碑帖結合的道路,進一步深入到社會自然中,張揚自己的精神個性,可能只有把這四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探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書寫之路來。這是說,書寫之路,人人必有不同,探討出自己的習書之路,還是擺在每個書寫者面前的一個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